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毛白杨杂种无性系BL107光合和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光强和CO_2浓度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BL107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比较了毛白杨BL107与易县雌株及大官杨不同叶子光合特性和光合耗水量.结果表明BL107光合光补偿点为18μmol·m~(-2)·s~(-1),光饱和点为950μmol·m~(-2)·s~(-1).光饱和时光合速率为16.15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33.蒸腾速率随光强增加而增大.增加CO_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增加,在光强为1000μmol·m~(-2)·s~(-1),温度为25℃时,CO_2饱和点为650ppm,大于1000ppm产生抑制作用.CO_2饱和时光合速率为22.26μmol·m~(-2)·s~(-1).增加CO_2浓度会降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100ppm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大.BL107最大光合速率在第20片叶,易县雌株和大官杨在第10片叶,BL107光合速率随叶衰老在第20片叶前不降低,由于叶面积较大表现较高的总光合速率.光合耗水量与光合速率有关,BL107最低光合耗水量84、易县雌株113、大官杨139.大官杨、易县雌株表现随叶衰老光合耗水量增加,BL107则略有下降,老叶增加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2年生杉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i6400-XT测定了人工光源下白、红、蓝、黄和绿光5种光质下不同光强对杉木幼苗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比较不同光质条件下杉木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光质不同光强下杉木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Pn)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在弱光强下(≤200μmol·m~(-2)·s~(-1)),红光下杉木幼苗叶片的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分别为5.743、6.783μmol·m~(-2)·s~(-1)。强光强下(≥1 500μmol·m~(-2)·s~(-1)),蓝、绿光下杉木幼苗叶片的Pn分别为13.158、13.400μmol·m~(-2)·s~(-1),高于其他光质,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均有增大,且绿光增幅大于蓝光。在中等光强下(200~1 500μmol·m~(-2)·s~(-1)),白光下杉木幼苗叶片的Pn、Ci均处于较高水平,黄光下杉木幼苗叶片的WUE和Ci在光强为500μmol·m~(-2)·s~(-1)时达到最大值后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给蔊菜生理生态研究及栽培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以药用植物蔊菜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其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及相关生理参数,探讨了拟合蔊菜光响应曲线的最适模型,同时研究了光合参数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指数模型是拟合蔊菜光响应曲线的最适模型,其R~2为0.987;蔊菜的光饱和点为1 239.38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37.834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CO_2)为18.404μmol·m~(-2)·s~(-1),暗呼吸速率(CO_2)为2.679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75。  相似文献   

4.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城市森林典型树种深山含笑的光响应特性、CO2响应特性及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深山含笑的光补偿点为85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333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23;(2)深山含笑的CO2补偿点为121μmol·mol-1,CO2饱和点为1728μmol·mol-1,羧化速率为0.028;(3)深山含笑的光合作用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主要的生理生态影响因子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等.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番石榴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田间对3个番石榴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珍珠番石榴、水晶番石榴和土种番石榴叶片的光饱和点均为1 400μmol·m-2·s-1, 光补偿点分别为110 04、158 89和170 97μmol·m-2·s-1 光合表观量子产量(AQY)分别为0 011 5, 0 009和0 006 2 当PAR≥800μmol·m-2·s-1时, 珍珠番石榴叶片的Pn、Tr、Cs值最高, 水晶番石榴次之, 土种番石榴叶片的最低 随着PAR的增加, 3个品种番石榴叶片Ci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同的光照强度下, 珍珠番石榴叶片Ci最低, 水晶番石榴次之, 土种番石榴叶片的Ci最大 珍珠番石榴年株产量显著高于水晶番石榴, 这与其具有较高的光合特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6.
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试验材料,研究硼肥、锌肥作为叶面肥喷施对其光合特性、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合理的油用牡丹栽培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施硼肥和锌肥能有效的增大自然状态下‘凤丹’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单施硼肥、单施锌肥和硼锌配施日平均净光合速率较对照组分别高16.46%、19.35%和37.43%,增大了光合产物的积累。通过模型对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喷施硼肥和锌肥能够显著增大‘凤丹’潜在光合能力Pnmax值和Amax值,最大值分别可达15.12μmol·m~(-2)·s~(-1)和34.59μmol·m~(-2)·s~(-1),同时对其表观量子效率(AQY)、初始羧化效率(ACE)、光饱和点(LSP)和CO_2饱和点(CSP)也有所提高,使其能够适应更宽广的光照强度和CO_2浓度范围。施用硼肥和锌肥叶片叶绿素含量(Chl)有显著提高,Chla/Chlb值增大;对叶片矿质元素氮、磷、铁、锰、硼、锌含量影响较大。所有结果均以硼肥和锌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菊芋光响应曲线最佳模型选择及其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菊芋的光合特性,以草地、林下两种不同生长环境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进行光响应曲线的测量,并选取最佳拟合模型,计算并对比两种环境条件下的光合参数,深入分析菊芋生理生长特性与生长环境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进指数模型为菊芋的光响应曲线最佳拟合模型,拟合所得R~2为0.999,光饱和点(I_(sat))为1 600μmol·m~(-2)·s~(-1))、光补偿点(I_c)为37.637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为27.256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2.218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φ)为0.059;菊芋为阳生植物,耐高温耐干旱;因此菊芋应种植在高温干燥的生境中,草地更适宜于菊芋的生存。  相似文献   

8.
