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是原产于川藏高原地区特有的野生灵芝,富含多糖、三萜等生物活性成分。近年来被鉴定为灵芝属的新种,市场需求急剧上升,人工栽培逐渐兴起。详细介绍白肉灵芝段木栽培技术以及采后烘干保存等技术要点,为白肉灵芝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谢荣 《食用菌》2017,(5):59-61
<正>市场上的灵芝或者灵芝产品主要是赤芝(Ganoderma lucidum)、紫芝和松杉灵芝。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是新发现的种类~([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的白肉灵芝活性物质分析与功效研究[5],目前白肉灵芝药效作用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2,3])。为实现西藏白肉灵芝产业品牌化发展,规范化繁育菌种和标准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笔者总结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掘利用西南地区野生灵芝资源,基于形态学及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出1份采自昆明市的野生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以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固体培养特性和驯化栽培研究,并对驯化栽培获得的子实体进行活性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白肉灵芝菌丝固体培养最适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无机盐为三氯化铁,pH为5.5,温度为26℃。驯化栽培的白肉灵芝出菇整齐,漆状光泽度高,农艺性状优良,单朵子实体平均鲜质量、干质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61.60 g、24.80 g和10.26%。对栽培获得的子实体进行活性成分测定,测得其多糖、三萜、总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51%、3.21%、17.24%、17.20%及2.40%,各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赤芝、紫芝和部分已选育的白肉灵芝品种。研究结果为西南地区珍稀野生灵芝种质资源的发掘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探讨不同栽培地、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剂量水杨酸处理的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和种类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地会影响白肉灵芝子实体中三萜的含量和种类,其中,在西藏拉萨市曲水县栽培的子实体中三萜含量较高;从原基期到喷孢后期,子实体中三...  相似文献   

5.
灵芝孢子是灵芝生长成熟时从菌盖弹射出来的淡雾状的极其微小的孢子,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1]。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技术和灵芝孢子破壁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对灵芝孢子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加工方法研究的逐步深入,灵芝孢子作为灵芝不可或缺的药用部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丝体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肉灵芝菌丝体培养的最适培养温度是25℃,最适pH是3.0,适宜的碳源是蔗糖和淀粉,适宜的氮源是酵母粉和牛肉膏,最佳碳氮源浓度组合是淀粉3%、蔗糖1.5%、酵母粉0.2%、牛肉膏0.2%。  相似文献   

7.
灵芝曾被民间神化为长生不老之仙药,在中国药学史书上也被列为八大珍品之一。近代科学工作者,对灵芝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灵芝不仅含有多种药效成分,且其营养组成也适用于人体需求。随着灵芝栽培技术的推广,灵芝的深加工产品相继问世,但仍局限于药用。为进一步开拓灵芝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笔者通过多次实验,利用灵芝的药效添加其它辅料,开发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灵芝可乐保健饮料。该产品的风味和色泽独特,融营养和药效为一体,不加任何化学物质,是纯天然保健饮料。现将其生产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灵芝孢子为试材,结合近10年的研究现状,以期明确灵芝孢子主要活性成分种类及功能机制。结果表明:灵芝孢子为灵芝喷射的生殖细胞,含有多糖、蛋白质、三萜类化合物、脂肪酸、矿物质等活性成分。灵芝孢子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保肝护肝等多种功能。灵芝孢子活性成分及功能与产地及培养基种类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可为关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灵芝孢子的研究明确其主要活性成分、功能的构效关系及在药品、食品等大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对白肉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对白肉枇杷套袋试验表明,套袋是提高白肉枇杷果实品质、预防果实生理性病害最有效的措施和关键技术。套袋后白肉枇杷大幅减少了果实生理性病害果,优质果比例和商品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灵芝(Ganoderm spp.)在我国已经有2 000多年的利用历史,其子实体和孢子作为现代市场膳食补充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灵芝栽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近年来药用灵芝的产量极高,与其相随的是其药用价值开发也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从灵芝的分类历史、药用价值、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以便为后续的灵芝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养清 《食用菌》1994,16(6):39-40
灵芝自古以来倍受人们的喜爱。灵芝酒,是用食用酒浸提灵芝有效成分所得的浸出液,色棕红。现代科学证明,灵芝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在预防上,其效果更是惊人。灵芝是以整体成分的效用来调整人体生理机能的,其所含成分的种类和配合比率被认为是天衣无缝的。灵芝能使人体恒常机能活性化,也就是它具有增强生命力的作用。所有的化学合成药品几乎都有副作用,而灵芝这种天然药品是绝对没有任何副作用的。灵芝的研究和利用最近十几年在国际上成为热门话题,国内关于灵芝酒的制作技术和临床应用有报道,然而关于灵芝酒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灵芝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利用分离鉴定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十分困难,笔者用752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灵芝酒的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12.
