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鼢鼠是前旗牧区主要害鼠之一,本文通过对东北鼢鼠多年的危害测报调查及灭治,总结了东北鼢鼠的活动规律,危害程度、分布面积,生活习性,性比,食性及灭鼠方法,灭鼠效果等,同时也为鼠害防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呼伦贝尔东北鼢鼠的调查,分析了东北鼢鼠对草原的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等级评定。并对东北鼢鼠的防治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刘仁华 《野生动物》1998,19(3):11-12
本文研究了东北鼢鼠的数量和鼢鼠洞穴的关系.发现鼢鼠挖洞在地表留下的土丘数量、土丘群数量和人为挖开鼢鼠洞后又被鼢鼠重新土封埋的洞穴数量(即有效洞穴数量)、均与鼢鼠的数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故在实践中可用这些间接指标来估计实体数量。三种间接估计方法可应用于不同的月份。  相似文献   

4.
一、中华鼢鼠的用途中华鼢鼠,又名塞隆、地羊。是当今代替虎骨制药的世界珍奇草食动物。头大而扁,耳壳不发达、眼极小,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淡赭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部、河北北部、内蒙古、西北山地,青藏高原及川西等地。中华鼢鼠的用途:一是药用。中华鼢鼠其骨代...  相似文献   

5.
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定位监测,初步掌握了其活动规律与地形、气温、土壤湿度等生态因子变化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东北鼢鼠的雌雄比例,繁殖情况、洞道结构和食性等,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24只鼢鼠,其中包括:9只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6只甘肃鼢鼠(M.cansus)、6只斯氏鼢鼠(M.smith)、3只秦岭鼢鼠(M.rufescens)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鼢鼠属凸颅鼢鼠亚属的遗传多态性。从GenBank获得19条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用最大简约化法绘制出43条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个体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认为,秦岭鼢鼠和斯氏鼢鼠遗传关系最近,并且与甘肃鼢鼠、高原鼢鼠关系接近;前4种鼢鼠与罗氏鼢鼠,中华鼢鼠和东北鼢鼠依次疏远;草原鼢鼠最早的分歧出来。  相似文献   

7.
东北鼢鼠(以下简称鼢鼠)是兴安盟天然草地的主要害鼠之一,主要分布于兴安盟北部牧区的优质放牧场和打草场,发生面积约达33.4万hm^2,占全盟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2.8%。近几年随着我盟天然草地的退化,鼠害也逐年加剧,特别是我盟北部牧区的鼢鼠危害已给当地农牧民的打草和放牧造成较大的困难和损失,农牧民反应强烈。由于鼢鼠生活习性特殊,在防治方面存在不少困难,是鼠类防治中公认的难题。目前,草原业务部门和广大牧民群众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灭治技术,为此近几年我们先后在科右前旗绿水种畜场、好仁苏木进行了野外实地观测,在鼢鼠的活动规律、种群数量、繁殖情况、贮食及洞道结构和药物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和试验,取得了大量的观测和试验研究资料,为科学准确、及时测报鼢鼠的危害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2016年和2017年9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栖息地设连续放牧区(CG)、按月轮牧区(MG)、季节轮牧区(QG)、过度放牧区(OG)和禁牧区(CK)共5个不同放牧强度样区,对植被性状和东北鼢鼠新土丘数量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放牧降低了物种的多样性,草丛高度、株丛数、生物量和盖度在季节轮牧区均最大。2)东北鼢鼠新土丘数量在不同放牧强度样区存在极显著差异(F=7.80,P0.000 1),放牧区土丘密度依次表现为MGQGCKCGOG。3)鼢鼠新土丘数量与植物株丛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草丛高度和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放牧方式下,草甸草原植被性状和鼢鼠新土丘数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季节轮牧区可以在控制东北鼢鼠土丘密度的同时,维持植物性状的最优化和较高的生产力。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应采用季节轮牧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探索高原鼠兔和东北鼢鼠(以下简称鼠兔和鼢鼠)在同一地区气候条件下,对不同草场植被、土壤的危害,以便控制鼠害,保护草场。我们于1980年6~9月有在若尔盖县黑河牧场对鼠兔和鼢鼠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汇报于后。  相似文献   

