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2年4月中旬的一天,笔者在花卉市的根坯堆中寻得一桩坯,基部干径粗20厘米,在15厘米处开始一分为三,是较为理想的一本三干素材。时值清明节已过,地温已回升,树木大都萌发新叶,此桩坯不但没带胎土,且根部须根较少。但用指甲掐一下树皮,从色泽手感上判断,是刚挖下山的新鲜树根,故而购进。经过5年养坯定型蟠扎,蓄枝修剪,已初步成景(见彩页),具体做法如下。 (一)养坯 4月中旬江淮地区地温回升较快,西北风吹来的干  相似文献   

2.
“蓄枝截干”是树桩盆景的主要技法之一。它通过人为的剪截,着力表现出桩景的苍劲自然、飘逸豪放的自然特色。刚采回的桩坯,在上盆栽种前,要将其全面看透。找出桩坯中内在的主要特色及最能体现出这些特色的枝干,“因势利导”,确定桩坯的栽种和养植样式,进行种植前的首次截干。  相似文献   

3.
1993年春购得一盆栽连翘桩坯,其主干高仅15厘米,最粗处直径不足5厘米。要将这矮小的桩坯培育制作成以观花为主的桩景,确非易事。后得知连翘有两大习性:一是生根能力特强,二是通过修剪可促使枝条萌发大量新芽。于是决定抓住养根和修枝两大关键,做好造型文章。具体培育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当年即将桩坯改栽在比原盆大而深的泥盆里,给予充足的光照、水、肥,及  相似文献   

4.
去年笔者利用上口直径为32厘米、高为30厘米的白铁桶作了全日照漂浮小插金边六月雪、茉莉、水栀子、栀子和榕树等花卉生根尝试,取得了初步成功。方法是: 用厚2.5厘米、18厘米见方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盆景用材之一的柽柳树桩经多年挖掘,数量锐减,野生桩已十分难寻。为保护生态,节约现有桩材资源,截取柽柳的枝干来培植盆景是一很好的途径。而柽柳的枝干培植还具有如下的优点:第一,截下的枝干,其各分枝与“干”的粗细比例协调,可省去较长的育坯时间。第二,扦插的柽柳枝干的生根容易,不论粗细如何,只要培植得法,不需任何生根粉、剂,土面以下部分  相似文献   

6.
映山红野生桩坯普遍都呈多于直立丛生状态,而且不少干身上下一般粗,像水管,这与制作树术盆景要求干身南下向上逐节渐细、匀称自然的必备条件背道而驰。此类桩材市场上太多,稍有盆景制作经验的人一般都不会选择这样的素材,但从艺术创作富有挑战性的思路上看,这些素材又未必个个都是废物。只要你对这些桩材多审视、多思考,发挥想象力,也能找到可用之材,进而改制成一件可供赏玩的艺术佳作。  相似文献   

7.
许多桩友在采掘榆桩时,都把目光集中在多曲多节的桩坯上,认为这些桩干变化多,干形美,有培养前途,而对直干榆桩却不屑一顾,认为这些榆桩僵直(如墨线所示),无变化,不值培植。殊不知多曲多节固有其可取一面,但直干榆桩也有其独具的优势,只要培育得法,同样可以育出盆景精品,且风味独特,实为难求。笔者在长期的育桩实践中,对直干榆桩造型作了多方面的探讨,现归纳如下,供广大桩友参考。  相似文献   

8.
这件榔榆盆景的桩坯主干粗大,几达30厘米,根基直径近45厘米。树高40厘米处分叉成两干,一高一低,中有口径6厘米左右的空洞。主干前部及两干内侧已经枯死,显得苍老古拙,不失为好桩。缺憾是左干粗而低,右干高却相对粗度不足。经地栽两年育坯,上盆施艺时作斜栽。一是可裸露右侧粗大根盘,使根基壮实有力,稳如泰山;二是使双干一高一低,呈一正一斜态势,以求变化。总体设想是造就古朴而充满生机的大树树相。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我曾多次扦插紫薇,时间是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插条长约12~15厘米,用生根剂浸泡下端数小时;地插或瓦盆扦插都可以;基质是砂质土,一般砂土比为1:1;插后浇透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凡用1~2年生的粗壮枝条作插穗,有时虽成活率不怎么高,但都能成活,而唯独一个也没有成活过的,是用多年生的老干剪的插条2004年的5月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对紫薇大树整形中,锯下了两个直径约3厘米的老枝干。看到这经过多年短截而形成的弯曲多变的老干,猛然想到把它扦插,若能成活,这不仅可以缩短制作盆景的时间,而且可以得到较理想的桩坯。于是,动手把它锯成5  相似文献   

10.
树桩夭折在养坯期是很令人叹惋的,这是盆景业余作者经常遭遇的沮丧事。笔者是农村中学教师,因偶然契机迷恋上盆景创作。但学校距家三十多里,早去晚归,根本不能用常规方法养护桩坯。象在新桩干上包缠湿布、稻草,却又不能经常喷水,回家时草、布早已干透,不但不保湿,反而从坯体内吸咂水分。侥幸存活几棵,也大都只从桩坯基部萌生几根枝条,秃顶秃托,与构思初衷相违,无法再进行艺术创作。1997年早春,笔  相似文献   

