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白羽肉鸡养殖中,广泛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致使病原微生物出现严重的变异和耐药现象。在老问题如"气囊炎"、"顽固性呼吸道病"、"肠毒综合症"等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各种新问题如"腺胃炎"、"肌胃炎"等不断出现,造成鸡病越来越复杂,药费居高不下,成活率和生产性能越来越差,更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白羽肉鸡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白羽肉鸡养殖中,广泛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致使病原微生物出现严重的变异和耐药现象.在老问题如"气囊炎"、"顽固性呼吸道病"、"肠毒综合症"等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各种新问题如"腺胃炎"、"肌胃炎"等不断出现,造成鸡病越来越复杂,药费居高不下,成活率和生产性能越来越差,更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白羽肉鸡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肉鸡呼吸道疾病严重地危害着肉鸡业的发展。正确分析肉鸡呼吸道疾病常发原因、搞好疾病的预防是饲养好肉鸡的关键。1肉鸡呼吸道疾病多发原因(1)由鸡解剖特点决定。鸡的气囊与外界相通,  相似文献   

4.
<正>肉鸡呼吸道疾病严重地危害着肉鸡业的发展。正确分析肉鸡呼吸道疾病常发原因、搞好疾病的预防是饲养好肉鸡的关键。1肉鸡呼吸道疾病多发原因(1)由鸡解剖特点决定。鸡的气囊与外界相通,  相似文献   

5.
禽类的呼吸系统包括上呼吸道、支气管、肺和气囊等器官。气嚢是禽类的一个弱点,尽管上呼吸道具有粘膜和上皮噬细胞等局部防御器官,但是气囊网络则没有特殊的屏障。因此,呼吸道的某一部分一旦受到感染,则能很快通过气囊贯穿胸部、腹部甚至某些长骨的气囊网络,造成其它组织的感染。在肉鸡业中,肉仔鸡的呼吸道疾病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肉鸡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导致肉仔鸡呼吸道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病毒性病原、细菌性病原和真菌性病原,以及不良的管理因素,如通风不良、环境粉尘、高温、…  相似文献   

6.
1发病原因 1.1生理特点 鸡与鸟是共同的祖先,其为适应飞翔,具有独特的生理结构即气囊。气囊与外界相通,分布在机体的内脏器官周围,与心、肝等相贴。这种结构的存在,在野外清洁的环境下,不会给鸡带来不便。但密集化养殖时,气囊的存在容易成为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基础,舍内污秽空气降低了呼吸道纤毛的摆动频率,破坏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使得大量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如果病原微生物在鸡只气囊处定居,鸡只体质好、抗病力强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7.
<正>鸡气囊炎多为呼吸道疾病感染后蔓延至气囊而引发的深度呼吸道疾病,是鸡呼吸性疾病(或呼吸道综合征)进一步恶化的标志与临界点,病死率极高,常见于大肠杆菌、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鼻炎病菌、流感病毒、波氏杆菌、巴氏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鸡只控制不及时、不彻底引起的,结合禽气囊的特殊生理结构和气囊炎的病理学特点,作者概述了鸡气囊炎的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控措施。1病因分析引起鸡气囊炎的原因很多,有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鸡的呼吸系统解剖结构较特殊,除肺外还具有气囊;气囊共9个,与肺相通,气囊又广泛的分布在鸡的胸腔和腹腔,没有横膈膜相隔而相互联通.因此,鸡呼吸系统的这种结构成了大肠杆菌感染的便利的通道,大肠杆菌一旦突破呼吸系统的粘膜屏障,会迅速通过气囊进入胸腔和腹腔,感染内部器官,常在临床上表现为气囊炎.肉鸡出栏快,饲养周期短,其饲养环境大多拥挤潮湿,且免疫、换料、转群等应激因素频繁,极易发生多种呼吸道疾病,气囊炎就是其中棘手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商品化条件下,气囊炎的发病是多种病因作用于呼吸道的结果,本文就其发病规律及防治做一简要论述. 1 呼吸道病原间的相互作用 肉鸡毒支原体(MG)或滑液支原体(MS)的单独感染可引起肉鸡轻微或中度亚临床症状,而由传染性支气管炎与MS同时感染可引起严重的气囊炎. 呼吸道病毒(NDV或IBV)、支原体(MG或MS)和大肠杆菌的三维作用在气囊炎的发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是引起气囊炎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禽大肠杆菌性气囊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禽气囊而导致的疾病,本病以气囊浑浊、气囊壁增厚、不透明以及分泌大量粘稠分泌物等为主要病理特征。由于大肠杆菌性气囊炎临床症状以咳嗽、甩鼻、部分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在临床中往往被误诊为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其它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延误治疗时机,导致发病肉鸡败血或继发其它病而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人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肉鸡发生该病主要是在夏季前后,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冬季气温下降,肉鸡呼吸道病大量增加.现就冬季肉鸡呼吸道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对策作简要介绍. 发病原因 1.鸡呼吸系统结构的特殊性.禽类具有特有的气囊结构,可以说鸡的呼吸系统是从鼻到肺、至腹腔脏器、至骨骼及相关组织的"开放"系统.这样的结构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并且呼吸系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  相似文献   

