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降低蝴蝶兰组培苗生产成本,简化组培程序,以自主研发的抗菌剂进行蝴蝶兰类原球茎扩繁、继代和增殖苗壮苗生根的抗菌组培(开放组培)试验。结果表明:附加适当浓度抗菌剂能有效抑制培养基污染,类原球茎扩繁培养后增重倍数与对照(高压灭菌培养基)差异不显著。类原球茎在抗菌培养基继代培养2次(合计培养150 d),增重倍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增殖苗在含香蕉汁培养基壮苗生根,2个适宜浓度抗菌剂的培养基污染率与对照基本相同;瓶苗成活率、叶片数、根数都与对照相同,平均苗高、平均根长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所以该抗菌剂应用于蝴蝶兰的抗菌组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自行研制的抗菌剂进行蝴蝶兰原球茎分化成苗开放组培试验。培养基1/2MS+3 g/L 6-BA+100 g/L香蕉泥+20 g/L蔗糖+1.0 g/L活性炭+6.3 g/L琼脂条,处理组附加适当浓度的抗菌剂。培养45 d观察发现抗菌剂能有效抑制培养基污染,类原球茎能全部分化成苗,平均苗高(2.6±0.4)cm,与对照(高压灭菌)差异不显著,叶片数1~2片、0.5 cm根1~3条,与对照一致。由此表明,蝴蝶兰类原球茎分化成苗的开放组培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将MS,B5和W培养基配制成有机元素含量不变,无机盐含量分别为100%,75%,50%,25%,0的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体积1 mol·L-1的Na OH溶液,测定高压灭菌前后培养基p H值,记录培养基凝固状态,研究不同盐含量MS,B5和W培养基高压灭菌后p H值与Na OH溶液添加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盐含量和酸碱度变化对培养基凝固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灭菌后,不同盐含量的培养基p H值与Na OH溶液添加量呈对数关系,培养基p H值降低幅度随盐含量增加而减小,调节培养基p H值所需Na OH溶液添加量随盐含量增加而增加,培养基硬度随Na OH溶液添加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培养基组分对牛支原体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3种动物血清和4个厂商的琼脂,按照5%、10%、15%的血清浓度依次制备了9种液体培养基,分别进行了牛支原体生长试验;在此基础上,用4个厂商的琼脂依次制备了4种固体培养基,分别进行了牛支原体生长试验;通过对液体培养基OD值的测定和对固体培养基性能指标评价来判断牛支原体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牛支原体在9种液体培养基中均能生长,且培养至60 h时其OD值达到最大;在添加血清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添加马血清培养基的OD值与添加猪血清或胎牛血清培养基的OD值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添加相同类型血清的情况下,添加猪血清或胎牛血清的各培养基之间的OD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添加马血清的各培养基之间的OD值相比,添加量10%和15%与5%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10%与15%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固体培养基的指标性能评分分别为9(BD公司)、7(香港某公司)、5(上海某公司)、6分(成都某公司)。说明添加10%马血清的液体培养基最适宜牛支原体生长,固体培养基应在此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BD公司的琼脂所制备的固体培养基最适宜牛支原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研究香茅精油对空气中真菌抑制作用,为改善人们的居家、工作环境及身体健康状况提供依据.以香茅精油为材料,通过培养基添加香茅精油及室内扩香,将室内微生物轰击到培养基上,观察微生物真菌生长情况.培养基添加香茅精油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精油含量0.02% 的处理与对照(无添加香茅精油培养基)相比,对真菌的抑制效果差异未达到显著水...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6、7、8、9、10月份的银杏叶粉末加入到PDA培养基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斜面培养基,进行金针菇菌丝体培养试验,以研究银杏叶中所含成分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银杏叶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明:与不添加银杏叶粉末对照相比,银杏叶培养基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有极显著促进作用,各个月份的银杏叶对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但浓度效应差异显著,最佳银杏叶粉末培养基的含量为10 g/L.  相似文献   

7.
以不添加废弃培养基的普通栽培的蛹虫草为对照,研究蛹虫草废弃培养基二次应用于蛹虫草栽培对于蛹虫草子实体鲜质量、虫草素及腺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废弃培养基添加量为10%、20%、30%时,蛹虫草子实体鲜质量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废弃培养基添加量大于30%时,蛹虫草子实体鲜质量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虫草素含量则随废弃培养基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腺苷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所升高,当废弃培养基添加量为100%时达到最高;虫草素含量比对照组提高2.10倍,腺苷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75倍。  相似文献   

8.
