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对比法分析硼肥对大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试硼肥对大麦生物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喷施硼肥对大麦有不同增产作用;同一种硼肥在3叶期、孕穗期2次喷施增产效果好于3叶期1次喷施。富利金硼20ml/667m^2在3叶期、孕穗期各喷施1次增产效果最好,每667m^2增产13.31kg,增产率为3.19%。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大麦分蘖盛期、孕穗期、扬花灌浆期喷施1~3次芸乐收(0.01%芸苔素内脂可溶性液剂10 mL+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 mL+BD助剂15 g),研究喷施芸乐收对冬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芸乐收对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具有促进作用,有效穗增加8万~24万/hm2,穗实粒数增加1.2~2.6粒,千粒重增加0.1~1.5 g,白粉病减轻1级;喷施芸乐收具有增产作用,比对照增产766.6~1099.9 kg/hm2,增加11.9%~17.0%,增收1260.0~1510.2元/hm2;增加产量与喷施次数呈正相关,投入产出比与喷施次数呈负相关;喷施一次时选择扬花灌浆期效果最佳,喷施2次时,分蘖盛期+扬花灌浆期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3.
谷子在孕穗期喷施玉米健壮素可使基部节间缩短 0 3 ,直径增粗 0 13 ,穗柄缩短 0 6 ,旗叶缩短5 ,增宽 0 8 ,株高降低 2 9 ,穗粗增加 0 1 ,穗粒重增加 4 4 4g ,千粒重增加 0 6g,增产 2 9 4 % ,为实现谷子高产、密植、防倒、增收的栽培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麦叶面喷施沼气发酵液对抗病增产的试验研究一、试验要求L选择苗情生长均匀地块,每组试验田为0.1~0.2亩;2.在小麦返青期、拨节期、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各喷施沼液一次;3.测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二、试验目的沼气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含氮...  相似文献   

5.
据安徽蒙城县柳林作物试验所实践证明,缩节胺不仅对棉花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在小麦拔节期喷施,也能增产20%以上。小麦喷缩节胺后,能使节间缩短、茎基部增粗,抗倒伏和抗病能力增强,所以增产效果很明显.一、喷施时间喷施过迟,达不到矮健的目的;喷施过早,会抑制幼穗生长分化.因此,过早过迟喷施缩  相似文献   

6.
硼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研究通过在不同生育期喷施硼肥探究硼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面粉品质的影响。以小麦品种“中麦895”为试验材料,在2019-2020小麦生长季开展试验。试验设置拔节期、孕穗期和花后5 d三个硼肥喷施时期,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研究结果表明,孕穗期和花后5d喷施硼肥后,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8.35%和5.65%。孕穗期喷施硼肥显著增加了面粉蛋白质含量、GMP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24%、14.94%和12.30%。拔节期、孕穗期和花后5d喷硼处理SDS-沉降值分别比对照增加9.84%、15.73%和11.91%。喷施硼肥降低了面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在拔节期、孕穗期和花后5d喷施硼肥后,总淀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6.15%、13.68%和4.36%。施用硼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孕穗期喷施硼肥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株高降低后可以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和品质。以秆型不同的2个大麦品种单二(二棱高秆)和盐99175(二棱矮秆)为试材,在大麦不同生育时期(分蘖末拨节前、拨节孕穗期、始穗期),喷施不同浓度(施用量0 L/hm2、0.6 L/hm2、1.2 L/hm2、1.8 L/hm2和2.4 L/hm2,对水150 L/hm2喷雾)的稀施保,研究大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用不同浓度稀施保对其株高、相关节位长度、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降低株高起关键作用的是缩短穗下节长度,其次是缩短倒二节长度,而倒三节及以后各节长度对降低株高影响不大;在拨节孕穗期和始穗期施用稀施保均可有效降低株高,其中在始穗期施用降幅最大,但稀施保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不同大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影响效果不同。稀施保施用时期与施用量对2个品种的穗长、实粒数和空粒数均影响不大,但对千粒重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且不同用量处理间差异显著。