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辣椒是我国的大宗蔬菜作物.疫病是辣椒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病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春辣椒种植期多雨高湿的环境条件常导致辣椒疫病的高发、重发而显著减产,甚至绝收.选育并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筛选辣椒抗病品种,鉴定抗性种质材料,对抗病品种利用及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辣椒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成为辣椒提早上市的主流技术,但其对病害的影响效果并不明确.该研究有助于为更好地指导辣椒疫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辣椒种植基地疫病重发田块设置田间自然病圃,对283份辣椒材料进行疫病抗性鉴定.在参试的辣椒品种中随机选取10份辣椒品种进行避雨与非避雨栽培,比较辣椒疫病发生严重度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羊角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该类供试材料的4.55%、14.77%、14.77%、22.73%、43.18%;小尖椒中的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58.97%、35.90%、2.56%、2.56%;线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14%、45.24%、13.10%、8.33%、1.19%;薄皮椒中的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3%、6.45%、16.13%、74.19%;色素专用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27.27%、54.55%和18.18%;小圆椒中的抗病、中抗和高感的材料分别占57.14%、35.71%、7.14%;朝天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56.25%、37.50%、6.25%.共获得DJZ-16等66份高抗材料,并鉴定出DJZ-1等65份高感材料.与非避雨栽培处理相比,避雨栽培对各参试品种均有控病及稳产效果,对辣椒疫病的最低防效在39.29%以上,增产达63.42%以上.[结论]不同类型的辣椒群体抗性差异明显,同一类型的品种间抗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以辣椒类型进行抗性分类,羊角椒和薄皮椒更易感病,色素专用椒和朝天椒抗性表现突出.避雨栽培的辣椒感染疫病严重度和为害损失显著低于非避雨栽培的对照处理,具有防病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辣椒,又名尖椒。尖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较多抗氧化物质等。根据主要病害控制对象,采用的抗病品种抗逆性要强,与非茄科作物采用轮作。下面简单介绍阜新地区主要发生的尖椒病害:一、猝倒病1.症状表现一般在辣椒苗期发生猝倒病。感病幼苗在茎基部出现水浸腐倒伏。秧苗在感病初期为暗绿色,然后会慢慢缢缩,最后病苗折倒并且坏死。病菌越冬依靠在土壤表层的卵孢子,凭借水流和病土传播。低温高湿  相似文献   

3.
辣椒起源于南美洲,16 世纪传入中国。辣椒的营养价值高,在保健、美容、食品、医药、制暴等行业均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逐渐增加、目前位居我国蔬菜作物之首。辣椒栽培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化学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措施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为害,但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抗病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是将来取得突破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辣椒抗病分子育种机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抗病分子机理取得一系列成果。 分子育种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首先必须找到分子标记,分子标记分为基因标记、构建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获得的标记以及通过大量材料测序进行关联分析获得的标记;二是基因工程育种,前提是分离获得抗病基因,然后将抗病基因导入到经济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中,或者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基因沉默技术使负向调控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提高植株抗病性。该文从辣椒抗病性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辣椒抗病分子机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病辣椒种质(抗病毒病、抗青枯病和抗疫病)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并对辣椒抗病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杨上爱 《福建农业》2005,(10):19-19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我县大棚栽培辣椒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也不相同:一是大棚内温度适宜、湿度大,有利辣椒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流行;二是害虫的活动受到限制,发生较轻;三是病毒病靠蚜虫传播,发生也较轻。我  相似文献   

5.
辣椒作为中国蔬菜的重要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日光温室的快速发展,栽培辣椒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但因辣椒病害种类多、发生重,对辣椒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减少辣椒病害造成的损失,保障辣椒的稳产丰产,几年来笔者对辣椒病害及其  相似文献   

