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鼠害成因及防治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鼠类群落特征和鼠害成因的分析表明 ,该荒漠区鼠害类型可划分为 3大害区 5种危害类型 : 、山地危害区 ,长尾仓鼠 ( 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大林姬鼠 ( Apodemus speciosus)、危害类型 ( 1)和喜马拉雅旱獭 ( Marmota himalayana)危害类型( 2 )两种。 、贺兰山南麓开发区危害区 ,子午沙鼠 ( Meriones meridianus)危害类型。 、荒漠危害区 ,长耳跳鼠 ( Euchoreuteus naso)、五趾跳鼠 ( Allactaga sibirica)危害类型 ( 1)和三趾跳鼠 ( Dipus sagitta)、小毛足鼠 ( Phodopus roborovskii)、子午沙鼠 ( Meriones meridianus)危害类型 ( 2 )两种。针对 3大害区的不同危害类型 ,在防治上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绝大多数啮齿动物种类为植食性的小型哺乳动物,其生物学特性导致了鼠类危害的复杂性。当前,面对日益提高的生态安全需求,粮食安全、人民健康和生物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对鼠害控制需求的差异造成了中国鼠害防控策略制定及实施的困扰。尤其在草原地区,如何在应急性灭杀和长效缓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目前鼠害防控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针对这些矛盾和挑战,该文分析了我国鼠害监测防控的现状、主要瓶颈与短板,并从技术层面提出“精准监测指导精准防控”可能会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在有效控制鼠害暴发对粮食生产和人民健康安全威胁的前提下,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4.
《广西植保》1991,(17):45-45
  相似文献   

5.
浅谈鼠害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林孝 《植物医生》2001,14(4):11-11
鼠害是世界性灾害 ,其危害的广泛性 ,遍及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等各个方面。控制和消灭鼠害 ,对人类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鼠类属哺乳动物 ,除具有一般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外 ,还具备独有的特征。一是性成熟早 ,繁殖速度快 ,幼鼠出生后3个月 ,性发育成熟 ,即进入繁殖期 ,1年内1对成鼠可繁殖几十只甚至上百只 ;二是体型小 ,穴居 ,善于躲避除蛇类外其他天敌的捕食 ;三是具有迁移能力 ,主动迁移一般不超过1km ,被动迁移能随人类交通工具迁移到人类要到达的任何地方 ,历史上 ,鼠类曾随航海船只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四是鼠类食…  相似文献   

6.
农田鼠害的调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鼠害调查,为测报和防治服务,现已成为植保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鼠类危害的作物种类繁多,而怎样进行鼠害调查,目前尚无成熟的报道可依,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本人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仅就农田鼠害调查方法问题作一探讨,供同行参考.一、农田鼠害发生规律1.鼠害严重发生期我县农田的优势鼠种是黄毛鼠、小家鼠和板齿鼠三种.田间各种作物都受鼠害,其中以水稻、玉米、甘蔗、花生和红薯等作物受害最重.鼠害严重期,旱地作物为播种期和成熟期,水稻为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初播秧田受害也较重.一般下半年鼠害重于上半年,成熟期鼠害重于播种期,但玉米播种期鼠害往往重于成熟期.  相似文献   

7.
凤山县农区鼠害综合治理试点简报长期以来,凤山县由于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鼠类天敌受滥捕滥杀、毁林开荒等的影响,鼠类种群数量剧增,大量猖獗为害,使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本县1986、1987年虽多次统一使用敌鼠钠盐灭鼠,效果显著,短期内鼠害得到控制,但由于害...  相似文献   

8.
9.
10.
据报道,广西农田鼠害1991年度发生危害的面积达57.89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0.29%,估计损失粮食达30.73万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992).另据查,农田害鼠的平均密度大于10.1%,调查区90%以上县的密度大于5.1%,由此可见农田鼠害是普遍地严重的,并呈日渐加重的势态.对广西农区害鼠防制问题的认识,作者曾载文(广西植保,1992(1);1991(1、2)指出,害鼠防制实际上是一项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课题,同时是多学科技术综合应用的生物学工程.因此,为了交流防制经验、促进技术发展和提高控制效果,本文就广西农区害鼠防制时机选择问题提出浅析,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