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白羽肉鸡的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消耗少。只有满足了肉仔鸡生长发育的各种需要,肉鸡遗传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并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本文剖析了影响肉仔鸡生产性能的一些主要因素。一、育雏早期的管理肉鸡生产性能的好坏,与雏鸡的质量有关。据最近的研究表明:孵化后期受精蛋在出雏器中产出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雏鸡脱水。要保证雏鸡的质量,首先要控制好出雏器和孵化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雏鸡的热应激。现代肉鸡第一周末体重的遗传潜力可达到180克,如果种蛋来源于刚开产的父母代鸡群,体重可能稍轻。只要第七天体重可达到150~160克…  相似文献   

2.
小日龄种蛋(160~200日龄种鸡生产的种蛋)的孵化是困扰孵化场的瓶颈之一,虽然小日龄种蛋孵化的雏鸡表现产蛋率高、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在孵化过程中存在出雏拖延时间长、雏鸡个体差异偏大等问题。因而,在小日龄种蛋的孵化方面,提高雏鸡的出雏整齐度以及雏鸡的成活率是孵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蛋重与孵化出雏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鸡的孵化过程中,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因蛋重不同而出雏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缩小差异,使出雏时间相对集中,减少由于出雏时间过长造成雏鸡高温脱水而影响雏鸡质量,以及有利于孵化管理和减少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蛋重的孵化出雏时间比较,找出了蛋重与孵化出雏的时间规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试验场所及材料本试验在章邱县黄河乡见寨孵化场进行。该场所用孵化机为山东临沐县孵化机厂生产的有架组合孵化机和配套出雏器,蛋容量为10,000枚,温度、湿度、定时翻蛋均由电脑控制。所用种蛋由自养的3700只京白Ⅲ系种鸡群提供。二、试验设计1 精心选取52克、55克、58克、61克重的种蛋  相似文献   

4.
现代白羽肉鸡的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消耗少。但只有满足了肉仔鸡生长发育的各种需要,肉鸡遗传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本文研究了影响肉仔鸡生产性能的一些主要因素。1育雏早期的管理肉鸡生产性能的好坏,与雏鸡的质量有关。据最近的研究表明:孵化后期受精蛋在出雏器中产出的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雏鸡脱水。要保证雏鸡的质量,首先要控制好出雏器和孵化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雏鸡的热应激。现代肉鸡第1周末体重的遗传潜力可达到180g,如果种蛋来源于刚开产的父母代鸡群,体重可能稍轻。只要第7日龄体重可达到150~160…  相似文献   

5.
正雏蛋比是指出雏时雏鸡平均体重占入孵蛋平均重的百分比,它是检查孵化条件和出雏时间是否正确的便捷方法。正常情况下雏蛋比的理想值是67%~68%,这样的雏鸡精神状态活跃,运到鸡场后开食、饮水正常,生长发育良好,容易取得优异的生产性能;雏蛋比过低,雏鸡容易脱水;雏蛋比过高,雏鸡往往脐带愈合不好、卵黄吸收不良,这样的雏鸡运到鸡场后食欲差,前期死淘多。孵化生产中影响雏蛋比高低的因素较多,本文将重点阐述种蛋管理、温度、湿度和出雏时间等几个主要因素对雏蛋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落盘过程中对各部位胚蛋进行调整,将孵化器低温区胚蛋落盘至出雏器高温区。通过试验调整,在保证雏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孵化出鸡整齐度和孵化率,降低孵化场残母率。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出雏整齐度和孵化指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4孵化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在孵化过程中,雏鸡在啄壳出雏之前,胚胎必须损失适量的水分。如果胚胎保留了太多的水分,雏鸡啄壳将会变得非常困难;但如果水分损失过多又会面临脱水的风险。种蛋通过蛋壳上的气孔散失水分,水分损失量取决于环境的湿度、蛋壳的电导系数,同时也与种鸡的品系和年龄有关。显然,营养和卫生问题将会影响蛋壳质量,进而会影响水分的流失。在比较种蛋入孵时和入孵第18天的蛋重时,肉鸡种蛋的最佳出雏时间是在胚胎水分  相似文献   

