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复合农林业模式是我省西部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吉林省西部面临的生态与经济问题,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对复合农林业概念、主要模式、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提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吉林省西部跨越式发展的理想模式,并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开始,利用封、播、补、改等措施,在吉林省西部的“三化”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治理效果明显。本文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生态草建设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生态草建设应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在生态草建设的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王军繁 《吉林林业科技》2002,31(2):26-27,36
阐述了吉林省西部生态草建设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建设措施,提出了以草为本,乔灌草结合,工程措施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等生态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就吉林省西部沙区防护林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性发展提出三点意见:1.巩固农防林成果,培育速生丰产型农防林,发挥生态经济双重效益;2.积极发展商品林基地建设,广开多种经营门路,增强林业发展实力;3.推广“林、草、田”,“林、果、药”综合治理沙地经济生态系列模式,把西部沙地建成多效益复合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5.
荒漠化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国际与国内,都在研究探索。吉林省为治理荒漠化土地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把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作为重中之重。吉林省林业部门的绿色使者们也开展了生态草建设的创举,揭开吉林省治沙史上的新篇章。所谓生态草建设,就是指在荒漠化土地上,以恢复和改善植被为目的,采取封原育草,植灌种草、林草结合等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的活动。生态草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四项,一是由各县(市、区)政府在充分协调土地、农业、牧业、水利等部门的基础上,提出急需治理的“三化地块。二是由林业部门和单位组织生态草建设…  相似文献   

6.
生态草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述了吉林省进行生态草建设的战略意义,林业部门搞生态草建设的优势,生态草建设的技术措施以及生态草建设为发展草业经济带来的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7.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是我国北方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植物,已被列为制造生物柴油的八大树种之一。文冠果寿命长,适应性强,耐严寒、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抗病虫害能力强,在吉林省西部推广文冠果栽培,可以增加绿化树种,推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步伐,有利于促进西部生态产业发展、拓展西部林业发展空间、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议将文冠果作为西部生态建设和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的首选树种加以推广,并逐步扩大培育面积,建设吉林省西部林业生物质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8.
在肯定三北防护林建设成绩的同时 ,指出目前吉林省西部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经营森林理念及其在吉林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经营森林理念,并阐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森林的内涵及与传统的森林经营的区别;分析、总结了经营森林理念在吉林省实施“三大区域战略”,即东部“大森林”、中部“大粮仓”、西部“大草原”的应用实践与经验;吉林林业走的是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探索出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经济与生态双重产出的符合吉林省林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高强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以吉林省西部向海保护区为例,探讨了保护区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生态服务功能受到的影响。分析了该区域存在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提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地利用本区域的生态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吉林省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森林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林业省份,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生态建设现状和趋势,揭示了所面临的生态与经济问题。将吉林省划分为三个经济区:中西部农牧区、东部低山丘陵多种经营区和长白山国有林区。讨论了每个区的生态建设、发展方向和任务,并对该省的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及研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祁连山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生态问题,从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态移民、保护区与社区共建等方面初步提出了保护区建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系统谋划好吉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标党中央及吉林省委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分析了现存问题,提出了规划的总体思路。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从“绿色赋能、协同共治、制度护航”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相关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加快广东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阐述了政府宏观调控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水源林、城市环境林和风景林建设的设想,并展望今后的发展前景,指出强化生态意识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广东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国50多年来,广东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林业生态建设已成为广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助推器,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纽带。文章从林业生态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入手,针对其在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分类经营、科技人才和森林旅游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促进广东林业生态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傅俊卿  傅饶 《森林工程》2010,26(3):66-68,77
针对吉林省森林资源和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生态省建设的建议。了解吉林生态立省的总体规划,采取建立长白山林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新林区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意识,转变林业经营理念等具体措施,建立有效的森林资源监督机制以保证生态立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建德市庭院林业发展模式和经济、生态效益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建德市庭院林业发展较快,成为农村庭院经济的重要成份,并对改善农林生态环境起了重要作用。通过点面结合调查,基本掌握了该市庭院林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主要树种构成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吉林西部的生态特点、植物地域分布规律和林少草稀的主要矛盾之后,论述了乔灌草结构是最佳生态结构,最后介绍了生态草建设工程是按照生态适应性和植物地域分布规律建设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0.
湘中丘陵区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六种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湘中丘陵区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六种经营模式,针对丘陵山地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生态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林下资源开发应采取“适宜、适当、适度、适用”的原则,确保丘陵区生态公益林林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