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在柑桔砧木容器苗生产中,更好地利用丛枝菌根真菌(AMF)优势菌种资源,培育优良的柑桔砧木菌根化容器苗,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7种丛枝菌根真菌在3种基质下对卡里佐枳橙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M真菌接种剂对卡里佐枳橙丛枝菌根的形成均有显著影响.在7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中,GM和GV混合接种对卡...  相似文献   

2.
以枳橙Citrus sinensis×Poncirus trifoliata为试材,研究不同pH值(5.5~6.5,6.5~7.5,7.5~8.5)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枳橙苗生长及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水平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均能有效地侵染枳橙植株,菌根侵染率在65%以上;接种处理植株的菌根侵染率、株高、生物量干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和蒸腾速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接种AM真菌增强了宿主植物对碱性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以白三叶草植株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在灭菌条件下研究了摩西球囊霉(GM)、地球囊霉(GG)、透光球囊霉(GD)、地表球囊霉(GV)4种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对白三叶草接种效应、生长、生理生化指标、菌根侵染率及菌根依赖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AM真菌菌剂均能与白三叶草侵染形成共生体系,但不同种类的AM真菌其侵染率不尽相同;其中,以接种GV菌剂对白三叶草菌根侵染率、菌根依赖性和生长最有利,其菌根侵染率达到85.8%;接种GD菌剂对白三叶草形成较大生物量最有利,菌根依赖性高达381.5%。  相似文献   

4.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西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南瓜杂交种(Cucurbita maxima×C.moschata)青农2号、青农3号为砧木,以西瓜(Citrullus lanatus)品种京欣2号为接穗,对2种砧木嫁接的西瓜苗分别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以不接菌的嫁接苗为对照,评价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F)对西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接种AMF能促进西瓜嫁接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其中,地表球囊霉的效应最大。青农2号嫁接苗接种地表球囊霉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AMF侵染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等亦不同程度高于其他处理,青农2号嫁接西瓜苗接种地表球囊霉的组合在西瓜育苗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G.v)为处理,研究菌根处理对猕猴桃幼苗生长、矿质营养吸收、光合作用以及对保护酶系统的效应。结果显示:丛枝菌根真菌(AMF)能显著提高植株对氮、磷、钾三种矿质元素的吸收,接种AMF对猕猴桃光合作用和三大保护酶的效应均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还发现G.m处理对猕猴桃幼苗的侵染率、磷含量、叶绿素、光合作用、POD、SOD的作用优于G.v。但在对猕猴桃幼苗氮含量、钾含量、CAT活性的影响上则是G.v的作用更显著。试验结果表明:菌根真菌接种是促进猕猴桃幼苗生长与代谢的有效生物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温室中,研究了盆栽基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初生(种子播种育苗2个月后的幼苗)枳Poncirus trifoliata生长、菌根侵染、菌丝长度、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AM真菌接种和柱花草间作条件下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和柱花草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地促进了初生枳生长,增加了土壤GRSP含量,并且土壤结构也得到改善。在AM真菌接种与柱花草间作的相同条件下,与柱花草未刈割相比,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柱花草未刈割处理的菌丝长度是刈割处理的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大团聚体显著地与菌根侵染率、土壤GRSP含量和菌丝长度正相关,而生草刈割影响了丛枝菌根真菌菌丝长度,可能对土壤结构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通  陈潇  金静  李敏  易晓华 《北方园艺》2016,(10):35-38
为探索丛枝菌根真菌对芹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为供试AM真菌,以"金口"芹菜为试材,研究了3种AM真菌对"金口"芹菜根系的侵染率、根系活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M真菌对芹菜根系的侵染率不同,Gm真菌的侵染率显著高于Gv和Gi。接种AM真菌均可显著提高芹菜根系活力。接种AM真菌的芹菜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鲜重、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接种Gm处理最优。接种AM真菌的植株根/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接种3种AM真菌均可显著提高芹菜叶片叶绿素和叶柄维生素C含量,其中接种Gm真菌的芹菜含量最高;接种AM真菌的芹菜叶柄纤维素、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GmGvGi。可见,Gm真菌为适于"金口"芹菜生长并改善品质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温室盆栽接种试验,研究AM丛枝菌根对梨树盆栽苗营养生长的影响。试验将盆栽苗做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项、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定期浇灌含磷营养液和定期浇灌含磷营养液并接种AM菌根。通过对梨树幼苗生长高度、叶片数量、叶绿素含量、磷含量以及植株干湿重比值的测定,结果表明:丛枝菌根可促进盆栽苗的生长,接种AM丛枝菌根的杜梨幼苗生长高度平均值要高于未接种AM菌根的幼苗,在接种AM菌根基础上加磷的盆栽苗生长高度最高。此外,对叶绿素含量、磷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接种AM菌根的幼苗叶绿素含量和磷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干湿重的测量数据显示,接种AM丛枝菌根的梨树盆栽苗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早钟6号’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Zaozhong 6’)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3种水分梯度(正常供水、轻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分别接种3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对实生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的植株具有更高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3种AM真菌均可增加枇杷苗氮、钾、磷、钙、镁、铜的吸收。说明接种AM真菌增强了枇杷苗的养分吸收能力,提高了其抗旱性,促进了枇杷苗生长。在3种AM真菌中苏格兰球囊霉是枇杷苗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10.
