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屡配不孕母猪45头分为3组,对照组9头,试验Ⅰ组21头,试验Ⅱ组15头。配种前2~4h,将青霉素1.5g加生理盐水20mL注入子宫,再肌注LRH-A310~20μg/头;试验Ⅱ组,配种前只肌注LRH-A3,剂量同试验Ⅰ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各组配种方法相同,间隔4~8h重复配种1次。结果:①受胎率,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和对照组相应提高21.9和61.9个百分点,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提高4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受胎率平均86.11%,比对照组高52.7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②产仔数,两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窝平均产仔10.48±1.42头,比对照组提高1.82头,差异明显(P<0.05)。药物净宫后,用LRH-A3处理屡配不孕母猪受胎率最高,较单独使用LRH-A3明显,是提高屡配不孕,尤其是配种后21d和25d返情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促排卵素3号(LRH-A3)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和效果,发情母猪配种前4—6h,用LRH-A3进行处理,并与不使用激素的发情母猪进行比较。结果地方品种母猪的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93.3%、14.6头和89.5%。与对照组相比,母猪受胎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仔猪成活率比对照组低4.6%,差异显著(P〈0.01)。经产瘦肉型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86.7%,12.3头和93.8%,与对照组相比,配种受胎率、仔猪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猪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青年瘦肉型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83.3%、10.6头和94.5%,与对照组相比,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仔猪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发情母猪配种前肌注LRH-A3后,青年瘦肉型母猪繁殖效果最理想,经产瘦肉型母猪次之,地方品种母猪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用LRH-A3治疗连续配种2、3、4个情期屡配不孕母猪40头,经配种输精受胎32头,受胎率为80%,窝平均产仔10.34头.试验组受胎率和产仔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7.78个百分点和1.84,差异极显著(P<0.01).LRH-A3对连续配种输精2个情期不孕母猪治疗效果最好,3个情期不孕次之,4个情期不孕效果最差.LRH-A3可极显著提高屡配不孕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但对患生殖道炎症和生殖机能衰退引起的不孕无效.  相似文献   

4.
猪的繁殖力是低遗传力性状,猪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的遗传力平均为0.11左右。采用LRH-A3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已有过不少报道,如施振旦等(2003)报道:在母猪配种前注射GnRH类似物,可以提高发情期内只进行2次配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但会降低发情期内进行3次配种母猪的受胎率和  相似文献   

5.
激素及中草药制剂对母猪异常发情的作用及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颛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7):I0004-I0006
应用激素和中草药对异常发情母猪进行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不使用药物)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对发情表现不明显的青年母猪,中草药 HCG(或LRH-A3)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分别为54.3%、89.5%和9.18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M SG HCG(或LRH-A3)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分别为51.4%、83.3%和9.33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粉 HCG(或LRH-A3)、PM SG HCG(或LRH-A3)两者效果相当,具有显著的催情作用,受胎率和产仔数得到显著提高。对断奶后长时间不发情的经产母猪,PG c HCG(或LRH-A3)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分别为75%、88.9%和9.89头,极显著高于PM SG、中草药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断奶后长时间不发情的经产母猪,可能主要由卵巢持久黄体病引起,使用PG c HC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场是一个拥有2000头生产母猪的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几年前,我场的生产母猪群以“一洋一土”的长上母猪为主,配种方式主要采用笼架配种。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母猪逐渐向“二洋”的长大母猪转换,而随着母猪品种的变化,长大母猪难配种、不能充分体现出正常的繁殖性能的问题也出现在日常生产中。为解决这一问题,场技术科进行了小群配种和笼架配种的对比试验,以验证小群配种是否比笼架配种更适合于长大母猪。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的选择和分组在全场范围内随机抽取了3~6胎的长大母猪100头,每50头为一组。分别分为小群配种组(以下…  相似文献   

