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变性剂脲和还原剂β-巯基乙醇解聚大豆球蛋白,在还原条件下通过DEAE琼脂糖凝胶F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大豆球蛋白亚基,并对制备的亚基进行复性,从而建立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大豆球蛋白天然亚基的方法。对该方法分离亚基的产率和亚基的纯度进行评定,并利用大豆球蛋白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检测各种纯化亚基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在还原条件下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可以有效的分离大豆球蛋白的碱性亚基和不同种类的酸性亚基。该方法的产率较高,以大豆球蛋白分离纯化碱性亚基及酸性亚基A1a, A2, A3, A4的产率分别为23.93%,14.95%,14.33%,12.06%,7.12%。制备的碱性亚基和酸性亚基A1a, A2 , A3, A4的纯度分别为84.39%,90.48%,92.00%,65.91%,85.00%;纯化亚基能与抗大豆球蛋白血清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黄大豆和黑大豆为原料调制了β-伴大豆球蛋白,用SDS-PAGE和PAS染色分析了黄大豆及黑大豆来源的β-伴大豆球蛋白各个亚基构成及糖含量,并通过体外模拟人体消化方法制备了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酶解物,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分析了两种β-伴大豆球蛋白酶解物对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stralns serotype 026)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yum LT2)粘附Caco-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大豆及黑大豆来源的β-伴大豆球蛋白均含有相同的亚基,糖含量上基本一致,为3.5%-3.7%;二者加热处理后再体外消化得到的酶解产物与未加热处理相比可以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而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这一结果说明,摄取加热后的β-伴大豆球蛋白,在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消化作用后,其消化产物有可能具有保护肠道上皮细胞不被大肠杆菌致病菌粘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β-伴大豆球蛋白约占大豆籽粒总蛋白含量的25%,是7 S球蛋白的组分之-,是影响大豆籽粒蛋白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的重要组分.本文对大豆7 S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的基本属性,亚基积累规律,遗传变异体的种类及其分子遗传学水平的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等电点沉淀法分离大豆球蛋白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β-巯基乙醇切断大豆球蛋白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之间二硫键的基础上,根据两类亚基等电点的差异分离纯化大豆球蛋白亚基,从而建立了分离大豆球蛋白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的等电点沉淀法.利用这一方法分离得到的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纯度分别为92.69%和80.76%,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的净产率分别达31.40%和41.64%.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价格低廉的大豆球蛋白亚基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大豆皮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因而被添加于多种动物的饲料中.国内外学者对大豆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豆皮的可消化性和能量价值,而对大豆皮中抗营养因子组成及含量的研究报告非常的少.本文用竞争ELISA法对大豆皮中具有免疫活性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凝集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生大豆皮中具有免疫活性的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凝集素的含量分别为25.3、41.4和12.2 mg g-1,说明大豆皮中含有相当高水平的抗营养因子.因此,大豆皮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之前,必须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以在最大程度上灭活其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抗营养因子,且应该注意添加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幼龄动物提供优质的大豆饲料,同时有效抑制α'亚基和β亚基基因表达量,根据dsRNAi原理,以α'亚基基因RNAi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3301-PFNZ-BADH为基础,构建以BADH安全标记为筛选标记的α'亚基和β亚基基因双价RNAi植物表达载体。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子叶节,并对再生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β亚基基因双价RNAi表达载体,并获得大豆转基因植株。T1转基因大豆植株经PCR检测得到11株阳性转化株,经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构建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已经以1~2个拷贝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β亚基基因的表达被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7S蛋白β亚基基因为靶基因(基因编号:AB030840),利用RT-PCR克隆得到大豆7S蛋白β亚基基因核心序列398 bp,构建了以抗除草剂基因BAR为筛选标记的安全植物RNAi表达载体BAR-7αp-β.分子生物学检测表明7S蛋白β亚基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研究结果为应用RNA干扰技术降低大豆过敏原,提高大豆蛋白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辉霞  王芳  单雷  毕玉平 《大豆科学》2003,22(4):296-300
