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松阳县岩下村果农陈昌财系我校农科专业生产实习的挂钩点。近两年来,他们在十年生椪柑上应用多效唑控制枝梢,保花保果,增加花量等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1993年和1994年连续两年在1.5亩面积的桠柑园地上,每年平均亩产6100公斤,其经验是在一年中看重抓好下述三个季节的多效唑喷布管理:1.春保花果。于花蕾期叶面喷布浓度为750ppm 的多效唑。此次喷布主要是适度控制春梢生长过旺。抑制夏梢的发生,促使叶片变绿,增强光合作用,保证椪柑花果发育所需的营养供给。2.夏控枝梢。在夏梢抽发3厘米时,叶面喷布浓度500~700ppm 的多效唑,能够明显地抑制夏梢的抽发,节省人工抹除夏梢所需的大量劳动力。过早与过晚喷布效果均不理想。我们  相似文献   

2.
叶面喷施多效唑对葡萄营养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测定及病害自然鉴定的方法,针对多雨地区秦龙大穗葡萄发病严重且枝蔓易徒长这一缺点,研究了葡萄生长前期叶面喷布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其新梢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及葡萄霜霉病和黑痘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前期叶面喷施1 000mg·L-1浓度的多效唑,可显著抑制葡萄新梢生长,提高对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以及叶绿紊的含量,这有助于提高葡萄植株的光合效率,促进葡萄的哪生殖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建议较大面积试验后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3.
以烟富三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不同施用方法对苹果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树干涂抹、叶面喷施多效唑均能抑制新梢生长。在多效唑施用量相同时,土施抑梢效果明显好于树干涂抹和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4.
林博  马伟杰  陈浩旭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16-117,140
[目的]研究氟节胺、多效唑对常用绿篱植物红叶石楠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寻求最优矮化处理方式。[方法]以不同浓度氟节胺以及氟节胺、多效唑复合药剂对红叶石楠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方法]25%氟节胺500倍液+400 mg/L多效唑抑制红叶石楠生长的效果最好,其次是25%氟节胺750倍液+400 mg/L多效唑,这2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除修剪后立即使用25%氟节胺150倍液与300倍液进行喷雾这2组处理之外,其余各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对红叶石楠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综合抑制效果、药剂持续期及用药成本,25%氟节胺500倍液+400 mg/L多效唑复合药剂在绿篱修剪后5 d进行叶面喷施对绿篱红叶石楠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B9和多效唑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临夏鸭蛋皮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抑制新梢生长方面,B9的效果好于多效唑,就次年新梢生长和成枝率来看,喷施多效唑2 000mg/k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柚子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壮春梢,促梢转绿 壮旺树春梢4~7厘米长时喷15%600倍多效唑,使春梢短壮,花序健壮,春梢展叶期用绿芬威喷树冠,促进叶片转绿.  相似文献   

7.
