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佳垠 《科学养鱼》2004,(12):31-31
一、现状刺参海面网箱养殖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刺参养殖新方式。我国刺参海面网箱养殖起初是以野生刺参暂养方式面世。随着技术开发,尤其是生态养殖技术开发,在作为刺参海面网箱养殖发祥地的大连,刺参海面网箱养殖现已走上轨道。目前,刺参海面网箱养殖生产方式不仅包括成参养殖,  相似文献   

2.
赵广苗 《齐鲁渔业》2006,23(5):29-30
目前刺参是我国海参中唯一的养殖对象,通常说的海参养殖即是指刺参养殖。近几年,各地纷纷改造池塘进行海参养殖,但是,由于海参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和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调控、投喂饵料的质量、日常管理等缺乏科学方法,导致海参养殖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甚至出现病害,既影响了海参的质量又降低了养殖效益。针对这一情况,从2003~2005年我们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进行了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试验,旨在探讨刺参池塘健康养殖的技术措施,规范刺参养殖业,为社会提供健康、无污染的海参产品。  相似文献   

3.
刺参在我国渤海湾、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海均有分布。刺参养殖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是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刺参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潮间带养殖,海上筏式养殖和海区增殖等。2005~2008年,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专家指导下,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厉志伟、任勇等养殖户进行了潮下带刺参养殖试验,在木断改善养殖环境,改进养殖措施的前提下,投放量和产出效益也不断增加。现将其试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池塘养殖刺参已成为刺参养殖的主要模式,为沿海养殖户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池塘养殖刺参投资大、成本高,养殖周期长,投放400头/kg规格的苗种,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陆续捕捞上市。在长达1~2年的养殖过程中,需始终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才会避免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池塘养殖刺参已成为刺参养殖的主要模式,为沿海养殖户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池塘养殖刺参投资大、成本高,养殖周期长,投放400头/kg规格的苗种,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陆续捕捞。在长达1~2年的养殖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对这些问题处理不  相似文献   

6.
刺参(Stichopus,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属,是海参种类中营养价值最高、最受市场喜爱的一种。在我国,海参主要产自山东、辽宁等地。刺参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沉箱养殖、室内控温养殖、围网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 随着“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刺参养殖在我国南方海域也逐步兴起。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的养殖户引进北方的刺参在海上进行海参筏式养殖。2010年11月10Et投苗10万只,苗平均体长12cm,  相似文献   

7.
刺参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刺参的增养殖模式主要包括室内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浅海底播增殖及筏式养殖等,其中池塘养殖刺参面积最大。池塘刺参养殖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在夏季持续高温、多雨天气下,极易导致池塘养殖刺参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如何避免夏季极端天气下刺参的大面积死亡,使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刺参通常称作海参,在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楣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在我国,刺参主要盛产于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刺参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围网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近些年,随着“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刺参浅海筏式养殖在我省尤其在闽东地区海域悄然兴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好的投入产出比超过1:2),促进了刺参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望成为福建省继鲍鱼之后又一大海水养殖产业。现将刺参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市浅海刺参养殖发展较快,而部分养殖户却为眼前利益,忽视刺参的适捕期而随时将大小规格不等的养殖刺参捕获上岸,经简单加工上市,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不但影响了刺参的正常生长和育肥,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刺参减产和干品刺参出秤率低,不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针对上述问题,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开始对同一养殖海区的不同重量规格刺参在不同的时间里做过多次加工试验对比,总结出刺参最佳捕获时间和刺参适宜的捕捞重量规格,并将该技术在全市沿海推广3年,增加了养殖渔户的经济收入。一、刺参的适捕期与适捕规格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市浅海刺参养殖发展较快,而部分养殖户却为了眼前利益,忽视了刺参的适捕期而随时将大小规格不等的养殖刺参捕获上岸,经简单加工上市,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不但影响了刺参的正常生长和育肥,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刺参减产和干品刺参出成率低,不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1.
刺参养殖与溶解氧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宗岩 《水产养殖》2009,30(12):15-16
溶解氧是刺参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刺参养殖池塘的溶解氧含量必须保持4~5mg/L以上,这对于调整刺参养殖水环境中众多物质的氧化分解起着主导作用。养殖水体溶氧量对刺参的生长、生存、肥满度、饵料系数以及有害气体都有影响,但目前有许多养殖户对上述问题了解的不多,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2.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并持续引起各界业主广泛关注。因此,刺参种苗的工厂化培育技术和养殖技术随之兴起。目前,国内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刺激刺参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苗种的需求量剧增,市场潜力大。刺参养殖过程中受到自然海域水温等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刺参夏季高温期的生产。尤其是刺参养殖业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许多育苗厂受到许  相似文献   

14.
海参的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有斌 《齐鲁渔业》2008,25(5):29-30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刺参池塘养殖迅速发展,并具相当规模,但传统的石礁底质围堰养殖及改造沙砾底质的虾池进行刺参养殖已基本利用完毕,制约了刺参养殖业的进一步拓展。而在近河口海域,大片淤泥底质的虾池却没有充分利用,原因有二:一是近河口海域海水盐度相对偏低,尤其到雨季受河水径流的影响,海水盐度变化较大。二是经过前几年的对虾养殖,池底淤泥较深,污泥稀软,发黑发臭,不利于刺参的存活。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刺参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华 《齐鲁渔业》2004,21(12):22-24
由于刺参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繁养殖技术比较成熟,近年来已成为北方沿海的主要繁殖养殖品种之一。尤其是海参池塘养殖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利用改造的对虾池塘和新建的潮间带池塘从事海参养殖的面积已达30万亩。为使养殖刺参达到无公害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现将无公害刺参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刺参地下井水工厂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参地下井水工厂化健康养殖,是利用工厂化养殖大棚和地下深井海水养殖刺参的新模式。养殖过程中以使用地下深井海水为主,无任何污染,真正实现了无公害健康养殖。地下深井海水夏季水温18~20℃,冬季水温维持在12℃以上,正在刺参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内,可以解除或缩短刺参的夏眠,加快冬季生长速度,缩短刺参的养殖周期,拓展了刺参养殖的地域范围。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刺参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养殖户对大规格刺参苗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刺参控温育苗应运而生。控温育苗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种参的培育促熟技术,目前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一直不太景气,我们利用公司鱼场空闲的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池及养殖废水进行刺参种参的培育促熟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汇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刺参池塘养殖出现了一系列制约刺参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2013年、2016年和2018年出现的夏季极端天气更是造成了辽宁和山东等地池塘养殖刺参的大量死亡,给刺参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该文从刺参种质退化,池塘内大型藻类过度繁殖和刺参度夏成活率低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问题的成因,提出通过培育优良品种,生态防控大型藻类,建立现代养殖技术,开发新型养殖设备,提高度夏成活率等有效对策,为保障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省普兰店市黄海岸线处于北纬39度刺参黄金生长带,是辽宁省重要的刺参产区之一,有着庞大的刺参养殖规模。本文结合多年来对刺参无公害高产养殖模式推广的经验并加以总结,以期为广大养殖农户进行科学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