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差巴嘎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半灌木。在科尔沁地区,多分布于沙丘和沙漠化地带,是沙漠地带的先锋植物。差巴嘎蒿根系发达,抗风蚀、耐干旱,尤其耐沙埋,覆沙后可生长不定根,大量萌发新株,扩大蔓延,自然形成群落,是优良固沙植物种。用差巴嘎蒿固沙多取直播和分殖两种方法。直播法因其种粒小,初生幼苗纤弱,易遭风沙危害。分殖法取材容易、成活率高、见效快,因而被广泛  相似文献   

2.
化学治沙     
化学治沙是植物治沙、工程治沙的辅助和补充措施。它是使用有机或无机、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胶结物质,喷洒到沙面,渗入沙层间隙,固化后在沙面上形成一层保护壳,隔开气流对松散沙面的直接作用,从而使流沙得到固定。化学冶沙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筛选出一批作用大、价格低的化学固沙材料,但是与植物固沙相比,成本仍然很高。因此,化学治沙多用于风沙危害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如机场、重要交通线及军事设施等地区。苏联是采用化学治沙技术较早的国家之一,1934年就开始研究用沥青乳剂固定流沙,1935年在全苏作物栽培研究室咸海试验站进行了首次试验,到1952年试验面积达60多公顷。1959年使用聚丙烯酰胺在库尔  相似文献   

3.
白沙蒿浑身是宝马世瑞白沙蒿是菊科蒿属沙生植物,生长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中部和上部,在毛乌素沙地有广泛分布。白沙蒿用途多,浑身是宝。白沙蒿是一种耐旱、抗风蚀。阻沙、固沙极强的半灌木,广泛应用于人工栽植固沙和设置防风沙障。近年,已被选为飞播固沙造林植物种,...  相似文献   

4.
白刺是优良防风固沙植物和优质野生果品,具有典型的抗旱、抗风沙、抗盐碱等生物学特征,适应严酷的荒漠生态环境,其枝条沙埋后易生不定根促其生长发育,固定流沙的效果明显,是人工固沙常采用的优良防风固沙植物。  相似文献   

5.
宣化县黄羊滩流动沙地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对宣化县黄羊滩流动沙地风沙流结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流动沙地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以2m×2m与3m×3m这2个模式防护效果好且省工省料,是最理想的模式.沙障设置后形成了稳定的沙面,在雨季播种了沙蒿、沙打旺等固沙植物,2a后沙障腐烂,固沙植物取代了沙障的防风固沙作用,使流动沙地永久固...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白刺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3000万ha沙漠、戈壁上蕴藏着丰富的白刺资源,它是荒漠地区重要的建群植物。白刺是优良的固沙树种,在防止风沙危害、改良土壤、保持沙区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白刺果营养价值很高,其味甜带酸,兼有葡萄和樱桃香  相似文献   