贡嘎山地区黄背栎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合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自然条件下黄背栎光合作用日进程及光合响应。结果表明:(1)晴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比较平缓的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为7.15μmol·m-2·s-1,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气孔导度的变化一致,与大气CO2体积分数和叶片的胞间CO2体积分数的日进程相反;(2)随着CO2体积分数的增加,叶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效率增加,光饱和点、弱光下光量子利用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增加,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降低,较高的CO2体积分数可增强植物对强光的适应性,抑制暗呼吸作用。3种CO2体积分数下测得的黄背栎光饱和点为1486~1725μmol·m-2·s-1,光补偿点为46~76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2541~0.02969;(3)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CO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气孔导度随CO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CO2饱和点为1000~1200μmol·mol-1,羧化效率为0.0149~0.0420。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金银花新品种华金2号的光合特性,以传统农家品种鸡爪花为对照,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二者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华金2号金银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经相关性分析,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Cond)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温度(Ta)和蒸腾速率(Tr)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Ci)显著负相关,和相对湿度(RH)相关性不显著。华金2号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和光饱和点(LSP)均值分别为13.91μmol·m~(-2)·s~(-1)和1 426.67μmol·m~(-2)·s~(-1),高于鸡爪花(13.06μmol·m~(-2)·s~(-1),1 065.33μmol·m~(-2)·s~(-1)),而光补偿点(LCP)均值为40μmol·m~(-2)·s~(-1),低于鸡爪花(56μmol·m~(-2)·s~(-1))。华金2号较传统农家品种鸡爪花的光适应范围更广,耐阴性更强,光合速率更高,而较高的光合速率又是植株高产的前提,本试验初步的光合特性研究,可为华金2号新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脐橙光合特性及树冠光能分布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家脐橙为材料,研究其光合特性及树冠不同层间叶片光合速率(Pn)的差异.结果表明,脐橙叶片的光补偿点为18.0~27.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853.2~887.6μmol·m-2·s-1.晴天脐橙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上午700~900叶片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急剧增高,至900左右达最高峰,而后开始下降,至1300左右跌入低谷,此后又缓慢上升,至1700形成次高峰,到1900降至最低点,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树冠不同部位光合有效辐射(PAR)有差异,光合有效辐射树冠顶层>树冠外层>树冠内层>树冠中心,在树冠外层和内层不同的方位PAR南部>西部>东部>北部.树冠各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变化趋势树冠顶层>树冠外层>树冠内层>树冠中心,在树冠外层和内层不同的方位Pn南部>西部>东部>北部.  相似文献   

11.
