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日光温室工厂化培育黄瓜嫁接苗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朝阳市日光温室黄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标准化技术规程,包括嫁接方法选择、嫁接的物质材料准备、繁育砧木和接穗、催芽、嫁接、接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该市黄瓜设施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施甜(辣)椒集约化育苗技术是天津市近几年发展的新的栽培模式,其技术和产品填补市场空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育苗设施、育苗时间、品种选择、育苗前的准备、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成品苗的包装运输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与规定。经过连续多年的成功实践,该技术规程成为甜(辣)椒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杨国良 《农家参谋》2013,(10):19-20
黄淮地区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辣(甜)椒栽培一般9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中上旬定植,元旦前后开始上市,这期间外界气温由高到低,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栽培管理难度较大。稍有不当可能导致失败。如何根据辣(甜)椒生育特点,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使辣(甜)椒安全越冬实现高产高效,尤为重要。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规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合朝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实际,针对设施农业食用菌生产缺乏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瓶颈问题,对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朝阳市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朝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实际,针对设施农业食用菌生产缺乏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瓶颈问题,对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日光温室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辣(甜)椒病毒病普遍发生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对辣(甜)椒生产造成较大威胁.辣(甜)椒病毒病田间主要症状有坏死型、畸型、花叶型.  相似文献   

7.
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南方设施大棚辣(甜)椒与苦瓜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催芽播种、苗期管理等内容,以期为甜(辣)椒杂交制种的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彩色椒是各种果皮颜色不同的甜(辣)椒的总称。由于它们是选用具有不同颜色花青素的遗传基因培育而成,因而具有不同的颜色。目前培育的品种有紫茄色、金黄色、橙红色。  相似文献   

10.
<正>甜(辣)椒无土栽培从定植到拉秧历来采用一个营养液配方用到底,这种营养液施用方法势必造成营养元素的缺失或浪费。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在丰台品种展示基地展示了近年来国内外研发出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甜(辣)椒新品种,为了使各个品种在展会期间能够充分表现出它们的优良特性,我们首次尝试了甜(辣)椒无  相似文献   

11.
甜(辣)椒病毒病主要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培育具有复合抗性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甜(辣)椒病毒病最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是培育抗病新品种的首要任务,而快速准确的抗病性鉴定方法是筛选抗源、评价育种材料和品种抗病性乃至抗病育种的关键环节,因此,建立1个经济适用的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甜(辣)椒CMV和TMV为病毒病毒源,研究确立了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技术。结果表明:CMV适宜接种浓度为5~10倍,最佳接种苗龄为5~6叶期;TMV适宜接种浓度为20~30倍,最佳接种苗龄为3~6叶期。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方法应主要采用单一接种技术;也可采用复合接种鉴定技术,应先接种CMV再接种TMV,混合接种鉴定技术应2种病毒按1∶1混合进行;复合接种、混合接种等鉴定技术必须建立在单一接种鉴定技术的基础上。本研究为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该方法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AB91-W22-49176、AB91-W22-48123、AB91-DL-6428、HY031-2-8-1-6、BYT-4-1-3-6-8、JFG-2-1-2-6、JF8S-1-1-5-4-8和T502-1-1-3-5。  相似文献   

12.
在甜(辣)椒周年生产过程中,应合理地安排栽培茬口、科学管理;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采取综合防控技术的解决方案,实现河北省保护地无公害甜(辣)椒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实现减灾增效。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寿光市及其周边地区大棚甜(辣)椒生产面积逐渐扩大,甜(辣)椒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是,生产中甜(辣)椒“烂果”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甜(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甜(辣)椒的高产高效发展。究其原因,甜(辣)椒烂果主要是由灰霉病、菌核病、软腐病、绵腐病等病害引起。现将其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辣椒病毒病是影响我国田间辣(甜)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世界分布广泛,常给辣(甜)椒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1932年我国广东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初报道了病毒病的毒源种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辣(甜)椒病毒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发病率高、蔓延快,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的高达60%以上,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5.
辣椒病毒病是影响我国田间辣(甜)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世界分布广泛,常给辣(甜)椒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1932年我国广东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初报道了病毒病的毒源种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辣(甜)椒病毒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发病率高、蔓延快,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的高达60%以上,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6.
中椒系列 中椒系列甜(辣)椒系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甜(辣)椒在我省的崇礼、乐亭、滦南等地栽培面积较大,随着甜(辣)椒市场的快速发展,常规的育苗方式,因其用种量大、秧苗素质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已逐渐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穴盘育苗以其精量播种、苗齐苗壮、便于运输和集中管理等优点在甜(辣)生产栽培上正逐步推广得到广泛运用。一、品种选择应选用抗病毒病、疫病等病害、生长势强的品种。甜椒品种可选中椒7号、冀研16、富康、萨菲罗及甜牛角椒"巴莱姆"等,辣椒可选辣都红9  相似文献   

18.
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份不同基因型甜(辣)椒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通过对基因型、取蕾时期、低温预处理、热激处理、碳源及外源激素浓度配比等因素的研究,建立有效的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发生体系.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关键因素,不同品种间出胚率差异显著,其中品种003出胚率最高,为10.8%;处于盛花期的花蕾最适于甜(辣)椒花药培养;4℃低温预处理1-3 d有利于胚状体的诱导,以处理2 d的胚状体产率最高;以2%的麦芽糖代替3%的蔗糖能显著提高出胚率和子叶形胚的比率,筛选出适于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 mg/L KT+2%麦芽糖,能有效地提高出胚率并促进植株冉牛;获得了6个基因型的子叶形胚和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9.
甜(辣)椒多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吉林省甜(辣)椒上的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辣椒疫病(Ph),先后采用苗期人工单独接种法、复合接种法和“代表株”接种法,结合田间水平抗性调查,对近400份的甜(辣)椒材料进行了鉴定.筛选出部分单抗、双抗及三抗材料。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辣(甜)椒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