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5X-12型风筛式清选机的基本结构、技术性能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所述设备包括振动喂料系统、前风选系统、筛选系统、中间风选系统、后风选系统、出料系统、排杂系统及动力系统等,并重点介绍了振动喂料装置、风选系统、筛体振动装置以及主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其风选系统采用上下正、负压双风系,喂料、出料、居中3次除轻,提高除杂能力;筛选系统设计为上下筛箱等惯量反向配置,降低震动和噪音.小麦种子试验结果为:获选率99%,净度98%,有害杂草籽清除率91%,破损率0.02%,实际生产率为12.6t/h,噪声85 dB(A),粉尘质量浓度6.2 mg/m~3,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该机的设计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5XZ-5型重力式精选机,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重点描述了振动工作台、传动系统、风机系统3个关键工作部件的设计、原理和主要工作参数及其调节。该机的振动系统采用等惯量反向配置设计,风机系统采用多台离心风机同轴横向组配,并配有风量调节装置。小麦种子精选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其实际生产率为5.1 t/h,获选率98.8%,有害杂草籽清除率100%,除轻杂率90%,净度99.6%,破损率0.06%,除重杂率85%,粉尘浓度8 mg/m3,噪声84 dB(A)。  相似文献   

3.
由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黑龙江白桦清选机厂研制的5xy—1.5型油菜籽清选机采用了比重筛选和圆筒筛选相结合的筛选工艺,解决了油菜籽清选问题,是目前国内发展油菜生产中较为先进适用的新机型。当物料含杂率为15—20%,含水为13—15%,额定生产率为1.5—2吨/小时,清洁率可达96%以上,含杂不大于4%,一次清选,可达到商品粮等级标准。这种清选机除清选油菜籽外,经更换不同筛筒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研究开发的5BH-5型种子包衣后烘干机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及技术特点。该烘干机基本结构包括滚筒、热风系统、排料机构和控制系统。热源采用两级火力燃油热风炉,并用温度控制器自动精确控制火力。烘干方式采用双滚筒串联横流烘干,实现连续式作业。对小麦包衣后的烘干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生产率5.6 t/h,干燥强度10 kg/(m3.h),干燥不均匀度1%,自动清机度99%,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该机的设计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油茶果脱壳率和降低茶籽破损率,采用撞击、搓擦原理,设计了一种油茶果脱壳装置。该装置由喂料斗、脱壳装置、动力传输部件、机架等构成,通过立式甩盘的撞击以及脱壳室内齿圈的搓擦进行脱壳,能适用含水率在65%以下的油茶鲜果脱壳。确立了影响脱壳的主要因素是甩盘转速和喂料量,并进行了脱壳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甩盘转速的增大,脱壳率及破损率显著增加,而随着喂料量的增大,脱壳率先增加后降低,破损率变化相对较小。该脱壳装置适宜的工作参数为:甩盘转速为700 r/min左右;喂料量控制在500 kg/h左右,在此条件下,脱壳率能达到85.3%,破损率为6.5%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饲用苎麻收获机工作中纤维缠绕切碎系统以及喂料不均匀导致标准草长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喂料间隙自适应的饲用苎麻收获机切碎系统,由喂入压辊部件和切碎部件组成。该切碎系统的喂入压辊部件采用浮动压辊实现喂料间隙随喂入量变化自适应调节,饲用苎麻在喂入压辊部件的夹持推送作用下,由高速旋转的平板型滚刀式切碎器(动刀)切碎。分析得到了影响标准草长率的主要因素有喂入压辊转速、切碎器转速、动定刀间隙。试制了切碎系统性能考核试验台并进行了多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切碎系统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喂入压辊转速 159.16 r·min-1、切碎器转速 848.11 r·min-1、动定刀间隙 0.65 mm。优化模型与验证试验所得的标准草长率分别为 93.18%、92.96%,二者的相对偏差为 0.24%,满足饲用苎麻收获机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系统选育对18株茶树菇菌株进行生理性能测定和菌株比较试验,选出符合早熟、高产育种目标的野生菌株Aa09和Aa11;经过组分、初筛、复筛,以及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筛选出早熟菌株AB7(菌盖、菌柄颜色浅褐色,整体菇形偏小),初步命名为赣茶AS-3号,其平均生育期58 d,比对照品种赣茶AS-1短3 d;筛选出高产中早熟菌株AC6(菌盖、菌柄颜色深褐色,整体菇形粗状),其平均产量121.7 g/袋,比CK高5.40%,初步命名为赣茶AS-5号。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饲用苎麻收获机工作中纤维缠绕切碎系统以及喂料不均匀导致标准草长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喂料间隙自适应的饲用苎麻收获机切碎系统,由喂入压辊部件和切碎部件组成。该切碎系统的喂入压辊部件采用浮动压辊实现喂料间隙随喂入量变化自适应调节,饲用苎麻在喂入压辊部件的夹持推送作用下,由高速旋转的平板型滚刀式切碎器(动刀)切碎。