6.
尖椒气候适应性与栽培管理病害防治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长治市黎城县2001~2006年尖椒种植不同生长期(种子发芽、生长发育、苗期生长、授粉结实、果实发育和转色)的监测统计研究,给出了尖椒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及尖椒栽培与管理技术,并对尖椒病害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辣椒分为辛辣味重的尖椒和含辣味轻的青椒2种。本文就辣椒栽培与病虫防治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辣椒病毒病和疫病是辣椒生产栽培中的一种常发病害,也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辣椒疫病是由Phytophthora capisici引起的一种病害,引起辣椒病毒病的毒源种类至少有八种,其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主要毒源之一。辣椒“益都红”是传统的山东地方栽培品种,占全省干制辣椒栽培面积的40%以上。本试验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方法.对“益都红”品种的抗病毒病和疫病能力进行早期鉴定。结果表明“益都红”干制椒单株对疫病和TMV的抗性分别表现为五种或六种类型,同时抗疫病和TMV的双抗单株分为五类,并且群体中双感的单株比双抗的高出17.6个百分点。本实验旨在筛选出辣椒抗病材料,以期为抗病育种找出抗源及准确、快速的鉴定筛选方法。为筛选大量选种材料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太原市日光温室辣椒反季节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因其经济效益高,多年连作,重茬种植问题日益突出,辣椒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尤其是疫病、根腐病等,亦越来越严重.我们借鉴已有的科研成果,将辣椒嫁接防治疫病作为重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田间示范,最终将筛选出2个以上适合本地使用的抗病砧木,摸索并制定辣椒嫁接育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取得较好抗病丰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产业化结构调整,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加之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不及时药剂防治使辣椒病害越来越重,如辣椒疫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炭疽病、辣椒疮痂病、辣椒软腐病发生都较重。为了更好鉴别病害,有效防治,提出几点措施,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粤研先丰辣椒是广州市兴田种子有限公司联合国内著名专家最新育成的最高产尖椒品种。经过区试对照,本品种在高产性、抗病性上表现优异,被农技专家誉为“目前南方地区最高产、最抗病尖椒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害严重发生是导致我国南方辣椒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减产的重要障碍因素。该文对辣椒应答高温高湿胁迫和病原菌侵染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了以CaWRKY40为中心的转录调控网络在辣椒耐高温、抗病及高温高湿下抗病表现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病圃与高温高湿处理相结合的生态压力选择法与CaWRKY40转录表达量相结合的资源筛选体系,对通过有性杂交、诱变等创制的中间材料实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抗病资源筛选与新品种选育,选育出的辣椒新品种均表现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较高的抗病水平,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露地栽培或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3.
辣椒疫病近几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不断增加,连作现象多,病害发生越来越重,导致辣椒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已成为影响辣椒生产的一大病害.  相似文献   

14.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属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小尖椒是辣椒的一个品种,其易栽培、生长快、结果早、产量大、产值高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5.
辣椒是百姓比较喜爱的蔬菜之一,种类繁多,包括尖椒、圆椒等。辣椒极易感染病虫害,从播种开始到果实收获,几乎都受到病虫的侵害。所以病虫害防治是辣椒生产的重要环节,辣椒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疫病等,虫害有蚜虫、蝼蛄、蛴螬、  相似文献   

16.
李登绚 《甘肃农业》2005,(10):180-180
辣椒是各地主栽的大宗蔬菜品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辣椒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地等设施栽培的广泛应用,引起辣椒主要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增加,导致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与质量。本区危害辣椒保护地栽培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病毒病、疮瘟病、炭疽病等。根据主要病害的发病规律.采用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的多层次预防措施和多种生态调控手段,建立无公害辣椒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既能经济有效地把病害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又能使生产的辣椒不含或少含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保证其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刘金兵 《农家致富》2010,(11):34-35
三、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关键技术适宜江苏省大棚秋延后栽培的辣椒品种主要有苏椒14号、09Q13、09Q14、9006、江蔬2号牛角椒;尖椒99;苏椒13号甜椒以及部分国内外辣甜椒。1.一网一膜小拱棚育苗要把好五关:(1)播期关。黄淮海地区最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耐贮品种 辣椒按品种分,有甜椒类、柿子椒类、油椒类和尖椒类,多认为甜椒、油椒耐贮,尖椒不耐贮.辣椒按成熟期分,有早、中、晚熟,多认为早中熟不耐贮,晚熟耐贮.因此,一般果实角质层厚、肉质厚、色深绿、味甜、平滑光亮、抗病的晚熟品种耐贮,但秋后拉秧果或二茬果都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19.
辣椒嫁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辣椒嫁接栽培效果与抗病增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砧木的筛选与利用、嫁接技术研究、嫁接栽培效果、抗病增产机制以及辣椒嫁接栽培与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5,(13)
<正>白粉病属侵染性真菌类病害。辣椒白粉病是设施栽培辣椒的重要叶部病害之一,也是兴隆县温室栽培中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白粉病主要危害辣椒叶片,严重时嫩茎和果实均受到危害。1为害症状辣椒白粉病危害叶片时,除出现明显病斑外,还会产生褪绿斑和褐斑。褪绿斑多呈不规则形,浅黄色或黄绿色,在发病初期的叶面上出现,边缘不清晰,叶面有时出现稀疏的白色粉状霉层,褪绿斑逐渐扩大,导致叶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