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孢菇栽培原料广泛,栽培技术简单易掌握,通过菇房和栽培季节的合理选择,抓好堆料、播种、覆土,出菇管理等环节,在天水地区便可实现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2.
王新亮 《食用菌》2005,27(6):34-35
文章阐述了干燥寒冷的河套地区香菇栽培中季节选择、制种、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及出菇管理等一整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初步总结一套灰树花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包括培养基的选择、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开袋、出菇管理、采收、废料再利用等内容。并讨论原基状态与出菇的关系,开袋时机掌握,出菇阶段管理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海鲜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属于低温型菌类,为实现周年供应,必须实行工厂化生产。文章从培养基的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搔菌催蕾、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信丰县海鲜菇设施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食(药)用菌菇房的生产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蔬菜温室原理下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合理化设计方法。结合温室调控方法进行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适应性调节,根据蔬菜温室效应,分析食(药)用菌菇房的温度以及湿度等参数的最佳参量值,采用模糊约束控制方法实现对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温度、湿度控制,根据控制参数进行反馈调节,实现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合理化设计与控制。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食(药)用菌菇房的环境控制的合理性较好,对食(药)用菌菇房的温度、湿度精准控制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全面介绍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内容包括:栽培场地选择、菇房搭盖、床架设置;培养料的堆制时间和方法;播种的方式、发菌管理;覆土土粒的大小、覆土时间及管理要求;水分与通气的分期管理技术;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周年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栽培技术的改进:同一菇房一年四季连续不断地栽培,一环接一环的茬口衔接,并不是简单地把本来分散在各个菇房、各个生产季节栽培的食用菌放在一个菇房里面栽培,而且是一项复杂的把各品种栽培与周年生产茬口相配套的综合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8.
陈绍荣  蔡为明 《食药用菌》2020,28(5):359-361
针对秀珍菇生产中存在的易受高温和病虫害侵袭而减产减收,菌包打冷和采收等环节费工费力,以及鲜菇采后易劣变等问题,结合多年栽培实践和相关技术的试验示范,总结秀珍菇的品质控制及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品质控制涉及培养原料与配方,栽培场所选择与环境控制,出菇期温度控制,采后保鲜管理;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菇棚搭建,品种选择,原料及配方,发菌与出菇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诸方面。  相似文献   

9.
从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病虫害物理防控等方面介绍利用自行设计的一款钢架温控菇房进行茶树菇周年栽培及其配套技术。相比传统菇棚,钢架温控菇房具有防火、防虫、防台风等优点,菇房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始,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香菇开发课题组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自行研究设计建立起了1个制种中心和100个高标准香菇棚架房,每一单元棚架房本身占地240m~2。每个棚架房装4000块香菇菌料,5年平均每块料产菇3.3kg,鲜香菇平均批发价格4元/kg,每棚产菇13200kg,年收入52800元,去除年投入成本22000元左右,平均每棚年纯收入30800元。课题组经大量试验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规模化棚架房种植香菇优质高效块料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地沟菇房袋栽香菇是北方黄土高原室外种香菇一项开发性的新课题,既保证了香菇在风沙大、气候干燥、寒冷北方地区的野外露地栽培成功,又能使香菇袋栽管理比南方更方便,并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它是利用袋栽香菇的方法,将发菌好的菌筒排放到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出菇管理,或将接好菌的栽堵袋堆放在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方法。它是发展北方香菇生产的一条好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始,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香菇开发课题组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自行研究设计建立起了1个制种中心和100个高标准香菇棚架房,每一单元棚架房本身占地240 m2.每个棚架房装4 000块香菇菌料,5年平均每块料产菇3.3 kg,鲜香菇平均批发价格4元/kg,每棚产菇13 200 kg,年收入52 800元,去除年投入成本22 000元左右,平均每棚年纯收入30 800元.课题组经大量试验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规模化棚架房种植香菇优质高效块料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张克禄 《蔬菜》2007,(3):20-21
自2001年始,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香菇开发课题组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自行研究设计建立起了1个制种中心和100个高标准香菇棚架房,每一单元棚架房本身占地240m^2。每个棚架房装4000块香菇菌料,5年平均每块料产菇3.3k,鲜香菇平均批发价格4元/kg,每棚产菇13200kg,年收入52800元,去除年投入成本22000元左右,平均每棚年纯收入30800元。课题组经大量试验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规模化棚架房种植香菇优质高效块料栽培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李明焱  朱惠照 《食用菌》1995,17(5):28-30
我县大部份地区处于低海拔,为小平原和半山区。香菇高温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包括耐高温香菇品种的选育,改革制种和投料栽培生产季节,优化袋料栽培培养基配方,香菇菌筒高温越夏出菇的管理,及采收加工等几十方面。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漳州综合试验站开展双孢蘑菇新品种引种、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和泥炭土覆土等试验研究形成的双孢蘑菇轻简化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具体涉及标准化菇房设施,主栽品种及特性,适宜栽培季节,栽培料配方及处理方法,二次发酵,播种,养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控,成本及效益等。  相似文献   

16.
杨国良 《食用菌》2010,32(1):71-72
第4问:单区制菇厂周年生产几轮? 单区制菇厂的堆肥二次发酵、发菌、出菇三个阶段都在同一菇房中完成,生产周期约70d,周年生产约5轮。在发酵隧道应用之前,蘑菇工厂都是单区制生产。一个有10间菇房的单区制蘑菇工厂,每7d安排1间菇房铺料接种,可以周年出菇均衡上市。单区制10菇房70d生产周期如图10。  相似文献   

17.
分析现行双孢蘑菇土窑洞栽培模式的弊端,探索采用培养料隧道发酵、保温棚发菌和土窑洞覆土出菇的土窑洞周年生产技术,获得成功。技术涉及土窑洞建造,生产季节安排,菌种选择,培养料预处理和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及覆土后管理和出菇管理。该生产模式具有基料质量高、发菌快、病虫害少、产量高和节能等优点,基本实现周年生产,适宜于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白灵侧耳(Plerotus nebrodensis)商品名白灵菇,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在出菇阶段要求比较严格的温湿度条件和其他相适应的气象因子。有条件的单位,可建造智能化的人工控温的工厂化栽培菇房,人为控制各项气象因子,使之适宜白灵侧耳的生长发育,周年生产,周年出菇。但在不能控温的自然温室菇房条件  相似文献   

19.
葛珍 《食用菌》2004,26(2):20-20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等,因其菌盖滑嫩、菌柄爽脆、菇味清香柔和,具有独特的鲜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大球盖菇因其栽培技术简单,近年来栽培大面积逐步扩大。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其原种、栽培种的制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木屑香菇室内栽培发展很快,要提高木屑香菇的产、质量,除了优良的品种、制种质量,以及栽培技术外,菇房的结构、形式等也有直接影响。我们在生产中经过不断摸索,改建了一种车箱式香菇房。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现将这种香菇房的优点、构造及图纸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