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猪肉、优质猪肉,在消费者的饭碗里得到证明。优质猪肉是贯串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合格产品,包括种猪品质、饲养管理以及产品加工等一系列工艺。然而,核心因素在于拥有正确的基础物质,那就是达兰猪。达兰猪是荷兰Topigs国际种猪公司所拥有的世界著名的种猪品种。这是一个拥有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世界猪肉工厂,饲养了全球51%的生猪。想在中国市场更具竞争力,必须拥有最好的方法和技术来生存并能持续成功。其中的一项技术就是育种。过去四年,加裕在中国销售种猪并提供技术和育种支持。根据2014年中国种猪进口数量相关统计数据,中国种猪进口市场加裕公司以36%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其次分别是丹麦(30%)、美国(14%)、英国(10%)及法国(10%)。这标明加裕公司在中国客户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出《关于公母种猪及晚阉猪肉生鲜肉品是否可以上市销售问题的请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近日表示,种猪及晚阉猪肉不属于病害肉,与普通猪肉无明显区别。中国没有禁止屠宰和销售种猪及晚阉猪,但禁止销售加工为鲜、冻片猪肉形态的种猪肉和晚阉猪肉。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称,目前中国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12,(6):4
正高涨的猪肉价格,吸引着无数"洋猪肉"抢滩中国市场,尤其是在种猪市场,几乎被"洋种猪"所垄断,近年随着英法种猪相应进入中国,国内种猪市场形成"美、英、法、丹、加、台"六国(地区)纷争态势。  相似文献   

5.
<正>种猪检疫可有效避免疾病的传播,为其生长提供安全的环境。同时,还可有效提高猪肉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另外,做好种猪检疫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十分重要。目前,种猪检疫期间,由于检疫人员检疫意识淡薄、操作不专业、监督力度差,导致检疫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规模养猪已经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各种合作类型的规模化养猪场向着更加专业化、规模化、生态化的可持续方向延伸。这些规模化养猪场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猪肉,满足了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在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种猪是必须的,而饲养种猪,就必须对种猪进行科学的选择,我们饲养种猪任务,就是通过种猪的配种繁殖,提高种猪年产断奶仔猪窝重。从大的方面来讲,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折衷生产理论融合了国际贸易、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等要素,较为全面地解释了跨国投资行为~[1,2],是对外商投资中国猪肉产业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国际折衷生产理论由约翰·邓宁提出~[3-5]。该理论认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跨国投资后能够获得的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不同组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从事跨国投资的方式。中国猪肉产业在种猪繁育、生猪饲养、饲料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与美国,丹麦等猪肉产业发达国家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国家种猪改良的需求,通过猪种资源的收集比较、多组学比较发育分析、产肉性状基因挖掘,找到关键基因和因子。发展猪分子辅助育种体系,开展猪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分子标记开发,改良产肉形状,培育优良种猪。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隋唐时期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猪肉一直以来是中国人尤为喜爱的食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的猪肉消费量约占世界猪肉消费量的一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5年底,我国生猪存栏量达4.89亿头,占世界生猪总存栏量的50.9%;猪肉产量5009.47万t,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8.86%。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养猪大国。我国种猪业发展很快,种猪的流通渠道增多,给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也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种猪业逐步融入世界养猪大环境,种猪的健康程度是客户引种第一位制约因素。一些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的净化,对种猪企业的发展迫在眉睫,具有极端重要性。引进健康的种猪是养猪企业顺利发展和实现食品安全的基础,健康的种猪是产业竞争永不熄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正猪肉市场的稳定关乎国计民生,猪养殖在我国畜牧养殖行业占有极高的比例,向市场提供充足的、优质的猪肉是维护猪肉市场稳定的前提,种猪作为猪养殖的基础,是家猪中专门用于繁殖的雌性和雄性亲猪,为了提高种猪的繁殖能力,提高养殖效益,就需要掌握科学的、先进的种猪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中国种猪存栏量的减少,中国猪肉产量下降,而进口量的增加有助于填补当前猪肉产量下滑的缺口。这也是第一季度猪肉进口量创历史高位的原因。欧盟仍旧是中国最大的猪肉供应商,在中国猪肉进口中的占比增至72%。与2014年同期相比,欧盟对华猪肉输出量增加23%。欧盟对华猪肉出口主要的动力来自德国对华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德国正在超越美国而  相似文献   