8.
在鸡蛋的孵化过程中,由于孵化机、出雏机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温差,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往往致使同一时间上孵在同一孵化机内的蛋胚胎发育快慢不一,所以出雏时间不统一,最早出雏与最迟出雏的时间可相差八、九个小时,且后期出壳的雏鸡在本批雏鸡总数中占有很大比例。由此看来,舍弃后者而只取多数早出壳的鸡苗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如等雏鸡完全出壳并于毛后再从出雏机内移至鸡筐,则会使早期出壳的雏鸡因在出雏机内停留时间过长而脱水失重,引起前期生长缓慢。因此,过分拖延出雏时间是不可取的,雏鸡在出雏器内停留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相似文献   

9.
在邳州市贺元种鸡场固始鸡孵化中却发现固始鸡的出雏并不象迪卡鸡出雏那么集中,出雏经历时间相对较长。出雏时间不一致的雏鸡在性别比例上是否相同?初生重、增重、饲料消耗、成活率等有何影响?为此进行探讨。一观察方法1种蛋的来源及称重孵化种蛋来源于邳州市贺元种鸡场,每天下  相似文献   

10.
肉种鸡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均 《中国家禽》2002,24(4):12-14
蛋重较大的种蛋会给商品代肉鸡饲养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对孵化单位而言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通常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率和出雏后健雏率与产蛋其它阶段相比都略低(见表1),根据这一问题,本文将以大型种蛋储存、孵化温度和孵化湿度等方面讨论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管理,旨在提高此阶段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相似文献   

11.
一出雏不均匀的现象 出雏不均匀表现为,通过查看孵化窗口,也就是指种蛋从孵化器转入出雏器以后,对破壳的雏鸡数量检查时发现,整个出雏阶段间隔时间太长。在实际捡雏过程时,有些雏鸡已经快要“脱水”了,有些雏鸡还不能捡雏,雏鸡质量不好,甚至在饲养过程中还会增加早期死淘率。出雏不均匀在换季阶段尤其在供暖前、后表现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初生雏鸡体质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特别对高温极为敏感,在出雏工作中管理稍有不善,雏鸡便有发生中暑的可能。我们在孵化生产中遇到了几起初生雏中暑事故,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一、中暑情况:①出雏器内中暑。84年2月15日出雏的雏鸡为“星杂288”,出雏时间应为夜2—3点,由于忘记了拣雏,到次日早7点拣雏时,发现出雏盘内雏鸡拥挤,张口呼吸、体弱、中暑时间过长的雏鸡约有12只死于出雏盘内,占该批出雏数的11%。②出雏舍内中  相似文献   

13.
22畸形可能原因有:种蛋贮存不恰当;种蛋的剧烈震动,或运输时种蛋倒置;遗传;营养缺乏,如生物素、核黄素、锌或镁;翻蛋不足;种蛋的姿态不恰当,如种蛋小头向上;孵化温度高或低;种鸡疾病;通风不足,或蛋壳的通透性差。23曲趾,八字腿可能原因有:孵化温度高或低;营养不足;光滑的出雏盘底。24绒毛短,无弹性可能原因有:营养缺乏,尤其是核黄素;霉菌毒素和其它毒素或抑制物质,造成营养缺乏;1~14d孵化温度高。25眼睛闭锁,粘有绒毛可能原因有:出雏器温度太高;出雏器湿度太低;绒毛收集器不足;出壳后,雏鸡在出雏器中的时间太长;出雏器中气流太快。26爆蛋来…  相似文献   

14.
据 Gib Taylor报道,要孵出高质量的雏鸡,在种蛋孵化时,必须考虑温度、湿度和通风。1温度高产肉鸡胚胎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且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温度间差异很小。正常情况下,种蛋孵化期为21~21.25 d,在孵化温度过高时,雏鸡提早破壳出雏。标准孵化温度为37.5℃~37.6℃,如此温度下,高产肉鸡胚胎发育过快,脐部会出现黑块、线状和内脏异位。为防止出现黑块,可将孵化温度调节到37.3℃~37.5℃。采用低温孵化,孵化期延长,但雏鸡质量可提高。2湿度为了保持蛋中水份相对含量,提高雏鸡质量, …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探讨适合吉尔吉斯斯坦气候环境和及其国情的最佳孵化条件和孵化技术,结合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股份有限公司肉鸡孵化场的现有孵化设备条件、孵化操作技术与孵化成绩,在温度、湿度、通风、凉蛋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调整。通过孵化小环境的控制与调整,连续孵化种蛋20批、入孵种蛋576 000个,孵化成绩大幅提升:受精蛋平均出雏率为95.28%,与改进前相比提高5.53%;健雏率达99.65%;入孵蛋平均出雏率为90.20%,与改进前相比提高8.42%;雏鸡前期成活率与改进前相比提高0.5%。  相似文献   

