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油菜田间常用除草剂精禾草克和乙草胺对油菜菌核病生防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精禾草克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2.95mg/L和7.80mg/L;乙草胺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37.45mg/L和120.90mg/L。精禾草克可以抑制盾壳霉寄生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当精禾草克的使用量达田间使用浓度时,盾壳霉不能寄生核盘菌菌核;而乙草胺对盾壳霉寄生菌核的影响较小,在田间使用浓度1250mg/L时,盾壳霉仍可寄生菌核;乙草胺和盾壳霉在田间使用浓度条件下混合使用,60d后菌核腐烂指数与单独使用盾壳霉没有显著差异,均大于75。上述结果表明在田间使用量条件下,乙草胺可以和盾壳霉生防制剂混用,而精禾草克不宜和盾壳霉混用。  相似文献   

2.
盾壳霉控制油菜菌核病菌再侵染及其叶面存活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评估了施于油菜(Brassica napus)叶片上的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控制油菜菌核病菌再侵染能力,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并测定了盾壳霉分生孢子在油菜叶面上的存活动态。结果如下:叶面上的盾壳霉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初侵染影响较小,但在高剂量(> 106孢子/ml)时可以控制病斑的扩展。所有供试剂量的盾壳霉均可不同程度地控制再侵染。盾壳霉分生孢子可在叶面病部迅速萌发,48 h和72 h时孢子萌发率分别为51%和95%,而在健康叶面上6 d未能检测到萌发的孢子。自携带盾壳霉的叶面病部不能分离到核盘菌,表明叶面上的盾壳霉已寄生并破坏了核盘菌再侵染菌丝。自油菜叶面上分离到的盾壳霉菌落数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其分生孢子至少可以在叶面上存活28 d。这即表明,在叶面上适时适量地添加盾壳霉可以控制油菜菌核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3.
影响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菌核的几个生态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室内测定了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对不同寄主上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的寄生致腐作用,研究了温度、含水量和土壤类型等生态因子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致腐作用的影响,通过检测土壤的呼吸速率探讨了它在土壤中定殖与核盘菌菌核的关系。结果表明:盾壳霉能寄生致腐核盘菌属所有供试菌株的菌核;寄生致腐菌核的最适温度是20℃,最适相对含水量为50%~60%;盾壳霉在供试的8种土壤中均能寄生致腐菌核,对它们的pH值要求不严格,但土壤类型影响其寄生致腐速度;在土壤中添加菌核和菌核提取液都可不同程度地刺激它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油菜秸秆作为基质培养植物病原菌核盘菌的重寄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并从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及其抑制核盘菌菌核子囊盘萌发等方面评价了所获得的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质量。结果表明:盾壳霉野生菌株Chy-1和Zs-1,以及Chy-1的突变菌株SV-5-2(抗杀菌剂vin-clozolin)可以利用油菜秸秆为基质进行培养,有利于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产量可达2·4×109~3·4×109个孢子/g干秸秆。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影响盾壳霉分生孢子产量。在接种量为5×105个孢子/g干秸秆的条件下,以干秸秆中含水量为3~6ml/g,在20℃下发酵12d较为适宜。水琼脂平板试验表明:在20℃下培养48h,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达到90%以上。将油菜秸秆基质培养的盾壳霉分生孢子接种于土壤中,无论是夏季试验,还是秋季试验,对核盘菌菌核萌发及存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003年夏季,4·0×106个孢子/m处理其核盘菌菌核萌发数比对照减少26·3%;秋季该处理比对照减少57·1%~88·0%。  相似文献   

5.
盾壳霉对核盘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了菌核重寄生菌盾壳霉对核盘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盾壳霉可在核盘菌菌落上寄生,使核盘菌菌丝消解、原生质泄露,并抑制菌核的形成;而且盾壳霉提前6d接种,其分泌的抗生物质还可抑制核盘菌菌丝生长,并产生明显抑菌带。盾壳霉孢子液喷雾处理也证明:盾壳霉分生孢子即可在核盘菌子囊盘(柄)上萌发、寄生,使子囊盘(柄)萎缩枯死,而且还可以在核盘菌菌落上萌发、寄生,消解破坏菌丝体、抑制的菌核形成。  相似文献   

