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娓  冯江 《农业与技术》2000,20(5):17-19,37
近年来,养殖对虾业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究其原因很多,但对虾饵料的解决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天然饵料发展到配合饵料的过程中,对虾养殖业进入了指数增长阶段。然而随之而来的虾病,又使对虾养殖业进入了相对的滑坡阶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的科研工作者从饵料入手,研究对虾的抗病机理,有的学者提出了人工鲜活饵料(如沙蚕、蛤、蝇蛆等)能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延缓病程。但是投喂鲜活饵料成本很高,而且营养成分为全。为此,有的学者提出了配合饵料和鲜活饵料配合使用。本文查阅了大量文献,试图对国内外对虾饵料的发展状况及其天然饵料、鲜活饵料和配合饵料的特点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金霄  李灿 《河南农业》2016,(35):44-45
生物饵料是在人们精心筛选和培育之后,将饵料以活体的形态运用到水生生物的养殖中.其中,微藻生物被作为生物燃料来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作为饵料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同样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具有其他生物没有的特点,其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在陆地上培养还是在水下培养都可以获得更多的藻类产品,给水生生物带来的营养也是非常丰富的.另外,动物性生物饵料是指在水面上栖息的一些昆虫类生物,水生生物会自行出水捕食,其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基于此,详细叙述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如何培养生物饵料以及对生物饵料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1 水产饵料膨化机的发展由来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养殖方法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需要。水产养殖工艺不断更新,尤其是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特种水产养殖的快速崛起,迫切希望能有一种漂浮于水中长时间不沉不散的水产饵料,来满足新模式水产养殖的需要。水产饵料膨化机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过去,长时间的传统水产养殖都是用粉饵,在池塘边的饵料台上进行喂鱼。然后出现软颗粒、硬颗粒。但这种饵料都是沉性饵料,且抗水性差,十几分钟后已溃不成形。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生产一批简易式水产饵料膨化机。至…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由邢克智教授主持的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工厂化养殖石斑鱼营养需求及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成果——"石斑鱼人工饲料配方"转让仪式在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成果转让费为200万元。邢克智校长与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森分别代表天津农学院和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仪式上签字。石斑鱼是我国南方沿海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也是天津地区的特色养殖对象。我国养殖石斑鱼的饵料以冰鲜野杂鱼为主。随着石斑鱼养殖业的兴起,天然饵料越来越供不应求,且投喂野杂鱼带来的如营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9,(11):80-82
目前,我国常见的水产养殖饲料有天然饵料、人工配合饲料和预混料。为鱼类养殖饲料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介绍了3种饲料的选择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并对我国水产养殖饲料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水产饵料诱食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饵料诱食剂是基于水产动物对食物有选择性的摄食行为,根据水产动物的特别嗜好(或口癖),通过利用其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本能的“气味印记”(遗传、认识后记忆),把这种嗜好的“偏嗜指数”,运用到配合饵料中引诱水产动物迅速摄食、缩短摄食时间、增加摄食量、减少饵料损失、提高饵料利用率和生长率,进而达到诱食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水产养殖行业迅速发展,伴随着养殖业发展的是水产养殖饵料行业的发展。探究水产饵料行业发展状况,以舟山市利鑫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进行深入分析,评判水产饵料行业发展困境,针对困境提出相应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牛蛙蝌蚪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6尾牛蛙(Rana catesbeiana)蝌蚪肠内食物检表明:蝌蚪食由大量腐殖质、人工配合饲料、饵料生物组成。饵料生物共地13大类87种,其中硅藻门17种、绿藻门35种、蓝藻门10种、褐藻门5种、金藻门5种、黄藻门4种、甲藻门2种、原生动物4种以及轮虫、枝角类、虫卵、水生昆虫、浮游植物未定种各1种。不同发育期蝌蚪肠道内的饵料生物组成和优势种群各不相同,结果提示,牛蛙蝌蚪是一种以摄食腐殖质或配合饲料为主,饵料生物为辅的杂食类型动物。  相似文献   

9.
