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市从1999年起引种乐昌含笑和深山含笑,已培育乐昌含笑苗木115.15万株、深山含笑苗木22.54万株,生长情况普遍良好。乐昌含笑苗5年生,平均高达3.5cm,最高达5m以上;平均胸径4.4cm,最大达5.2cm;当年春梢长平均53.5cm,最高达70cm以上。深山含笑苗6年生平均高3.96m,最高达4.85m;平均胸径4.4cm,最大达6cm;当年春梢长平均57.1cm,最高达82cm。在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景观林营造中试验推广乐昌含笑大苗10.15万株;深山含笑大苗0.35万株,春季造林成活率平均达80%~90%,秋季造林成活率平均达60%~70%。据调查,深山含笑5年生苗木即可开花,花期每年春、秋各1次,春季花后结实,种子播种后可出苗;乐昌含笑7年生苗未见开花。  相似文献   

2.
2001年2月我市从广东省英德市沙坝镇引种麻竹。引种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1%.保存率达88%。结果表明:①2001年新竹平均胸径为3.4cm,平均株高为3.9cm。2002年新竹平均胸径为5.6cm,平均株高为5.9cm。2003年新竹平均胸径为7.8cm,平均株高为9.5cm。②经三年培育,2003年每公顷平均产笋量达22.5吨,产值达3.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场是一个生产毛竹为主的采育林林,总面积1.6万余亩,其中毛竹林面积8,000亩左右,占总面积的50%,年产商品毛竹23万株。几年来,培育大毛竹试验取得初步成效。全场毛竹平均眉围由原29.4cm增加到32.9cm,增粗11.9%;平均枝下高,由原来的7.8m,增加到8.12m,增长41%,全高由原来的16.4m,增加到17.5m,增长67%。目前最大眉围达57.5cm,总蓄积量由170万株,增到210万株,其中大径竹的比例由30%上升到60.5%。培育大毛竹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林业体制改革以来,资源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总结过去造林重造轻管,不讲质量,保存率低的教训,因地制宜,采取高标准、高质量集约经营,良种壮苗造林的办法。1985年至1991年7年间,全县有45个村、一万户人家,联合贷款营造工程林17.6万亩,其中杉木17.25万亩,马尾松0.35万亩。经检查验收共保存16.10万亩,保存率由过去23%提高到91.5%,平均达标率62.3%,当年杉木平均高65cm,马尾松平均高35cm,均达到速丰林技术指标。其主要措施是: 1.适地适树规划设计,开展集约经营:县委、政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轻粘质壤土杞柳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城地区在半干旱轻质粗壤土上引种杞柳,采用扦插育苗方法,两年育苗平均成活率91.1%,平均苗高1.73m,地径1.24cm,共生产合格苗30.5万株。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区笋竹林定向改造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山县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为重要的山区县和林区县。竹林资源是霍山县的一大资源优势,现有毛竹面积40万亩,总立竹株数6000万株,平均每亩150株,竹林占全县有林地面积215万亩的18%,立竹平均胸径9.1cm、最大胸径17.8cm。霍山是长江以北唯一的毛竹分布大县,有“江北毛竹第一县”之称,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竹子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7.
我场从1984年以来,采用雪松冬季扦插育苗,获得良好的效果,成活率达91%,一年生苗平均高度36cm,新梢生长平均29cm,而春插苗平均成活率66%,当年苗木平均高度26cm,新梢生长平均18cm〈见表1〉:  相似文献   

8.
根据林业部“凡未采用良种壮苗造林的,不作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验收,不享受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种优惠”的精神,为了按质按量地完成速丰林造林任务,从1987年开始,资源县在良种的选择和壮苗的培育上狠下功夫,使苗木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全县育苗2640亩,总产苗9054.8万株,其中杉苗2514亩,产苗8044.8万株,平均亩产3.2万株,一级苗2011.2万株,每亩平均8000株,出苗率为25%.二级苗3572万株,每亩平均14200株。优势株高75cm,地径1.2cm。育苗成效好的河口乡,1990年育杉苗24亩,产苗55.69万株,其中一级苗达44万株,亩平均1.8万株。具体做法是: 1.采取优惠政策,调动各方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扦插时间对杜茎山进行扦插繁殖试验,并在不同郁闭度环境下对杜茎山进行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以100%黄土做扦插基质,其扦插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达95%;50%营养土+50%黄土次之,其平均成活率为85%;50%细沙+50%营养土最差,其平均成活率仅为70%。扦插时间以10月扦插成活率较高,达94.5%;6月扦插成活率较低,为85%。杜茎山在郁闭度0.6~0.7的林下平均高88cm,平均地径0.423cm,生长较好;在郁闭度0.9的林下平均高仅22.5cm,平均地径仅0.33cm。  相似文献   

