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脑山地区.该区地处海拔2700米以上,主要分布在县境东、西、北高山区、无霜期80天左右,年均气温0.8℃,温差较大,冻雹霜冻频繁,耐寒怕涝,农作物只能种植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主要作物是小油菜、青稞,其次是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这类地区全县约有8个乡的0.87万公顷耕地,占全县总耕地的16.5%.  相似文献   

2.
为了鉴定甘蓝型早熟油菜H165在我县脑山地区的生产能力及适应性,2000年我们在两个脑山村进行了甘蓝型早熟油菜与当地主栽品种的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证明甘蓝型早熟油菜生育期短,丰产性好,适宜在种植小油菜为主的脑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优质甘兰型春油菜主要在川水,浅山地区种植。在脑山地区不能正常成熟。通过试验甘兰型早熟春油菜新品种,使它成为替代部分白菜型小油菜的理想品种。同时也是适合一些甘兰型油菜不能完全成熟的地区种植。从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机械垄膜沟植技术,是采用复式播种机,把开沟、起垄、覆膜、化肥侧位深施,膜际沟播、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结合在一起的先进工程技术,是作物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一种.互助县于1999年引进该项技术在春小麦和油菜作物上进行试验.通过试验,该技术在油菜上效果较显著,尤其在海拔2700米以上的高寒脑山地区甘蓝型杂交油菜种植效益更佳.2000年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机具后,在南门峡乡西山根村、东和乡小铧林村、林川乡塘台村等地各设6.7公顷连片集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杂交油菜具有适应性强、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在海拔2700-2800米脑山地区,采用垄盖覆膜沟播先进栽培技术,可充分利用地膜的光热资源,提高地温,保墒抗旱,促进土壤分转化,保证甘蓝型油菜正常成熟,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形为倾斜山地,海拔1787~4308米,虽然属于高寒地区,但是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宜种植春油菜。目前油菜是积石山县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地区种植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油菜病虫害也明显增多,为了不断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积石山县着力加强了春油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青杂三号(E144)是利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甘蓝型特早熟春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特早熟、抗逆性强等特点,适于在海拔2800~3000m的脑山地区推广种植,是替代这些区域白菜型油菜的理想品种,平均单产3000kg/hm2以上,较对照白菜型油菜青油241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本指导意见针对青海省主产区的春油菜生产特点而制定,通过农机与农艺融合,推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油菜生产发展。1播前准备1.1品种选择各地应结合当地生态条件、耕作制度等因素,选择具有抗倒伏、抗裂角、抗病、株型紧凑等适合机械化作业特性的油菜品种作为主推品种。甘蓝型油菜主产区以青杂系列品种为主(川水、浅山地区应选择青杂5号、6号、11号,海拔2800米以上的脑山地区、高位山旱地应选择抗早熟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海农田鼠害发生严重,表现在种类多、分布广、密度大。小麦、青稞、马铃薯、蚕豆、豌豆、油菜等六大作物均受害,一般减产10%~30%。据调查,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浅山、半浅半脑和冷凉高湿的脑山地区,仅互助县受鼠害面积为72.8万亩,年损...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双低油菜产业化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国内外双低油菜发展动态 1.1 世界双低油菜发展的历史回顾 油菜作为世界性的主要油料作物,在世界农作物生产格局和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世界油菜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展及生产总量的不断增长,表明了油菜的地位有日渐升高的趋势.1970年全世界油菜种植面积为821万hm2,占当年油料作物生产总面积的10.4%,油菜籽生产总量仅670万t,占当年油料作物生产总量的7.9%,到1995年油菜种植面积已达到2 464万hm2,占当年油料作物生产总面积的17.4%,油菜籽生产总量为3 469万t,占当年油料作物生产总量的15.8%,从1970年到1995年的20年间,油菜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年均增长8.0%,生产总量年均增长19.9%.  相似文献   

11.
<正>油菜是简阳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2008年简阳种植油菜34.8万亩,平均亩产154.0kg,总产5.36万t,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市油料作物的83.7%和89.7%,被四川省财政厅、农业厅列为优势特色油菜产业基地县(市)。随着科  相似文献   

12.
气象条件对油菜生产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26.8%。2007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8万余亩,总产量达8000余t。历年油菜产量资料表明,在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通过芥甘种间杂交,培育出一些具有父母本优良遗传特性的种间杂种后代,丰富油菜种质资源,对于油菜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国油菜种植历史悠久,十九世纪末,油菜就是法国的主要油料作物,面积达20万公顷。目前油菜面积已扩大到50多万公顷,占法国油料生产的70%。由于菜籽油中含大量芥质酸,会引起人的心血管紊乱;菜籽饼中含有多种硫化物(硫代葡萄糖甙),对动物甲状腺和食欲都有直接影响,增重减慢。于是菜籽的消费量骤然下降;使油菜生产一度受到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15.
垄膜沟植机械化技术是利用复式作业机械,一次完成开沟、起垄、铺膜、化肥深施、膜际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互助县从1999年开始引进试验,在浅山和脑山地区的油菜试验中取得显著成效.浅山地区667m2产量达到116.6千克,与对照平播相比,667m2增产60.9千克,增产幅度达52.2%;在海拔2800m左右脑山地区,使甘蓝型油菜可正常成熟,且667m2达到158.2千克,比对照增产51千克.增产幅度约达32.2%.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秦巴山腹地,由于四周高山拱围,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较小,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在海拔400米以下的低海拔山地区,利用冬闲田地种植一季地膜马铃薯,具有上市早、产量高、产品销路好,且基本不影响玉米、水稻等大春作物移栽、插秧等突出优势,综合效益明显高于种植一季小麦或油菜,因而深受农户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通过芥甘种间杂交,培育出一些具有父母本优良遗传特性的种问杂种后代,丰富油菜种质资源,对于油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地膜垄盖沟植技术是农业部提出的"四节"工程(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的重要保证措施,并列入粮食丰收计划之中.我县自1998年引进该技术在小麦、油菜作物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应用地膜垄盖沟植技术种植小麦、油菜可充分发挥该技术所具有的增温、保墒、提高肥效、抗旱等特点,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可解决海拔2700-2800米的脑山地区冷凉气候下小麦、油菜青秕不熟,千粒重低,品质差等问题,对我县粮油产量的大幅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1亿亩左右,国产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47%以上。那我们为什么要将这么重要的油料作物用作饲料呢?其实,将油菜用作饲料,并不是要改变油菜的油用功能,而是在保证我国食用油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适宜的空间和时间内种植油菜用作饲料。而饲料原料缺乏是我国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由于油菜是惟一的冬季油料作物,在轮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油菜种植面积还在逐年扩大.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多数农民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并不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