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研究通过γ射线照射和亚硝基胍交替处理 ,诱变出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T80 1 ,与出发菌株相比 ,其产酶能力提高 1 77倍。通过对诱变菌株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发现 ,以稻草粉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 ,菌株产酶最高。该菌株产酶最适培养温度为 2 8℃~ 30℃ ,最适培养 pH为 4 8~ 5 0 ,在此条件下发酵五天达到产酶高峰。该诱变株产酶能力高于国内外一些已知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如QM941 4等 ,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辐照木霉菌株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6 0 Coγ射线辐照木霉 (Trichodermaspp)菌株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 :在γ射线的作用下 ,木霉分生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 ,孢子萌发时间加长 ,部分萌发孢子菌丝生长畸形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 ,木霉孢子存活率急剧下降 ,剂量效应曲线符合一次击中模型S =e-λD;诱变效应方程为 :Y =-0 940e1 2 9x,r=0 953 3 (r0 0 1=0 765)。依各菌株对生长速度、产孢量、开始产孢时间、菌落颜色等变异情况 ,初筛得到变异菌株 1 3 0株。  相似文献   

3.
同步辐射软X射线Nk对产L-乳酸米根霉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Nk对米根霉AS 3.3461菌株进行辐射诱变,研究其对米根霉致死、菌落形态、种子培养以及发酵培养等特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致死率曲线呈现为典型的马鞍型曲线,辐射剂量为0.72 kGy时菌株致死率最低;软X射线Nk辐照对米根霉菌落形态有一定影响;种子培养特性和发酵培养特性的诱变前后对比表明,种子延滞期缩短了3h,突变株N-15的L-乳酸产量提高了25.6%,LDH活性提高了95.8%,ADH的活性降低了77.7%。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链霉菌STK-203进行自然选育,挑选出5种不同菌落形态的单菌落。摇瓶发酵培养48h后检测发酵液中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活性、残余氨基氮含量、残余甘油含量、菌种生物量等4种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编号为Ⅰ即馒头型的单菌落的酶活最高,高达5.84U/mL,其残余甘油含量为0.071g/L,残余氨基氮含量为1.48g/L,菌体浓度为36.01%。根据菌落形态和产酶的相关性,为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链霉菌STK-203菌株的选育和生产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自发突变对南方根结线虫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继代培养法选育Snea253突变株,对形态分化及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并测其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获得6株菌落形态差异大的自发突变菌株,其中不产色素的3株突变菌株Snea253-G、Snea253-B和Snea253-F杀线虫活性分别为61.0%、45.5%和35.0%;产色素的3株突变株Snea253-A、Snea253-H和Snea253-J杀线虫活性分别为48.7%、37.2%和37.9%。ssgA、bldC、bldD、whiB、whiE和whiI基因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各突变株基因序列没有差异,可能此6个基因没有直接参与控制Snea253菌株的自发突变。链霉菌自发突变不但使其形态发生变异,而且也影响了其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为从形态上筛选优良菌株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桔青霉形态分化与核酸酶P1产量突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新乐  寿谦  张虹  陈敏  刘璇 《核农学报》2009,23(4):606-611
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CICC 4011菌株经60Coγ射线诱变以及多菌株连续多轮原生质体融合后,变异株产核酸酶P1能力与形态性状出现了较大差异。研究表明黄绿色或灰绿色菌落产酶水平较高,绿色或艾绿色菌株产酶水平较低。选择不同产色特征的变异株(J1Y6、 F-13、F-R-33)与CICC 4011进行比较,表明4株桔青霉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差异。融合子F-R-33菌落呈深艾绿色,产水溶性红色素,核酸酶P1低产(23.1U/ml);诱变菌株J1Y6菌落呈黄绿色,产水溶性黄绿色素,核酸酶活较高(167.3U/ml);融合子F-13菌落呈灰绿色,不产水溶性色素,核酸酶活较高(578.6U/ml)。电镜观察发现J1Y6、F-13分生孢子梗上帚状分枝减少,菌丝生长粗壮,产孢能力不及4011及F-R-33。核酸酶P1和色素虽然都是次级代谢产物,但核酸酶P1的合成明显与生长相关,而色素的合成则表现出非相关性。突变株RAPD-DNA多态性检测率为70%。UPGMA聚类分析,菌株F-R-33与出发菌株4011聚为一类(相似系数0.9),核酸酶P1高产菌株J1Y6和F-13聚为一类,高产与低产突变株的DNA多态性表现出明显差异(相似系数0.8)。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获得高效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以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和滤纸条培养基为初筛培养基,从分离获得的124株真菌中筛选出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滤纸条分解能力较强的11个菌株。