以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实生幼苗为材料,盆栽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GV),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梨根系活力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采用的3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有效地侵染川梨实生苗,接种GI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接种GM和GV,接种GI的菌根效应最佳,是侵染川梨根系的优势菌根真菌,菌根对根系最长侧根长、一级新根数和根体积都有明显提高,最大分别提高了16.3%、6%和13.9%,接种菌根真菌显著地提高川梨根系活力,增加根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并显著促进幼苗植株的矿质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盆栽2年生枳砧塔罗科血橙脱毒苗为试材,对未接种植株、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植株和接种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植株分别外施硝酸钙和醋酸钙5nmol/L,比较不同处理下植株茎粗、株高、侵染率、根系活力和植株根系、叶片中钙和氮含量。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促进植株生长,根系和叶片中钙和氮元素含量均比未接种植株高;钙剂种类与根系和叶片钙含量均有显著相关性,施用硝酸钙的根系和叶片中钙元素含量比施用醋酸钙的高。  相似文献   

12.
以泰国无筋地豆为试材,在温室盆栽的条件下,分别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单接种根瘤菌(RH)、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AM+RH),以不接种为对照(CK),研究不同接种方式对菜豆植株生长、结瘤、单株总荚质量、AM菌根侵染率、植株氮磷含量及吸收量、单株黄叶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接种AM+RH能显著促进菜豆植株的生长,植株总干质量比单接种AM、单接种RH和CK分别增加34.3%、82.3%和57.9%;双接种AM+RH可提高菜豆单株总荚质量,促进菜豆植株对氮、磷元素的吸收,全株吸磷量比单接AM、单接RH和CK分别增加42.1%、314.8%和325.4%,全株吸氮量比单接种AM、单接种RH和CK分别增加36.8%、45.1%和43.4%;AM真菌与RH具有协同促进的作用,且AM真菌能有效提高菜豆的抗性,减少叶片变黄的比率,减轻了病害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用4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AM)接种黄檗1 a生实生苗,探索不同接种基质、不同菌种以及混合菌种条件下,内生丛枝菌根(Vesicalar-Arbuscular,VA)真菌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幼苗的侵染效果及对其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很大,就该试验菌种接种黄檗而言,以草炭∶蛭石∶沙子=1∶0.5∶1基质接种效果良好;通过混合接种与单独接种的侵染特性比较,凡是含G.mosseae和G.diaphanum菌种的接种处理侵染率高,显著提高了苗木的生长量,而含有G.versiforme和G.diaphanum的组合侵染率一直比较低,而且降低了G.mosseae和G.diaphanum的侵染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扩繁及菌根化枸杞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杞7号"枸杞为试材,以红三叶草和玉米2种宿主植物对4种丛枝菌根真菌(AMF)菌种进行了菌剂扩繁,采用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利用自繁的AMF菌剂进行枸杞菌根化苗木繁育;苗木出圃后田间定植,调查田间的性状表现,以期为AMF在枸杞上的应用和深层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采用红三叶草和玉米2种植物作为宿主植物可以扩繁出高质量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侵染率在94%以上,基质中孢子密度168~351个/50g干土;接种后育苗成活率均在60%以上,各处理间差异不大;接种处理的幼苗根系中均含有大量的真菌的菌丝体,菌根真菌的侵染率达43%以上;菌根化苗木的苗高生长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缩球囊霉、根内球囊霉和混合接种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3.45%~89.66%,达极显著差异水平,摩西球囊霉接种处理较对照提高了39.66%,达显著差异水平;接菌处理的地径的生长量虽高于对照,但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存在差异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适于黄瓜耐低温的最佳丛枝菌根(AM)真菌和PGPR 组合菌剂,研究了不同AM 真菌、PGPR 组合菌剂对