在鲍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无机盐、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麦饭石等,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的幼鲍进行喂养试验表明,添加螯合盐幼鲍生长最快,麦饭石其次,无机盐及对照生长最差.鲍的体重增长率,螯合盐与无机盐和对照的差异极显著,麦饭石与对照、螯合盐与麦饭石的差异显著,麦饭石、对照与无机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17005和19501这2个胡萝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灭菌条件以及基因型、外植体、培养基和激素对胡萝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无水乙醇灭菌30 s后再用20%H2O2溶液灭菌20 min,出苗率最高;2个品种均以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出愈率较高,其中,17005品种诱导率达到100%,19501品种诱导率也都在90%以上;在MS和B5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4-D和6-BA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要比只添加2,4-D的好,但相同激素条件下的MS和B5培养基诱导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选用12只雄性成年东北细毛羊,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采用全收粪法分别测定3个饲喂丝兰皂甙处理(100mg/kg、200mg/kg和300mg/kg)对绵羊全混合日粮有机物质(OM)、干物质(DM)、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水平丝兰皂甙对各组全混合日粮(TMR)中ADF消化率虽有影响,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丝兰皂甙300mg/kg处理的OM、DM和NDF消化率分别为70.81%、66.11%和50.47%,显著高于对照(P<0.05),添加丝兰皂甙200mg/kg和100mg/kg处理与对照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CP消化率,添加丝兰皂甙200mg/kg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和添加丝兰皂甙100mg/kg处理(P<0.05),但与添加丝兰皂甙300mg/kg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茅苍术规模化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道地药材茅苍术规模化组培快繁生产技术体系,以茅苍术无菌苗为外植体,研究了茅苍术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平均生根数、移栽成活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6种不同浓度激素组合(6-BA、NAA)增殖培养基最高增殖系数为15.0,并与其他组合差异显著(P0.05,下同)。继代4~8代的茅苍术丛芽增殖系数互相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前3代。培养基单独添加活性炭或NAA和同时添加活性炭和NAA相比对照都能显著促进生根,且3个处理的平均生根数差异不显著。通过全面组合试验,筛选出适合规模化生产茅苍术种苗的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5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0.5%活性炭。茅苍术可连续进行多代继代扩繁,增殖系数稳定。采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2∶1∶1的基质移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培养基及共培养对克服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阻滞的影响,用不同成分组成的5种常用培养液对小鼠早期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后以KSOM作为基础培养基,KSOMFBS为对照,分别与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MOEC)和卵丘细胞(CC)进行共培养,观察从2细胞发育到4细胞的胚胎数和囊胚数的变化。结果发现5种培养液中从2-细胞发育到4-细胞的胚胎率为30.5%~43.5%,差异不显著。KSOM组囊胚率为40.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7.9%~30.0%)。共培养后,各组中克服发育阻滞的胚胎数和囊胚数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添加胎牛血清组4细胞胚胎数和囊胚数显著高于不添加组,输卵管上皮细胞组显著高于卵丘细胞组。结果显示共培养对克服小鼠2-细胞发育阻滞作用明显,添加胎牛血清效果明显好于不添加,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效果好于卵丘细胞。  相似文献   

13.