10.
头骨在哺乳动物各项生命活动中所携带的相关信息具有代表性,对头骨的研究可以为哺乳动物分类提供依据,还可以为探索哺乳动物适应性进化如何塑造物种形态积累基础性资料。为明确邻域分布的近缘种对所处生境产生适应性进化在形态上表现出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头骨(标本26号)与草原鼢鼠(M.aspalax)头骨(标本17号)外部形态比较,选取颅全长、基长、腭长、颧宽、眶间宽等13项具有代表性的形态指标,以体重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鼢鼠的下齿列长在种内性别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1),腭长、鼻骨长仅在草原鼢鼠性别间产生显著差异(P <0.05)。听泡长仅在东北鼢鼠性别间产生差异(P <0.05)。种间差异性分析显示,颅全长、基长、腭长等10项头骨形态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 <0.05)。此外,东北鼢鼠的颅全长等9项头骨指标均与体重增长呈显著正相关性(P <0.05),而仅眶间宽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P <0.01);草原鼢鼠只有颅全长、基长、颧宽等5项数据指标与体重增长显著正相关(P <0.05)。...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地下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统计方法如人工捕尽法、土丘计数法等,操作起来费时耗力.无人机航拍技术是一种灵活性强、易操作、可实现地面数据与航拍影像动态分析的技术.本研究基于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航拍技术,采用不同飞行高度和拍摄面积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13处具有代表性地点调查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地面土丘密度.对航拍影像进行目视解译提取土丘数量,结合地面人工调查测定土丘数量,分析最佳航拍高度;分析航拍面积与土丘密度之间的关系,明确无人机调查东北鼢鼠地面土丘的最小取样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地区,调查东北鼢鼠种群相对数量时,无人机最佳航拍高度为50 m,最小取样面积为2.21 hm2.  相似文献   

12.
金花 《内蒙古草业》2004,16(4):59-60
通过对草原鼢鼠的调查,分析了鼢鼠对草场的危害,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防治鼢鼠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地下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统计方法如人工捕尽法、土丘计数法等,操作起来费时耗力。无人机航拍技术是一种灵活性强、易操作、可实现地面数据与航拍影像动态分析的技术。本研究基于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航拍技术,采用不同飞行高度和拍摄面积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13处具有代表性地点调查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地面土丘密度。对航拍影像进行目视解译提取土丘数量,结合地面人工调查测定土丘数量,分析最佳航拍高度;分析航拍面积与土丘密度之间的关系,明确无人机调查东北鼢鼠地面土丘的最小取样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地区,调查东北鼢鼠种群相对数量时,无人机最佳航拍高度为50 m,最小取样面积为2.21 hm2。  相似文献   

14.
东北鼢鼠的生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智峰  李东义 《草业科学》1999,16(6):34-37,42
通过对东北鼢鼠习性连续5年的定位观测(1991~1995),基本上掌握了其活动规律与地形、气温、土壤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该鼠的性比、繁殖、洞道结构、有效洞简便调查和食性等,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东北鼢鼠是前旗牧区主要害鼠之一,它常年地下生活,采食植物根茎,并通过挖掘活动推出大量土丘覆压草场植被,增加草场裸露面积,使土壤水分和营养流失,造成草场退化,同时推出的土丘,给机械化牧草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评价甘肃境内鼢鼠凸颅亚属母性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该亚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测定了分布于甘肃11个不同地方31只属于鼢鼠中凸颅亚属的不同鼢鼠,其中包括:9只高原鼢鼠、9只甘肃鼢鼠、9只斯氏鼢鼠、4只秦岭鼢鼠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从GenBank获得包括平颅亚属在内的21个细胞色素b全序列总共52条全序列,用MEGA 软件分别绘制出本研究的31条全序列和总共52条全序列的2个系统发育树。运用测定序列,结合相关软件分析31条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变化特征;分析和探讨本试验的犈狅狊狆犪犾犪狓亚属4个种的分类及系统发育。本研究为鼢鼠的系统发育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东北鼢鼠对大兴安岭林区草原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鼢鼠对大兴安岭林区草原的影响及防治包翠华,尤华林(根河市草原工作站022350)内幕古大兴安岭林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林区。这里除森林外,还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并在沿河两岸,中、低山丘陵上与森林交错分布着林间草地。大兴...  相似文献   

18.
对弓箭捕杀鼢鼠的效果观察若尔盖县农牧局李玉传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i)在若尔盖草地上分布广,密度大,危害严重。据1987年鼠虫调查,全县鼢鼠分布面积约7.11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0.91%。鼢鼠活动形成的土丘,轻者每...  相似文献   

19.
高原鼢鼠繁殖指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高原鼢鼠的性比,妊娠率,平均胎仔数的综合分析,对高原鼢鼠的繁殖指数作出了估计,认为高原鼢鼠的繁殖能力较强。种群密度调节问题作为阐明种群量变动的重要方面,现已引起生态学界很大关注,并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种探讨。密度调节作用首先反映于繁殖调节,对于高原鼢鼠来说,雌雌鼠性比,妊娠率,胚胎数及繁殖指数等又成为反映种群繁殖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并被认为是决定种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根据四川省若尔盖  相似文献   

20.
我国草原常见害鼠药物防治适宜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草原常见的鼠种有布氏田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黑线仓鼠、小毛足鼠、达乌尔黄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草原鼢鼠、东北鼢鼠、高原鼢鼠、甘肃鼢鼠、大沙鼠、草原兔尾鼠、黄兔尾鼠等.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多数种类每年繁殖1~2次,数量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春季天气变暖时开始繁殖,到夏、秋季数量达到最大值,此后数量逐渐下降,由于冬季死亡率增加,到翌年春季数量降到全年的最小值.因此,每年春季牧草返青之前是防治多数草原害鼠最适宜的时期;而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每年1~2月开始繁殖,所以2~3月是它们最佳的防治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