7.
促排卵素3号(LRH-A_3)能促进排卵及有利于早期胚胎的存活。该试验采用LRH-A_3处理断奶后的经产母猪,解决母猪产后乏情的问题。研究发现,母猪配种时肌肉注射LRH-A_3受孕率比对照组提高22.2%,发情后肌肉注射LRH-A3后6~8 h配种比对照组提高27.78%,在窝产仔数方面,两种方法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3%和8.6%,两种处理法显著优于未处理组。试验表明,配种时肌肉注射LRH-A_3能够提高经产母猪受孕率与产仔数。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实行发情后配种二次或三次且母猪窝产仔数不同的两个猪场进行,在第一次配种前6~14小时给母猪分别颈部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Receptal或促排三号LRH-A3)20μg或hCG1000IU,探讨在配种前使用这两类激素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在A猪场,GnRH类似物(LRH-A3和Receptal结合计算)处理使受胎率从对照组的78%(35/45)提高到93%(39/42),平均窝产总仔数和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从对照组的9.50头±0.50头和9.23头±0.47头提高到9.95头±0.46头和9.76头±0.45头。在B猪场,GnRH类似物LRH-A3和hCG处理使一部分猪(10%~15%)在发情后期丧失性欲不能进行第三次配种,而对照组则无此现象发生。LRH-A3和hCG处理使受胎率从对照组的96.08%(48/50)分别降低到92.31%(36/39)和86.48%(32/37);平均窝产总仔数和平均窝产活仔数从对照组的12.26头±0.32头和11.38头±0.30头分别降低到LRH-A3处理组的11.91头±0.42头和11.08头±0.44头,和hCG处理组的11.37头±0.52头和10.71头±0.49头。这些结果说明在母猪配种前注射GnRH类似物或hCG,可以提高发情后只配种二次的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性能,但会降低发情后配种三次的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9.
对配种前青年母猪,分别用LRH-A3、HCG和催产素进行肌肉注射,观察它们对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发情配种的青年母猪相比,首次配种前肌肉注射LRH-A3(25μg)、HCG(100IU)和催产素(20单位),其窝产仔数分别提高1.2头(P<0.05)、1.0头(P<0.05)和0.3头(p>0.05);其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0.9头(P<0.05)、0.7头(P<0.05)和0.1头(p>0.05)。  相似文献   

10.
情宝与外源激素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中药催情药以及外源性生殖激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利用中药催情药情宝以及外源生殖激素氯前列烯醇(PG)和促排卵素三号(LRH-A3),对某猪场的48头纯种长白母猪进行催情试验。结果表明,情宝+氯前列烯醇+LRH-A3的催情效果最佳,其次是情宝+LRH-A3以及情宝+氯前列烯醇,而氯前列烯醇+LRH-A3的效果最小。  相似文献   

11.
猪人工授精技术就是利用器械将公猪的精液采出,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使母猪正常妊娠分娩的配种方法[1].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养猪生产持续地保持较高生产水平 ,实行标准化生产 ,每年更新 2 5%左右的生产母猪是一个规模化猪场必做的工作。本场常年饲养生产母猪 2 0 0 0多头 ,后备母猪的培育尤为重要。提高头胎母猪的繁殖性能 ,首先要重视后备母猪的初配月龄 ,要求长上、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初配月龄超过 8个月 ,当后备母猪的生殖器官发育程度接近成熟和母猪自身营养蓄积增加 ,疾病抵抗力加强的情况下配种才能提高受胎率。同时要求长上、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初配时体重超过1 0 0kg ,即达到成年母猪体重的 50 %~ 60 %后再配种 ,这时母猪体成熟程度增大 ,配种前各种…  相似文献   