分析得到了影响标准草长率的主要因素有喂入压辊转速、切碎器转速、动定刀间隙。试制了切碎系统性能考核试验台并进行了多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切碎系统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喂入压辊转速 159.16 r·min-1、切碎器转速 848.11 r·min-1、动定刀间隙 0.65 mm。优化模型与验证试验所得的标准草长率分别为 93.18%、92.96%,二者的相对偏差为 0.24%,满足饲用苎麻收获机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型摆动分离筛加速度特性及较优参数组合不明确等问题,以新研制的三阶六吊杆摆动分离筛为研究对象,对各阶筛面上平行和垂直于筛面的加速度、分离筛性能指标随试验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分离筛较优参数组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各阶筛面上平行和垂直于筛面的加速度均随曲柄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吊杆-连杆长度组合相同的情况下,平行于筛面的加速度中第一阶与第二、第三阶筛面的加速度差异比较明显,垂直于筛面的加速度中第一、第二和第三阶筛面的加速度呈现出明显的逐阶递减的变化规律;随着拖拉机工作速度的增大,各阶筛面上平行和垂直于筛面的加速度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随着曲柄转速的增大,明薯率在96%~100%变化,而破皮率则先减小后增大;5种吊杆-连杆长度组合情况下,明薯率和破皮率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拖拉机工作速度的增加,明薯率和破皮率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3)影响明薯率和破皮率的因素主次顺序分别为:拖拉机工作速度>吊杆-连杆长度组合>曲柄转速、曲柄转速>吊杆-连杆长度组合>拖拉机工作速度,分离筛较优参数组合为:曲柄转速180 r/min、吊杆-连杆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角坐标图法快速筛选5%己唑醇悬浮剂配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快速筛选己唑醇悬浮剂最佳配方的实用方法。【方法】以5%己唑醇悬浮剂配方为例,将悬浮剂体系分为润湿分散体系和抗沉降体系,分别运用于三角坐标图法。将确定的3个供筛因素,作为三角坐标系的3个顶点,并研磨3个母液,再按照配方利用10 000转/min剪切条件进行调配制得配方,选用重要且快速简单的性能评价指标如粘度、贮存析水率、悬浮率和分散性等,在得到质量较优的配方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得到最优配方。【结果】得到了5%己唑醇悬浮剂理想的配方:5%己唑醇,0.5%NP-10,1%1602,3.5%木质素磺酸钠,0.025%黄原胶,2%硅酸镁铝,2.5%钠基膨润土,3%乙二醇,水补至100%。筛选过程中共需要约1 040 g样品,研磨和调制配方共耗时约13 h,比全部采用砂磨工艺可节省时间3/4,节省原材料1/2以上。【结论】三角坐标图法操作简便、节省材料,提高了悬浮剂配方筛选的科学性和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采用气吸式原理研究设计气吸式巴旦木壳仁风选装置,并采用软件参数优化,为巴旦木壳仁风选装备研发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Fluent18.0,对风腔三维模型进行流体仿真,风腔内部形成局部湍流现象,调节风腔过渡口相对位置适当提高清选效率。运用数据分析软件Design Expert对风选试验数据分析和计算。研究各因素对损失率影响顺序为喂入量、振动频率和风机转速。【结果】最佳参数组合为:喂入量4 kg/min、风机转速2 300 r/min、振动频率53 Hz,清选率为95.68%,损失率为2.85%。【结论】各因素对清选率的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喂入量、风机转速、振动频率。该装置在验证试验中清选率指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2.
小型油菜联合收获机双风道气流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菜收获脱粒清选中损失率与含杂率较高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配套小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双风道气流清选装置,主要由圆盘分选筛、斜面集料器、清选筒、离心风机等组成。利用圆盘筛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对油菜脱出物进行初次筛分,分选得到的籽粒与小杂余的混合物,由斜面集料器收集滑入清选筒内,离心风机的运转使清选筒内产生负压气流,形成双向风道气流,对籽粒进行二次清选。基于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进行了双风道气流清选参数设计,利用ANSYS进行清选流场数值仿真分析,在自制试验台架进行了多因素正交试验。将油菜脱出物含杂率、清选筛转速和离心风机转速作为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用清洁率与损失率对选定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清选方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在喂入量为0.1 kg/s时,对于含杂率为15%的油菜脱出物,清选筛转速为50~80 r/min、离心风机转速为1 700~1 900 r/min时,清洁率为95.0%~98.5%,清选性能较好;含杂率为5%、清选筛转速为60 r/min、离心风机转速为1 800 r/min时,清选性能最优,清洁率达98.2%,含杂率小于4.2%。  相似文献   

13.