对5年生早实核桃品种岱丰,于7月上旬摘心短截2周后土施多效唑处理。结果表明,株施有效成分1.5~3.0 g的多效唑可有效抑制树体营养生长,使短截摘心后的新梢能安全越冬。3.0 g/株多效唑处理树新梢长度、节间长度、新梢粗度、干径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平均降低50.8%、31.7%、24.5%、41.4%和29.7%。第二年坚果株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6.8%、50.9%和62.5%。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温州蜜柑晚秋梢生长及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晚秋梢萌芽前叶面喷布250-2000ppm多效唑,对5年生宫川温州蜜柑的晚秋梢控制具有良好作用,同时能增加枝条内可溶性糖、淀粉、钾及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降低细胞电解质外渗率,提高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对桃树生长结果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用多效唑处理12年生“大久保”桃,早春土施每株6克(原粉)或落花后2周叶面喷布500ppm、1000ppm、1500ppm。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新梢生长,缩短节间长度,加大新梢分枝角度,增加中、长果枝比率,但对新梢枝粗无明显影响。无论土施或叶面喷布都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光合强度,有利于叶片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并且提高了桃开花座果率,增大果个,果实中总糖含量增加,含酸量降低,糖酸比明显增高,增进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6,(1)
实验以5年生"红提"葡萄为试材,研究使用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处理对其新梢生长和坐果的影响。1年的结果表明:4个浓度的多效唑均能明显地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对副梢的抑制作用强于主梢。其中浓度为2000毫克/升的坐果率最高,对副梢数量、节数、节间长度的抑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玉米间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玉米辣椒间作条件下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的最佳栽培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法研究玉米与辣椒间作密度、剪叶剪枝及微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程度为:辣椒密度>微肥>剪枝剪叶>玉米密度;辣椒产量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6(种植玉米2.340万株/hm2,辣椒4.650万墩/hm2,不剪枝剪叶,喷施0.2%硫酸锌溶液);对辣椒素含量的影响程度为:玉米密度>剪叶剪枝>微肥>辣椒密度;辣椒素含量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8(种植玉米2.805万株/hm2,辣椒3.315万墩/hm2,不剪枝剪叶,施浓度0.2%硼酸溶液)和处理6;对辣椒Vc含量的影响程度为:微肥>玉米密度>剪叶剪枝>辣椒密度;辣椒Vc含量较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2(种植玉米1.995万株/hm2,辣椒3.315万墩/hm2,辣椒剪枝,喷浓度0.2%硫酸锌溶液)、7(种植玉米2.805万株/hm2,辣椒2.580万墩/hm2,玉米剪叶1/2,喷浓度0.2%硫酸锌溶液)和处理6;辣椒干物质含量较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6。[结论]综合来看,以处理6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果园用工费,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在渭北旱塬以常规修剪苹果园为对照,监测量化修剪对疏花疏果用工费、果实品质和果园经济效益等的影响;在陕北丘陵沟壑区以苹果套袋(纸袋)为对照,监测喷施苹果面膜(腐殖酸型苹果免套袋膜剂)替代果实套袋对果园用工费、果实品质和果园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量化修剪在冬季修剪时较常规修剪多支付用工费4500元/hm2,疏花可减少11250元/hm2,疏果可减少2250元/hm2;量化修剪的苹果单果重大,品质高,产值提高13.73%;经济效益提高34860元/hm2。喷施苹果面膜较果实套袋和去袋可减少用工费22850元/hm2,材料费减少8250元/hm2;喷施苹果面膜提高了苹果的外观商品价值和贮藏运输性能,产值提高50.01%;果园经济效益提高192900元/hm2。量化修剪和喷施苹果面膜降低了果园用工费,提高了果园经济效益,果园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开展量化修剪和喷施苹果面膜。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夏季遮荫、冬季保温、喷雾、修剪等因素对鹤望兰切花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遮荫对切花产量与一级花率影响不显著,但比对照二、三级花率提高28.6%;冬季保温栽培能显著提高12月—翌年3月切花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182.4%,二、三级花率也提高19.1%;对大于25株/丛、10年龄的植株采用留10 ̄19株的修剪方式全年产量比对照降低了15.1%,但能显著提高切花质量,一级花率比对照提高105.2%;采用修剪结合夏季遮荫、冬季保温、喷雾等处理措施既能提高鹤望兰切花年产花量,比修剪后露地栽培提高30.0%,也能提高切花质量,其中一级花率提高37.3%。  相似文献   

14.
