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介绍了日本大阪栽培葡萄采用棚架上盖薄膜、疏果、掐穗尖、叶面喷肥、喷赤霉素等方法取得了稳产优质的效果和通过农协切磋技艺及推销产品的经验。分析了南京葡萄栽培和采收中的问题。提出了控制产量、保证优质、修剪果穗,推迟采收、叶面喷肥、秋施基肥、推行棚架、加强冬管等一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葡萄棚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址、架设棚架、安装滴灌设备、栽培定植、施肥、土壤管理、树体管理、采收、采后管理、病虫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总结葡萄庭院式栽培技术,包括棚架形式、品种选择、定植、土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葡萄优质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4.
篱棚架龙干型整枝栽培是红提葡萄优质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从园地选择与规划、篱棚架设计、整枝、田间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红提葡萄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葡萄叶面喷肥,投资少,见效快,操作方便,节省肥料,是发展葡萄生产,实现增产增收的好措施。葡萄叶面喷肥最佳时间是在生长前期、花前、花后和生长后期。生长前期,应以氮肥为主,喷施0.3~0.5%的尿素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这样可加大和加厚叶片,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新梢  相似文献   

6.
水晶葡萄山地棚架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园地选择、栽培密度、苗定植前处理、棚架搭建、肥水管理、果实套袋、整形修剪、夏季修剪、控产技术及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水晶葡萄山地棚架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秋季叶面喷肥对红地球葡萄抗寒性的影响,筛选最佳的秋季叶面肥喷肥配方,为葡萄丰产优质栽培提供支持。【方法】在红地球葡萄果实采收后,用氮肥、磷肥、铁肥、镁肥、钙肥和锌肥配置4种不同的叶面肥,以4种不同叶面肥配方进行秋季叶面喷肥处理,以喷水为对照,各处理均每隔10d喷施1次,共喷施3次。于冬剪时选取一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经4,-5,-10,-15,-20,-25℃冷冻处理12h后,采用凯氏定氮法、硫酸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蒽酮比色法、电导仪法、氮蓝四唑光还原法等对其营养水平和抗寒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秋季叶面喷肥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营养及抗寒性的影响。【结果】秋季叶面喷肥处理的一年生枝半致死温度(LT50)为-13.73~-11.86℃,均低于对照。-15℃冷冻处理后,各处理一年生枝抗寒指标的测定值与其4℃测定值相比,相对电导率的增幅为92.13%~129.77%,但均低于对照的增幅(144.14%);各处理一年生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幅分别为72.25%~110.72%和66.94%~114.46%,除处理1的增幅稍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的增幅分别较对照提高1.36%~19.76%和18.82%~45.81%;各处理一年生枝脯氨酸含量的增幅为185.29%~201.09%,较对照提高29.33%~45.13%。-20℃冷冻处理后,各处理一年生枝的丙二醛(MDA)含量与其4℃测定值相比,MDA含量的增幅为45.40%~69.70%,较对照降低25.24%~49.54%。各喷肥处理一年生枝贮藏的可溶性糖、淀粉、锌、铁、钙分别为243.1~374.1,103.1~237.2,25.44~56.74,29.06~54.58和14.34~18.23g/kg,均高于对照;以对照为基数,对于可溶性糖和淀粉,均以处理3的增幅最大,增幅分别为137.22%和148.90%;对于钙元素和锌元素,均以处理4的增幅最大,增幅分别为36.86%和161.47%;对于铁元素,则以处理3的增幅最大,为95.14%。