12.
赵希华 《中国家禽》1998,20(5):35-36
禽细菌性鼻气管炎(ORT)病原可从有呼吸道疾病的火鸡、肉鸡中分离到,也能从发病的鸽子、野鸡和鹧鸪中分离到。ORT的主要特征是:呼吸道症状和生长迟缓,死亡率增加,化脓性纤维素性肺炎和气囊炎。 ORT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南非和匈牙利均有报道。此病在近三年才引起关注。现在它已被列为火鸡和肉鸡的一种重要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3.
禽多病原呼吸道综合征的用药原则及推荐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禽类拥有气囊和缺乏膈肌的特殊生理结构,使呼吸道成为与外界相通的门户,给许多细菌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虽然禽类也有自己独特的保护系统,完整湿润的呼吸道黏膜、不断摆动的呼吸道纤毛都会阻止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健康呼吸道黏膜上还有表面保护性抗体,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病的发生,但是,外界环境以及生产活动的改变会给禽类带来强烈的应激(如废气、疫苗免疫、转群、产蛋高峰期、降温等),呼吸道的黏膜屏障就会受到严重的损伤,病原微生物随之入侵、定植、扩散,造成感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刁有祥 《北方牧业》2012,(23):14+17
<正>1呼吸道病的特征以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流泪、肿头、肿脸、严重气管啰音等呼吸道症状为特征,又称之为鸡多病因呼吸道病。鸡体内有8个气囊,这些气囊由支气管的分支出肺后形成,大部分与骨骼的内腔相通,使骨骼成为含气骨。同时,"上呼吸道—肺脏—气囊—骨骼"相互连通的结构特点,使鸡体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的系统,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肺脏、气囊进入骨骼,形成全身性感染。2呼吸道病病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问: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应如何有效地防控慢性呼吸道病和气囊炎?安永林(河北新华科极兽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是支原体。支原体在鸡体中是长期存在的病原,并可垂直传播,因此对于支原体病的预防应从种鸡开始抓起,也就是说应该做好种鸡的净化,如果种鸡场净化不彻底就会把支原体病垂直感染给商品肉鸡。一般情况下,在7日龄首免以后,往往就会出现支原体病。对于  相似文献   

16.
1原因分析 禽类所特有的气囊结构,使鸡的呼吸系统从鼻到肺、至腹腔脏器、骨骼及相关组织都是"开放"系统。这样的结构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并且呼吸系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商品鸡支原体没有达到净化,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就易发生。雏鸡白痢性肺炎,造成鸡咳嗽,甩鼻发生较多。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是肉鸡呼吸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  相似文献   

17.
<正>鸡气囊炎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其他鸡类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以病鸡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及咳嗽为主要症状,对养鸡业有严重的危害性。笔者结合多年实践工作体会,对本病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让养鸡户(场)对本病有所认识,为本病的诊治提供技术参考1鸡气囊炎的病因分析1.1主要病原气囊炎在多数情况下并非单独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致使鸡呼吸系统免疫力降低引发气囊炎。临床上以大肠杆菌感染引发气囊炎最为常见,此外,支原体、传染性鼻炎病毒、传染性支气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猪的疾病在传统上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宿主-环境三者相互持续作用导致的。猪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正是由于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了程度不同的呼吸道综合征,特别是一些新的病原的介入,导致呼吸道疾病更加复杂和严重,同时使得诊断和预防困难,治疗效果不理想。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猪高热病(高致病性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的出现成为热门话题,病原的种类也存在差异,加之管理水平,认识程度的不同,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治效果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识并总结出呼吸道综合征的一般发病规律及一系列的相关的防制经验,在猪场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家禽的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引起的,大肠杆菌与慢性呼吸道病、气囊炎、卵黄囊炎、脐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这些情况下爆发的疾病,大肠杆菌极少作为单一的病原致病,而是与其他病原因子协同作用的,例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囊病、霉形  相似文献   

20.
<正>气囊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分离结果表明,肉鸡气囊炎主要是由H9N2亚型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以及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从发病原因来看,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免疫抑制病的存在、鸡场生物安全落实不到位、应激因素、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等因素引起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