6.
生防菌盾壳霉ZS-1菌株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防治油菜菌核病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但过量施药给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极大压力。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上的一种重要寄生菌,因其对多种作物菌核病具有防治作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被开发成商品制剂。但在田间利用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研究鲜见报道。Cheng等和姜道宏等研究表明,分离自湖北省竹山县蔬菜种植园土壤的盾壳霉ZS-1菌株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对核盘菌菌核有极强寄生作用,且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作者等于2008—2010年在湖北省黄冈市和武穴市的免耕直播田测定了盾壳霉ZS-1菌株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大田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7.
2013—2014年,开展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良好,每667m2用2亿活孢子/g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150g+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g组合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最好。用2亿活孢子/g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150g土壤处理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与常规化学药剂相当,该药剂在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盾壳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其在土壤中的存活数量直接关系到防治病害的效果。然而目前没有对土壤中盾壳霉直接计数的方法,构建一种简单易行的土壤中盾壳霉计数方法对研究盾壳霉在土壤中的存活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农杆菌转化法构建了潮霉素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双标记盾壳霉菌株,并测定转化子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菌核致腐能力,初步分析了该方法计数土壤盾壳霉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潮霉素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以稳定地遗传和表达,并且部分转化子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菌核致腐能力与出发盾壳霉菌株JNCM没有显著差异。加入土壤中的盾壳霉转化子可以在含潮霉素(50μg/mL)、氯霉素(100μg/mL)和链霉素(100μg/mL)的PDA平板培养,杂菌得到充分抑制,呈现绿色荧光的盾壳霉转化子被有效检出,检出限达到2×103个/g土。本研究所构建的计数方法能有效检出施入土壤中的盾壳霉并进行活菌计数,可以用于盾壳霉JN-CM产品在土壤中的定殖、生长、繁殖和存活情况的研究。应用双标记平板计数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接种量和添加菌核等条件下盾壳霉JN-CM在土壤中的存活规律。结果显示,在含有核盘菌菌核的土壤中,盾壳霉JN-CM可以通过重寄生维持一段时间(12周)的数量增长,在长达半年左右(24周)的时间里其存活率仍然可以维持在65%左右。在不含菌核的土壤中,在一般土壤温度(10~20℃)范围内,无论土壤水分含量高低,其半年存活率也可以维持在50%左右。因此,可以预测,连续施用盾壳霉JN-CM生防制剂,可以使其数量在土壤中长期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范围,达到长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群落分析及其对盾壳霉重寄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的一种生防菌,它通过寄生核盘菌菌核,减少初侵染来源,从而达到防病效果.但在田间自然土壤中,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对盾壳霉寄生菌核的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对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评估了菌核围细菌对盾壳霉重寄生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取样时间和不...  相似文献   

