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南京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特点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7 级目测法调查了南京地区油菜田31 个样点的杂草优势度级,并以其重要值为指标,对31 个样点的杂草群落进行计算机模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受耕作措施、除草剂的施用等因素的影响,南京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类型多样化。31 个样点主要聚为四种类型,其中旱( 大豆、玉米等) 茬油菜田样点聚为一类,主要以猪殃殃、波斯婆婆纳、野老鹳草等旱生杂草为优势种,稻茬油菜田样点聚为三类,分别以日本看麦娘、牛繁缕、硬草为优势种。旱生杂草猪殃殃、大巢菜等在稻茬油菜田发生量加大。多年使用盖草能、绿麦隆的田块,耐药性杂草野老鹳草、稻搓菜、硬草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法稻茬麦田杂草发生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0年对免耕,少耕(浅旋耕),常规耕的稻茬麦田杂草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耕法麦田杂草群落中,禾本科杂草(看麦娘,硬草)为优势种,群落中的杂草种类无变化,但免耕使田间杂草群落类型向有利于禾本科杂草的方向发展。3种耕法麦田杂草发 生动态呈一致性,表现为冬前一个主出草高峰,次年春季一个次高峰。但免耕麦田杂生的时间早,数量多,出草主高峰明显,草量约为耕翻田的2倍,出草时间也比耕翻  相似文献   

3.
连续多年旱作的地块改种水田后,杂草的物种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改水田年限的增加使田内杂草群落逐渐与老稻田群落组成接近,一般旱改水田连续3--4年后与典型老稻田杂草群落相似。  相似文献   