简要介绍了大豆的两类主要贮藏蛋白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基因的组织、结构和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编码大豆球蛋白5种亚基的基因均已被克隆,Gy1和Gy2紧密连锁,Gy3、Gy4和Gy5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每个基因都包含四个外显子和三个内含子,其外显子的同源性很高,其调控序列也具较强的保守性。β—伴大豆球蛋白的基因为至少15个成员的大家族,至少分布在两条染色体上,主要集β—于三个区域,它们之间的同源性很高,但各亚基都有其独特的表达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初始体质量(31.34±0.29)g的健康鲤鱼鱼种为试验对象,以鱼粉为对照组,β-伴大豆球蛋白的添加量为40 g.kg-1,大豆球蛋白的添加量为60 g.kg-1,各配制成3种等蛋白(360 g.kg-1)等能(15.2 MJ.kg-1)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6周饲养试验,探讨大豆主要抗原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对鲤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主要抗原蛋白使鲤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下降,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鲤鱼肌肉中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大豆主要抗原蛋白对鲤鱼肌肉营养成分尚未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7S球蛋白是大豆最主要的过敏原蛋白,大豆脂氧酶是大豆腥臭味产生的源泉,两者均是大豆食品深加工过程中有必要去除的成分。本研究以7S球蛋白的?¢、?、?-亚基完全缺失的“1003-44”为母本,以脂氧酶Lox-1,2,3完全缺失的“SI016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基因聚合育种技术,创制出7S球蛋白亚基与脂氧酶同时缺失大豆新种质资源,并分别对F1和F2种子进行遗传解析。结果表明:F1(1003-44×SI0162)种子表型性状,表现为7S球蛋白亚基缺失、脂氧酶不缺失性状;F2种子表型性状显示:7S球蛋白亚基缺失:野生型=375:125=3:1(X2(0.05,1)=0.0964<3.84),F2种子脂氧酶缺失性状的分离比为Lox-1,2,3野生型:Lox-3缺失:Lox-1,2缺失:Lox-1,2,3缺失=282:96:93:27,符合9:3:3:1的独立分配定律(X2(0.05,3)=0.6275<7.81)。说明7S球蛋白亚基缺失性状受1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脂氧酶3个同工酶同时缺失,受lx1lx2与lx3,2个隐性等位基因位点控制。利用ISDS-PAGE电泳技术对F2及F2:7种子双缺失性状的连续跟踪筛选,获得了脂氧酶与7S球蛋白亚基双重缺失、并可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系2个,说明这种双缺失基因聚合不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为大豆品质遗传改良育种提供理论技术支持,对培育食品加工专用高值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良  吴莉芳  朱瑞  李民  王婧瑶  段晶  于哲 《大豆科学》2019,38(3):491-496
大豆抗原蛋白是限制大豆蛋白在水产饲料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是免疫原性最强的大豆抗原蛋白,饲料中β-Conglycinin含量过高会导致鱼类生长速度下降、消化酶活力下降、肠道组织发生损伤,甚至死亡。本文概述β-Conglycinin的理化性质、对鱼类生长性能、肠道组织、消化酶活力、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离提纯方法及去除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大豆抗原蛋白的致敏机理提供参考,同时为合理开发利用大豆蛋白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豆种子7S、11S球蛋白及7S球蛋白亚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线性梯度SDS-PAGE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422份大豆资源材料的7S和11S球蛋白含量、7S球蛋白α′、α和β亚基的含量变化,以及百粒重、蛋白含量、油分含量、11S球蛋白、7S 球蛋白、11S/7S比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品种间亚基带型基本一致,但是品种间相同亚基含量差异很大,变异系数均大于10%,变异类型丰富,本实验发现1份α′亚基缺失材料。大豆百粒重、蛋白含量、油分含量、11S球蛋白、7S 球蛋白以及11S/7S比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S球蛋白含量和7S球蛋白含量间(r=-1**)、蛋白含量和油分含量间(r=-0.776**)显著负相关;11S/7S 比值和百粒重、蛋白含量以及油分含量间无关.  相似文献   

13.
大豆属种子蛋白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S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Glycine亚属10个种共26份收集物的种子蛋白,片与soja亚属的典型种子蛋白谱进行比较。一般说来,多年生种含有与soja亚属的大豆球蛋白和β—副大豆球蛋白相似的相应迁移率的种子蛋白,但变异更为广泛,除β—副大豆球蛋白各亚基定位的凝胶区域里变异更显著而普遍外,还观察到大豆球蛋白A、B亚基定位的凝胶区域中电泳带型的变异。每种都产生一个独特的电泳谱而能相互区别。根据种子蛋白电泳类型,9个多年生种可分为三组。第一定组仅G.tomentella一种,其电泳谱与soja亚属最为接近。第二组包括G.cladestina、G.canescens G.latrobeana和G.argyraea四种,第三组由G.tabacina、G.latifolia、G.cyrtola6a和G.falcata四种组成。而G.wightii的电泳谱是最为独特的。在多数种内各收集物之间观察到相对小的种子蛋白变异。  相似文献   

14.