日粮添加大蒜素对生长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40~45日龄的生长獭兔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每100kg饲粮中分别添加大蒜素0.01%,0.02%,0.03%,以零添加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添加0.02%大蒜素组平均日增重(23.89g)较对照组(20.72g)高,差异显著(P<0.05),另外试验两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0.02%添加组饲料利用率最佳,料肉比比对照组提高3.68%(P<0.05)。添加大蒜素组的腹泻率(7.32%,1.42%,4.02%)明显低于对照组(10.23%),而添加0.02%大蒜素组效果最好。试验表明,在生长獭兔日粮中添加大蒜素,对于促进生长、降低饲料消耗和降低腹泻率有较好效果。添加大蒜素对生长獭兔消化率均有上升趋势,粗脂肪、粗灰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粗蛋白以0.02%添加组与对照组、0.01%添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氮浸出物0.02%添加组的消化率与其他添加组及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粗纤维消化率0.02%添加组与对照及0.01%添加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丰花月季组织培养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配制培养基的原料、初代培养器皿的类型进行了选择性试验。试验结果,用塑料试管(透气)来代替玻璃三角瓶(50 m L)、沉淀白开水代替蒸馏水、20 g/L白砂糖代替30 g/L蔗糖、省略熬制环节直接添加卡拉胶配制的培养基,对丰花月季进行组织培养无显著的影响,幼苗生长健康状况相似。结果表明,在规模化扩繁丰花月季组培苗时,用试管进行初代培养,初代和继代培养基原料中大量使用的水、糖可以使用沉淀白开水和普通白砂糖替代蒸馏水和高纯度蔗糖,同时将熬制和高压灭菌环节合并,培养效果相近,但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培养基中添加多效唑(PP333)对酸樱桃再生植株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多效唑对照相比,培养基中添加多效唑对酸樱桃再生植株离体保存的效果有显著提高(P<0.01).从对株高的影响看,多效唑浓度为0.5 mg/L时保存420 d的植株株高最为理想.较长时间保存酸樱桃植株培养基添加多效唑的理想浓度为1.5 mg/L,恢复生长后酸樱桃植株茎粗、继代成活率测定值最高.恢复生长后植株生物学性状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道地药材茅苍术规模化组培快繁生产技术体系,以茅苍术无菌苗为外植体,研究了茅苍术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平均生根数、移栽成活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6种不同浓度激素组合(6-BA、NAA)增殖培养基最高增殖系数为15.0,并与其他组合差异显著(P<0.05,下同)。继代48代的茅苍术丛芽增殖系数互相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前3代。培养基单独添加活性炭或NAA和同时添加活性炭和NAA相比对照都能显著促进生根,且3个处理的平均生根数差异不显著。通过全面组合试验,筛选出适合规模化生产茅苍术种苗的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5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0.5%活性炭。茅苍术可连续进行多代继代扩繁,增殖系数稳定。采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2∶1∶1的基质移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7.
符茹  黄长干  王海英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292-2294,2304
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乙酸钠、尿素以及Fe3+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乙酸钠作为碳源的兼养生长模式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和油脂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在乙酸钠浓度为5.0 g/L时得到最大生物量为1.28 g/L,是对照的1.7倍;而在乙酸钠浓度为0.5 g/L时油脂含量达到最大(28.90%),是对照的1.9倍;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浓度的尿素作为氮源,可以显著地提高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速率(P<0.05),但对生物量和油脂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培养基中Fe3+浓度的增加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速率、生物量及油脂积累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毛梾茎段外植体高效腋芽诱导体系。[方法]以毛梾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对灭菌剂及灭菌时间、采集时期、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pH值等腋芽诱导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采用0.1% HgCl_2灭菌4~5min是最佳灭菌剂和灭菌时间;(2)4~5月是外植体较为理想的采集时期;1~3月是最佳采集时期,采用当年生枝条水培后的幼嫩茎段;(3)MS培养基是茎段腋芽诱导的最佳基本培养基;(4)MS培养基添加0.5~1.0 mg·L~(-1)BA、0.1mg·L~(-1) NAA与0.1mg·L~(-1) IBA时,腋芽诱导率最高,分别达85.5%和84.4%;(5)最佳pH值为5.8;(6)光照培养环境更有利于毛梾腋芽诱导及生长。[结论]水培后的幼嫩茎段外植体经0.1%HgCl2灭菌4~5min后,培养在MS添加0.5~1.0mg·L~(-1) BA、0.1mg·L~(-1) NAA与0.1mg·L~(-1) IBA,是毛梾腋芽诱导的最佳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5-氮胞苷对水曲柳合子胚外植体状态及体胚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5-氮胞苷,研究了其对水曲柳合子胚外植体状态和体胚发生的影响.在培养开始时加入不同浓度的5-氮胞苷会抑制水曲柳愈伤组织发生和水曲柳体胚发生.各浓度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低于未添加5-氮胞苷的对照,且差异显著.除了50.0和100.0 μmol/L处理的体胚发生率与未添加5-氮胞苷的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NER游离小孢子培养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甘蓝型油菜新胞质不育恢复系(NER)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油菜NEA不育胞质恢复系(NER)胚产量差异显著,即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基因型的差异是造成胚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提高小孢子胚发生能力试验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6-BA和NAA有利于小孢子胚的发生;固液双层培养优于液体单层培养;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碱加倍处理小孢子胚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在诱导直接成苗前对子叶型胚进行12h/12h弱光照1~2 d、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A等处理能提高小孢子胚成苗率.建立了一套新胞质不育材料的小孢子培养优化体系.本文还讨论了提高小孢子胚发生能力的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