10.
资源县根据本县水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从1985年以来在搞好人工造林的同时,狠抓封山育林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封山育林总面积84万多亩。经检查验收,封育成效好的49万亩,其中以马尾松为主的用材林面积38万亩,占成效面积的78%,以杂木为主的防护林面积11万亩,占总面积的22%。现在封山面积有35万亩。根据标准地调查,封山五年的林地,每亩平均有幼树158株,林分平均高4.5m,平均胸径3.8cm,林相整齐,长势良好,达到人工造林的标准。几年来全县通过封山育林,绿化程度提高了20.40%。1989、1990连续两年获自治区封山育林三等奖,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1988年5月下旬用油茶芽苗嫁接,接穗采自邵东草坪油茶林场三个优良无性系:天_6、天_(16)、天_5共7000株,成活5500株,成活率78.6%,其中天_(16)成活率达91.5%;1990年2月出圃,平均高度53cm,最高61cm。每亩地可育苗5万株,按成活率80%计算,可得苗木1.6万株,每株0.35元,可得5600元,扣除成本,能获利润3000元,经济效益高,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紫珠无性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历经4年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紫珠扦插育苗无性繁殖和移栽造林丰产配套技术措施,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证实,效果显著。扦插育苗约30∽40d长出愈合组织,产生新根,60d后新萌条达20cm以上时即可移栽,育苗平均成活率为80%,最高达86.5%以上,1年生苗木平均高生长56cm,地径粗0.56cm,生长整齐,亩产壮苗2.7万多株,后代个体遗传的优良性状表现稳定;移栽造林在连续4个多月的夏旱、秋旱的情况下,成活率仍达95.9%,长势良好,1年生幼林平均高生长145.4cm,地径粗1.12cm,当年可采伐利用,以每2年采伐更新3次,平均每亩年产药材3.18t,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促进药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对湘林系列5、14、15、18、40、166等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4.6%-96.2%和71.3%-93.6%,平均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5-19.8cm和0.303-0.356cm,平均叶片数和冠幅值变化范围分别为8.7-12.7片/株和7.3-8.6cm,平均根长和根幅变化范围分别为6.0-6.8cm和4.7-6.5cm。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85.O%和88.5%,分别大于对照5.0%和2.1%;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5.8cm和0.33cm,分别大于对照1.4cm和0.022cm;平均叶片数为10片/株,大于对照0.8片/株;平均冠幅、根长和根幅分别为8.0cm、6.5cm和5.4cm,分别大于对照0.43cm、0.25cm和0.78cm。湘林166和湘林5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表现较好,其平均成活率、抽梢率及苗高、地径、叶片数量、冠幅与根长等均较大;湘林15和湘林40则生长表现较差,其平均成活率、苗高、叶片数量等均略低于混合优良无性系(对照)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云南拟单性木兰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其平均发芽率为52%,一年生平均高为8.55cm,平均地径为0.30cm。二年生平均高为31.4cm,平均地径为0.536cm。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闽楠播种芽苗设计3种不同移栽密度(株行距8cm×8cm、10cm×10cm、10cm×15cm)进行试验,比较闽楠一年生播种芽苗的生长量及苗木质量。结果表明:移栽密度以株行距10cm×15cm较适宜,苗木生长量最大,苗木质量最优,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度、≥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平均合格苗率、平均合格苗产量分别达47.2cm、0.45cm、24.5cm、21.4条/株、97.0%、65.04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猴欢喜播种芽苗进行苗床不同移栽密度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产量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生长量以株行距15cm×15cm最大,平均地径达0.62cm,平均苗高达36.4cm,平均主根长度达30.9cm,≥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10.9条。苗木产量和质量控制指标以株行距15cm×15cm密度较适宜,达1.77万株/667m2,培育的苗木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1982年搞了用塑料薄膜拱棚培育落叶松幼苗试验,取得了苗木平均高21cm、平均地径0.25cm,比露天育苗分别提高81%、25%,苗木合格率近100%的效果。现将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喜树播种苗采用6种移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0 cm×10 cm、10 cm×15 cm、15 cm×15 cm、15 cm×20 cm、20 cm×20 cm、20 cm×25 cm)进行幼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喜树播种苗移植密度以株行距15 cm×15 cm最适宜,1年生幼苗平均地径达1.14 cm,平均苗高达109.5 cm,主根平均长度达30.1 cm,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28.7条,合格苗率达33.4%,合格苗产量8.9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沙棘育苗通过地膜覆盖处理后,沙棘的成活率为79.1%,平均株高为17.8cm ,平均地径为0.24cm ,出苗率为82.4%。  相似文献   

20.
1基本情况全县现有捕竹豆7.3万亩,占株洲市输竹林总面积的29.3%。经营粗放,砍伐极不合理,致使竹林产量、质量逐年下降,平均每亩立竹100株左右,平均胸径7cm~scm,为了改变竹林逐年衰退现象,该县从1988年开始,先在大院农场的1.4万亩捕竹林进行刀抚和引鞭扩林,5年间引鞭扩林达4000亩,比原面积扩大2.8%。1996年对其中8400亩进行产量调查,平均亩产值超过500元。县领导高度重视,在这一典型致富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县已垦复施肥捕竹林2.2万亩,占总竹林面积的12.7%,刀抚7.l万亩,占总竹林面积的41%,余下的8万亩计划在ig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