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安徽本地意蜂为育种素材,通过系统选育与定向选育,采用闭锁集团繁育与蜜蜂人工授精技术,选育出九州意蜂品种配套系,该品种配套系蜂王日有效产卵量高,春繁速度快,群势强,越夏越冬效果好,适应安徽地区生态环境和蜜粉源条件,具有蜂蜜高产、蜂王浆高产、蜂蜜和蜂王浆双高产的生产性能。其“中九州1号”(Eg1)属于蜂蜜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九州2号”(Eg2)属于王浆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王浆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10-HDA含量最高达2.14;水分、蛋白质、酸度基本接近,“九州3号”(Eg3)属于蜂蜜、王浆双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王浆产量均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适应于现代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2.
陈洪琪  黄红卫  王升  谢鹤  杨冲 《中国蜂业》2006,57(11):21-22
利用蜜蜂品种间杂交产生杂种优势的育种原理,采用蜂蜜高产型喀意杂交蜂种与王浆高产型浙农大1号浆蜂种进行三元杂交,定向组配培育成适合西北地区蜜源及气候条件的兼具蜂蜜王浆高产性能的优良蜜蜂品种。三交种蜂群越冬死亡率分别比其他两组降低3.8%与4.1%,比父母本组蜂群分别少消耗饲料0.9%与1.4%;春季繁殖力比意喀杂交种蜂量增殖10.6%;比意喀杂交种子脾增加20%,;蜂王浆产量比喀意杂交种群产量增产20%;蜂蜜产量群均增产21%,单群年增加产值131元。  相似文献   

3.
蜂多蜜足、王台好是提高王浆产量的有效方法。具体是: 一、强群是提高蜜浆产量的基础在大流蜜期到来前一个半月左右,开始培育适龄蜂。采用双王繁殖的方法,在大流蜜期到来时,单王群取蜜取浆;另一蜂王组成小群繁殖,为王浆生产提供幼虫。在流蜜后期,又恢复双王群。  相似文献   

4.
"苏王1号"种蜂王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王 1号”意蜂种蜂王是江苏省盱眙县蜜蜂种王场自 1 995年推出的蜂蜜、蜂王浆高产蜂种。现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省市 (区 ) ,销量年年上升 ,经全国众多同行使用证明 :该蜂种蜂蜜、蜂王浆增产明显 ,后代抗病力强 ,秋季不起盗蜂 ,是转地和定地蜂场获得高产、稳产的优良蜂种。下面就“苏王 1号”种蜂王的选育与推广作简要介绍。江苏省是我国的养蜂大省之一 ,过去蜂种一直由外省提供 ,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王浆高产蜂种的出现 ,育种普遍以追求王浆高产为目的 ,使蜂王浆产量比原来产量提高几倍到十几倍。蜂王浆产量提高后 ,伴随着从…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王浆生产工效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昆明市东郊小哨650212龚薇提高王浆生产工效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引用和培育王浆高产品种引用王浆高产品种是提高王浆产量的关键之一。蜂种不同,产浆量有别。近年来,平湖浆蜂的高产性能已得到公认,以生产王浆为主的...  相似文献   