【结论】结合红地球葡萄抗寒指标和营养分析,不同秋季叶面喷肥配方处理的红地球葡萄一年生枝抗寒性和贮藏营养能力均有明显提高,但与对照和其他处理相比,以处理3(11.5%磷肥+0.6%铁肥+0.6%钙肥;22.0%磷肥+2.0%铁肥+1.0%钙肥;32.0%磷肥+2.0%铁肥+1.0%钙肥)和处理4(11.5%磷肥+0.6%镁肥+0.5%锌肥;22.0%磷肥+2.0%镁肥+1.0%锌肥;32.0%磷肥+2.0%镁肥+1.0%锌肥)的喷肥配方对红地球葡萄抗寒性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秋季叶面喷肥对红地球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秋季叶面喷肥对红地球葡萄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秋季喷肥配方,为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10在陕西渭南红地球葡萄果实采收后,以喷清水为对照,设置4个不同配方叶面喷肥,每10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在2013年春季测定不同处理红地球葡萄萌芽期冬芽的纵横径,于新梢生长期测定新梢直径及长度,于花蕾期测定花粉生活力及叶面积,于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产量。【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喷肥处理使红地球葡萄的冬芽纵、横径,新梢直径、长度及叶面积和花粉生活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幅分别为12.15%~43.81%,1.84%~32.24%,8.08%~11.86%,26.62%~68.56%,3.23%~9.81%,13.68%~58.50%。各喷肥处理的百粒质量和百粒体积分别较对照增加10~20g,2.1~11.9cm3;各喷肥处理果蒂拉力和硬度分别为6.87~7.21N,3.90~4.58kg/cm2,均低于对照(7.72N,4.60kg/cm2)。各喷肥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糖酸比分别较对照高0.7%~2.1%,0.012 5~0.248 8mg/hg,9.343 6~16.070 3,且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对照。各喷肥处理的总产量增幅为21.47%~57.25%,其中处理4和处理5的总产量增幅都达到57%左右。【结论】与其他喷肥处理相比,处理4和处理5可以有效促进红地球葡萄树体生理生长、改善果实品质及提高果实产量。处理4(第1次.1.5%磷肥+0.6%铁肥+0.5%钙肥;第2次.2.0%磷肥+2.0%铁肥+1.0%钙肥;第3次.2.0%磷肥+2.0%铁肥+1.0%钙肥)和处理5(第1次.1.5%磷肥+0.6%镁肥+0.5%锌肥;第2次.2.0%磷肥+2.0%镁肥+1.0%锌肥;第3次.2.0%磷肥+2.0%镁肥+1.0%锌肥)是较好秋季喷肥配方。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区优质巨峰葡萄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顺光  杨朝勇 《农技服务》2009,26(6):111-111,134
从采取水平棚架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适当控枝,病害防治及套袋等方面介绍了武陵山区优质巨峰葡萄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葡萄常规栽培管理中,叶面喷施药肥是科学运用肥水的重要手段。目前生产上主要以0.3%磷酸二氢钾为主,为使葡萄更优质、高产、安全,笔者近年来试用了安徽省农科院生产的多功能药肥美洲星作葡萄根外追肥,经2年的对比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西藏林芝地区野生花卉多蕊金丝桃的茎断为外植体,试验结果表明①对比野外直接采用外植体和经室内黄化处理的外植体组织培养效果分析发现,经黄化处理的外植体污染率低,但分化明显没有野外直接采用的外植体强.②在MS培养基上,当NAA浓度为0.5mg/kg时,BA浓度取1.0~4.0mg/kg时,多蕊金丝桃的芽诱导率较高,而且去除顶端是促进芽发生的有效途径.③采用MS+IBA3.0mg/kg作为壮苗培养时最为有效,产生的芽健壮.在再一次的培养中观察到,在MS+IBA3.0mg/kg上培养的芽丛再次转接到MS+NAA0.5mg/kg+BA1.0mg/kg上后才能继续扩繁.④在1/2MS+IBA2.0mg/kg+BA0.5mg/kg+KT6.0mg/kg+0.2%AC(活性碳)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明显.出瓶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酸枣离体组织培养结合^60Co-γ射线辐照获得突变株的技术。(1)酸枣叶片外植体在含有ZEA 1mg/L,2,4-D0.5mg/L和NAA0.5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经^60Co-γ射线辐照后在含有ZEA1mg/L和NAA0.5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幼苗;(2)试管苗用20-30Gy^60Co-γ射线辐照后,在BAP2mg/L和IBA0.4mg/L的MS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苗繁殖。(3)不定苗在含有IBA1mg/L和IAA0.4mg/L的MS培养基上生根。此外,用200-450Gy^60Co-γ射线辐照种仁,也能获得突变株。  相似文献   

