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我国2015年兽药市场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兽药行业已开始凸显品牌价值,新的兽药销售模式和新兽药的发展逐渐显现;展望2016年的兽药市场,笔者认为兽药企业将面临兼并、重组、整合的局面,兽药产品结构将不断优化,监管体制和防疫体系会逐步完善,兽药监管也将日趋严格。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兽药法规与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昊容 《中国家禽》2012,34(14):10-14
自1987年颁布《兽药管理条例》以来,我国的兽药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企业生产经营日趋规范,但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本文重点对2004版《兽药管理条例》基本管理制度、兽药质量标准、兽药管理及检验机构及养殖用药相关的规定进行解读,并通过近年的统计数据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兽药产业生产、经营、监管、新兽药研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对兽药行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工作存在的申报门槛低,企业申报数量多,兽药标准体系不完善,兽药产品标签、说明书监管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审批工作和加强兽药监管的对策,以期为规范和加强我国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监督管理、保证兽药质量、规范兽药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14,(11):15
正为强化兽药安全监管,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不断创新监管措施,通过对兽药产品实施"二维码"标识,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系统,实现对兽药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追溯管理,并于2月份启动了国家兽药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和推广应用兽药物联网,实现对兽药全过程追溯管理,是我国兽药管理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兽药监管工作向实现信息化管理迈出了坚实一步,将促进我国兽药产业发展和管理升级。  相似文献   

5.
9月4日,由中国兽药协会主办、河北鑫富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协办、端正品牌顾问机构承办和多家媒体参与的中国兽药品牌服务联盟成立仪式暨第三届全国畜牧业品牌营销战略峰会在北京召开。该联盟的成立,旨在更好地为中国兽药品牌提供服务,帮助我国兽药行业更快、更好地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已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兽药行业也进入了品牌化时代,这就要求兽药企业为养殖者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兽药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通过从立法基础、管理机构、注册模式、注册资料和注册后监管等方面介绍欧盟兽药注册管理体系,思考我国现行兽药注册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完成兽药生产企业GMP改建后,我国兽药产品质量上了一个台阶,但全国兽药产品的总体抽检合格率还仅徘徊在70%多。对此,文章从生产、销售、使用三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兽药工作的具体措施:从加强基层兽药执法队伍建设抓起,配备专职的兽药监管人员,明确监管职责。强化兽药企业的源头管理,积极推荐兽药GSP;建立动物饲养档案及兽药使用记录。文章特别提出加强兽药的监管信息化建设,认为这是目前兽药监管工作不力的重要原因。建议在原有兽药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兽药监管信息平台,及时地更新和补充已批准的兽药企业、兽药产品文号、产品规格、产品标准等信息,以供全国各级兽药监管部门对于各类信息的查询,提高执法效率。希望能引起相关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优化和启动已有“资源”,为提升兽药品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一、我国兽药行业取得的瞩目成绩我国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管理日益深化。研发、注册、生产、质量、经营、监管全产业链法规政策,近几年获得了突破性的提升,特别是越来越高度重视并高效吸纳产业界的意见;自2005年起实施GMP管理,让我国兽药产业跃升到一个全新高度,之后的新政与监管促使生产规范又有了显著提高;优秀企业研发能力显著提升。一些产品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水平。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设立了高标准的研发机  相似文献   

9.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的规定,经审核,现批准美国辉瑞公司等3家公司申请注册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等4种兽药产品在我国注册(见附件1)。并核发《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发布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见附件2),质量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批准梅里亚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7种兽药产品在我国再注册(见附件1),并核发《进口兽药注册证书》,产品的监督检验按我部已发布的同品种进口兽药质量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10.
兽药产业是我国畜牧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支撑性产业。我国兽药产业存在的研发力量不足、市场结构不平衡、生产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兽药产业的发展空间及对畜牧经济发展的支持。分析原因,有兽药企业自身的因素,也有兽药产业整体发展环境的问题。优化我国兽药产业发展环境,可以规范我国兽药企业生产和经营、提高自我积累和产品创新、优化产业组织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兽药产业监管现状进行剖析,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兽药监管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监管体制、建立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兽药可追溯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强兽药产业监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我国共发布新兽药和进口兽药注册公告36个,涉及相关产品138个。其中,发布新兽药注册公告22个,注册产品40个,变更注册11个,共涉及51个产品;发布进口兽药注册公告14个,注册产品6个,再注册62个,变更注册产品20个(其中1个为再注册及变更注册同时进行),共涉及87个产品。  相似文献   

13.
《北方牧业》2015,(6):36
为加强兽药管理,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现就食品动物用兽药产品注册要求补充规定如下。一、在我国申请注册用于食品动物的兽药产品,其有效成分尚无国家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和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的,注册申报时应提交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和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建议草案。批准兽药注册时,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试行)和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试行)与兽药质量标准一并发布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10):24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核,农业部于二○○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批准英特威国际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生产的鸡毒支原体活疫苗等3种兽药产品在我国注册,批准梅里亚有限公司生产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S706株)等2种兽药产品在我国再注册,批准英国凯迪纳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替泊沙林冻干片在我国变更注册,并核发《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山东省兽药产业和兽药生产企业的调研,分析山东省兽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旧动能转换大背景下兽药企业的发展契机,针对性地提出山东省兽药企业发展策略,充分依托政府政策和科研院所的有效科研合作,着力全产业链品牌影响力建设,推动兽药企业在全产业链的发展升级,更好地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和兽药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权威发布     
<正>农业部批准海博莱、罗曼等7种进口兽药再注册近期,农业部发布公告批准两批进口兽药产品在我国的再注册和变更注册。批准西班牙海博莱生物大药厂等4家公司生产的鸡新城疫灭活疫苗(La Sota株)等4种兽药产品在我国再注册,核发《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修订后的产品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此前发布的同品种兽药产品质量标准同时废止。批准以色列雅贝克生物实验有限公司生产的鸡减蛋综合征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进口兽药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批准以色列Koffolk公司等3家公司的7个产品在我国注册(品种见进口兽药注册目录),并核发《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发布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批准荷兰罗帕法姆公司等4家公司的14种产品在我国再注册,并核发《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该产品的监督检验按农业部已发布的同品种进口兽药质量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18.
兽药监管信息化是提高兽药监管效率、保障兽药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以美国、加拿大和欧盟为例,重点回顾了国外兽药监管信息化主要进展。针对兽药产销全过程重要环节,归纳总结我国兽药产销全过程的审批、生产、流通、监督检验和追溯环节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我国兽药网络信息共享与应用取得的最新成效。对比分析国内外兽药产销全过程重要环节信息化建设差异,明晰了我国兽药监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兽药监管信息化发展方向及应对措施,为提高我国兽药监管信息化水平、实现兽药全过程追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兽药产业是保障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本文分析了政府监管、养殖结构和用户需求变化对兽药生产经营的影响,包括兽药监管强化,法规标准体系日渐完善,行业整合加速;规模养殖比重增加,挑战传统兽药营销;养殖终端需求多元化,亟须重构兽药供应链。提出了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应从合规生产与经营、创新生产技术和工艺、做好客户需求服务等方面寻求突破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查,批准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申请注册的硫酸头孢喹肟原料及注射液等7种兽药产品为新兽药,现核发《新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产品的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