16.
雏鸡脱水作为一种强应激,严重影响其成活率,且常常是不可逆转的,极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脱水的原因很多,通常是由于种蛋入孵时间过早、孵化湿度过低、雏鸡出壳后在出雏器内停留时间过长及雏鸡饮水过晚等因素造成。本文针对某场某一次雏鸡突发脱水症,使雏鸡死淘率突然增至20%,从孵化角度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及改进措施。1.发病情况该场孵坊采用机器孵化,层叠式出雏法,种蛋入孵至21胚龄时拣雏,雏鸡在存放室置一夜后,于次日上午8:00发鸡。5月31日上午,在对前一天出雏鸡进行品质鉴定和分等装箱时,在35000多羽雏鸡中,发现约有20%出现软弱无力、精神不振、绒毛干燥、胫部及脚趾干瘪发白,胫表鳞片干燥。鉴定时手感重量偏小,经称重,大多小于初生雏鸡应有的33克以上体重,但其脐部收缩尚算良好,无其它特征性病态,故而将此类雏鸡运至肉鸡生产场。生产场当日反馈,该批鸡饮水后出现下痢,死淘率上升。  相似文献   

17.
正肉鸡的生命周期很短,因此,具有良好的生长开始对其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被称为"昼夜节律型孵化"的胚胎温度训练,是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工具。它将会从出雏那一刻起就可获得健壮的雏鸡。在现代家禽生产中,每周从孵化场转移到肉鸡场的雏鸡高达200万羽正成为常态。肉鸡总的生命周期有30%以上的在孵化器中渡过,这使得在整个家禽价值链中,孵化  相似文献   

18.
孵化时光照可加速出雏,而不增加畸形和死亡率。孵化时光照肉用鸡种蛋(棕壳蛋)的胚胎较蛋用鸡种蛋(白壳蛋)的胚胎增重更快。反之,前者的分化速率较后者慢。大量研究表明,光照对青年母鸡的繁殖性能很重要。由于松果体在孵化时是具有活性的,会因受到光的刺激而使促卵泡激素提前分泌,以致孵出的鸡在以后产生较多的精子和卵子。试验系将肉用鸡种蛋和蛋用鸡种强光照孵化,对孵出的雏鸡和育成的公母鸡分开饲养,以观察雏鸡的生长速度、母鸡的繁殖性能和公鸡的精液。结果是:光照孵化缩短了孵化时间36~48小时;光照孵出的雏鸡,体格较大,增重效果在六  相似文献   

19.
雏鸡孵化从落盘到出壳,一般只有2d多的时间,若在这期间管理不当,会给雏鸡的质量及出雏率带来极大影响。出雏后雏鸡的质量、雏鸡的分级、准确的数目以及清洁的包装箱都是赢得顾客的前提。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谈谈出雏前后的管理。1出雏期的管理1.1出雏机的准备1.1.1消毒每次出雏结束后,应及时彻底地对出雏器进行清洗消毒,可用百毒杀等消毒液擦洗出雏器内壁、风扇叶等,不留任何死角,将干净的盘架和出雏盘由洗涤室推进出雏器内,并以20g/m3高锰酸甲、40ml甲醛气烟熏消毒后备用。1.1.2温度及湿度出雏器应在落…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165、175和185日龄的"京红1号"商品代种蛋各3 024个,自48~53 g蛋重范围内,以每间隔1克为一组分别划分为1、2、3、4、5组,53 g以上为第6组,每组504个,共计9 072个,各组同时入孵。入孵前和孵化第18天分别称取各组蛋重,计算各组种蛋孵化18 d的失重率;出雏后记录各组的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和出雏鸡体重;饲养期间,记录各组种蛋所孵化雏鸡各周龄末的平均体重与每天的死淘只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出雏体重与入孵蛋重呈线性相关,出雏体重为入孵蛋重量的68%~69%;蛋重和日龄两因素均对种蛋孵化和雏鸡饲养产生显著影响(P0.05),日龄因素直接影响了种蛋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等孵化指标和1周雏鸡体重的饲养指标,蛋重因素影响雏鸡出雏重、1~4周龄的体重与1~10日龄的死淘率等饲养指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种蛋利用率,建议需要运输时间在4 h以内的客户,"京红1号"入孵种蛋标准可界定为种鸡于175日龄后所产的51 g以上种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