4.
对河南信阳稻田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信阳稻田共有39个杂草群落,比较常见的有26个群落,其中沉水杂草4个群落;漂落杂草3个群落;浮叶杂草2个群落;挺水杂草8个群落;湿生杂草9个群落.并摸清了杂草群落的消长规律,为稻田杂草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雅安市草坪杂草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01年1~12月的观测、分析表明,四川省雅安市草坪在全年共有3次明显的杂草发生高峰,杂草的发生高峰期分别集中在早春(3月中下旬)、春末夏初(5月上~下旬)、秋末冬初(11月初~下旬)。3次杂草发生高峰期,都与日均温和日照时数密切相关。在3个高峰期,第1限制因子不同,早春高峰期气温为第1限制因子;春末夏初高峰期杂草的发生与温度、降水、日照的同步呈正相关;秋末冬初高峰期的第1限制因子为日照。盛夏降水过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除草剂品种的更替与杂草群落的演变 稻田长期积水,造成独特的生态环境,形成复杂的杂草群落,既有湿生型杂草,也有沼生、水生及飘浮型杂草;既有高等植物,也有低等藻类。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对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草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有 1 2 4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37科、 93属 ,其中恶性杂草有马唐、铁苋菜、稗、鳢肠、狗尾草、马齿苋、牛筋草、千金子和刺儿菜等 9种 ,区域性恶性杂草 1 3种 ,常见杂草 2 0种 ,一般杂草 82种。发生优势度最大的为马唐、铁苋菜、稗、鳢肠 ,是江苏各棉区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由于棉花耕作栽培方式的不同 ,导致杂草的发生有差异 ,在水旱轮作棉田 ,稗、千金子、牛繁缕等喜湿性杂草的发生优势度较大 ;而在旱连作棉田 ,狗尾草、牛筋草、刺儿菜、波斯婆婆纳、香附子、苣荬菜等旱生性杂草种群发生较多。江苏棉田的杂草危害基本上以 1~ 2级为主 ,3~ 5级出现的田块相对较少。各棉区发生的杂草种类亦有差异 ,沿江棉区的杂草危害最严重 ,沿海棉区和淮北棉区次之 ,里下河棉区又次之。就江苏各棉区棉田总体情况来看 ,旱 旱连作棉田杂草的危害程度比水 旱轮作棉田略高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针叶林带大型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取样调查方法,在长白山针叶林的长白落叶松+臭冷杉群落、长白松+臭冷杉群落、长白落叶松+红松群落、卷柏+臭冷杉群落和长白鱼鳞云杉+臭冷杉群落中获得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基本数据,分析了不同植物群落中大型真菌的丰富度指数R1、R2,多样性指数N1、N2、H'和均匀度指数E。结果表明:5个样方中采集得到大型真菌205种,其中腐生菌93种,外生菌根菌110种,寄生菌2种,其它4种;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及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与植物群落组成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大型真菌子实体的发生在1a中出现2次高峰,分别为7月中下旬和9月上旬,第1次高峰期以腐生菌为主。第2次高峰期则以外生菌根菌为主。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9.
采烤烟前期杂草的化除。采烤前期是指烤烟中耕到采除脚叶之前这一日寸期。杂草以1年生种子萌发的为主,并以禾本科杂草马唐、早熟禾、旱稗、狗尾草、落粒自生小麦为主,占群落的80%以上。正处于烟草旺长、封行期。可选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1500倍液(每亩30毫升),或20%稳杀得500倍液(每亩毫升100毫升),或1O%禾草克乳油500倍液,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可达98%以上,但对阔叶杂草无效。可结合人工拔出。对烤烟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临夏皮胎果新梢长、新梢粗和果实横径的增长过程,得出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2次生长高峰期,第1次高峰从生长一开始就进入生长的最高峰期,然后缓慢下降后又进入第2次高峰。并导出了最大生长速率和生长高峰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提高植物的多样性来引诱害虫、保护天敌是一种可持续控制害虫的有效途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除水稻外,还可取食多种禾本科杂草,论文旨在利用稻纵卷叶螟对稻田周围不同杂草的喜好性,开发新型的稻纵卷叶螟防控策略。【方法】选取稻田生态系统常见的7种禾本科杂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秕谷草Leersia sayanuk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和游草Leersia hexandra),于盆钵内人工栽培种植。将盆栽水稻和杂草植株置于纱笼中,接入初羽化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分别研究稻纵卷叶螟成虫在杂草与水稻之间的栖息选择性、产卵选择性,以及稻纵卷叶螟在各种杂草上的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稻田田埂种植各种杂草条带(宽1 m)对稻纵卷叶螟成虫栖息、产卵分布的影响,通过赶蛾法调查杂草条带中及距离杂草条带1、5和10 m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蛾量,调查不同杂草条带中稻纵卷叶螟的产卵密度及卵被寄生率。【结果】稻纵卷叶螟成虫喜好趋向栖息于秕谷草和马唐,不喜好趋向双穗雀稗,在游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和水稻间,稻纵卷叶螟的栖息选择则没有偏向性。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稗草、牛筋草、千金子、双穗雀稗、游草和水稻之间,偏向在水稻上产卵;秕谷草和水稻之间,偏向在秕谷草上产卵;马唐和水稻之间则没有明显的偏向性。稻纵卷叶螟在7种杂草上都能完成世代,但发育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在秕谷草上发育历期最短,双穗雀稗次之,游草、千金子、牛筋草、马唐、稗草和水稻上的发育历期间则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寄主上的稻纵卷叶螟蛹重也存在差异,其中在马唐上的雌蛹、马唐和千金子上的雄蛹蛹重显著轻于在其他寄主植物上的蛹重。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稻纵卷叶螟的羽化率差异较大,秕谷草、游草、牛筋草、稗草和水稻上的羽化率为42.17%—51.31%,在千金子和双穗雀稗上最低,仅为11.76%和13.29%。雌性比以水稻和稗草上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寄主植物。大田试验表明,除了牛筋草和稗草外,其他杂草均能吸引稻纵卷叶螟栖息且在单位面积内的虫量显著高于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的数量。各种杂草上稻纵卷叶螟卵量差异显著,以秕谷草、游草、稗草和千金子上着卵量最多,每分蘖草上的着卵量达2.92—3.92粒,双穗雀稗和马唐分别为2.16和1.72粒,牛筋草最少。不同禾本科杂草上稻纵卷叶螟卵的被寄生率差异显著,介于21.90%—55.61%。其中,秕谷草和游草上的卵寄生蜂数量分别为1.47和1.42头/分蘖,为各种禾本科杂草上最高。【结论】秕谷草最具有成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功能性植物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稻纵卷叶螟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异型莎草和水苋菜均为世界范围内水稻田危害性杂草,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选用太湖地区常见水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计5个杂草密度,4组重复,研究不同密度异型莎草和水苋菜对水稻产量、稻米加工、外观品质及籽粒氮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异型莎草和水苋菜密度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逐渐下降,且籽粒氮积累量和稻米加工、外观品质也随之降低。当异型莎草密度为65株·m-2时,水稻产量为3.28 t·hm-2,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损失率达57.29%,且稻米加工、外观品质均显著下降。当水苋菜密度为250株·m-2时,水稻产量为3.10 t·hm-2,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损失率达59.16%,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显著下降。异型莎草和水苋菜密度增加,均能使水稻产量、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显著降低。据试验结果可知,杂草主要通过影响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水稻产量,而田间小气候、水肥竞争等可能是影响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重要原因。为保证水稻产量及稻米加工、外观品质,应当...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300 g/L莎稗磷乳油对水稻移栽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杂草防除后田间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变化以及杂草水肥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300 g/L莎稗磷乳油对移栽稻田中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综合密度防除效果和综合鲜重防除效果分别为90.96%~100.00%和91.31%~100.00%;有效防除杂草后,田间透光率亦显著提高,在水稻顶部冠层(距地表100 cm处)的透光率达到88.65%以上;同时有效地降低杂草的株数和鲜重,各个处理区杂草的水肥含量极显著降低;杂草防除有效改善水稻田间光照和水肥条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云南,浙江,安徽,江苏四省水稻白叶病杂草传病情况,试验结果证明有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稗 Echinochloa crus-galli,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车前Plantago major,芦苇 Phragmites communi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假稻Leersia japonica等十余种杂草不仅带菌,还可在根围 Rhizosphere增殖,存活到次年5—6月,以其浓缩液接种在水稻健苗上,均能产生白叶枯病典型症状。杂草带菌传病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如日本的秕谷草Leersia sayanuka,和中国的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是属于稻白叶枯病的中间寄主,另一类如双穗、雀稗,马唐是属于非寄主植物的杂草,它并不表现症状也不能接种,但病原细菌均可借其根茎部的根围增殖,存活而传病。用越冬带菌杂草与健苗混栽在花钵或水泥池内,或进行水泥池淹苗接种试验以及大田除草验证,都证实带菌杂草可感染健苗引起发病。根据杂草带菌传病的事实,绘制了新的侵染循环图。  相似文献   