经液体发酵,测定其酶活力,复筛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滤纸酶活均较高的4个菌株;并进行了不同碳源和不同pH对筛选菌株产酶能力的影响试验,发现不同菌株对不同纤维素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样,同一菌株对不同纤维素碳源的利用能力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辐照诱发木耳营养缺陷型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60)Coγ射线10—200krad辐照木耳单核担孢子,获得9株营养缺陷型菌株,其中光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8株,琥珀木耳[Auricularia fuscosucinea(Mont.)Farlow.)1株,诱变频率为2.38×10~(-3)-44.4×10~(-3)。辐照诱变有效剂量,光木耳为200krad,琥珀木耳为10krad。突变体生理生化研究表明,突变体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氨基酸含量、酯酶同工酶酶谱等均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返回式飞船选育优良红曲霉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神舟 3号”返回式飞船搭载红曲霉菌 0 70 8。对搭载后的菌株进行复壮、分离和筛选 ,以高产洛伐他汀和耐硒为选择条件 ,筛选到 8株耐硒又高产洛伐他汀的菌株。经连续发酵试验证明变异菌株的优良特性可以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神舟号飞船搭载灵芝的酯酶同工酶研究及生长速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祁建军  陈向东  兰进 《核农学报》2002,16(5):289-292
利用神舟号飞船搭载 4个灵芝菌株 ,研究了搭载组与地面对照组不同生长时期的酯酶同工酶及菌丝体的生长速度 ,发现空间条件处理后灵芝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及生长速度均有不同的变化。其中SX、S3分别与对照组CX、C3的酯酶同工酶在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明显 ,而搭载株SH、S4与地面对照株CH、C4的酯酶同工酶差异不明显。搭载株S4比地面对照株生长快 ,而搭载株SX比地面对照株生长较慢。S3、SH与地面对照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高效纤维素优势分解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基于获得高效纤维素优势分解菌的目的,通过分离纯化初步得到30株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初筛共得到14株纤维素分解菌,并通过滤纸条崩解实验进一步进行筛选得到5株效果较好的纤维素分解菌,通过发酵产酶利用DNS显色法测定CMC酶活力和FPA酶活力最终确定了4株优势纤维素分解菌,通过测定4株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滤纸酶(FPA)以及β-葡萄糖苷酶(β-Gase)活,验证4株纤维素优势分解菌的产酶能力,并分别命名为X-1、X-6、X-7和X-11,并将该4株优势纤维素分解菌应用于秸秆的液态发酵,其对秸秆的降解率较自然降解相比,降解率分别提高了31.92%、40.15%、35.29%和39.98%。对4株优势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根据16S r 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菌株X-1、X-7和X-11均为粪产碱杆菌;菌株X-6属于解糖假苍白杆菌。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产黄纤维单胞菌CR-14纤维素酶活力,对菌株进行亚硝酸、紫外线及复合诱变处理,筛选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突变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亚硝酸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Y-UA-18,其酶活力为10.57 U,为原菌株产酶活力的1.67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菌株Y-UA-18产酶最佳培养基为:秸秆粉1.0%、复合氮源0.6%、KH2PO40.1%、Mg SO40.1%、Na Cl 0.08%;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 H值7.0、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3 d。通气量对菌株Y-UA-18产酶影响不明显,但在厌氧条件下发酵液酶活显著降低,0.1%TW-80对菌株Y-UA-18的产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堆肥过程中秸秆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本研究从玉米秸秆堆肥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通过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滤纸条崩解能力及兼容性,筛选出优良菌株,进而构建复合菌系,并对降解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共获得29株纤维素分解菌,对其中的高效菌株进行配伍,构建了6组复合菌系。除复合菌系F外,其他复合菌系的滤纸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单一菌株(P<0.05),尤以复合菌系B(xw1、xw3、xw8)、D(xw16、xw21、xw31)的酶活力最高,分别为22.8、20.4 U·mL-1,比其中的最强单菌株xw3、xw21高出58.3%、68.6%,且所产酶具有耐高温(40~55℃)性。复合菌系B、D培养5 d可将滤纸条崩解为糊状,10 d内对秸秆的降解率达24.5%、21.9%,较单菌株xw8、xw31增加9.4和4.7个百分点。经16S rDNA分子鉴定,复合菌系B由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组成,复合菌系D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 ...  相似文献   

14.
