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泵站进出水对装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兰英 《排灌机械》1992,10(4):42-43,53
机电排灌站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排灌区的农业产量,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反映机电排灌站效益高低的指标是泵站的综合装置效率。从泵站综合装置效率的计算中可知,泵站的进出水效率(管路效率η_管,水池效率η_池)直接影响泵站的装置效率。如何提高这方面的效率,是我们在泵站建设或技术改造工作中需要作一些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在影响泵站装置效率的诸因素中,水泵运行效率是对整个泵站装置效率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根据南通县对现有小型泵站测试,实际运行中的水泵效率平均只有65%左右。因此,改善运行条件,提高水泵运行效率是当前泵站改造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量已建的机泵站来说,挖潜改造、节约能源潜力很大.但首先必须进行现场测试,计算出泵站的装置效率,找出影响泵站装置效率低的原因,本文就在这方面进行探讨.泵站装置效率数值上等于柴油机效率、传动装置效率、水泵效率、管路效率以及进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面广量大的中小型排灌泵站,能源消耗约占农业总能耗三分之一以上,而泵站效率一般仅百分之三、四十,低扬程泵站效率更低,节能潜力很大。本文拟结合溧阳县泵站节能技术改造试点试验资料,分析探讨提高中小型泵站效率的途径和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泵运行效率与管路效率,是泵站装置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提高泵站效率为中心的泵站技术改造中,有些人因为不了解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6.
轴流泵站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流泵站建成后,灌排区域内作物组成、水文、气象等因素将发生变化,引起泵站进出水池水位、泵站扬程和流量发生变化,致使泵站运行效率低,能源消耗高.为保证泵站在原有设备的条件下经济合理地运行,达到提高泵站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行费用的目的,提供了根据泵站的提水流量、进出水池水位和泵站扬程的变化。通过调节轴流泵的叶片安装角度,来提高泵站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技术措施,给出了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轴流泵经济运行方案的数学模型、约束条件和求解方法.通过多座泵站的应用,并经泵站测试,泵站效率已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泵站的经济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泵站改造,是对效率低、能耗高、效益差、不安全的老泵站进行技术改造。改造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单耗,确保安全生产,促进农业稳产高产。改造的具体目标,是提高泵站装置效率。泵站装置效率是由动力机、传动装置、水泵、管路(流道)  相似文献   

8.
《泵站技术改造通则》指出,“泵站技术改造应充分应用现代先进的机电排灌技术,对现有的泵站进行综合技术改造”。按照这一技术要求,各地在泵站技术改造中,从全局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泵站的装置效率η_装=η_电η_传η_泵η_管,并重点抓住了提高主泵的运行效率(η_泵)和管路效率η_管(尤其对低扬程泵站),而对提高电动机效率(η_电)却不太重  相似文献   

9.
切割叶轮技术在双喜泵站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双喜泵站水泵扬程与泵站实际扬程不符,造成泵站效率低等问题,以泵站常年工作效率最高和电机最大负荷满额、泵站输水量最大为目标,分别对其叶轮切割量及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改造后,该站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优化运行理论在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改进的神经元网络构建了泵站流量以及效率预测模型,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构建了泵站优化模型。将这两个模型应用到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可以完成对泵站流量及效率的准确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泵站的优化运行。讨论了泵站优化运行理论在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选择泵站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组合方式,实现单级泵站的运行优化。通过分析水泵运行效率与水泵流量、扬程以及转速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水泵装置的工况点,构建单级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模型,以泵站日运行总费用最低为目标,通过动态规划法从而求解单级泵站的日经济最优运行方案。选定南昌市九圩港提水泵站为研究对象,依据泵站已有的运行数据,在综合考虑泵站日运行分时电价、扬程及流量变化的基础上,将该泵站优化运行模型分为两层,第一层为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模型,确定泵站在一日内运行费用的最小值;第二层为泵站运行效率优化模型,确定在不同时段内泵站效率最优运行方式。结果表明,当日总输水量一定时,分时电价是影响泵站日经济运行费用和不同时段机组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以九圩港泵站的典型工况为例,优化后的泵站运行方案较优化前日单位运行费用降低了18%。该模型对实现单级泵站日经济优化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泵站工程中综合装置效率(η装)在定义和计算上的偏差,以及综合装置效率与能源单耗之间的不对应情况,提出了泵站枢纽效率(η枢)新概念,使泵站效率指标体系更趋完善,并与能源单耗唯一对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做好电灌工程的节能降耗工作,叙述了泵站能源单耗与装置效率的关系,装置效率的组成部分,结合实际分析了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泵站能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节能降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扬程梯级泵站运行效率评估困难的问题,通过综合考虑泵站效率、区间水量损失、水力损失、分流量、水位等多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流量平衡的输水系统运行效率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针对配水区间的运行效率评估模型;另外,针对部分梯级泵站流量监测设备不完善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水量平衡的梯级泵站运行效率评估模型;将两个评估模型运用于甘肃景电一期工程的效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动态平衡的输水系统运行效率评估模型能够更客观地反映梯级泵站系统的运行效率状况,模型计算结果和工程实际的运行效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切割叶轮机技术在双喜泵站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双喜泵站水泵扬程与泵站实际扬程不符,造成泵站效率低等问题,以泵站常用工作效率最高和电机最大负荷满额、泵站输水量最大为目标,分别对其叶轮切割量及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改造后,该站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我省机电排灌站大都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沿江滨海地区,排涝扬程一般在三米以下,有的地方仅几十公分。在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泵站,即使是七八十年代初期兴建的泵站,都同样存在着实际扬程低于水泵的最佳性能扬程,使抽水装置长期偏离最优工况运行,泵站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经实地测试调查,规划设计较好的泵站,其效率不过是35—50%,许多泵站低于20%影响泵站效率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忽视泵站管理等原因,造成泵站效率低,能源单耗高,排灌效益差。笔者通过计算分析,阐明提高泵站效率的唯一途径是降低能源单耗。  相似文献   

18.
泵站机组装置效率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泵站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工程运行及管理所需的技术参数,验证工程设计中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否合理,是泵站技术改造和技术经济指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实际机组装置效率测试时,由于平原地区小型泵站自身管路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流量测量仪器设备安装的要求,故采用渠道断面流速法进行流量测量。并且由于小型泵站装机容量较小,采用双瓦特表法进行输入功率测量。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并且适用于平原地区小型泵站的机组装置效率测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影响泵站装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现有泵站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泵站装置效率的措施,对信后在现有和新建泵站的设计、管理和改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管道是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管道效率的高低对泵站装置效率的影响甚大。在现有泵站工程中,由于管道布置不合理,管道长、附件多,以及管径选择不当,致使管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