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对非洲援助由来已久,而目前更是发展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非洲双方借助中非合作论坛等对话机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贸易合作。当前,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更好的契机。选取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农业援助、农业技术合作、农业人力资源合作等视角,对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指出了中非农业合作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亚是中国著名"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农业合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介绍了中国和中亚农业的合作现状,从贸易、科技、投资等方面对中国和中亚农业合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中国和中亚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放在农业投资和农业援助的综合效益评价方面。此外,畜产品互补性及贸易流量预测也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中国处于农产品贸易逆差局面,政治友好、地缘优势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是其合作的基础。通过剖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区域农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表明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合作的重点聚集在扩大农产品贸易、搭建农业投资平台、创新农业技术合作等领域;同时,提出推动企业联盟、打造农业国际产业链、便利化贸易环境、建立政府层面的中亚农业合作信息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投资和贸易的对外合作日益增加。本文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认为中国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另一方面必须"走出去",加强国际农业合作。本文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为重点,对中国在南美洲国家投资的总体思路、主要领域以及政策措施等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与南美洲国家的农业双边合作前景广阔,最后提出了需要加强的合作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东欧地区是亚欧间的桥梁,是连接欧洲大陆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和中东欧的农业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总体介绍了中国和中东欧农业合作现状,从对话与机制、科技、贸易、投资等方面对中国和中东欧农业合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自2012年"16+1合作"启动以来,中国和中东欧在科技、经贸、农业等领域合作发展迅速,引起专家学者们对中国和中东欧合作的研究兴趣,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贸易等方面,在农业领域具体深入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为中国林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基于UN Comtrade数据和SITC商品分类,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总体概况及各地区贸易现状,并通过计算RCA和TCI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林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林产品贸易方面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逐渐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竞争性越来越明显,同时存在互补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林产品贸易方面总体缺乏国际竞争力。建议中国在林产品贸易中要加强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利用互补性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推动林业企业跨国发展以及林产业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西亚是中国著名"丝绸之路"的陆上贸易通道,是连接亚、欧、非大陆的重要门户,还控制着海上交通要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农业合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介绍了中国和西亚农业合作现状,从贸易、科技、投资等方面对中国和西亚农业合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国内对中国和西亚农业合作研究总体偏少,研究主要偏向于贸易方面,研究国别集中在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目前还缺乏对各个国家农业各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两岸"大三通"以及ECFA的签订,减少了服务贸易的限制,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给福建省对台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针对闽台之间的"五缘"等优势及对台旅游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发展对台旅游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斯坦是第一个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签订双边合作协议的国家。哈萨克斯坦也是中亚最大国家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研究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及中哈农业合作潜力,对推动两国农业合作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主要特点,农业种植业以粮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为主,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渔业资源也有一定优势。但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中哈农业合作有一定基础且潜力较大,农业合作机制已初步建立并以科技合作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农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新疆在两国农业合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基于对农业基础和合作现状的分析,本文对未来两国农业合作前景做出基本研判,即农产品贸易继续以互补性强的产品为主,科技合作以旱作节水和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为主,农业投资以全产业链投资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对2006-2012年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日本、美国等13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会阻碍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的GDP乘积、伙伴国(地区)的贸易开放度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交叉项对台湾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对台湾农产品出口贸易起阻碍作用,但对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却为正.在此基础上,提出台湾地区应加强与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地区)的合作,注意贸易和投资管理措施的协调统一,走创新资产寻求型的投资道路等,以促进台湾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