13.
后备母猪不同月龄配种与繁殖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鹤山分公司宅梧种猪场和更楼种猪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长大二元母猪分娩数据为基础,探讨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的适宜月龄。从1胎繁殖成绩来看,7.5~8.5月龄初配,母猪窝产仔数、窝产健仔数和配种分娩率较好且稳定,过早和过晚配种都不利于提高1胎母猪的繁殖成绩;从2胎和3胎的繁殖成绩来看,7~7.5月龄初配的母猪窝产健仔数相对较低,9.5月龄以上初配的母猪配种分娩率相对较低;从4胎的繁殖成绩看,7~7.5月龄和10~10.5月龄初配的母猪窝产仔数、窝产健仔数、配种分娩率相对较低。说明后备母猪一般7.5~9月龄初配生产成绩较稳定,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4.
猪场人工授精是指用器械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合格的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输精时间间隔对异常发情母猪与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1选取健康且体况相近的1~5胎长大二元异常发情母猪210头,根据输精次数和输精间隔分为12 h组(发情立即配种,平均每间隔12 h输精1次,连续输精3次)和24 h组(发情立即输精,间隔24 h再输精1次),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头猪。实验2选取长大二元后备母猪390头,分为12 h组与24 h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5头猪。结果表明:后备母猪12 h组与24 h组间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健仔数以及繁殖力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异常发情母猪12 h组的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以及繁殖力指数均高于24 h组(P<0.05)。经济效益分析发现,生产中后备母猪采用间隔24 h复配1次的配种模式,异常发情母猪应采用每间隔12 h复配1次连续配种3次的配种模式,按照上述配种模式,生产批次内每配种10头异常发情母猪,可额外增加5 376.3元的盈利。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类型母猪采用不同配种方式可增加猪场盈利。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同期发情药物治疗对繁殖障碍母猪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有繁殖障碍的二元杂母猪经同期发情程序处理后,2头进行屠宰,观察其卵泡发育情况,其他218头进行配种,统计繁殖性能。结果表明,经同期发情处理后的母猪卵泡发育良好,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受胎率分别64.3%和78.6%,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为9.73头和10.68头,屠宰后的母猪卵巢发育良好,成熟卵泡数分别为29个和36个。因此,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处理对治疗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配种方式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集约化养猪场母猪的繁殖性能,充分利用优良公猪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大多数集约化养猪场所关心的问题.为了比较母猪不同配种方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我们在某大型集约化猪场对长大、大长生产母猪采用人工授精(AI)、自然交配(NS)、混合交配(NS/AI)三种方式进行生产试验,对其情期受胎率、配种分娩率、窝产活仔数等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杂种后备母猪乏情现象在集约化猪场普遍存在 ,尤其是纯种猪场表现更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巴彦洼尖种猪场用生殖激素对乏情杂种后备母猪进行同期发情与配种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药物已烯雌酚 (上海第 9制药厂生产 ) ,维生素E胶丸(大连粤森制药厂生产 ) ,促排 2号 (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生产 )。1 2 试验母猪选择与分组选择 7月龄、体重 75kg左右长本后备母猪和长大后备母猪供试。将 4 8头长本后备母猪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 2 7头 ,对照组 2 1头 ;4 4头长大后备母猪随机分两组 ,试验组 2 5头 ,对照组 19头。1 3 试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后备母猪初情期推迟,导致繁殖性能和利用率低。试验通过促性腺激素诱导长大二元杂种后备母猪发情,以期提高其繁殖性能和利用率。以类FSH(卵泡刺激素)和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处理6.5月龄后备母猪,激素诱导组1周内75.58%的后备母猪出现发情,第2次规律发情比例为67.44%,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6.80%和44.22%;激素诱导组首次配种日龄和配种时的情期数分别为259天和2.72次,与空白对照组的266.5天和1.84次,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激素诱导组利用率比空白对照组提高12个百分点;激素诱导组母猪第1胎断奶至配种的时间间隔为6.31天,显著短于空白对照组9.47天。后备母猪当胎的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合格仔数和第1胎断奶后发情配种率等指标,激素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可见,激素诱导后备母猪发情可显著使母猪的初情期提前,繁殖性能和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杨支维 《当代畜牧》2013,(21):40-42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通过用人工的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一系列处理后,再用输精器械将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畜生殖道内,以达到受胎目的的配种方法。与传统的自然交配相比,猪人工授精的优点有:充分发挥优秀公猪的繁殖潜力,提高优秀公猪的利用率;减少饲养种公猪的头数,节省开支;克服公母猪个体差异过大造成的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