单二大麦在始穗期施用1.8 L/hm2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为6 145.2 kg/hm2,盐99175大麦在拨节孕穗期施用1.8 L/hm2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为6 952.7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在上海市崇明区小麦生产中施用且效果较好的叶面肥品种及其适宜喷施时期,进行了瑞丰隆和格喜一号的不同喷施时期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瑞丰隆、格喜一号相较于喷施清水,均对小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以在孕穗期和扬花期各喷施1次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为最佳,且两种叶面肥中,以喷施格喜一号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相较于喷施清水,有效穗数及每穗粒数以喷施格喜一号的平均增幅最大,千粒重以喷施瑞丰隆的平均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拔节期喷施不同制剂及喷施不同制剂加天丰素,考查各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缩短基部第1、2、3节间长度,增加基部第1、2、3节间粗度,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30%胺鲜·乙烯利AS 25 mL/亩作用优于10%多唑·甲哌鎓WP 40 g/亩和钜控AS100 g/亩;天丰素SL在缩短玉米基部第1、2、3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上作用不明显;喷施钜控100 g/亩较对照增产42.04 kg/亩,增产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均较对照减产,减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生物菌肥对裸燕麦光合生理、氮素积累的影响及适宜的生物菌肥喷施时期,为裸燕麦的高效施肥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在吉林白城以裸燕麦(白燕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R1(不拌种)为对照、R2(菌肥拌种)、R3(菌肥拌种+菌肥三叶期喷施)、R4(菌肥拌种+菌肥孕穗期喷施)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有助于裸燕麦茎、叶、穗中全氮含量的积累,三叶期喷施,穗中积累氮素最多,孕穗期喷施,茎和叶中含量较高;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时光能利用效率(LUE);菌肥拌种结合三叶期或孕穗期喷施生物菌肥,光合生理及全氮含量等指标优于仅生物菌肥拌种处理;生物菌肥拌种结合三叶期喷施为最佳施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吉林农业科学》2016,(6):16-20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7~10展叶期间,喷施调节剂降低了玉米植株的穗位高度,随着喷施时期的推迟,株高逐渐降低、穗位逐渐升高,调节剂影响的基部节位逐渐上移;穗位以下节间缩短、增粗、穿刺强度增强,茎秆干重逐渐增加,植株重心下降;穗位以上节间拉长明显,茎秆干重逐渐降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在试验设计范围内,于8展叶时施用化控剂"玉多十"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多效唑对谷子茎秆性状及其穗颈的抗倒性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拔节期前(A1)、拔节期(A2)和孕穗期(A3)分别叶面喷施300 mg·L-1的多效唑,以清水作为对照(CK),对谷子主要茎秆性状、倒伏指数、穗颈参数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与CK相比,施药后谷子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喷施时期越早,抑制效果越明显,株高越低,2个品种的株高均在A1处理下达到最小值,同时植株重心高度与株高的比值变化趋势与之相一致。②基部节间茎粗增大,在A1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多效唑喷施时期的推移,各节间长度降低幅度减小,而节间直径则随着节间长度的减少逐渐增大,茎秆充实度明显提高。③随多效唑喷施时期的推移,茎秆各节间的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渐增,抗折力渐减,抗倒性逐渐减弱,均在A1处理时最好。④穗颈方面,农大8号穗颈含水量、弯曲力矩有明显变化,其中,穗颈弯曲力矩在A1处理最小,穗颈含水量则在A2处理下最低。而张杂10号穗颈除弯曲力矩有影响外,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其中,穗颈弯曲力矩在A1处理时达到最小。⑤影响谷子产量的关键构成是穗重及穗粒重,在A2处理下谷子增产显著,农大8号产量比CK增加7.10%,张杂10号产量比CK增加8.29%。因此,在拔节期喷施300 mg·L-1多效唑,可提高谷子茎秆充实度,增强抗倒伏能力,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硼肥作为基肥与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了持力硼与速乐硼2种硼肥作为材料,开展了不同施硼方式对小麦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基施硼肥结合叶面喷施硼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增产来源于每穗粒数的增加,另外施用硼肥处理对最终有效成穗率、叶绿素以及干物质运转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万代红络合剂液肥在冬小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万代红络合剂,结果表明,三叶期、返青期、拔节期喷施可增加分蘖数;返青期、拔节期、灌浆初期喷施,小麦干物质积累效果明显;三叶期、返青期、拔节期、灌浆初期喷施,可增加小麦穗粒数。