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采用2×5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选取4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的W系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北京鸭。试验日粮共设2个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20%;5个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0%、0.58%、0.66%、0.74%、0.82%,各试验日粮的代谢能和其它必需氨基酸添加量一致。试验期为14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产生明显的互作效应,且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影响均显著(P0.01)。在高蛋白质水平下,以采食量和日增重为评价指标,分别建立其与苏氨酸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得出均呈二次曲线变化,且1~14日龄北京鸭最佳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88%、0.737%。在低蛋白质水平下,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随着苏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未出现下降或平台期,因此,低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高于高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苏氨酸需要量与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维生素D3水平(0、400、800、1200、1600、2000、3000 IU/kg)及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0、10、20、30、40、50、75μg/kg)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3及25-OH-D3需要量.选取1040只体重基本一致、健康的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3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鸭.结果表明,维生素D形式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维生素D缺乏组试验鸭无明显缺乏症.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和折线模型估测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3和25-OH-D3的需要量分别为1849.8 IU/kg(P=0.0206)和38.1μg/kg(P=0.0294).  相似文献   

3.
生长前期北京鸭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赖氨酸对7~21日龄雄性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进而探讨生长前期北京鸭赖氨酸需要量.280只7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7只鸭.各处理组北京鸭随机饲喂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1.10%和1.25%的试验日粮.饲养期为7~21日龄.结果表明:赖氨酸对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以日增重、料肉比和胸肉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北京鸭生长前期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06%、1.07%和1.12%.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维生素D对1-21日龄雄性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生长前期北京鸭维生素D的需要量.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的Z2系北京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各处理组北京鸭随机饲喂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0、250、500、1000、2000 IU/kg和3000 IU/kg的试验日粮.饲养期为21 d.结果表明:维生素D对生长前期北京鸭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影响均显著(P<0.05).依据维生素D与日增重和料肉比的相关关系,分别建立折线模型,获得北京鸭生长前期维生素D的需要量分别为1088.7、842.6 IU/kg;建立二次曲线模型,获得北京鸭生长前期维生素D的需要量分别为1303、1236 IU/kg.  相似文献   

