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举制度对于清王朝而言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清王朝通过科举制度还掌控了传统社会的士阶层。而这个传统社会的精英阶层恰好就是清王朝延续其统治的核心力量。清王朝废除科举制度最大的后果就是将这个精英阶层剥离于其统治之外,这是最终导致清王朝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朱熹是南宋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他在推动南宋书院发展的同时 ,对科举制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但他并不从根本上否定科举制度。在苦读应试经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 ,朱熹提出了重视德业修养的科举观 ,反对片面追求科举功名。这是新儒家在频繁禁学的背景下 ,为规避禁学的压制 ,利用其对学术话语权的掌握来参与现实问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 ,自 2 0世纪 30年代开始 ,不少研究者所持的南宋书院反科举的观点就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明经科是国家为加强中央集权化而形成的科举制度中比进士科更占优势的科目,但处于当时以士人为中心的社会认识中反而不如进士科重要。这种制度和社会评价之间的拮抗过程使明经科的实质重要性渐渐下降,直至北宋中期科举制度变成进士科这一单一科目。通过对比进士科和明经科反映出的这些现象表明,在国家权力和士人在社会、文化上的力学关系中,士人所起的主体能动性作用令人瞩目。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科举,它不仅是以国家选拔官员为主的政治制度,其中还包含着士人所主导的社会、文化性因素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温程 《农业考古》2019,(4):96-104
在近代“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清廷于1905年废除了实施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这一举措无疑令人瞩目。清廷原本希冀引鉴近代西方教育模式,以新式学堂取代科举制度,未能顾及背后制度化、社会结构关联,这对基层农村的影响尤为明显。这一制度的终结不单使得个人行为模式、思维观念发生巨大转向,更使得中国基层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组与调试。本文拟借助清末停废科举一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思考学术视野拓宽与研究取向变化的可能性。复次,在进行研究视域转变的同时,对今后近代乡村社会的研究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将该研究精细化、多元化,依然值得更多学界同仁努力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度 ,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各科 ,定期进行统一考试 ,考中之后即授给官职 ,也就是所说的“开科取士”或“分科举人”。统一考试中 ,考生来源不分贵贱 ,一律平等 ,这样下层人民就有可能参政议政 ,进入国家决策部门 ,而且考生是自己报名参加考试 ,不再需要别人举荐 ,这样参政之路通过考试向全民开放。科举选拔人才“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考试优劣和才能高低定资格 ,录用考试的优胜者。它不同于汉代察举制重德行、名声 ,也不同于九品中正制重门第出身。所以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完善 ,即是九品中正制 ,亦即特权政治的衰落过程。特权政治古已…  相似文献   

6.
唐代江州陈氏东佳书堂被誉为中国书院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但相关史料的抵牾让人怀疑东佳书堂在唐代创建的真实性。从新兴士绅阶层在地方事务的作用、科举制度对聚居家族的影响、陈氏家族聚居的婚姻关系等方面来看,陈崇在唐大顺元年(890)创建东佳书堂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日本书院”的教育特征,无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学习,是为了教育,认为藩校、乡校、塾、诗子屋等近代化教育前人机构为书院,简素书院即为现代书院教育,并概述了日本近代化后的书院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从科举制度建立以来,就一直热衷于文化教育,延续至今现在学校主流教育为文化教育,艺术、德育方面的教育却无人问津,上至教师,下至家长。对于学校来说,个人认为,学校不应该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放松,应该要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建设,必须从强化德育意识,优化德育形式,实现家校互助,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热情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9.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教育给个人带来的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既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所证实。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大众所认同。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社会对教育的缺乏是比较严重的。本文的着眼点在于以科举制度的功过为导线.分析科举、新学以及高考三种教育制度对农村社会的教育、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现代高考制度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游戏官场     
周铁钧 《百姓》2007,(3):49-51
在中国历史上,从隋唐宋到元明清,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考录出十万余名进士和百万余名举人,组成了以文人为主体的历代官员队伍。中国居然有这么长时间将测试诗词文笔赋作为选拔官吏的唯一手段,今天想起来都令人不无温暖。  相似文献   

11.
四川尊经书院是近代蜀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前提,它在科举制度病入膏肓之时,以通经学古课蜀士,肩负起"绍先哲,起蜀学"的学术使命,经过张之洞、王闿运的精心规划和整饬,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蜀学人才,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尊经书院为中心,是准确把握近代蜀学特质的基本途径,必须由此出发,许多问题才可能获得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科举制度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底层人民晋升的重要关卡,又是帝王选贤举能的重要途径。这一制度的诞生离不开必要的历史环境,在不同的阶段它也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当然在推行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一些弊端。渐渐地,一些读书人在对官爵的渴望和改变自身命运观念的驱使之下,为了对科举考试也想出了许多作弊手段,其方法之繁多之新奇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考取公务员行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虽然现代公务员的考录制度从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改进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古代的科举制度包含很多方面的知识,其中人才的选取和考试规定的设置,依然可以为现代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基于古代科举制的含义和意义,分析古代科举制对我国现代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新时代公务员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教育出版社新版《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为文本,探讨状元殿试卷的价值,认为唐宋元明清历代政治、经济、学术、文学,尤其是科举制度皆可以从状元卷中得到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状元殿试卷,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一部凝结着政治智慧与爱国爱民思想的历史教科书,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唐宋以降,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官僚政治体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诱使成千上万的士人走上读书应举之途。然而,官学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满足士人获取应试知识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历代统治者采用诸多政策诱使书院承担官学职能——开展应试教育。书院为获得生存空间,不断调整其办学模式,满足士人读书应举的需求。这些因素使得书院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科举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科举制度是逐级选拔,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选送本地区成绩最好的人入京赴试。唐朝年间,荆南地区派人参加京城会试(中央一级的科举考试),四五十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举人。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遣送的考生称作"天荒解"。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比如盘古开天地。这里的天荒是  相似文献   

17.
科举制度,有的专家学者把它和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合在一起,称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华民族的5项重大发明创造。它不仅是封建社会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还是当时的一种教育制度。科举教育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但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文而轻科技又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曾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一度沦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这一惨痛教训警示人们:重视科教才能兴国,国家强大才不受外辱。  相似文献   

18.
宋代科举中的特奏名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项特殊的制度,值得注意。自太祖后期到真宗朝后期,是特奏名制度逐渐形成的时期。随着特奏名人数的大幅增加,也显露了它的某些弊端,因而在士大夫中要求废除特奏名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但终宋之世,特奏名制度仍存而不废,其主要原因,除了最高统治者为贯彻重文抑武、牢笼士人的祖宗家法以外,特奏名本身所作出的某些贡献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治国纲要。"全面从严治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中央狠抓自身建设的一贯做法和创新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时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个全面”的提出,也为校园体育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则是现代化教育的重中之重。校园体育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校园体育的开展奠定了一个大的环境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从法制建设角度对学生体育权利给予实质性保障。学生体育权利的正常实现有赖于学校党组织对党的决议、决策、决定等的有效执行,全面从严治党对学校党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