12.
<正>未来,只有生产效率优秀的母猪才有较好的销路,种猪企业必须靠质量求生存!中国是养猪大国,无论是存栏量还是出栏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不是养猪强国。从2008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种猪进口国,中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种猪生产位于生猪产业链的顶端,利润高、技术含量高,是整个养猪业的核心竞争力,却是我国养猪业最薄弱的环节。中国种猪  相似文献   

13.
本期视点     
<正>2014年1、2月份,全国生猪市场延伸了2013年12月份以来持续低迷的态势,生猪养殖效益总体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生猪生产总体受到影响,养殖效益严重下滑,影响了补栏,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由于生猪出栏增加,生猪屠宰相应增长。由于国外种猪的性能优势以及猪肉的性价比优势,中国种猪和猪肉进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超过10%,中国猪业的贸易逆差进一步加大。美国、加拿大、法国和丹麦是中国种猪主要供应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种猪行业的迅速发展,也使种猪的检疫防疫工作量逐年增加。本文对种猪检疫防疫工作的现状以及常见疾病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种猪的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业科学》2012,29(8)
作为Genus上市公刮分支的PIC是世界领先的种猪育种公司,近日与本香食品集团合作,在中国陕西省投资建成并投入运营4250头种猪核心农场。合资厂将生产祖代母猪,为本香的一体化猪肉产业添砖加瓦。PIC强化自身实力,向中国不断崛起、快速整合的猪产业佼佼者们提供不断优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6.
刘德贵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8):14-15,20
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饲养猪的数量几乎占世界的50%,猪的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据统计,目前肩负着我国种猪品种改良任务的种猪企业多达3449家,每年提供的种猪数量达600万头以上.种猪市场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投资建场、国外引种、统一规划育种体系、政府推广、统一进行种源调拨,到如今的种猪产品市场化以来,种猪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1 中国养猪生产状况 2010年全国有种猪场4 500个,有原种猪220万头,每年可提供种猪1 200万头. 2010年12月份,全国生产母猪存栏量为4 100万头左右,比2009年减少约800万头;生猪存栏数为3亿头左右,比2009年减少约1亿头.每年屠宰生猪为6亿头,猪肉产量约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5.17%.  相似文献   

18.
外种猪遗传改良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多年成为世界养猪和猪肉生产第一大国,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全国出栏生猪达6.67亿头,猪肉产量达5070万t,均占世界生猪出栏总数和猪肉产量的40.6%以上;中国畜禽肉总产量中猪肉的比重已占64.59%。猪肉在中国肉类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了中国种猪业的兴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种猪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明显改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种猪企业的路应怎样走,怎样制订种猪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每个种猪企业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养猪业及种猪业的现状和面临的竞争环境 近年来我国的养猪业保持了较稳定的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2年中国内地生猪存栏为4.65亿头,约占世界总存栏量的49.74%;出栏商品猪5.76亿头,猪肉产量4428.6万吨,占世界  相似文献   

20.
赵峰丽 《猪业科学》2024,41(4):110-112
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资源之一,猪肉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变得格外重要。科学的种猪繁育技术可以提高种猪的遗传质量,而健康养殖技术则可以保障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在种猪的繁育管理当中,主要包括种猪核心群体的组建,以及种猪的繁育工作两方面,而种猪的健康养殖主要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几方面,以促进种猪良好的生长与生产性能。本文将重点介绍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及其在猪业生产中的意义,旨在为猪业生产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方案,推动猪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