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中国竹类物种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世界约有竹类植物1 500多种。中国是世界上竹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截止目前,中国实际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公开发表的竹类植物有44属、762种,约占世界竹类种数的50%以上。这其中不包括55变种、147变型、5个杂交竹,计207个种下分类群以及竹类栽培品种和许多存疑竹类。文章详细列出了中国已公开发表的762种竹类植物名称,显示了中国竹类物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主食竹增补竹种整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大熊猫选择部分竹类植物为主要食物源,大熊猫主食竹的地理分布是决定大熊猫地理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对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与分布进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大熊猫的迁徙历史和协同演化、以及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迁地保护意义重大。大熊猫主食竹曾经报道过11属,包括65种、1变种和3变型。其中,箣竹属Bambusa Retz.corr.Schreber 2种,慈竹属Neosinocalamus Keng f.1种3变型,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5种1变种,方竹属Chimonobambusa Makino 6种,筇竹属Qiongzhuea Hsueh et Yi 5种,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 Keng f.2种,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mend.Yi 25种,玉山竹属Yushania Keng f.10种,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 1种,巴山木竹属Bashania Keng f.et Yi 6种,箬竹属Indocalamus Nakai 2种。后来,黄毛竹、大琴丝竹和金丝慈竹被修订为栽培品种Neosinocalamus affinis ‘Chrysotrichus’、N.affinis ‘Flavidorivens’、N.affinis ‘Flavidorivens’。本文增补了方竹属3种、4栽培品种;刚竹属2种;箭竹属2种;玉山竹属1种;月月竹属Menstruocalamus Yi 1种;茶秆竹属Pseudosasa Makino ex Nakai 1种;箬竹属4种。共计7属、13种、4栽培品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熊猫主食竹共有13属、78种、1变种、7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用竹类多样性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子的药用功能是指竹类植物可以作为中药药材加以利用的属性,是中国竹类功能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药用竹类中,有的本身就是传统中药,历史上早有应用并沿用至今;有的具有保健作用,被竹子分布区及周边群众长期利用,用以养生保健。文章收集整理了中国具有药用功能的竹类植物种类,分析了其药用功能。结果表明,中国传统药用竹类有11属30种1变种4栽培品种,保健竹类有7属8种,共计涉及竹类15属43种及种下分类群。  相似文献   

4.
竹类种下分类群的多样性是中国竹类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统计了中国竹类种下分类群的数量。结果显示,中国竹类共有变种55个、变型155个,计210个种下分类群。由此可见,中国是世界上竹类种下分类群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竹类作为大熊猫的主要食物,保护与研究大熊猫主食竹已经成为大熊猫保护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加剧,导致构成其栖息地的主食竹生长更新不仅受区域地理条件、动物采食和地震与火灾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受砍竹、采笋和放牧等人为干扰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近30年来(1990—2020年)国内外关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的影响,以期为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研究、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主食竹种的分类和分布(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熊猫特产我国四川西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是孑遗的稀珍哺乳动物。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一些高山竹类大面积开花死亡,带来熊猫生存危机,因而熊猫主食竹种的研究,就成为当前抢救大熊猫紧迫任务之一。本文提出大熊猫主食竹种资源的分类与分布,并发表11个新种和5个新组合。大熊猫在其分布区内采食的竹类有:  相似文献   

7.
自然与人为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濒危物种之一,其在保护生物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地位,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大熊猫食性特殊,亚高山竹类占据其食物组分的99%以上,因此对大熊猫主食竹的研究是保护大熊猫这一珍贵动物的首要任务。近30 a以来,国内外学者已积累了大量有关大熊猫主食竹的生态学知识,该文主要从主食竹对自然和人为干扰响应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为此,笔者在综合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依据驱动力、来源和显著度等方面,对主食竹所受干扰类型进行了划分;梳理了人们已研究的竹子种类、采用的取样技术和实验方法;重点从气候变化、地震影响、动物采食、森林采伐、人工采笋和人为砍伐(竹子)等6个方面对野生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生态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力图归纳已有研究发现,阐明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及在野生大熊猫保护生物学、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上的意义,为更深入的整合研究提供参考。同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未来自然和人为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的影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苏槭属植物资源的分布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我国长江流域是世界槭属资源的现代分布中心,有100种以上,占世界槭树种类的1/2,江苏槭属野生和栽培植物共有20种以上(含引种栽培品种及变种)?按徐廷志的分类系统(1996),隶属8组9系,约占全国种类的13%。该文概述了江苏槭属植物的分布慨况.并对江苏槭属植物的应用与引种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主食竹种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大熊猫主食竹种的研究历史,并着重从主食竹种的分类与分布、生理生化特征、生态生物学特性、营林技术、大熊猫对主食竹种的食用、主食竹种病虫害以及高新技术在竹类研究中的应用等7个方面综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野生竹类种质资源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良的竹类种质资源对竹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野生竹类种质资源蕴含着多种具有潜在育种价值的基因资源,是培育优良竹子新品种不可或缺的资源。