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节竹经济性状评价及高效示范基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节竹竹笋的营养成分和主要性状进行了描述,表明它是一种优良的生态经济型竹种,竹笋产量高,效益好,品味佳,建设期短,高效培育高节竹是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并从资源发展演化、典型事例剖析等方面着重介绍了浙江省富阳市渌渚镇高节竹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概括出高节竹高效培育的关键技术。最后指出了当前在发展高节竹资源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世界竹藤通讯》2009,7(2):47-47
该项目针对当前乡土笋用竹经营现状,选择在研究地区有良好经济价值、分布广泛的雷竹.高节竹、水竹、红壳竹、绿竹、吊丝单竹等乡土竹种,开展了可持续经营原理和技术研究。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雷竹栽培生理生态特性研究;雷竹覆盖栽培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及持续丰产经营技术的研究;笋用林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研究;红壳竹双季丰产经营技术研究;野生水竹笋的开发利用研究;高节竹笋用林培育技术:绿竹、吊丝竹带蔸主枝扦插繁殖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博爱竹区是目前华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竹类地理分布最北限的林分资源,也是博爱县的森林资源优势之一。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林分资源,加快竹区经济建设步伐,现作刍议。并希指教。一、开发利用博爱竹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开发利用博爱竹林资源,在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竹资源作为21世纪森林资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南昌市现有竹资源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南昌当前竹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在查摆问题和挖掘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竹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生态经济观点,结合当前国外开发利用竹类资源的现状及趋势,在分析了河南省博爱县竹类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途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论云南山区竹类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云南省怒江州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充分的外业调查,地其自然社会特点和竹类资源进行了云南山区竹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在此提出并分析了正确评价竹林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竹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原则等问题。认为云南山区竹类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1.大力发展竹林,保护生态环境;2.选准利用方向,实现良性循环;3.多种并举,促进竹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兰陵先竹子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县竹林栽培面积达到398.67 hm2,是山东省重要的竹产地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兰陵县竹子引种栽培历史和发展现状,并结合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文章认为,兰陵县发展竹产业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扶持竹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引进国内外优良竹种质资源,丰富当地竹子栽培品种;产学研相结合,挖掘和提升竹子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竹林资源优势,探索特色竹产业发展道路,增加竹农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高节竹丰产经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节竹是我国南方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适应性强、成林快、产量高、笋味佳、效益好等特点。其竹林四季常绿,具有良好的防风固土能力与绿化、美化作用;其笋味道鲜美,可直接上市,可以加工成罐头、笋丝、笋干等;其材质坚广泛用于蔬菜大棚;是一个集观赏、生态防护、笋用、材用于一体的多用竹种,发展潜力很大。该文对高节竹的造林技术、丰产高效培育技术、夏笋冬出经营技术作了系统介绍,旨在对林业生产经营中大力推广这一优良竹种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竹林储碳能力、竹类资源增长速度以及竹产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等方面论述了竹类植物在森林碳汇中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探讨了竹类植物碳汇能力和碳汇交易的发展,为竹类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瑞丽市竹类资源丰富,竹林景观独特,有着丰富深厚的竹文化底蕴,具有开发竹文化旅游的优势。文章综合分析了瑞丽市的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典型的散生型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混生型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和丛生型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为研究对象,对其植株氮含量及其在不同器官间(叶、枝、秆)的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竹子不同器官的氮含量均表现为叶 > 枝 > 秆,各器官氮含量均随着竹龄的增大而下降;3年生叶片氮含量绿竹显著大于高节竹、苦竹(P<0.05);秆中氮含量表现为绿竹 > 苦竹 > 高节竹,其中2年生和3年生秆氮含量在竹种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绿竹和苦竹的1年生秆氮含量也显著大于高节竹(P<0.05)。不同竹种间枝条氮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竹种间氮素积累量表现为绿竹 > 苦竹 > 高节竹,其积累量分别为370.28、254.72和113.03 kg/hm2,而氮素利用效率高低则表现为高节竹 > 苦竹 > 绿竹,3种竹子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氮素为分别为6.37、6.53和7.96 kg。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河南淅川竹博园从浙江安吉引进24个竹种进行试验栽培。结果显示,初步认定红竹、黄秆乌哺鸡竹、高节竹、美竹等10个竹种能够适合在淅川发展。建议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适地适竹,分类经营,扩大试验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13.
