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要求,结合土壤农化分析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对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定和实施方案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通过实践教学表明所采用的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为进一步完善深化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升学与就业形势对高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建立起一整套从基本验证到设计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实验的新实验模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体系的改革,探索出了紧密结合物理学院实际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内容上,形成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开发性的3个层次的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实验教学的不断深化,养禽学实验教学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发展。对家禽人工孵化综合性实验进行实践和探索,可为更好地确立和完善养禽学综合性实验的理念、规范、设计和操作方法,推进养禽学综合性实验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阐述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实施的选题要求,实验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以及课后总结讨论,探讨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注意事项,提出了综合性设计性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MATLAB在《通信原理》课程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已不仅仅是验证知识的一种方法,还是培养学生探索新技术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改革传统实验教学,将MATLAB仿真引入实验教学中,将虚拟实验与实物实验相结合,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并以2PSK调制与解调实验为例,具体阐述了MATLAB在《通信原理》课程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绪梅 《现代农业》2013,(7):111-112
根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职校学生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电子实训实验内容的设计作了探索,提出电子实训实验设计的趣味性,直观性,成功性,实用性,前瞻性,针对性六原则。  相似文献   

7.
农业微生物学是一门注重实验实践和操作技术的农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从开展设计性实验和创新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结合本科生实验教学中金属材料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情况,详细说明了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及产生的效应,讨论了设计性实验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花卉艺术学》是农业院校开设的一门1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本文对《花卉艺术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课程组充分利用实践创新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开设多项实验内容,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自主实践学习,改变过去以单纯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进行自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训练,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零距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为一些验证理论知识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虽然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但实验项目几乎多年一成不变,实验结果可预期易重现,学生对此类实验项目的兴趣普遍不大,且部分实验项目出现了重复开设的现象,直接降低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预期。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探索研究性实验项目,主要从项目论证、项目实施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介绍了探索研究性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情况。通过项目实施,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共享程度和仪器使用率,使教学资源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动物细胞工程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动物细胞工程实验进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探讨,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方案讨论、实验操作、实验论文报告、实验总结等5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分析了此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以为切实搞好开放实验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将设置障碍法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即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常出问题的地方设置错误和疏漏,启发学生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设计实验、解决障碍。并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设置障碍法运用到生物化学实验课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所做实验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嫩枝与硬枝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影响华山松嫁接成败的因子较多,但主要因子有:嫁接方法,砧木年龄,保护辊的使用,嫁接部位,操作技术,气象因子,嫁接时间等,试验结果表明,较好的嫁接方法为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硬枝接)和切接法(嫩枝接);嫁接时间硬枝接以2-3月,嫩枝接以3-5月为宜,砧木年龄为3-5a;硬枝接嫁接部位取砧木中部效果好,嫩枝接使用保护罩效果好,阴雨天气嫁接成活率经晴天高,通过试验,筛选出华山松嫁接的最佳条件组合,且使嫁接时间由原仅限于2-3月延长到5月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国产化学试药和哈尔滨地区的天然水,制备了 Brinster 化学合成培养液。把160枚通过超数排卵获得的2-细胞期小鼠胚胎放在添加适量牛血清白蛋白或胎牛血清的 Brinster 化学合成培养液内,并在适当湿度、5%CO_2和95%空气的气相环境、37℃温度条件下培养。58小时后,大约67%4小鼠2-细胞期胚胎发育到桑椹胚阶段;大约32%的小鼠桑椹胚发育到囊胚期阶段。试验证明,用国产化学药品和哈尔滨地区水配制的培养液可以对早期小鼠胚胎进行体外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校农药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实验室工作的体会,对农药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包括改革实验教学理念、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建立开放实验室、丰富教学手段、学企结合等几方面,以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技术需要的农药学人才提供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剑湖湿地湖滨带功能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定位采样及室内试验分析,对剑湖湿地湖滨带水质净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入湖口和湖滨带前端水质的多项指标与湖滨带后端及出水口相比均较高。其中,湖滨带前端总磷、总氮、氨氮的含量分别是湖滨带后端的2.68、3.07、1.43倍。剑湖湿地湖滨带通过水—土壤(沉积物)—植物系统的过滤、渗透、吸收、滞留、沉积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功能效应,控制、减少了来自地表径流的溶解性污染物质,达到了降解环境污染、净化剑湖水质的目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南川绣线菊的硬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完全随机试验,在大棚内对六盘山区野生观赏灌木南川绣线菊进行了ABT号生根粉硬枝扦插育苗试验.从2005年4月23日扦插至7月23日,每隔10 d观测1次插穗生长指数.与水处理相比扦插2个月时,ABT处理硬枝生根期早7~11 d,生根率高16%,平均生根数多52根,平均根长长3.1 cm,平均新梢长8.7 cm.扦插3个月时ABT处理与水处理高生长量间差异极显著,ABT处理插穗平均高度为25.1 cm,清水处理插穗平均高度为14.1 cm(P<0.01).试验结果表明:南川绣线菊属皮部生根型易生根灌木,可采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了丽江烟草三维可视化应用系统,文章阐述了应用系统中的三维影像地形场景的构建、烟草行业的专题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集成方法及系统功能设计和开发流程,总结了系统建设经验,展望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腾冲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土壤中加入15%火山灰石砾对烟株生长、病害、烤后烟叶产量、化学成分及色素和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田试验添加火山灰石砾处理烟株在前期生长较快且差异显著(P<005),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分别达324705kg/hm2,5714808元/hm2,显著(P<005)高于对照处理,化学成分更协调,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处理间多酚含量无明显差异;旱地试验添加火山灰石砾处理烟株赤星病和普通花叶病发病程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烤后烟叶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及均价分别为4840713元/hm2,7210%和173 元/kg,显著(P<005)高于对照处理,化学成分更协调,处理间色素和多酚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造纸黑液木质素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与生物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造纸黑液木质素对尿素进行包膜处理,制成3种不同包膜厚度的缓释尿素(LCU),通过土壤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木质素包膜尿素氮素释放规律和生物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木质素也膜尿素具有不同程度的缓释性能,木质素包膜尿素中氮素累积溶出速率比普通尿素低12%;施用木质素包膜尿素的玉米生物量均大于普通尿素,尿素氮素利用率平均提高了7.8%.木质素对尿素氮转化影响除了物理控释作用外、其降解产物还具有一定的硝化抑制作用,能减少氮素的淋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