7.
木质素固沙材料应用于沙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木质素固沙材料是制浆废液经化学改性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固沙材料,具有见效快、可降解、成本低等优点,并可与植物固沙有机结合,促进沙化地区的植被恢复。经过3年在宁夏(半干旱地区)的木质素固沙与植被恢复相结合的研究,结果表明:1)木质素固沙材料溶液可以在1天之内快速形成沙结皮,起到固沙作用,比草方格固沙节约成本50%以上,当年植被便可恢复,经济、生态效益明显;同时使固沙的高度突破了12,达到了23的沙丘高度;使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措施。2)木质素固沙材料1%~2%的浓度和2.5L·m-2的剂量既可有效固沙,同时还可保持水分、减缓水分蒸发,对植物的发芽、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是固沙与植被恢复的理想结合。3)木质素固沙材料是水溶性的,在半干旱地区木质素固沙材料的作用大约在8个月至1年,足以帮助植物的生长,但降水过多地区将使木质素的效能弱化。4)1年生草本与多年生的灌木植物组合配置,可持续性发挥固沙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分布着一种神奇的植物——沙冬青,又称蒙古黄花木、蒙古沙冬青、冬青,为豆科、蝶形花亚科、沙冬青属植物,是亚洲中部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常绿阔叶灌木,高可达2米.沙冬青是我国北方荒漠地区的特有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白垩纪第三纪残遗植物、古地中海的孑遗植物种,被国家列入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中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乌拉特后旗、磴口县、乌海、鄂托克旗以及阿拉善地区.沙冬青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固沙保土能力强,具有超旱生、抗风沙性能,是集水土保持、固沙、观赏和药用于一体的优良树种,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1983—1988年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风沙土地上种草植树的试验结果表明,固沙造林种草可使土壤物理粘性、持水力、氮和磷含量增加,容重减小。该法是改良风沙土,解决当地缺柴、少饲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沙漠化逆转的深入和植物固沙技术的发展,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植物在人工固沙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科研站经过30多年的研究、探索,从上百种植物中选出6种可在无灌溉条件下固沙的先锋树种,沙拐枣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植被类型变化对民勤地区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勤是受干旱,风沙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综合治沙是改变该区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植物固沙是综合治沙的关键。文中就几种沙生植物群落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N、P、K的转化速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原为野生,适应性极强,耐干旱、盐碱,抗严寒、高温,在荒山荒滩和瘠薄的河谷均能正常生长。50年代以来,西北、华北部分黄土高原和风沙地区,作为保土固沙树种广为种植。沙棘果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区广泛采用种植植物的措施固定流沙,因其可以更持久地、可持续地发挥防护效能。固沙植物以多年生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不仅可以良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且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研究优良固沙植物的饲用价值、绿化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对合理开发利用沙区植物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回顾了我国不同优良固沙植物的资源分布情况,综述了沙区植物资源利用概况,包括沙质地区固沙植物的饲料资源、绿化资源以及药用资源利用,探讨了我国固沙植物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及存在问题,提出固沙植物资源的可行性保护措施,为充分发挥沙区植物资源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我国沙漠、沙地面积达1.28亿ha,占国上面积的13.3%。每年都有大量的农田、草场受到风沙的危害,一些城市也受到风沙的威胁,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了治理风沙,改善生态环境,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52年,就开始在科尔沁沙地南端的彰武县章古台,进行了治沙研究工作。经过30多年的试验研究,终于摸索出一套生物固沙技术措施,为我国林业科研填补一项空白。 60年代以来,结合试验研究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5.
2007年通过在民勤干旱沙区进行菊芋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菊芋具有极强的抗旱抗逆能力、固沙和抗风沙能力、繁殖力强等生态适应性,在适宜的条件下,种植后不需灌水即可正常生长,而且生长量大、长势好,是优良的生态经济型防风固沙植物.因此,菊芋适宜在干旱、半干旱沙漠化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四、群众固沙造林经验解放后,奈曼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与风沙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固沙造林经验。三十年来,他们营造的人工林保存面积达一百零二十七万三百多亩,防风固沙林带七万四千四百四十四亩,总长达一百六十四万米。占农田总面积的4.2%。现将群众固沙造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活化风蚀坑风沙危害特征,结合风蚀坑不同部位或立地条件,采取沙障+植物固沙技术、植苗造林和灌木直播、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恢复等"三结合"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风蚀坑流动沙地。结果表明:采用带状或网格状PE纱网沙障、黄柳沙障、PLA沙障以及黄柳+PE纱网复合沙障,对风蚀积沙控制、植物种和植被盖度增加以及植被恢复具有良好效果。和未设置沙障相比,黄柳+PE纱网复合沙障减少风蚀效果最大,其次分别为纱网沙障、黄柳沙障、PLA沙障,且网格沙障好于带状沙障。黄柳+PE纱网复合沙障植被覆盖度由设置前的4. 67%平均增加到54. 61%,带状或网格黄柳沙障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到15. 88%或20. 09%,带状或网格纱网沙障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到15. 16%或26. 64%,带状或网格PLA沙障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到8. 1%或9. 62%。采用沙障+植物固沙技术,人工促进和天然植被恢复相结合能够在2~3年内控制风蚀坑风沙危害,重建固沙植被。  相似文献   

18.
我区治沙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造荒漠化土地将其变害为利,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目的方式也不同。但无数实践都证明了根治沙漠,行之有效且永久的措施,首推生物措施,即植物固沙。但由于沙漠具干旱、贫脊、热燥等特点,使一般植物难于生长。因此必须根据沙漠化土地恶劣的立地条件正确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固沙植物选择的好坏是造林固沙成败的关键。现根据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生植物的调查,筛选出一些适于我区的固沙植物,以期为生物固沙提供科学依据。1、胡杨(Populuseuphratica)杨柳科,杨属。落叶中型乔木,高10-20米。树皮灰白色,小枝淡灰褐色,有毛。幼树及…  相似文献   

19.
固沙植物     
纵观世界各国植物固沙历史,几乎所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因固沙植物选择不当而招致失败的教训。欧洲国家确定海岸沙丘的适宜树种,经历了数百年的摸索。我国解放以来在固沙植物的选择上也存在着盲目性,因而导致一些沙区造林不见林,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是进行植物固沙的基础,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影响植物在流沙上生长的自然因素较多,但主要的、限制性的因素有三:一是沙丘的流动性,二是干旱,三是贫瘠。天然分布在沙区的各种植物,是对恶劣的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其形态结构和生理机  相似文献   

20.
塑料网格沙障固沙技术在临策铁路治沙造林中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网格沙障固沙技术是用特制塑料网控制流沙风蚀,并通过营造防风固沙林,达到治理沙害的目的.该技术主要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根据资料记载,从2005年开始,国内很多学者对塑料网格沙障固沙造林技术进行了专门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县林业局分别从塑料网格沙障的固沙原理和塑料网格沙障对新月形流动沙丘迎风坡的风沙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北京林业大学丁国栋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毕业论文《几种不同材料机械沙障防风效应研究》中,对不同材质、规格、高度和孔隙度的沙障的土壤风蚀进行了野外观测.通过选择典型沙丘,从风速、集沙量、土壤侵蚀与堆积、粗糙度四个方面,对研究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所涉及的风沙物理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将塑料网格沙障设计为四种不同高度、三种不同孔隙度和四种不同规格进行对比试验,取得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塑料网格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