5.
1~14日龄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2×8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性别(公、母)和8个核黄素水平(1.2、3.2、5.2、7.2、9.2、11.2、13.2、15.2 mg/kg)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的Z3系北京鸭公、母各320只,公鸭随机分为8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母鸭分组方式与公鸭相同。结果表明,性别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核黄素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有显著的影响(P<0.01),核黄素缺乏组试验鸭生长缓慢并伴有缺乏症。分别以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为评价指标,依据折线模型估测1~14日龄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分别为3.32 mg/kg和4.49 mg/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估测1 ~21日龄不同性别北京鸭核黄素的需要量.采用2(性别:公、母)×9(饲粮核黄素水平:1.2、3.2、5.2、7.2、9.2、11.2、13.2、15.2、41.2mg/kg)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的Z3系北京鸭公鸭和母鸭各360只,公鸭和母鸭均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结果表明:性别对1 ~21日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血浆核黄素水平以及血浆谷丙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核黄素水平对1 ~21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血浆核黄素水平以及血浆ALT、AST、LDH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分别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血浆核黄素水平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1 ~21日龄北京鸭公鸭核黄素需要量分别为3.31、3.24、5.20、3.82mg/kg,母鸭核黄素需要量分别为3.27、3.19、3.33、3.84mg/kg.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1~14日龄北京鸭烟酸与色氨酸的互作关系。试验采用4×5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4个饲粮烟酸水平(35、75、115和155 mg/kg),5个饲粮色氨酸水平(0.132%、0.167%、0.202%、0.237%和0.272%)。将840只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20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鸭。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饲粮中单独补充色氨酸可缓解饲粮烟酸缺乏导致的北京鸭生长抑制(P<0.05),而饲粮中单独补充烟酸不能缓解饲粮色氨酸缺乏导致的北京鸭生长抑制(P>0.05)。2)依据折线模型,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1~14日龄北京鸭烟酸需要量为81 mg/kg。3)依据折线模型,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当饲粮烟酸水平分别为35、75、115和155 mg/kg时,1~14日龄北京鸭色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254%、0.169%、0.170%和0.172%。t检验分析表明,饲粮烟酸水平为35 mg/kg时色氨酸需要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饲粮烟酸水平下色氨酸需要量(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得出,北京鸭饲粮中烟酸与色氨酸之间的互作关系表现在饲粮烟酸水平对色氨酸需要量产生显著影响。当饲粮烟酸缺乏时,1~14日龄北京鸭色氨酸需要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1~14日龄北京鸭胆碱需要量及胆碱缺乏病的临床学特点.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84只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随机分成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采用玉米-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淀粉型饲粮,各组胆碱水平分别为302、496、778、990、1 182、1 414、l 625、1 832 mg/kg.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饲粮胆碱水平对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并随胆碱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在990mg/kg时达到最大;但饲粮胆碱水平对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胆碱缺乏明显抑制北京鸭生长发育,各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胆碱缺乏症,表现为从腿骨无力而爬行、胫跖骨关节肿大、跛脚站立不起到死亡的变化趋势,其中302 mg/kg胆碱组最为严重;饲粮胆碱水平达到1 182 mg/kg时,胆碱缺乏症能够得到有效缓解.3)以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为评定指标,采用二次曲线模型估算的1~14日龄北京鸭胆碱需要量分别为l 289和l 291 mg/kg.综合以上结果得出,饲粮胆碱缺乏显著抑制北京鸭生长发育,l ~ 14日龄北京鸭胆碱推荐量为1 300 mg/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测定不同日粮苏氨酸水平对1~21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低蛋白质日粮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240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按体重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北京鸭,分别饲喂苏氨酸水平为0.41%、0.48%、0.55%、0.62%和0.69%的低蛋白质(17.65%)日粮,试验期为1~21日龄。结果表明,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可以提高北京鸭体重、日增重、采食量和胸肌率(P<0.01),降低料重比(P<0.01)。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对北京鸭腿肌率,血浆ALT和AST活性,以及TP、ALB、GLB和GLU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降低了血浆CHO、TG、HDLC和LDLC含量(P<0.05)。用直线-断线回归模型以体重、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和胸肌率为指标,拟合1~21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594%、0.594%、0.595%、0.513%和0.607%。综合试验结果,当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7.65%时,1~21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为0.607%,此时,虽不能满足北京鸭的最大生长性能,但可以降低氮排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3~6周龄北京鸭适宜钙磷需要量.试验采用4×4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个非植酸磷水平(0.17%、0.25%、0.33%和0.41%),4个钙水平(0.30%、0.48%、0.66%和0.84%).将640只15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6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鸭,试验期为15~42日龄.结果表明:(1)在0.17%非植酸磷水平下,随日粮钙水平升高,日增重和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但是在0.25%、0.33%和0.41%非植酸磷水平下,随日粮钙水平升高,日增重和采食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2)在0.17%非植酸磷水平下,随日粮钙水平升高,胫骨灰分和胫骨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然而,在0.33%和0.41%非植酸磷水平下,随日粮钙水平升高,胫骨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日粮钙水平对胫骨磷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采用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表明,以日增重和胫骨磷含量为评价指标,3~6周龄北京鸭钙和非植酸磷适宜需要量分别为0.72%和0.37%、0.66%和0.37%.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2×5试验设计,研究了2个能量蛋白质水平(10.91 MJ/kg和18%,12.12 MJ/kg和20%)和5个赖氨酸水平(0.65%,0.80%,0.95%,1.10%和1.25%)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560只7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鸭.每组饲喂1种试验日粮,试验期为7~21日龄.结果表明:与低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相比,高能量高蛋白质日粮显著降低北京鸭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赖氨酸日摄入量(P<0.05);但此2种能量蛋白质水平日粮的料重比、蛋白质和能量的日摄入量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对北京鸭日增重、料重比和赖氨酸日摄入量有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采用折线模型估测2种能量蛋白质水平下7~21日龄北京鸭获得最大料重比时赖氨酸的需要量,在高、低能量蛋白质水平条件下,赖氨酸需要量占日粮百分比分别为0.90%、0.80%;占蛋白质百分比分别为4.50%、4.44%.由此得出,当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发生改变时,应采用适当的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配制日粮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维生素B6对1~21日龄雄性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B6需要量。试验设7个维生素B6添加水平(0、0.66、1.32、1.98、2.64、3.30、3.96 mg/kg),维生素B6添加形式为盐酸吡哆醇。336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6只,饲养至21日龄。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B6缺乏会显著抑制肉鸭生长,随维生素B6添加水平升高,北京鸭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而采食量和料重比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以日增重为评价指标,依据折线模型,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B6适宜添加量为1.24 mg/kg。当考虑到基础日粮中维生素B6含量时,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B6总需要量为3.17 mg/kg。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4×5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二者的互作关系。960只1日龄北京鸭随机分为2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子,每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的试验日粮。各处理组日粮中赖氨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50%、0.80%、1.10%、1.40%,精氨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65%、0.90%、1.15%、1.40%、1.65%。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对生长前期北京鸭有一定的互作效应。随日粮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表现升高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40%赖氨酸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水平的赖氨酸处理组。随着日粮精氨酸水平的升高,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2周平均体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分别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2周平均体重为指标建立二次曲线模型,得出1~14日龄北京鸭精氨酸水平分别为0.907%、0.906%、0.946%、0.907%,根据赖氨酸/精氨酸比与生产性能关系图,得出最适赖氨酸水平为1.10%,且在...  相似文献   

14.
不同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2因子设计试验,将560只1日龄北京鸭z系雏公鸭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7只,研究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0~3周龄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的代谢能(ME)设12.75、12.12、11.45、10.87、10.24 MJ/kg 5个水平,粗蛋白质(CP)设20.5%、17.5%两个水平.结果表明:(1)能量水平对体重、日增重、腹脂重及腹脂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蛋白质水平对降低腹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胸肌、腿肌重及其占体重比率都不受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21日龄北京鸭体重、日增重及料重比.(2)采用折线模型以料重比及采食量为衡量指标对高蛋白质水平下能量需要量进行估测得出,在20.5%蛋白质水平下,要获得最佳料重比及最低采食量.能量水平分别为12.60MJ/kg和12.56 MJ/kg.  相似文献   