6.
养殖致富     
双王繁殖蜜蜂蜜蜂的“双王繁殖”,就是在一个蜂箱内,同时有两个蜂王进行繁殖。具体办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双王剪螫繁殖。就是将两个蜂王的螫剪掉,剪时注意不要剪得太多,以免使蜂王受伤;然后,放入同一蜂箱内繁殖。刚放进时,这两个蜂王可能发生厮斗,但因螫已剪掉,不可能发生致死蜂王的情况。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两个蜂王的厮斗就会停止,便可在同一个蜂箱内产卵,并发育成青年蜂。另一种方法是双群夹箱饲养。就是将两个弱群蜂或中等群蜂,合养在一个蜂箱内,中间用闸板隔开,分别从巢门出入。这样,可以互相倚暖,加速繁殖。蜜蜂“双王繁殖”是培养强群蜂的重要措施。只要采用得好,就能发挥“双王繁殖”的优势,充分利用早春蜜源,夺取早春季节的蜂蜜高产。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平湖市种蜂场是国内最早 ( 1 989年 )培育推广王浆高产蜂种的种蜂场 ,自推广王浆高产蜂种以来 ,得到了《中国养蜂》、《蜜蜂杂志》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养蜂者的推崇。在此 ,我场全体员工表示衷心感谢 !平湖蜂种连续出口美国。国内有 30个省 (市 )引种 ,覆盖面积越来越广 ,由于平湖蜂种适应性强 ,引种户产量成倍提高 ,我场声誉与日俱增。经省农业厅验收 ,核准为浙江省一级种蜂场。本市有优质高产蜂种 80 0 0多群 ,为蜜蜂育种场地连续隔离、提纯复壮、防止境外蜂场雄蜂干扰起到积极作用 ,使平湖蜂种的王浆、蜂蜜、花粉产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场自1960年就开始生产蜂王浆,1977年全场共生产王浆512公斤,在王浆生产中我们有下面几点体会: 一、正确处理好生产蜂蜜和王浆的关系。过去我们总认为生产王浆会影响蜂蜜产量,随着科学养蜂技术的发展和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对生产蜂蜜、王浆的辩证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生产王浆是充分利用幼龄哺育蜂饲喂蜂王和幼虫的积极性,只要正确处理好繁殖和产浆的关系,对蜂群的产蜜量是没有影响的,相反在抓好繁殖多取蜂蜜的基础上,积极生产王浆,能提高全年的总产  相似文献   

9.
每个有经验的养蜂者都知道,强群是夺取蜂蜜、蜂王浆高产的基础。但是,因种种原因,蜂群一时又繁殖不起来(比如说:越冬后蜂群过弱,早春发展缓慢;或经过长途运输蜂数大量下降等),如果此时外界粉蜜源充足,温度适宜,正是生产蜂王浆的大好季节,可利用7~8框足蜂的平箱群一边生产王浆,一边繁殖蜂群,只要管理得当,也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目的平湖县养蜂专业户周良观、王进等人,经过20多年的定地饲养、定向选育,现已培育出产浆特别高的王浆高产蜂王。这种蜂王经各地引种后,王浆产量显著提高,在养蜂界已有一定影响。为了证实王浆高产蜂王的优良产浆性能,以便进一步提纯复壮,开发利用和推广这种蜂王提供一定依据,我们特将王浆高产蜂群与平湖县未改良的原意蜂群的产浆情况作对比试验。二、试验设计1.第一试验区(称一区):周良观的王浆高产蜂种为试验组,以养蜂专业户朱林甫的未改良的原意蜂为对照组,每组六群作配对试验。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生产王浆设备简单,受外界条件影响比产蜜小,收入比较稳定,在外界蜂蜜欠收的情况下,通过奖励饲喂等技术措施,仍可获得较好收成。随着王浆的开发利用,王浆生产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影响王浆产量的因子1哺育蜂:6~12日龄的幼年蜂营养腺发达,分泌王浆最多,因此,蜂巢中哺育蜂的多少,直接影响蜂王浆产量的高低。2、饲料:蜜蜂在分泌王浆时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花粉是蜜蜂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碳水化合物则来源于蜂蜜和糖。蜂巢中贮存蜂蜜、花粉的多少或外界蜜、粉源的优劣,都会直接影响蜂王浆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1创条件。实践说明,生产王浆不影响繁殖和采蜜,王浆产量高,蜂群繁殖情况好,蜂蜜产量也较高。因此,蜂群进入增殖期,有过剩的青年工蜂,即可生产蜂王浆,这给工蜂找到了分泌的机会,不但不影响繁殖,还可抑制分蜂热,促进繁殖和采集的积极性。在气候正常,气温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我饲养平湖蜂王浆高产蜂种30余年,现将如何抓好春季繁殖,养好平湖高产蜂种,取得王浆高产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了解平湖蜂王浆高产蜂种  相似文献   