合理降解烤后烟叶中的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已成为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工艺之一。本研究对分离自烤烟叶面的产淀粉酶细菌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1)和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 C1)进行发酵培养,提取粗酶液,检测酶活性并应用于初烤烟叶上。通过设计不同酶量、作用时间、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方法考察这两种酶制剂对烟叶(Nicotiana tabacum K326)中淀粉和纤维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A1主要产α-淀粉酶,酶活力为7×105U/mL,菌株C1以产内切酶为主,酶活力为6×103U/mL;在温度40℃、湿度70%条件下作用96h,用菌株A1所产淀粉酶制剂4×107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2.78%,还原糖增加率为12.03%,菌株C1所产纤维素酶制剂4×105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3.87%,还原糖增加率为18.07%。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从烟叶表面分离的产酶菌株进行发酵生产的酶制剂可降解初烤烟叶中淀粉和纤维素,提高还原糖含量,可望在烟叶加工过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果园土壤有机碳库及生化性质对小麦秸秆还田配施不同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响应特点。  方法  以豫北碱性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以不添加麦秸及纤维素降解菌为对照(CK),研究仅添加麦秸(S)及麦秸分别配施尼氏芽孢杆菌(Bacillus nealsonii,S + B)、科恩氏菌(Cohnella,S + C)、灿烂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lautus,S + P)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酶活性、速效养分含量及盐碱性的影响。  结果  培养100 d内有机碳矿化速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与一级动力学模型高度拟合。麦秸配施纤维素降解菌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累计矿化量及潜在可矿化碳含量均高于S处理。S + B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比S处理提高10.14%、35.53%、26.27%和24.34%。麦秸配施纤维素降解菌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和土壤酶活性,其中S + B处理的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及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S处理。与仅添加麦秸相比,麦秸配施纤维素降解菌显著增加土壤速效氮、磷、钾及可交换性镁含量,降低可交换钙含量和pH值。土壤速效氮、磷及微生物量碳是影响有机碳矿化的主要因素。  结论  麦秸配施纤维素降解菌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库活度及含量,改善土壤生化性质,以尼氏芽孢杆菌的促进作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E.coli谷氨酸脱羧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大肠杆菌(E. coli)为出发菌株,以L-谷氨酸、溴甲酚绿(pH3.8~5.4)为筛选及指示剂,经亚硝基胍(NTG)、UV诱变处理,得到了L-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变异菌株,其L-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大幅度提高,比出发菌株酶活性提高了2.22倍。优化实验显示:pH值、发酵时间、诱导剂L-谷氨酸、硫酸镁对GAD产酶有较大影响。通过对产酶发酵培养基中几种成份单因素变动及正交优化实验,对该菌株产GAD的诱导剂L-谷氨酸、营养要求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3 g/L,L-谷氨酸0.5 g/L,葡萄糖1.5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0.7 g/L。发酵条件是:pH6.8,接种菌龄20h,发酵时间20h。在优化条件下突变菌株GAD活性可达6790.7U,是出发菌株的2.76倍。  相似文献   

17.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relevance of enzyme partitioning, between the cellulose and non-cellulose components of pretreated biomass, with respect to rates of cellulose saccharification in a typical biomass-to-ethanol process.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included three cellulose preparations (differing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 representative lignin-rich noncellulosic residue (prepared from dilute acid-pretreated switchgrass), an acid-extracted lignin preparation, and a complete Trichoderma reesei cellulase preparation. Enzyme-reactor conditions were typical of those commonly used in biomass-to-ethanol studies. The results were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both the lignin and cellulose preparations used. The noncellulosic lignacious residue, when supplemented at up to 40% (w/w) in cellulose-cellulase reaction mixtures, had little effect on rates and extents of cellulose saccharification.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nzyme partitioning between cellulose and the noncellulosic component of a pretreated feedstock is not likely to have a major impact on cellulose saccharification in typical biomass-to-ethano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地衣真菌中筛选高效多功能菌种,研制出高效的微生物菌肥,对地衣真菌采用水解圈法初筛,再分别采用DNS法、钼锑抗比色法、平板对峙法复筛出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溶解无机磷、抑制病原菌活性的菌株;以不同的菌株组合研制生物菌剂,并进行盆栽试验筛选出促生活性最好的组合。从120株地衣真菌中筛选出高效降解的纤维素菌株为1905-2、1909-7、1913-6、1915-2,其中菌株1905-2和1915-2兼具有抑制病原菌的活性;高效溶磷菌株为1905-4,同时具有抑制病原菌的活性。结合形态学及分子序列鉴定菌株1905-2为高山弯颈霉(Tolypocladium tropicale),1905-4为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1909-7为黄曲霉(Aspergillus aflatoxiformans),1913-6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1915-2为淡紫拟青霉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组合5(1905-4、1915-2)在增加茎长和鲜重上占有优势,且溶磷效果及降解纤维素效果最好,因此综合选取以组合5研制的生物菌剂作为最终的微生物菌剂。从地衣真菌筛选出高效功能菌株,复合后研制出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溶解无机磷、抑制病原菌的复合菌剂,旨在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究研制高产的生态菌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产琥珀酸产生菌的60Co γ射线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的主要副产物是乙酸,为了有效降低乙酸的生成,采用60Co γ射线为诱变源,反复筛选氟乙酸抗性突变株。结果表明,当60Co γ射线诱变剂量为 500 Gy 以及氟乙酸浓度为 20 g/l 时,与出发菌株相比,所获突变株HF417的乙酸浓度由25.7 g/l降低到4.5g/l,琥珀酸由45g/l增加到67g/l,磷乙酰转移酶最高酶活由528U/mg 降低到112U/mg ,进一步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pta 基因(磷乙酰转移酶基因)片段保守序列中发生的 4 处突变,是导致磷乙酰转移酶酶活降低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副产物代谢途径的定向阻断选育能够有效提高琥珀酸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