赵元  秦贵信  王涛  张兵  朱丹 《大豆科学》2007,26(6):930-934
大豆经适当加工可减少或去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因而大豆制品所含的抗营养因子成分不同.通过竞争ELISA法和胰蛋白酶抑制法检测豆粕、膨化大豆、脱壳豆粕、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全脂豆粉、脱脂豆粉和热处理大豆粉大豆加工制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的活性,并进行SDS-PAGE分析,进而比较其主要抗营养因子灭活的程度.结果表明,在现取样的10种大豆加工制品中,膨化处理除去了绝大多数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一种较理想的加工工艺;去皮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大豆凝集素几乎被灭活,但仍存在一定量的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此项工作为评价大豆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组分改良是国内外大豆蛋白质品质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主要包括11S球蛋白和7Sβ-伴大豆球蛋白,它们也是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的决定组分。利用我国自然突变产生的亚基缺失体材料通过聚合育种,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鉴定表明:已获得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S亚基和A5A4B3亚基缺失、A2A1aA1b含量极低、B1aB1bB2含量极低等系列单缺、双缺、多缺的贮藏蛋白亚基组成类型新种质,其中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S亚基3种种质均能正常生长、结实,并稳定遗传;只含7S亚基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7S组分总量含量最高;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S组分总含量最高;在11S+7S组分总量上由高到低依次是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只含α+β亚基类型;11S/7S比值的变异范围在0.14~1.27。三种类型种质完熟期基本在105~111 d;百粒重基本一致;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单株产量最高平均为55.12 g;只含α+β亚基类型蛋脂总量最低为57.6%,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7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α+β亚基类型,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α+β亚基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有SDS-PAGE电泳技术的样本前处理和制胶技术的改良,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同时清晰鉴别7S球蛋白组分亚基(α',α,β-Subunit)和Gly m Bd 30 K谱带的SDS-PAGE电泳快速检测新技术.利用该方法对PI603570A×0329F6杂交组合F2群体的116个样本进行了7S球蛋白组分亚基(α',α...  相似文献   

17.
微小毛霉凝乳酶对大豆蛋白进行组分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球蛋白(7S)和β-伴大豆球蛋白(11S)是大豆中两种主要的贮藏蛋白,在结构和功能特性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广泛应用于食品及非食品领域。传统分离大豆蛋白组分的方法都需要添加还原剂,其残留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安全隐患。利用微量凯氏定氮方法比较了微小毛霉凝乳酶作用于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后产生的凝聚效果,发现其对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有着不同的蛋白沉淀率。进一步试验表明:微小毛霉凝乳酶具有特异性的凝聚大豆蛋白11S组分的特性,且这种分离作用与酶反应降低了蛋白溶液的pH值无关。因此,微小毛霉凝乳酶可以用于大豆蛋白7S和11S组分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江西省大豆球蛋白各亚基相对含量及其比例,促进营养或加工品质优良大豆资源的挖掘与应用。本研究采用SDS-PAGE方法结合Gel-Pro Analyzer 4.5软件对供试的131份江西省大豆种质资源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大豆资源的7S、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供试材料7S和11S球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幅、平均值及变异系数分别为18.01%~52.21%、32.64%、19.46%和47.79%~81.99%、67.35%、9.43%,11S/7S比值范围为0.92~4.55,平均值为2.19,变异系数为30.64%,且筛选鉴定出3个11S/7S比值大于4.0和4个α′亚基、α亚基或β亚基含量较低的优异大豆种质资源,这些资源的挖掘为大豆品质的改良提供了材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SDS-PAGE对220份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含量进行筛选,在获得大豆籽粒贮藏蛋白11S组分组I亚基变异种质的基础上,经双向电泳分辨大豆贮藏蛋白亚基正常品种(南农大黄豆)和亚基变异品种(桂阳紫金豆)成熟种子总蛋白的蛋白质组.用PDQuest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发现在大豆贮藏蛋白11S酸性亚基位置有等电点和分子量分别为5.40和37.85kDa、5.24和37.2kDa、5.15和37.05kDa的蛋白质点在正常种子中表达而在变异种质种子中未表达.对这3个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量指纹谱(PMF),对获得的PMF用Mascot软件在NCBInr数据库中查询比对,鉴定出这3个蛋白质点均为大豆球蛋白A1aB1b亚基同源三聚体,表明变异种质种子缺少贮藏蛋白A1aB1b亚基.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培育7S球蛋白致敏蛋白α-亚基缺失的优质大豆新品系,以(α'+α)-亚基双缺失型材料日B为供体亲本,东农47为受体亲本,以杂交-回交转育方法为基础,结合SSR标记辅助遗传背景选择与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及品质分析,在BC2F4选育到7S球蛋白α-亚基缺失新品系Cb80。Cb80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遗传背景回复率大于90%,其蛋白质及氨基酸总量为44.1%、41.95%,分别比轮回亲本东农47提高3.5和3.7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