14.
王浆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推广对促进养蜂业的发展,提高养蜂生产水平,加快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2001-2002年浙江省在江山、桐庐、兰溪和诸暨等4个县(市)推广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从而促进了蜂王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a.蜂群良种率全面提高为充分挖掘工蜂的泌浆能力,提高王浆产量和质量,采用定地推广优质王浆蜂种,转地推广蜜、浆双高产蜂种的原则,推广浙农大、萧山、平湖等地培育的优质高产王浆蜂种。据统计,推广期间引种优质蜂王3 846只,蜂农通过种王互换,自繁良种蜂王等方式推广54.59万只,…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南汇县惠南乡养蜂专业户倪宝新于1985年底向惠南乡养蜂场承包了10群越冬蜂。经1986~1988年3年时间的繁殖发展,到1988年底越冬群达70群,并初步摸索出定地饲养高产王浆的经验。王浆产量由1986年群产1.2公斤,上升到1988年的2公斤。1989年起又上升到群产3公斤以上,位居南汇县王浆高产之首。1989~1991年三年共生产王浆746,807克,平均每年群产王浆  相似文献   

16.
<正>不少养蜂人提倡饲养双王群,一箱蜂2只蜂王产卵量总比1只蜂王多,应该是繁蜂快,蜂数多,群势壮,蜂蜜产量高。我养蜂几十年,对饲养双王群有深刻的体会。在蜜粉源丰富时,双王繁殖,单王生产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然而,在秋末蜜粉源枯竭时,双王繁殖就不比单王群好。同样是8脾蜂群越冬,开春时单王群有4~5脾蜂,而双王群只有2~3脾蜂。为什么悬殊如此之大呢?是因为双王群在秋末培育越冬蜂时花粉不足,蜂子得不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蜂群提前繁殖和在缺粉期对花粉的需要,便于提早养成强群和维持强群,提高蜂蜜、王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浙江省缙云县科委实验室和浙江农业大学牧医系共同研制了人工花粉“育蜂灵”。为了查明“育蜂灵”的育蜂效果,我们开展了“育蜂灵”代替天然花粉育蜂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浆蜂”的问世,是蜜蜂育种史上的一次飞跃。在此之前,任何蜂种的王浆产量都很低,养蜂者求王浆高产,都在生产技术上探索,但增产有限。有了“浆蜂”以后,在同样的条件和方法之下,王浆生产的接受率及产量,都有大幅度地提高。国外也有向我国引种“浆蜂”的。“浆蜂”不是单纯从西方蜜蜂某个亚种中选出来的,而是从我国饲养的一些混杂的西方蜜蜂群中选育的,这些蜂群体色混杂,以黄色为主,还有部分红色、灰黑色工蜂,也有一些中间体色的,性能差异、优劣区别较大。经群众性长期定向选育,选出了一些王浆产量较高的蜂群,为“浆蜂”的选…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长期生产王浆的过程中 ,摸索总结出了一些高产技术措施 ,供同仁参考。1、饲养强群 ,提前生产王浆。蜂群中只有出房 7— 1 5日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能泌浆的幼蜂大约占整个蜂群的 6——— 8% ,必须要有 1 5框脾以上的群 (大约 3万蜂 )才有 2千多只泌浆蜂分泌王浆 ,生产周期 3天 ,一次可产浆2 0———3 0g。如果只有 1 0脾蜂的中等群 ,每次只能产浆 1 0g左右 ,因此强群是提高王浆产量的基本条件。养强群应从秋季繁殖抓起。秋繁越冬蜂多 ,蜂群就能安全越冬 ,来年如有 4脾足蜂参加春繁 ,至 3月中旬即可组织生产强群 ,提早半个月生产王浆…  相似文献   

20.
奖励饲养在蜜蜂的四季管理中,对于加速蜂群的繁殖和快速培养大量的采集蜂、促进蜂王多产卵、对提高蜂蜜和王浆的产量,对于培养更多的越冬适龄蜂都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在日常管理中往往被人忽视,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本文着重谈谈养蜂管理中的奖励饲养,和同行商讨。奖励饲养是指在蜂群缺蜜、外界缺少蜜源的情况下;或者在不缺蜜、外界有大量蜜源粉的情况下,为了促进蜂王多产卵,以提高王浆产量而采取的一种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