以拔节期和灌浆初期喷施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12.4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水稻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不同时期喷施硼肥与不喷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可提高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各时期产量均高于对照,以拔节期喷施硼肥最好,增产稻谷43.4kg/667m2,增产率7%,实粒数多11粒,结实率高9.4粒,千粒重高2.6g,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记载和田间测产评价不同控旺产品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抗早衰及增产效果,评价用药技术方案的综合经济效益,筛选适宜本地使用的化控产品。以江麦91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灵滟(返青至拔节期叶面喷施,60 m L/亩灵滟+10 mL胺鲜酯兑水30 kg/亩)、矮壮丰(拔节期叶面喷施,50 mL/亩兑水30 kg/亩)、植播龙(拔节前追施,10 kg/亩作拔节肥)、百睿(分蘖期叶面喷施,3 g/亩兑水30 kg/亩)、穗伴侣(破口期叶面喷施,100 mL/亩兑水30 kg/亩)、空白对照(不施任何化控产品),所有处理作为大区进行示范(1 334 m2),研究了5个化控产品对小麦抗倒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化控产品对小麦的节间长度和粗度都有一定影响,灵滟对基部第1、第2节间的长度控制效果最好;植播龙有效缩短了基部节间的同时,增加了茎秆的粗度和厚度,第2节间抗折力提高了30.46%;各处理对小麦均有增产作用,较空白对照增产18.62~65.9 kg/亩,增幅3.63%~12.84%,植播龙处理产量最高,达579.35 kg/亩,较空白对照增产12.84%,增产效果最明显。本试验的5种化控产品...  相似文献   

17.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玉黄金不同喷洒时期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黄金属于缓慢抑制型调节剂,见效慢,控制力度小,时间长,一次喷洒,全程控制,对底部3节控制效果稍差。在玉米8展叶时用玉黄金300 mL/hm2、对水225 kg喷施,株高可降低18.8 cm、穗位降低22.0 cm,茎秆增粗,基部节间长度缩短,抗倒能力提高,提早成熟2 d,增产10.1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在始穗期应用穗伴侣调理剂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淮麦44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用量的穗伴侣对小麦株高、节长、节粗、壁厚、穗长、抗折力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始穗期喷施穗伴侣750~1 500 mL/hm2可以使小麦株高下降1.7~3.3 cm、相对重心高度下降0.3~0.9 cm;穗茎节缩短0.5~1.8 cm,倒二节缩短0.1~0.3 cm;小麦穗茎节的茎粗增加0.29%~0.42%,倒二节和倒四节茎粗增加0.02%~0.09%;穗茎节壁厚增加0.87%,其他节间的壁厚也都有增加;小麦倒四节、倒五节的抗折力分别增加7.4%~19.4%、2.4%~14.5%;产量增加5.43%~7.95%。从抗倒增产的效果来看,建议在小麦始穗期喷施穗伴侣1 500 mL/hm2。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滩涂盐碱地区大麦植株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大麦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结合大麦生长发育特点,确定了影响大麦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第一节间长第二节间长单株有效穗数总穗数成穗率株高茎粗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0.934)、总穗数(0.893)、株高(0.820)、成穗率(0.764)和第二节间长(0.762),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入选的6个因子(茎粗、第一节间长、穗长、总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大麦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954;通径分析表明株高、成穗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在滩涂盐碱地区大麦高产栽培中,建议优先选择植株高、籽粒大而饱满的品种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20.
配施硼、锌肥及施用方法对芝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芝麻赣芝9号为材料,在等量复合肥作为底肥施用的条件下,研究了硼肥、锌肥作为底肥施用和作叶面肥喷施对芝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肥作为底肥施用芝麻产量最高,其次是硼肥作为叶面肥喷施。锌肥作为叶面肥喷施,对芝麻也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硼肥作为底肥施用远不如作为叶面肥喷施的增产效果明显。锌肥和硼肥作为叶面肥以及硼肥作为底肥均能增加芝麻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