11.
中型桩景《伟岸如汉》(见图1)高75厘米,宽60厘米,基部粗15厘米。此作采用主干刚直的章法,利用原桩坯主干的粗度、力度,见机取势,因桩造型。枝条处理,以刚为主。经四年养护、造型,现在已基本成型。此榔榆生坯于91年4月觅到,当时的桩坯立根过长,主干基部右侧长一粗分枝,左侧上部又长一粗分枝,形态不甚理想(图2)。经锯截后,此桩才脱衣换锦,一改原来面貌,呈现出粗壮有劲的直干大树型形态。  相似文献   

12.
92年春笔者在花卉市场偶遇一无人问津的三角枫桩坯,基部径粗为25厘米,右侧高30厘米,右侧高40厘米,上部已伤残枯死成平截状,枝干形态无变化是该桩坯的最大不足;当仔细观察时发现,有虬曲的三个主根盘结成的三处漏空及虫蚁蝼食痕迹,此桩坯兼得“枯、漏、透”之灵气。购得此桩地植成活两年之后,上部已长出十几枝粗细不等的枝条,94年春将该桩坯从地里挖出开始定型修剪蟠扎。曾有朋友建议,此桩坯虽无主干,但虬曲盘结的根部兼得岭南派古榕树板根的嶙  相似文献   

13.
制作一件优秀的盆景佳作,除了作者要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制作技艺外,还必须要有一个较为理想的桩坯,这是作品成功的基础。铜陵花良海先生选中的这棵榔榆桩坯可谓是百里挑一,十分难得。此桩粗约30厘米,高为100厘米。桩坯中间全部蛀空,只一张枯皮环绕,自然的磨难,岁月的苍久,显见一斑。经作者精心栽培,养护成活,使百年老桩萌发  相似文献   

14.
1996年,笔者得到一双斜干小叶冬青桩,二年后制作为临水式双斜干桩景(见照图)。由于双斜干树所处的地理条件不佳,自然环境恶劣。其造型也应依据这种条件来进行,才能符合自然规律和它的生长特性。笔者通过不断探索,对双斜干桩景的造型,初步悟出了要领,设计构思出几种造型墨图,供初学者参考。为便于区分,特作一示意图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盆连根式一本双干大树型榔榆盆景作品(见照图)。此作庄重稳健,层次分明,枝片错落有致;桩蔸粗壮,侧须根抓地有力,双干基部紧紧相依,向上自然舒展,两干之间的距离宽窄得体,紧凑而不显过密,收缩匀称,结顶自然,两干一高一低,一直一斜,一粗一细,互相依存,富有动感。部分枝条互相穿插,形成呼应顾盼的艺术效果。此桩是10年前在花市偶然发现的,原桩坯枝桠杂乱繁多,粗看很难发现其可取之处。经仔细审视,发现它的优势在于:具有粗壮的根基,且有一定量的侧须根,双干间的距离及弯曲走向比例协调。实是一株难得的能制作成双干盆景的桩材。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我从山区农家购回一棵一本双干成活桩坯小叶三角枫,其根系发达,树干健壮(高为110厘米,枝宽95厘米,主干直径11厘米,副干直径5厘米)。由于树体过大,而且沉重,在阳台上养护管理难以搬动。通过仔细审视构思之后,便大刀阔斧地施行重截缩剪处理,然后在保证大水、大肥、强光照的条件下进行精心养护。  相似文献   

17.
栀子别名水横枝、黄栀子、山栀子。茜草科、栀子属。灌木。叶革质,对生,有小柄。分大叶、中叶、小叶、柳叶多个变种。花四瓣,白色,蕊黄,清香。果四棱、腰鼓状,熟时金黄,经久不凋。根果可入药。栀子是半阴性树种,喜光,但不耐阳光直晒,可水养,也可坭植。厌肥,在半沙坭的酸性土里生长良好。选育桩阶段栀子怕冷,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时期,我曾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大型桩坯气魄大,能成大器,因此选购桩坯时往往喜大弃小。后来在创作实践中逐步领悟到矮小桩坯虽有它的弱势,更有它的强势,即其可塑性强、生命力强,只要在创作中巧施技艺,抑其短,扬其长,不仅能成大器,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92年冬,我购得一矮小桧柏桩坯,其主干高不足25厘米,围仅有16厘米,经审视和初步造型构思,觉得桩坯虽小,优势多,前景大。次年秋即进行加工制作,短短4年基本达到预  相似文献   

19.
所谓拨土法,就是坯桩从山上采回来栽入一般的土砂盆里,成活后培育到一定时候,为了突出主干的丰姿,显露出根部的矫健,为盆景制作打下基础,将盆面土层从上至下逐一拨去,拨到所需要的土层厚度为止的一种培育方法。一、工具:①一根宽3.5厘米、长35厘米、厚0.5厘米的竹签;②一个凹形的铁铲;③一把枝剪。二、时间:根据不同的桩种,拨土的时间不同。一般易生根,易萌发的桩种,如小叶女贞、雀梅等,从山上采回,栽活半年以后就可拨土;而迎春、紫薇  相似文献   

20.
新桩栽种后,一般养护半月左右都能萌芽(指春季)。但这并不能说明桩坯已经成活,如果在此期间,管理上不对路,极易造成桩坯在夏季高温期夭折。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养桩早期没有真正了解各个不同桩坯的实际生长情况,是否已萌发新生根。从而在管理上没有区分对待,造成个别桩坯因某些方面管理不善而在高温夏季枯亡。据我的经验,只有尽早了解桩坯的真实生长情况(主要了解桩坯新生根的萌发多少),才能采取比较正确的养护方法,使没有发根的及早发新根,让生长强壮的加快生长,早日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