林应兴 《北方园艺》2021,(11):142-147
以菌草灵芝为试材,从菌草灵芝栽培技术研究、成分提取及分析、免疫学研究、毒理安全、质量安全5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菌草灵芝研究现状.结果 表明:菌草灵芝不仅筛选和确定了更适菌草栽培的灵芝菌株和菌草栽培配方,以及不同生长期菌草灵芝有效成分含量,而且采用超声、酶法辅助热水提取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菌草灵芝有效成分可提高得率,菌草有效活性成分粗多糖的免疫作用优于纯多糖,且菌草灵芝的毒理和质量安全研究分析表明菌草灵芝无不良反应,质量安全可控,可作为保健产品、美容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或辅料应用于各加工领域.同时,为菌草灵芝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灵芝种质资源及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的传统真菌,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利用和栽培历史,其市场产品名目繁多,2012年市场产值已超过25亿美元。然而,无论是从产品安全性还是产品质量方面来看,均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灵芝产业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综述了灵芝的生产技术,包括我国灵芝种质资源、人工发酵与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实施灵芝GAP生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驻马店市近几年采用段木熟料栽培灵芝的技术,是在大别山灵芝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创新完善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配套技术。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灵芝干品,芝大形好,芝背金黄,有效药用成分高,A级品比率高,产品深受福建及日本客商青睐。由于销售渠道稳定,年产业规模稳定在200万段左右,年产灵芝干品150吨以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灵芝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的关键药效成分。通过选择适当的外源物质添加到灵芝深层发酵基质,使灵芝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产量增加,是灵芝深层发酵的研究热点。综述某些中药材固体粉末或其提取物、金属离子、稀土元素和真菌激发子等外源物质对灵芝深层发酵生物量和关键药效成分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康定灵芝属于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其菌丝体生长温度8℃~34℃,最适生长温度22℃~25℃;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温度18℃~30℃,最适温度23℃~25℃,发菌期153 d左右。该菌株出芝整齐、农艺性状稳定,每100千克菌材干芝单产达4.04 kg,比对照川芝6号增产10.7%。同时,该菌株功能成分含量较高,不同于现有栽培品种的灵芝新菌株。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光照和栽培基质对灵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号灵芝品种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光照(全阳、半荫、全荫)和4种不同栽培基质(椰糠、沙土、沙土+红土、壤土)对灵芝活性成分(灵芝多糖、蛋白、三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光照处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半荫处理多糖含量最高,全阳处理多糖含量最低;全阳处理蛋白含量最高,全荫处理蛋白含量最低;半荫处理三萜的含量最高.全阳处理三萜的含量最低。4种不同栽培基质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椰糠栽培的多糖和蛋白的含量均最高,沙土栽培的均最低,但沙土栽培的三萜含量最高。因此,灵芝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受光照和栽培基质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为提高灵芝活性成分含量的栽培技术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何志强 《食用菌》2010,32(4):51-51
桑枝代料栽培灵芝,不仅原料来源充足,技术简易,成本低,见效快。而且可以选择经过科研单位筛选、其药用成分与价值较高的灵芝品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灵芝热”的兴起,诸如“回力宝”(灵芝)抗疲劳口服液、灵芝茶、灵芝酥糖、灵芝天然洗发香波、灵芝高级面霜等保健美容品相继问世投产,对灵芝(子实体)的市场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目前,优质高产及大规模栽培技术,已成为灵芝研究的热门课题。下面介绍一种从露地畦床覆土栽培灵芝技术发展而来的灵芝工厂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地区松杉灵芝棚式栽培技术成熟,生产初具规模,但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尚在研究。阐述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环境、菌种制作,袋料菌棒覆土出芝、木段菌棒覆土出芝、生料木段覆土出芝等技术要点,对大兴安岭地区松山灵芝仿野生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