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fectiousAnaemin—CIA)是由鸡贫血因子引起的一种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特征的免疫抑制型疾病.由于患病鸡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致使其极易继发其它病毒、细菌及真菌感染,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2.
正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鸡传染性贫血、鸡包涵体肝炎3种鸡传染病的共症是都表现为免疫力低下。禽呼肠孤病毒的感染可引起鸡病毒性关节炎或腿鞘炎、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免疫抑制和吸收不良综合征、矮小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其中以病毒性关节炎或腱鞘炎最为常见;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其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全身淋巴组织萎缩;鸡包涵体肝炎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它是近几年来发生频率正在增加的以损害造血、淋巴器官功能的又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病毒感染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免疫系统的细胞,从而引起鸡群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近年来,一些家禽由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免疫抑制越来越严重,因多处于隐性或亚临床感染状态而易被忽视.鸡免疫抑制性病毒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等.  相似文献   

5.
贫血因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引起鸡再生不良性贫血(骨髓障碍引起的贫血)。病毒在分类上的位置未确定,故称鸡贫血因子(CAA)。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1979年日本首次分离到此病毒,以后在德国、瑞士、荷兰、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许多国家发现该病,其危害在程度日益加重。我国在进口鸡群中也发现本病,并分离到病毒。从临床病理解剖观察,在我省也疑有本病存在。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又称出血性综合征或贫血性皮炎综合征。感染鸡是否表现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与鸡的年龄、毒株毒力及是否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有关。该病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是继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本病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提出针对性防控对策,以期为诊治鸡传染性贫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贫血、皮下及肌肉出血为主要病变的传染性疾病,发病后可以导致鸡群100%的死亡率,是一种重要疾病,需要严加防范。本文针对鸡传染性贫血病进行深度剖析,为养鸡场在防控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十分严重。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采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贫血(CIA)是一种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的亚急性传染病,是一种继鸡法氏囊病(IBD)之后发现的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病.自Yuasa等(1979)首次分离到其病原因于之后,已相继在德国、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和中国分离到CIAV.从病原分离和血清学调查的结果来看CIA呈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11.
<正>鸡贫血病毒病又称鸡传染性贫血、"蓝翅病"、贫血性皮炎综合征、出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本病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病原、流行与病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直径为25 nm,单链,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病毒,DNA基因组为环状,是圆环病毒科环状  相似文献   

12.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强毒株C364和弱毒株C545分别接种1日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抗体阴性的健康雏鸡,于接种后第7天和14天每组抽查3只测定血球压积值,并在接种后第1、3、5、7、10和14天各组分别宰杀3只雏鸡,取胸腺、肝脏和骨髓组织,用竞争性PCR测定其病毒含量.结果表明,雏鸡感染CAV,后表现为血球压积值下降,其中强毒感染鸡较弱毒感染鸡的红细胞压积值下降幅度大;病毒能够在雏鸡胸腺、肝脏和骨髓内繁殖,其中胸腺内病毒增殖最快,病毒滴度最高,肝脏其次,骨髓最低.  相似文献   

13.
<正>鸡病毒性关节炎又称病毒性腱鞘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肉用型或肉蛋兼用型禽类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损伤,胫和跗关节上方腱索肿大。1.临床症状:鸡感染后的表现为:食欲减退、跛行、贫血、消瘦,胫关节、  相似文献   

14.
鸡跳蚤也是鸡常见的一种体外寄生虫,寄生后引起鸡的皮肤红疹、奇痒发炎、贫血消瘦.幼鸡生长发育缓慢,成年蛋鸡使产蛋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病特点及原因该病呈现发病日龄逐步提前的特点,已有2日龄仔鸡出现腺胃炎症状的报道。该病病程较长,易反复,用药有效果,停药便复发,有的需治疗20多天。该病呈现垂直传播,使用任何消毒方法效果都不明显。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归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呼肠孤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念珠菌及某些厌氧菌等单独或混合感染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生。2.眼型鸡痘也被认为能引起肉鸡腺  相似文献   

16.
利用MDCC-MSB1细胞系从江苏省泰州市发病鸡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通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确定该病毒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利用PCR扩增、电泳、克隆、核酸测序得到全长2 324 bp的基因编码区序列,该序列碱基完整,无缺失和插入。经遗传学方法分析发现,该株序列与Gen Bank中已收录的可见CAV序列同源性为96.5%~99.8%。CAV的3个编码基因序列VP1(1 315 bp)、VP2(643 bp)、VP3(366 bp)均有不同程度变异,以VP1变异程度最大。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病毒粒子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一致,证实该病毒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新亚型,将其命名为CAV MY1305-30株并提交至Gan Bank,编号为KF318725、KF318726。  相似文献   

17.
鸡血管瘤型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一种肿瘤性疾病,瘤壁破裂后引起流血不止,造成贫血死亡。一、流行特点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小范围发生,常发生于开产前后的肉种鸡、蛋种鸡和商品蛋鸡。少数发生在蛋雏鸡和肉仔鸡。不同商品代鸡场由于引种场不同,发病情况有很大差异。二、临床表现发病后个别鸡出现消瘦,有的突发严重贫血死亡,每天出现个别死亡,产蛋高峰期出现死亡倍增现象。蛋层达不到正常水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各地均有鸡群发生鸡传染性贫血的报道,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特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因其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问题,即产生免疫抑制,因此,本病经常合并感染和继发感染,造成发病严重和控制难度增加,对鸡群危害极大。本文叙述该病的发病特点、特征和诊断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以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为目的,临床分析和调查后获取对应资料,实验室研磨加工后准备使用。给予病料进行检测、鉴定和试验,分别为PCR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病例接种鸡胚3份资料中,得到尿囊液PCR检测的结果均表现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阳性,细菌分离被判断是大肠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经过分离处理的大肠杆菌给予头孢噻呋与大观霉素产生显著敏感特征,对庆大霉素的敏感特征为一般程度,且对阿莫西林等药物表现出耐药特征。结论:本次疫情是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及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