10.
荆门市2015年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生育期、品种、耕作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2015年荆门市油菜菌核病中等-偏重发生,子囊盘萌发早,茎病株见病早,但后期病害病害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土壤或花期喷施盾壳霉对油菜菌核病有一定防效,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一定程度解决花期防治不便的问题,是一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1.
草酸对重寄生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草酸对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对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在酸碱性非缓冲基质(水琼脂)和酸碱性缓冲基质中,抑制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50和700μg/mL。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当草酸浓度为100~20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浓度为300~500μg/mL的草酸对盾壳霉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以草酸为唯一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中,在酸碱性非缓冲的条件下,当草酸浓度为100~20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草酸浓度为500μg/m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当草酸浓度为25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则停止生长。在酸碱性缓冲的合成基质中,草酸浓度为100~40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草酸浓度为1500~2500μg/m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含草酸钙的混浊培养基(以草酸为唯一碳源)上,盾壳霉菌落区域形成了透明圈。上述结果说明盾壳霉能忍耐一定浓度的草酸而进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且这种真菌可能对草酸分子具有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实验室前期构建的粉红螺旋聚孢霉67-1寄生核盘菌转录组中获得1个差异表达的短链脱氢酶编码基因CrSdr。实时荧光PCR定量监测显示,菌核诱导下24 h时CrSdr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4倍。通过基因敲除与回补研究其功能结果表明,CrSdr敲除后对菌株的生长没有影响,但产孢量比野生菌株提高了43.2%,并且对NaCl、KCl和山梨醇引起的渗透压胁迫更为敏感。敲除突变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大豆菌核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明显减弱(P<0.05),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能力由野生型菌株的4级降为2级,温室对菌核病的防效降低了50.5%,基因回补后生防作用恢复,表明短链脱氢酶基因在粉红螺旋聚孢霉寄生及生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为揭示粉红螺旋聚孢霉菌寄生机制奠定基础,并对高效植病生防真菌菌剂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重要生防菌。为了探讨盾壳霉胞外蛋白酶在寄生核盘菌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明胶平板法对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菌核产生的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检测,并进一步采用福林酚法定量测定蛋白酶活性,研究盾壳霉产生胞外蛋白酶的培养条件及影响蛋白酶活性的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在被盾壳霉寄生的核盘菌菌核中检测到蛋白酶活性,表明蛋白酶可能参与盾壳霉重寄生作用。发现核盘菌菌核浸出液培养基适合盾壳霉产生胞外蛋白酶,摇培(20℃、200r/min)5d时蛋白酶活性最高,达到0.22U/mL。盾壳霉胞外蛋白酶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7.0。当温度不高于40℃时,蛋白酶酶活较稳定。5mmol/L的金属离子Mg2+、Zn2+、Ca2+、Cu2+、Mn2+、Li+和K+等对蛋白酶酶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Fe2+(5mmol/L)显著(P<0.05)提高了蛋白酶活性。盾壳霉蛋白酶对苯甲基磺酰氟(PMSF)敏感,说明盾壳霉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可能主要是丝氨酸蛋白酶。这些结果为盾壳霉胞外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软腐病和菌核病是生菜生产中两大毁灭性病害。为有效控制这2种病害,利用平板稀释和对峙法,从生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拮抗菌BPC6,其菌悬液、无菌滤液对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和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生长均具有抑制效果,该菌株也能抑制其他14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形态学、16S rDNA及基因组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PC6能产生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不能产生几丁质酶和嗜铁素。比浊法分析的生长曲线显示,BPC6能在1%~10% NaCl及pH 5.0~9.0条件下生长。通过分析不同浓度BPC6对软腐病菌和菌核病菌侵染生菜离体叶片的影响,明确了菌株BPC6适宜用量为1.4×109~2.8×109 CFU/mL。菌株BPC6对生菜软腐病和菌核病盆栽防效分别为44.09%和53.58%,对菌核病大田防效为77.41%。本研究表明BPC6是一株对生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具有拮抗作用的潜在生防菌。  相似文献   

15.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可引起多种重要经济作物的菌核病,造成严重损失。降低土壤中菌核数量是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土壤类型、土壤温度、水分含量和氧气水平对核盘菌菌核萌发率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相应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组成及丰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湿润条件下,35℃低氧处理2~4周可导致土壤中核盘菌菌核100%死亡。测序结果表明,处理4周后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15℃正常氧水平条件下,菌核周围木霉菌属Trichoderma的丰度显著增加,35℃正常氧水平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篮状菌属Talaromyce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低氧条件下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sensu stricto 1、11、12丰度显著提高。这一发现为通过调控土壤微生态防控作物菌核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的合欢叶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抑制试验表明,该提取物具有抑制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提高活性增强,当浓度为20 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3.1%,对菌核形成的抑制率为100%。通过对提取物处理后菌丝形态显微观察,发现病菌菌丝出现形态异常甚至断裂现象,且培养液电导率增加,推测为提取物处理后菌丝细胞壁破裂、细胞质外渗造成。苗期盆栽试验发现,该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当浓度为20 mg/mL时,防治效果达72.1%。  相似文献   

17.
辣椒炭疽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江苏和海南省随机采集分离获得45个辣椒炭疽病菌单孢菌株,根据孢子形态鉴定其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capsici,其中C.gloeosporioides占总菌株数的64.4%.筛选出甘油琼脂(AEA)培养基和水琼脂(WA)培养基,分别作为产孢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辣椒炭疽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的适宜培养基.通过孢子萌发法测定2种病原菌45个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范围在0.009~0.091μg/mL之间,平均EC50为(0.047±0.040)μg/mL.其中29个C.gloeosporioides菌株和16个C.capsici菌株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51±0.047)μg/mL和(0.041±0.024)μg/mL.研究发现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嘧菌酯抑制分生孢子萌发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嘧菌酯抑制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