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食用菌企业及小规模种植户创收受到严重影响,扶贫攻坚难度增大。通过调研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包括对食用菌生产主体、食用菌销售和消费等方面的影响,总结并提出发展建议:大力推进复工复产,增强菌企和菇农信心;优化销售模式,加强政策扶持;抓好生产管理,增强品牌建设,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相似文献   

2.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政府采取一系列及时有力的措施防控疫情,但疫情也对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重大不利影响。食用菌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脱离正常秩序。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早日恢复产业常态。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降.低疫情对北京市食用菌生产的影响,保证价格稳定和市场周年均衡供应,特提出5点生产技术措施建议供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维  齐艳花  张萌  王冉  陈宇  刘福娟  白峰  王舸 《蔬菜》2021,(4):65-6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兴区蔬菜特优基地,作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基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成立互助组织,解决蔬菜用工和销售问题;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叶菜生产;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加强产销对接,保障蔬菜供应等,探索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完善的运营模式、科学的管理模式及智能的网络化模式等蔬菜特优基地发展模式,这保证了园区的蔬菜生产与发展,为蔬菜应急保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食药用菌》2020,(2):75-75
日前,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制订出《食用菌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工指南》,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及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安全提供了复工指导。“李院士,疫情期间我们没办法复工,几百吨的鲜菇没有人采收,菌菇保鲜期又短怎么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玉院士团队接到了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的求助,越来越多的食用菌生产及加工企业打来求助电话。企业的难处普遍在于,疫情期间企业复工标准模糊导致申请复工困难和生产风险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庆元县食用菌全产业链的影响,列举县委县政府出台的系列举措及产生的成效:通过迅速复工复市,多方组织用工,盘活冷库资源,畅通绿色通道,破解食用菌销售、用工、储藏、运输等难题。分析因疫情管控、流通限制等因素给食用菌生产主体在产品销售、物资、人工、资金、文化旅游等方面带来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支持复工复产、推进生产管理、助推“机器换人”等7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疫情的爆发对诸多行业造成了影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十堰市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聚焦疫情对十堰市食用菌产业带来的冲击,根据十堰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疫情对十堰市各食用菌产业的影响,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指出近两年来食用菌工厂化企业鲜菇价格连续下跌、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造成经营困难的局面,剖析其产生的内、外在因素:企业主对食用菌功能定位不清,资本介入导致企业数量与规模增速过快,产能超出市场承受力;工厂化企业的产品品种、包装、市场等严重趋同;鲜菇含水量高,货架期短,极易陷入价格战;两年多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影响,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充满不确定性,消费萎靡,导致绝大部分食用菌企业收不抵支。探讨食用菌产业摆脱当前困局的路径:一是节能增效,提升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度电产值;二是提出借鉴日本经验,企业间建立同行协调机制,在销路不畅时,企业能够按商定好的减产比例执行,实现共赢;三是轻资产,适度规模,就地销售;四是建议政府大力扶持当地菌包中心建设,实现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细化社会分工,专业人士做专业事情,实现政府、菌包中心、栽培者三满意,达到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不误农时,赫山区积极组织蔬菜行业有关专家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建立抗疫情、稳生产微信群,针对群友提出的各种问题予以解答,并将典型问题进行整理,以便指导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10.
冬今春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对农村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巨大压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各地要抓紧组织好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落实好春管春种措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面对严峻疫情,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果类蔬菜创新团队等单位及部门针对当前北京地区蔬菜的生长现状、受疫情影响程度,提出了一系列生产指导意见,为切实做好全市蔬菜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和应急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刊根据蔬菜的不同种植模式及生长阶段,将生产指导意见分成两部分,分别刊于《蔬菜》第3期和第4期上。本期所载为第一部分,以期为广大读者战胜疫情、复工复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