铲筛激振式马铃薯挖掘机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丘陵山地作业大型机械不适宜、小型手扶类拖拉机动力不足的问题,以减阻和提高土薯分离效率为目标,设计了一种铲筛激振式马铃薯挖掘机。该机将挖掘铲后端设计成栅格状,分离筛各齿条倾角由内向外增大,增加了土薯分离面积;采用铰链四杆式摆动机构和组合式偏心轮,可实现挖掘铲倾角和振幅调整。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土薯分离效果良好,明薯率为96.2%,挖净率为97.8%,伤薯率低于3.9%;在前进速度为0.34 m/s情况下,无振动时的平均牵引阻力为1 498 N,而频率为14 Hz,振幅为4 mm和8 mm时的平均牵引阻力分别为1 204 N和995 N。研究表明,振动挖掘可以降低牵引阻力,提高土薯分离效率,所设计的挖掘机性能指标均满足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率,设计1台轻量化、宽割幅、低碾压的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该机由2套收割、脱粒、清选及储粮系统构成,共用1套履带式行走底盘,其收获装置采用对潮湿作物脱粒能力强的轴流钉齿式脱粒滚筒,清选装置采用质量轻、功耗小的气流清选筒式装置。对整机结构及参数进行设计并试制1台割幅为2.55m、理论喂入量为1.6kg/s的样机。以水稻品种"中香一号"为试验对象,对该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速度可达0.24 m/s,割茬高度在0.35~0.55 m间可调,工作效率为0.133hm~2/h。该机碾压率低、质量轻,能满足再生稻头季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5.
振动挖掘式马铃薯收获机设计与试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问题,依据振动减阻收获机理,设计了一种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振动挖掘式马铃薯收获机。对该收获机振动挖掘装置作业机理和振动铲运动学、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确定了振动铲相关结构和工作参数。以机组前进速度、振动铲振频、振动铲振幅为试验因素,伤薯率和明薯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运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并建立了各试验因素与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优化得出最佳因素组合为:机组前进速度0.85 m/s、振动铲振频12 Hz、振动铲振幅14.5 mm、伤薯率1.21%、明薯率98.51%。最佳参数组合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伤薯率1.28%、平均明薯率98.48%,作业性能符合马铃薯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6.
船载投饵装置平衡抖料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船载虾塘投饵装置直接搭载传统投饵机导致破碎率高、下料过程中船体重心偏移大影响螺旋桨吃水深度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船载专用投饵装置平衡抖料系统。该系统利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产生周期变化的高低差,通过多个支撑架复合式作用使饵料箱体整体平衡抖动,保障均匀下料的同时降低饵料破碎率;采用系统固定支点位置可调的整体抖动下料方式,实现较长距离无损饵料输送,解决了投喂过程船体因重心位置变化大导致尾部驱动部分吃水线变化幅度过大的问题,使得螺旋桨驱动效能更加稳定。通过抖料系统机构数学模型,获得了振动系统最优偏心量;采用力矩平衡方程进行了抖料装置支架最佳点位置分析;开展了电机能耗测试以及转动支架与料箱坡角设计。计算分析得:当偏心量为1.2mm,支点位置(-40,0)时,以额定转速2600r/min直流电机作振动源电机,实际工作功率低于80W,下料速率接近均值1.63kg/min。现场试验表明:与料箱置于尾部相比,船体驱动部分满载和空载吃水变化由10.2cm减小为7.3cm;该投饵装置正常工作速度平均1.03m/s,下料均匀,破碎率低。该系统适应于现场环境,生产和维护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推广应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番茄种子粒径小、质量轻、形状不规则、难以实现精量排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滚筒式排种器,主要由正压吹种装置、凸形滚筒、种箱、激振器等部件组成。排种器凸形滚筒内负压产生吸附力,吸附番茄种子随滚筒转动,至投种位置时在正压气吹的作用下完成排种。确定滚筒直径142 mm、长度345 mm,吸种孔数10个×20个、孔距33.3 mm、孔径1.2 mm。以吸种负压、滚筒转速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排种器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吸种负压530 Pa、滚筒转速5 r/min、振动频率68 Hz,此时排种器漏播率为3.7%,重播率为3.2%,单粒率为93.1%。  相似文献   

18.
针对类球形脆皮水果在清洗过程中洗净率偏低、损伤率高的问题,采用毛刷辊差速原理,设计集浸泡、刷洗、喷洗与集果等功能的双速毛刷辊式水果清洗机,阐述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浸泡装置、喷淋装置、刷洗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选取红富士苹果为试验物料,以奇数排毛刷辊转速、偶数排毛刷辊转速、浸泡时间为试验因素,洗净率和损伤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试验因素水平;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试验因素对各试验指标影响的显著性,确定了水果清洗的最佳清洗工艺参数组合,即奇数排毛刷辊转速为80 r·min-1,偶数排毛刷辊转速为100 r·min-1,浸泡时间为25 s。在此条件下,水果洗净率为98.08%,损伤率为3.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