芍药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5年生大田芍药‘大富贵’(Paeonia lactiflora‘Da Fugui’)开花期的光合作用。结果显示:芍药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1.8μmol·m-2·s-1,出现在11∶00;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规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芍药光合速率主要控制因子为非气孔限制。芍药的光饱和点为10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34.98μmol.m-2.s-1,光合表观量子效率为0.0409,表明芍药属阳性植物,且耐荫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在开顶式塑料薄膜气室设施条件下,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研究4年生盆栽牡丹品种‘凤丹白’生长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对高CO2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各自生长环境下,处理组OTC1[(1000±100)μmol/mol CO2]和OTC2[(700±100)μmol/mol CO2]的净光合速率在整个处理期间均高于对照组CK[(400±50)μmol/mol CO2]。处理30d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OTC1和OTC2分别比CK高125.78%、73.29%;处理60 d时,OTC1和OTC2分别比CK高135.34%、117.71%;处理90 d时,OTC1和OTC2分别比CK高261.10%、71.01%;处理120 d时,OTC1和OTC2分别比CK高239.49%、73.02%。生长量方面,处理60 d时,OTC1和OTC2的株高、单叶面积、基茎、株鲜质量、株干质量分别比CK增加8.61%、16.68%、2.56%、9.48%、9.63%和4.12%、6.35%、0.64%、5.56%、7.08%;处理120 d时,OTC1和OTC2的分别比CK增加8.41%、9.64%、2.50%、14.76%、9.20%和5.88%、12.90%、1.87%、10.52%、7.78%。CO2浓度增加,导致牡丹品种‘凤丹白’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光合特性日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东北红豆杉的光适应特性以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以5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光照条件下(全光照FL、60%全光照F1和30%全光照F2)东北红豆杉幼苗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明确其幼苗随光温变化的生理响应特点。结果显示:3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均呈现双峰变化趋势,9:00时Pn的峰值显著高于15:00时的峰值,且F2条件下的Pn最高,F1次之,FL最低;显然增加光照强度后,幼苗的Pn受到了强光的抑制。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规律与Pn相似,呈现出明显的双峰趋势,F2条件下幼苗的Gs变化幅度要小于其他2组幼苗的Gs;上午F2条件下幼苗的Tr最高,下午FL条件下的Tr最高。胞间CO2浓度(Ci)呈现V型变化趋势,上午F2条件下幼苗的Ci最高,下午最低,且与FL条件下的幼苗差异显著。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趋势与Ci完全相反。总体而言,幼苗增加光照强度后,在1 d内,从外观上幼苗生长状态正常,但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牡丹叶片光合作用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蕾期的盆栽牡丹(Paeonia suffruficosa)叶片为试材,研究了中度干旱胁迫下牡丹叶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14 d时,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牡丹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11.06%,净光合速率下降36.27%,气孔导度下降17.65%;高浓度CO2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牡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大气CO2浓度相比,700μmol/mol与1000μmol/mol CO2浓度下牡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7.31%和53.08%,CO2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旱胁迫对牡丹叶片光合作用带来的影响。干旱胁迫下,牡丹叶片SOD和POD活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株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多花黄精、长梗黄精、黄精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系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3种黄精植物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2)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3种黄精植物生长的最主要因子,其次是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3)多花黄精为中性草本植物,长梗黄精、黄精为中偏阳性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6.
引进茶树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元宵茶等11个从浙江和福建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光合日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和光饱和点(LSP)[430.61~1738.39μmol/(m2.s)]之间的差异明显,各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9.4256~37.3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有7个品种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其余4个品种呈单峰曲线。平阳特早、元宵茶、乌牛早、春波绿和龙井长叶等5个品种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现出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和生产潜力,同时这5个品种又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因此,从光合特性角度考察,这5个品种适宜在四川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哈尔滨露地栽培的6个紫斑牡丹品种和平莲、红莲、玫瑰红、大漠风云、紫冠玉珠、红裙玉带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玫瑰红、大漠风云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玫瑰红峰值出现在12∶00,而大漠风云曲线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其余4个呈"双峰型"曲线,12∶00有明显"午休"现象,两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4∶00。大漠风云LSP最高,LCP最低,其次为紫冠玉珠,光适应性较其它品种宽,玫瑰红LSP较低,LCP较高,具有较窄的光适应性。由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可知,红裙玉带、大漠风云耐阴性最强,但日平均光合速率及光饱和速率均介于其它品种之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是造成6种材料光合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两种类型槭树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光合分析仪,对青枫和红翅槭两种类型的槭树的光合速率进行了日变化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槭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1:30时,次峰值出现在下午14:30时,"午休"现象明显。用简单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两种槭树净光合速率与多元相关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槭树Pn的影响因子不同,青枫Pn的影响因子主要是Cond、C i、Trmmol和Ca;红翅槭Pn的影响因子主要是C i、Trmmol、Tair、Tleaf和RH。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对凤丹牡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种子的特性观测并进行了种子分级试验;采用不同浸种温度、不同浸种时间、沙藏层积、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凤丹牡丹种子,筛选出能够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利用凤丹种子的比重不同,采取水浸法进行种子分级,能有效区分种子优劣,且Ⅱ级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到99%;赤霉素(GA3)处理能大幅提高播种出苗率,GA3促进种子萌发的的最佳浓度为150 mg/L,种子萌发率达到99%。种子的品质与质量相关性不大,与吸水率呈反比;凤丹牡丹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生理后熟期。  相似文献   

20.
以香樟、白兰花和栀子花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白兰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香樟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栀子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香樟和栀子花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太明显。②3种芳香植物Pn、Tr、Cd和Ci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步。③3种芳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气孔导度的日均值和蒸腾速率的日均值依次为白兰花>栀子花>香樟,但种间差异不显著;胞间CO2日变化中利用的CO2体积分数日均值依次为栀子花>白兰花>香樟,由此可见栀子花和香樟适应环境的能力比白兰花较强,生长发育稳定且易成活,在植物配置中应多利用栀子花和香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