15.
对21.4%三氟羧草醚水剂茎叶处理防除水田杂草效果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成分用量为225 g.hm-2的21.4%三氟羧草醚水剂能有效防除杂草,对水稻分蘖数、株高、产量无明显影响,且对水稻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培试验对两种基因型水稻(杂交稻“威优1126”和常规稻“渐辐802”),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Cd的吸收和再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对Cd有更强的吸收及向其茎叶和籽粒转达的能力。两类水稻在幼穗分化之前吸收的Cd不到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10%,抽穗期以后吸收的Cd占51%以上。水稻糙米Cd含量与植株吸收累积的Cd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就Cd对稻米卫生品质的影响而言,生殖生长期是水稻的Cd污染敏感期,杂交水稻对Cd污染的敏感性大于常规水稻。  相似文献   

17.
杂草是目前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经田间药效试验确定了37.5%苯.二甲水剂的适用剂量为:防治扁秆藨草、日本藨草、藨草等恶性杂草为3000-3750 mL.hm^-2;防治鸭舌草、慈菇、泽泻、谷精草和狼巴草等一般阔叶杂草则为2250 mL.hm^-2,施药适期是在杂草出齐后开花前排水喷雾茎叶处理,对水稻安全。对扁秆藨草、日本藨草和藨草的防效达98%-100%。  相似文献   

18.
以汕优63、武育粳3号水稻品种及稗草、异型莎草和鳢肠杂草为试验材料,采用乙草胺和苄·乙·甲2个除草剂品种各2种剂量、3个水层深度对试验材料进行处理,分析水层深度对稻田杂草化除效果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上述2个除草剂及参试剂量,在4cm水层和12cm水层时能有效提高对稗草、异型莎草和鳢肠的防除效果;施用除草剂后,对水稻的株高和地上部生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12cm水层处理抑制最大,4cm水层处理次之,0cm水层处理抑制最轻;在抑制水稻顶端生长的同时,水稻茎蘖数有一定增加。综合除草效果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4cm水层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优于0cm和12cm水层处理。本文还分析了水层深度×剂量×除草剂品种在抑制不同水稻品种营养生长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程维森  杨萍 《北京农业》2011,(18):157-158
宣汉县毛坝镇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是水稻生产大镇之一,每年种植水稻面积约666.67hm2。稻田中的恶性杂草有稗草、异性莎草、鸭舌草、水莎草、陌上草、水花生和节节草等杂草。受到杂草危害面积400.00hm2,产量损失3.5万kg,损失率10%左右。据调查,在现有防治水平下,我镇稻田每年除草耗费人工约4000个劳动日,投入化学除草剂约3万元。毛坝镇属于下河稻作区,稻田杂草群落随栽培方式由水育秧大苗移栽,发展为肥床旱育秧移栽及水旱直播稻而发生变化,也因为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等而发生演替。掌握稻田杂草群落分布,危害特点季演替趋势,研究制订适合于各类于各类型稻田的化学除草技术,是夺取水稻高产、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Two allelopathic rice accessions, PI312777 and Allelopathyl,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the growth of associated weeds in the field. Moreover, their weed-suppressing effects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ultivation patterns. The weed-suppressing effects of throwingand transplanting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direct seeding. Furthermore, theamounts of allelochemicals (resorcinols, flavones and hydroxamic acids) produced andreleased from two allelopathic rice accession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from a non-allelopathic rice variety Hua-Jing-Xian 1,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at the6th leaf stage. Differences in the weed-suppressing effects of rice accessions appear toresult from the accessions producing and releas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allelochemicalsin the field. Further research confirmed that in PI312777 plants, allelochemicals weresynthesized by the above-ground parts, and then secreted through the root tissues. Roottissues of PI312777 plants never produced the allelochemicals. Root exudates fromPI312777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E. crus-galli surrounding rice plantsin water culture. However, when activated carbon was added to the culture solution, whichcould absorb allelochemicals from root exudates, the growth of E. crus-galli was nolonger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Weed-suppressing effects of rice accessions depended onallelopathy, cultivation patterns and other factors in rice fields, while allelopathywas one of important factors. Interestingly, the amounts of allelochemicals produced andreleased from allelopathic rice plants may be induced by the presence of E. crus-galli.This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possible chemical recognition between rice and E. crus-gal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