茶园不同控草措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不同茶园杂草防控措施的效果,寻找出成本低、效果佳、无污染的除草方式,为防控茶园草害发生及指导茶农科学除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茶树自然生长为对照(CK),设套种绿豆(生物竞争)、人工除草(人工铲除)、剪枝覆盖(物理抑制)及喷施除草醋(化学清除)等4种不同控草处理,通过观测不同处理杂草数量、种类及株高等,计算杂草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试验区茶园共滋生杂草13科20属20种,4种不同控草措施对茶园杂草种类、数量、密度和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茶园杂草种类减少1~8种,数量减幅16.62%~89.06%,密度抑制幅度4.18%~100.00%,除套种绿豆处理下个别草种株高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外,其余处理对茶园杂草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比较得出茶园杂草防控效果依次为除草醋>剪枝覆盖>人工除草>套种绿豆.[结论]喷施除草醋和剪枝覆盖处理对茶园杂草防控效果表现尤为突出,可在当前茶园生产实际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缩节胺和整枝打顶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可行性及整枝打顶与缩节胺的互作效应,试验于2011-2012年在湖北省鄂州市路口农场进行,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研究了缩节胺(DPC)和打顶与整枝对‘华杂棉H318’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枝与不打顶处理棉花单铃重较小,单位面积铃数较多,且2012年皮棉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14.3%和13.3%,不整枝不打顶对产量无负效应,并具有增产作用,衣分不受整枝影响。喷施缩节胺能够提高单铃重,单位面积铃数略少,但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可能会降低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不受整枝打顶和缩节胺影响,整枝打顶和缩节胺分别对整齐度指数和马克隆值有显著影响,整枝打顶不影响其他品质指标,不整枝不打顶降低了整齐度指数,喷施DPC的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略高。因此,在鄂州路口农场试验条件下,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具有增产潜力,缩节胺可根据棉花长势合理喷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混合药剂对番荔枝采后脱叶率的影响。[方法]以"非洲骄傲"番荔枝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采后喷施脱叶剂(三氯乙酸+碘化钾+乙烯利+噻苯隆)对番荔枝脱叶率的影响。[结果]在采后修剪前7 d喷施混合药剂(1.0 g/L三氯乙酸+3 g/L碘化钾+12%乙烯利+5 g/L噻苯隆),可以基本去除番荔枝叶片,脱叶率达92.04%,不仅有利于采后修剪工作的开展,而且能促进枝芽的萌发。[结论]此次试验脱叶效果最好的药剂组合是1.0 g/L三氯乙酸+3 g/L碘化钾+12%乙烯利+5 g/L噻苯隆。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造成沾化冬枣落果的6个生理因素和2个外界因素,着重介绍了加强水肥管理、修剪拉枝缓和树势、开甲、喷施激素及微量元素、放养蜜蜂、花期喷水和蔗糖、树干上涂粘虫胶、加强病虫害防治等7种防落技术要点。为沾化冬枣的丰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掌握不同调控措施下桂南夏黑葡萄新梢冬芽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为其一年两收栽培二次果花芽分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于新梢5~7片叶时开始每周采集第6节位芽,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讨不同夏季修剪强度(花上2片叶摘心、花上4片叶摘心和花上6片叶摘心)和乙烯利喷施浓度(200、400和800 mg/L)对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新梢花芽分化进程及成花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处理的夏黑葡萄新梢冬芽从花芽分化开始(3月29日)到稳定形成花穗(4月27日~5月4日)历时29~37 d,比对照(不摘心,不喷施乙烯利)植株缩短14~22 d,其花芽分化关键时期在4月13日(盛花期)前后.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处理下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集中、花芽分化进程历时短、成花率(53.3%~73.3%)相对较高.不同乙烯利喷施浓度处理下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各时期出现不集中,花芽分化进程历时长(52 d),成花率(33.3%~40.0%)较对照低.[结论]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均可促进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新梢花芽分化进程,其中花上6片叶摘心是促进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集中、花芽分化进程时间缩短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露地栽培的灵武长枣2013年受温度影响、修剪方法、树体营养不足、坐果药喷施等因素造成减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供枣农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从科学育苗、栽培管理、售前处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综合总结了叶子花的规模化矮化促成生产技术措施:选择泥炭土、蛭石和黄沙按3:2:1比例混合均匀的扦插基质,采用半木质化当年生枝条,剪成5~10cm长的2~3叶节一段,沾染1%自制生根粉的扦插育苗较组培育苗成本低,成活率高;结合修剪用2~5g/L的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洒能有效控制生长,矮化植株;选择2.5~4.0的丁酰肼叶面喷洒和每天保持不多于11h的短日照处理,能有效促进开花;销售前全株喷洒脱50mg/LNAA可延长花期20天左右;整个生产过程加强肥水管理、温湿度控制和环境清洁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