13.
以何首乌嫩茎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何首乌生根培养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何首乌生根培养因子的作用大小为培养基〉IBA〉蔗糖〉NAA,诱导何首乌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2mg/L+IBA1.0mg/L+30g/L蔗糖。  相似文献   

14.
用三种杜鹃花的茎尖组培快速繁殖,主要对增殖培养中激素种类与浓度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根据本试验的增殖系数和培养时间推算,一个茎尖一年内可获得试管苗15000~20000株。  相似文献   

15.
用葡萄科山葡萄藤叶作外用止血试验的结果表明:小白鼠断尾止血时间为1分50秒,兔股动、静脉半切开止血时间为1分20秒,兔耳动脉切开止血时间为40秒。  相似文献   

16.
栽培方式对哈密瓜光合速率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爬地和立架2种栽培方式,研究其对2个哈密瓜品种叶片光合速率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植株伸蔓期,爬地栽培低节位叶片光合速率高于立架栽培,而高节位叶片光合速率立架栽培高于爬地栽培;2种栽培方式在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植株生长,叶片光合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爬地栽培叶片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果实发育初期(授粉后7 d左右),而立架栽培叶片光合速率最大值发生在果实发育中期(授粉后20 d左右);在爬地栽培光合速率达峰值前,其值始终大于立架栽培,但之后立架栽培光合速率则显著高于爬地栽培;相比爬地栽培,立架栽培平均单果重增加163%~277%,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78%~309%。可见哈密瓜立架栽培比爬地栽培的产量和果实内在品质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猕猴桃栽培的品种与区域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长江流域5个主栽与适栽的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和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A.chev.)C. F. Liang et A.R.F erguson]品种,11个栽培地区,首次系统地探讨了区域气象要素指标、园地栽培管理水平、土壤农化性状与树体营养状况对猕猴桃树生物学特性、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年平均气温、无霜期长度、逆境胁迫的频率与程度是品种区域选择的主要依据。并分析了品种选择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区域选择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夏甘薯生长前期末喷浓度为250ppm和500ppm的乙烯利,有控制茎叶徙长和提高薯块产量的作用。被处理的植株蔓长缩短,分枝数目增加;叶片变小、变厚,数目增多,叶片面积减少;生长中期,250ppm处理者叶面积系数比对照降低0.22,500ppm处理者比对照降低0.07;生长后期,250ppm处理者叶面积系数比对照增加0.8,500ppm处理者叶面积系数比对照增加0.4。处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所增加,叶色深绿;光合效率有所提高,同化产物分配方向有所改变,向薯块内运输的量增加,平均叶片和茎及叶柄干重,250ppm处理者比对照降低2.9%和4.1%,500ppm处理者比对照降低0.6%和2.2%;平均薯块干重,250ppm处理才比对照增加9.1%,500ppm处理者比时照增加3.2%,薯块产量明显提高。500ppm处理者增产14%,250ppm处理者增产6%。  相似文献   

19.
枇杷胚乳培养获得植株试验初报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正>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亚热带地区的初夏度淡水果。它品质优良,但种子多而大。因而培育无籽枇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在培育无籽果实的几条途径中,利用胚乳培养以获得三倍体植株是一条较有希望的途径。已报道的苹果、柑桔、猕猴桃等果树的胚乳培养获得植株,正是这方面研究的有意义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紫枝玫瑰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枝玫瑰品种茎段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C 0.8 mg*l-16-BA 0.08 mg*l-1NAA 2g*l-1AC。增殖培养基以MSC 1.8mg*l-16-BA 0.08mg*l-1NAA 0.4mg*l-1GA3较好。而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C 0.55 mg*l-1NAA 2.3 mg*l-1IBA 2 g*l-1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