头足类的乌贼、章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其中部分种类已成为富有潜力的水产养殖对象.目前头足类的人工养殖主要依赖于天然饵料,配合饲料的开发一直未取得重要突破.文章综述了头足类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对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需求,以及配合饲料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养殖头足类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是残饵和排泄物引起的水质败坏,导致养殖生物发病以至死亡.光合细菌技术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形成的生物技术,将天然水体自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光合细菌繁殖后引进养殖水体,达到净化目的.光合细菌在厌气条件下利用水中的有机质及其分解产物氨氮、硫化氢、胺等有害物质生长繁殖,从而减少养殖生物发病和死亡.光合细菌菌体无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65%以上)、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养分,作为优质饵料提高养殖生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测算水产养殖业潜在产能对保障食物安全意义重大,但目前对我国水产养殖业产能的动态变化研究较少。论文基于传统农业产能测算方案,创新性提出了1个综合性的测算方案,按生产方式,分省、分区测算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综合性的测算方案切合实际,具有便捷性和科学性。这一方案可在全国推广,运用到省、市、县的水产养殖产能测算工作中。开展大规模本底调查是下一步产能测算的重要工作。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测算为7300万吨。养殖面积下降已对水产养殖业产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单产水平的提高对产能贡献巨大。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和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是未来扩大产能最具潜力地区。稳住养殖面积与提高单产水平是提高渔业产能的两个抓手,提高海水大水面养殖的单产水平对提高我国大水面养殖产能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生态养殖是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综述了水产生物饵料的数量和质量、溶解氧、氨氮、二氧化碳含量等水质因素和养殖生物密度等限制水产养殖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并根据养殖生物的食性、空间位等方面,探讨了不同种类之间混养和综合养殖等水产养殖模式确立的原则,以期为优化生态养殖模式、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和保护养殖环境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渔业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了约1/3动物性蛋白质,为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我国已经开发利用了大部分适于水产养殖的水体(包括内陆)。综述了我国的水产养殖选址和养殖容量管理的现状。在我国,与水产养殖选址相关的因素包括当地陆地和水面的功能区域规划、水体和其他环境质量要求、对当地环境和社区福利的影响。目前国内存在的诸如超容量养殖、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压力和环境恶化、内陆淡水养虾的快速扩张以及水产养殖相关法律执行的困境等,是影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分析了虚拟管理工具(如数据库、模型)和生态系统方法在我国水产方面的应用及相关因素。水产养殖结构中肉食性品种所占比例的连续增加,表明我国水产养殖净产出食物的能力正在变弱,而由水产养殖自身导致的环境压力正在增加。水域区划规划实施存在问题以及水产养殖废物排放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立法,是限制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合理选址和养殖容量管理的瓶颈,为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对原有技术的创新和优化,还可以 保证玉米种植的质量、产量和销量。本文针对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推广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当 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精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酶,在生命体的能量代谢中起着较大的作用,其广 泛存在于多种昆虫和高等生物中。近年来,随着对精氨酸激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在多种 可食用生物中的食物过敏作用。本文介绍了精氨酸激酶的性质、重组表达和鉴定以及不同方法 对其过敏原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免疫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养殖业越来越受困于病害的频繁发生,尤其是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给鱼、虾等水产动物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类和抗生素类药物毒性较大,容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且严重污染水环境。中草药具有其安全、低毒、环保等特点,越来越为水产养殖界所关注,相关的应用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以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中中草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报道显示中草药具有提高水产动物(鱼、虾、蟹等)免疫机能的作用,并在抗病毒、抗菌和抗寄生虫等方面表现出有效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水产养殖动物的成活率。目前的研究趋势是从过去的复方制剂研究更多地向一种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免疫促进作用研究过渡,同时相关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强,有助于精准用药和降低成本,拓宽了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上的应用前景,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业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疾病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沉水植物与环境关系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沉水植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价值和渔业价值,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的影响,以及受损水域中重建沉水植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水产养殖需要解决与粮食安全、减贫和提供就业、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以期达到更加可持续地发展。本文系统综述了200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中国水产养殖业自2000年以来获得了持续的发展,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的特种养殖品种使得产业多样化水平增加,一些传统的养殖模式逐渐消失,而新的养殖技术和模式不断涌现。中国水产养殖的变化和发展响应了社会发展对水产养殖业的需求。然而中国水产养殖目前仍面临诸如生态环境、科技水平、产品供应结构、小农生产和政策风险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不断进步,发展水产养殖的主要侧重点也逐渐从提供食物到提供就业和发展经济,再到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中国水产养殖业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设施装备技术、信息技术、遗传育种技术、营养饲料和病害防治技术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努力提高水产养殖业规模化和组织化,促进渔业“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并在新形势下逐渐走向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植物食品中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14,自引:4,他引:110  
标记基因是筛选转基因植物的有效方法。目前转基因植物已广泛进行了田间试验,有些已被批准商业化应用。鉴于几乎所有转基因植物中都含有标记基因,且同一标记基因已转入不同的作物中,因此今后人们消费的食品中标记基因及其产物的含量将增大,其安全性引起了普遍关注。国际机构如FAO、WHO、OECD、以及美国的FDA、北欧部长委员会等都在研究和制订条例,我国尚未将遗传工程体(GMO)食品安全性的评价提到议事日程上。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重点以北欧部长委员会的出版物(1996)为兰本,结合国际机构的咨询研讨结论,就植物食品中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评价作一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陆地农业资源退化和人口总量上升的双重压迫下,淡水养殖有望成为支撑我国居民口粮供给的另一支柱产业。基于2007-2014年我国省域淡水养殖面板数据,探寻了我国淡水养殖区域的格局变化,利用全局Moran’s I指数考察淡水养殖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构建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淡水养殖业呈现出"东南热、西北冷"的特点,省域间的空间相关性逐年显著;2淡水养殖资金投入增加、养殖面积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会对淡水养殖量有正向的作用,体现我国淡水养殖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3淡水养殖面积负间接效应反映"过度养殖"和环境污染对淡水资源的破坏会减缓淡水养殖业的发展;4淡水养殖业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之间不矛盾,在未来可以稳定持续地提供淡水产品,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重要保障。最后从合理规划淡水养殖区域格局、平衡省份间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和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的监管3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淡水养殖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