石竹(Phyllostachys nuda)为小型优良笋材两用竹种,因笋质优良而极具市场开发价值。万市镇是浙江省杭州市石竹的分布集中区域,有着悠久的石笋加工历史,石笋产业已成为当地竹农的支柱产业。由于受到土地竞争性利用及传统粗放经营技术的限制,石笋产业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万市镇发展石笋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加快石笋产业发展的建议,以真正实现“一根竹子富一方”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引种观赏竹对低温的生理响应,综合评价其抗寒能力,以期为竹资源在北方的推广提供科学指导。以山东省聊城市百竹园的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Spectabilis’)、黄纹竹(Ph. vivax 'Huanwenzhu’)、紫竹(Ph. nigra)3种引种观赏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引种观赏竹的出笋率及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等6个抗寒生理指标,采用熵权TOPSIS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出笋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金镶玉竹、黄纹竹、紫竹。人工低温处理下,随低温胁迫的加剧,3种竹叶的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金镶玉竹的电导率最高;MDA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上升;金镶玉竹叶片中渗透物质含量高于黄纹竹和紫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金镶玉竹叶片SOD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个竹种;基于熵权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抗寒指标中占的权重最大(23.69%),其次为游离脯氨酸(22.56%)和可溶性糖(15.40%);TOPSIS评价得出金镶玉竹抗寒能力最强,其次为黄纹竹、紫竹。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不同竹种间抗寒性及冷驯化能力,筛选抗寒能力强、冷驯化能力佳的竹种,为我国“南竹北移”竹种选择、抗寒竹种引种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从江苏扬州引种至山东的11个竹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推算各竹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11个竹种在来源地江苏的抗寒性强弱排序依次是:金镶玉竹>早园竹>毛金竹>黄纹竹>四季竹>阔叶箬竹>茶秆竹>乌哺鸡竹>大明竹>斑苦竹>紫竹;在引种地山东的抗寒性排序是:金镶玉竹>茶秆竹>大明竹>早园竹>黄纹竹>四季竹>乌哺鸡竹>毛金竹>斑苦竹>阔叶箬竹>紫竹。11个供试竹种中抗寒能力最强的是金镶玉竹,经引种地的低温驯化后,冷驯化能力最强的是大明竹,其次是茶秆竹和斑苦竹;最弱的是毛金竹和阔叶箬竹,未表现出冷驯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云南、福建、浙江、重庆、四川、广东等地竹种进行了调查,选择当地主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竹子开展组培快繁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6个竹种在主产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2)组培外植体以播种苗枝条为最佳,其次依次为种子、无性繁殖苗枝条、成年竹枝条;3)16个竹种的组培效果表现为:马来龙竹 > 麻竹 > 绿竹 > 龙竹 > 香糯竹 > 巨龙竹 > 高氏甜龙竹 > 勃氏甜龙竹 > 版纳甜龙竹 > 筇竹 > 金佛山方竹 > 云南方竹 > 苦竹 > 毛竹 > 雷竹 > 中华大节竹;4)16个竹种组培苗的造林效果表现为:马来龙竹 > 龙竹 > 麻竹 > 高氏甜龙竹 > 勃氏甜龙竹 > 巨龙竹 > 绿竹 > 版纳甜龙竹 > 香糯竹 > 毛竹 > 雷竹 > 中华大节竹 > 金佛山方竹 > 云南方竹 > 苦竹 > 筇竹。组培技术的应用极大促进了重要经济竹种的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17.
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和灰金竹(Ph.nigra var.henonis)是重要的观赏竹种,为丰富西藏的城市绿化树种种类,在拉萨市开展了紫竹和灰金竹引种栽培试验。试验采用3因素(基质、复合肥和生根粉)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因素和水平对引种竹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引种自云南昆明的紫竹和灰金竹在西藏拉萨栽植2年后,2个竹种的成活率分别达到68.0%和47.0%,发笋率分别为36.8%和35.8%,显示出紫竹在拉萨的适应性要强于灰金竹;在各因素中,复合肥对于紫竹成活率影响最大,而生根粉对灰金竹成活率影响最大。各因素对于2个竹种生长指标影响程度的排序是一致的,即基质>生根粉浓度>复合肥施肥量;3因素最优水平组合均为:以牛粪为基质、复合肥施用量为10 g/丛、用0.02%的生根粉溶液浸泡竹篼。研究结果为紫竹和灰金竹在西藏拉萨市等高寒地区的引种及苗木繁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威信县乡土竹种资源、生态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筛选出毛竹、梁山慈竹、筇竹和方竹4种主要乡土竹种,提出了合理规划、科学培育竹林资源、深化笋竹产品加工、发展生态旅游、增加科技投入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雷竹笋期早、笋味鲜甜,是我国重要的笋用竹种。雷竹原产于浙江,近年来,江西省大面积引种成功,得到了林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2016年的7年间,江西雷竹种植面积从不足1 333 hm2飙升至1万hm2,平均产值超3万元/667 m2,经济效益凸显。文章在阐述江西雷竹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雷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竹子是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的常绿植物。文章调查了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城区竹子在绿化中的应用情况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东营市中心城区绿化用竹种有3属6种,分别是淡竹、早园竹、桂竹、金镶玉竹、鹅毛竹和阔叶箬竹。其中,淡竹频度值均最高,其应用较为广泛。淡竹株高和茎粗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地附属绿地(AG)类型中生长量最大,分别达(4.4±0.7) m、(18.1±0.8) cm。比较综合公园(G11)中的6个竹种的生物量发现,桂竹生长量最大,高度(7.5±0.5) m,茎粗(3.5±0.45) cm。研究结果可为东营市下一步竹子的推广应用和养护管理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竹子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