低温胁迫下黄瓜生长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单接种AM 真菌或是单接种PGPR 的处理,其黄瓜生长量
及SOD、POD 和CAT 活性均高于不接种对照,而MDA 含量则显著低于不接种对照。AM 真菌接种处理中以接种地表球囊霉
(Glomus 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生长量较大、防御酶活性较高、细胞膜受伤害较小;PGPR 接种处理中以接种多粘类芽孢
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的处理黄瓜生长量较大、防御酶活性较高、细胞膜伤害较小。AM 真菌和PGPR 双接种处理中,
以地表球囊霉+ 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生长量最大、防御酶活性最高、细胞膜伤害最轻。可以考虑在今后温室黄瓜种植中添加
该组合菌剂促进黄瓜生长,提高植株耐冷性。  相似文献   

16.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在不同接种时期对葡萄扦插苗接种不同剂量的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时期和剂量对葡萄扦插苗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在葡萄扦插过程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扦插苗的生长发育,但其促进作用受到接种时期和接种剂量的影响,一般扦插后14~21天接种30个孢子/株的AM菌剂作用最佳,能显著促进葡萄扦插苗根系对磷、氮等矿质养分的吸收和积累,提高扦插苗的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17.
黄瓜菌根化育苗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瓜为试材 ,用菜园土与河沙的不同配比及蛭石作为基质处理 ,接种丛枝菌根菌Glomusversiforme(简称GV)和不接种CK(接同样量的灭菌的沙土 )。结果发现丛枝菌根菌的侵染率在菜园土与河沙不同配比处理中较高 ,为 48.48%~ 5 6 .15 % ,蛭石处理的侵染率较低 ,为 37.82 %。基质处理 2 (菜园土∶河沙 =1∶2 )的丛枝菌根促生效果最显著 ,与对照比在叶面积、干物质量、壮苗指数上 ,分别提高 44 .0 9% ,36 .46 %和 83.6 2 % ,是黄瓜菌根化育苗的理想基质。此外 ,在菜园土中接种丛枝菌根菌也表现出良好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梨树是受菌根影响的果树之一,试验筛选出对川梨侵染效应的最佳接种时期和菌根依赖性较高的菌根真菌,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梨根系活力及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种子为材料,盆栽条件下,分别在萌芽期、幼苗3叶期、5叶期和7叶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结果】试验所采用的3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有效地侵染川梨实生苗,接种GI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接种GM和GV,菌根的形成对根系最长侧根长、一级新根数量和根体积都有明显提高,最大分别提高了16.3%、6.0%和13.9%,接种菌根真菌显著地提高川梨根系活力,增加根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接种GI的菌根效应最佳,是川梨菌根依赖性较高的菌根真菌,幼苗5叶期接种的菌根侵染效应显著高于其他接种时期,为菌根化苗木繁育技术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摩西球囊霉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是球囊霉属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具有对环境适应力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为探明摩西球囊霉对芦笋育苗的应用效果,采用营养钵育苗播种对芦笋进行GM接种处理,研究GM对芦笋幼苗生长、菌根侵染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GM后芦笋幼苗生物量显著提高,植株根系具有较高的菌根依赖性。GM对芦笋幼苗根系的侵染呈现“S”形变化趋势,播种10周后,GM对芦笋幼苗根系达到较高程度的侵染,且GM菌根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显著提高。接种GM显著促进了植株对矿质元素特别是P的吸收,其次为Mg。接种GM培育菌根苗的技术应用于芦笋栽培可以培育壮苗,缩短苗期,节省肥料,提高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研究比较普通土、秸秆有机土和草碳蛭石3种育苗基质中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M、GV对甜椒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含量较高的有机土育苗基质中,接种AM真菌对甜椒苗的影响最弱,而在营养水平较低的草碳蛭石无土育苗基质中,接种AM真菌对甜椒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AM真菌在草炭蛭石中对甜椒苗根系的侵染率也最高,而GM的接种效果优于G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