15.
1~21日龄不同性别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估测 1~21日龄不同性别北京鸭核黄素的需要量。采用 2(性别:公、母)×9(饲粮核黄素水平:1.2、3.2、5.2、7.2、9.2、11.2、13.2、15.2、41.2mg/kg)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 1日龄健康的 Z3系北京鸭公鸭和母鸭各 360只,公鸭和母鸭均随机分为 9组,每组 5个重复,每个重复 8只鸭。结果表明:性别对 1~21日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血浆核黄素水平以及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核黄素水平对 1~21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血浆核黄素水平以及血浆ALT、AST、LDH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分别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血浆核黄素水平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 1~21日龄北京鸭公鸭核黄素需要量分别为3.31、3.24、5.20、3.82mg/kg,母鸭核黄素需要量分别为 3.27、3.19、3.33、3.84mg/kg。  相似文献   

16.
生长前期北京鸭维生素E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0~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E的需要量。试验一维生素E水平为0、5、10、20、40、100IU/kg和400IU/kg,选取392只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处理组8个重复,每重复7只。试验二采用半纯合日粮,维生素E水平为0、10、20IU/kg和100IU/kg,选取192只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饲养期均为14d。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提高0~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以日增重为评价指标,北京鸭维生素E最低需要量为10IU/kg。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9个硫胺素添加水平(0、0.5、1.0、1.5、2.0、2.5、3.0、4.0、16.0 mg/kg)对1~2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估测北京鸭生长前期硫胺素的需要量。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630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结果表明,不同硫胺素添加水平对1~24日龄北京鸭日增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4 mg/kg添加组采食量和料肉比显著提高(P<0.05);基础饲粮中硫胺素含量能满足生长前期北京鸭需要量,无需额外添加;生长前期北京鸭对过量硫胺素有一定的代谢能力,即一定范围内,硫胺素过量对生长前期北京鸭没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对北京鸭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6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720只1日龄健康的Z2型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配制钙/磷比例分别为0.8/0.4和0.4/0.2的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的维生素D构成试验日粮,维生素D设6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250、500、1000、2000、3000IU·kg-1,饲养期为14d。结果表明:日粮维生素D水平显著影响北京鸭的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血浆钙含量在维生素D水平达到2000IU·kg-1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北京鸭的血浆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P0.05)。当维生素D水平由500IU·kg-1增加到1000IU·kg-1时,胫骨灰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继续增加维生素D含量,对胫骨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达到2000IU·kg-1时,胫骨灰分钙含量达到最大值。日粮维生素D水平对胫骨灰分中磷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日粮维生素D水平与钙磷水平均影响北京鸭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胫骨指标。0~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1000~2000IU·kg-1。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出壳至14日龄北京鸭对苏氨酸需要量。试验1采用苏氨酸含量分别0.78%、0.84%、0.90%、0.96%和1.02%的生产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苏氨酸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74%、0.83%、0.88%、0.92%和1.00%)。试验2在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1种晶体氨基酸,使饲粮中苏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60%、0.70%、0.80%、0.90%、1.00%和1.10%(苏氨酸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60%、0.75%、0.89%、0.95%、1.01%和1.09%)。两个试验的北京鸭均采用笼养,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笼)6只。以重复为单位,每周记录试鸭的增重和耗料量。14日龄,试验鸭进行屠宰采样分别收集胸肌、回肠消化物和血清,测定其胸肌率、粘蛋白分泌和血清指标。在两个试验中,根据二次折线回归模型,获得14日龄北京鸭体重和出壳至14日龄增重对苏氨酸的需要量(以饲粮苏氨酸含量表示)十分相似,分别为0.87%和0.86%。由二次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其他指标的结果发现,北京鸭苏氨酸的需要量大小顺序分别为:粗粘蛋白分泌量胸肌率血清免疫活性。综合上述结果,根据二次折线回归模型获得北京鸭出壳至14日龄苏氨酸需要量为0.81%~1.00%,其中饲粮0.81%苏氨酸可使北京鸭获得最大的饲粮采食量,1.00%苏氨酸获得最高的血清Rb L100活性。由二次曲线模型回归分析获得北京鸭出壳至14日龄苏氨酸需要量为0.90%~0.98%,其中饲粮0.90%苏氨酸获得干物质摄入量为基础的最大粗粘蛋白分泌量,0.98%苏氨酸获得最高料重比。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核黄素水平对15~42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88只体重相近的15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核黄素水平为1.38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4.00和5.00 mg/kg核黄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核黄素显著提高了15~42日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核黄素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核黄素可显著提高15~42日龄雄性北京鸭的生长性能和血浆核黄素含量。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血浆核黄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15~42日龄雄性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为2.24~2.66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