通过对河南省境内的野生竹类植物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发现,河南野生竹类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信阳、南阳和洛阳等地区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海拔在20~2 000 m;共计4属20种,其中刚竹属植物占13种(含种下等级4个),箬竹属植物4种,箭竹属植物2种,茶竿竹属植物1种。本研究对于河南野生竹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引种栽培、育种及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主食竹种及其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大熊猫分布在四川西部37个县市区、陕西南部5个县和甘肃南部1个县,栖息地面积约200,000 km2,竹林面积约600,000 hm2,竹子蓄积量约18,000,000 t。分布范围在λ(E)102°00′~108°11,′ψ(N)27°53′~33°55,′常年活动在海拔(1 200)2 000 m~3 000(3 600)m之间。从南到北长度直线距离约750 km,东西宽约50 km~180km,处于我国地形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过渡地带上,呈狭长状弧形分布外貌,但并不连续而是作岛状的间断分布。大熊猫主食竹种在其分布范围内,分隶于竹亚科仅有的箣竹超族和北美箭竹超族2个超族中,前者含5属19种,后者含6属45种,一共采食11属64种竹子。其中除箣竹属的孝顺竹、硬头黄竹,慈竹属的慈竹及苦竹属的斑苦竹为栽培外,其余8属51种均为野生竹种,并有大面积的天然竹林。慈竹属、刚竹属、筇竹属、巴山木竹属和箬竹属等5属为我国特产,占大熊猫主食竹属的45%。筇竹属、镰序竹属、方竹属、箭竹属、玉山竹属和巴山木竹属等90%以上的种类产于我国西南部山区,而且大熊猫分布区也是该6属的分化中心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大熊猫分布区的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成分复杂。在大熊猫天然采食的64种竹种中,除峨眉箬竹分布区域小和数量零星,不足以形成独立的群系外,其余63种竹子均可在竹林植被型中形成独立的群系。中国大熊猫栖息地主要是针叶林和阔叶林两个植被型组,有时偶见活动于灌丛植被型组区域。在针叶林植被型组共有5个植被型中的寒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等4个植被型及以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59个以上植物群丛组,阔叶林植被型组的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等3个植被型及以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56个以上植物群丛组,总计针、阔叶林有7个植被型及115个以上植物群丛组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其中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又是大熊猫的最主要栖息地,周年四季都有活动足迹和采食其林下竹种。大熊猫栖息在有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森林植物群落中,不但有食物的保障,而且有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大熊猫得以长期延续生存繁衍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策略适应竹子食物,如在不同季节可采食所处不同海拔的竹类,而不同海拔的竹子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和环境特点。本研究以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揭示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不同主食竹的形态特征和立地环境差异。结果表明,峨热竹、石棉玉山竹和丰实箭竹的基经和高度具有显著差异,低海拔的丰实箭竹具有最大的基经和高度,而高海拔峨热竹的基经和高度最小。不同竹种的立地环境不同,主要表现在海拔和乔木郁闭度上,不同竹种所需求的最适宜生长的乔木郁闭度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和管理,特别是大熊猫主食竹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秦岭地区圈养大熊猫对投食竹种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熊猫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特化的以竹类为主要食物的采食习性,高山竹类成为大熊猫一年四季的主要食物。笔者在查阅秦岭地区竹类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圈养大熊猫投食竹选择研究,发现大熊猫对竹种的选择范围较宽。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大熊猫对不同投喂竹种具有选择性,文中进一步运用Forage ratio选择指数分析了大熊猫对不同竹种的取食倾向,即大熊猫对投喂的不同竹种是喜好、回避还是随机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其因适应竹子资源的季节变化而进行垂直迁徙,关于其迁徙模式和影响迁徙的因子目前还不甚明确。为了探究影响大熊猫垂直迁徙的因子,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官庙设立了9条样线,共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大熊猫的垂直迁徙时间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气象监测数据探究气温、降雨量、湿度和积雪覆盖等因子对大熊猫迁徙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垂直空间分布季节性差异明显,7月主要在高海拔秦岭箭竹分布区活动,而2月则主要在低海拔巴山木竹分布区活动。大熊猫从冬居地向夏居地迁徙迅速,仅1~3d即可完成,而从夏居地向冬居地迁徙经历时间较长。气温、积雪覆盖、湿度和降雨量等因素都会对大熊猫的迁徙活动产生影响,大熊猫喜欢选择在“最适温度”区域活动,当高海拔区域出现积雪覆盖时,就会迁徙到低海拔活动。湿度和降雨量主要通过控制竹子发笋和生长来影响大熊猫的迁徙。研究证实了大熊猫的垂直迁徙现象,并获得了关于大熊猫迁徙模式和影响因子相关的较为详细的基础数据,为野生大熊猫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甘肃大熊猫栖息地内的竹类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肃大熊猫分布在文县境内。文县地区是甘肃省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笔者在文县地区13个乡采到100余号标本,有5属9种1变种。并通过野外样方调查,讨论了大熊猫栖息地内竹类的分布特点,划分了3个植被群系和8个竹林类型,为保护和研究大熊猫、发展竹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峨眉山竹类资源丰富,但是不同种竹子的笋期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对大熊猫饲喂峨眉山8个不同种竹笋,观察其取食情况。结果表明:每年4至10月共有5种大熊猫喜食的竹笋出笋,为大熊猫异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7.
巴山木竹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文章从巴山木竹的生物学特性、与大熊猫的相互关系、营养成分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巴山木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以无性系种群生态学、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和"3S"技术的运用为代表的巴山木竹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自然地理环境、竹类分布特征以及植被中植物区系的属分布区类型的比较,分析了现今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分布区域与原有大熊猫分布的峨眉山以及大熊猫早已绝迹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差异.结果表明:峨眉山属于大熊猫分布区域,而神农架的地理经度超出了大熊猫分布区域,其它环境因子与野生大熊猫分布地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竹子种类也分布有大熊猫喜食的中小径竹;同时植物区系的属分布区类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极为相似.因此,造成大熊猫现在在峨眉山和神农架地区没有自然分布可能是历史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