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茎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红薯种植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症状甘薯茎线虫病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薯蔓基部和粗根,不仅在田间危害,还造成储藏期烂窖和育苗期烂床。薯块受害后表皮龟裂,内部糠腐。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2.
瓜类作物包括黄瓜、甜瓜、西瓜、丝瓜等,属于葫芦科甜瓜属。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发病害及防治。 蔓枯病 茎蔓是最主要的受害部位,苗期发病以嫩茎为主,受害部位出现湿润状、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生长期发病多在基部分枝处或近节部,先出现  相似文献   

3.
猝倒病是瓜类苗期的主要病害,茄果类蔬菜苗期也易发生猝倒病。保护地育苗期最为常见,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发病严重,可造成烂种、烂芽及幼苗猝倒。该病约占幼苗死亡率的80%左右。一、发病症状瓜类作物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病,为苗期毁灭性病害。种子萌芽后至幼苗出土前受害  相似文献   

4.
杨荣明 《当代农业》2013,(23):34-35
麦蚜为全国麦区常见害虫之一.江苏省麦区蚜虫种类主要为麦禾缢管蚜、麦长管蚜。小麦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受害,以穗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区、微区和盆栽试验,观察了施不同浓度三氯乙醛(酸)的废酸磷肥及不同施肥方法对小麦、玉米、花生、甜菜等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乙醛(酸)会抑制作物苗期生长,造成减产。三氯乙醛致害农作物的临界含量为300ppm。不同施肥方法及降雨等都会影响受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一、麦蚜 麦蚜为全国麦区常见害虫之一.江苏省麦区蚜虫种类主要为麦禾缢管蚜、麦长管蚜。小麦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受害.以穗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美洲斑潜蝇为害向日葵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是向日葵的主要害虫,尤以苗期受害对产量损失较大,根据其为害特点采取栽培、物理及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等综合防治技术,确保向日葵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猝倒病是瓜类苗期的主要病害,除危害瓜类外,茄果类蔬菜苗期也易发生猝倒病。保护地育苗期最为常见,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发病严重,可造成烂种、烂芽及幼苗猝倒,该病约占幼苗死亡率的80%左右。一、发病症状瓜类作物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病,是苗期毁灭性病害。种子萌芽后至幼苗未出土前受害,会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幼苗受害,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黄色病斑,后为黄褐色,缢缩呈线状,倒伏,幼苗一拨就断,病害发展很快,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死亡。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其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生长后期果实受害,瓜面呈水渍状大斑…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13,(7):13-15
大豆病害种类很多,以大豆灰斑病、孢囊线虫病、根腐病危害较重,这些病害致使子粒变小,产量降低,品质变劣。1、大豆灰斑病1)危害该病在苗期开始发生,8月份进入盛期,主要危害大豆叶、茎、荚、子实,以叶和子实受害最重,使产量降低,受害严重的可减产20%~30%;品质变劣,含油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的主要病害之一,又称白腐病、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该病除为害向日葵外,也为害大豆、烟草、西葫芦、大麻、胡萝卜和芹菜等作物. 1、病症 向日葵菌核病在整个生育期间都能发生,主要为害茎秆和花盘.受害植株逐渐凋谢至干枯,花盘腐烂.在苗期感病,即使形成了花盘和花朵,植株也会死亡.在生长后期感病会减产一半,千粒重  相似文献   

11.
小麦全蚀病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和河南的部分地区发病较重。一般发病较轻的地块产量损失在 10 %~ 2 0 % ,严重地块损失达 5 0 %以上。小麦受害后 ,表现为分蘖减少 ,成穗率低 ,千粒重下降 ,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小麦全蚀病的寄主范围很广 ,除危害小麦外 ,还危害大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1 主要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 ,病菌侵染部位仅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 1~ 2节 ,不向上延伸。地上部症状 ,比如“白穗”、“黑脚”等 ,主要是根与茎基部受害而引起的。小麦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感病。…  相似文献   

12.
重庆麦类作物主要生态气候灾害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麦类作物各生育期气温、日照和降水等主要生态气候条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苗期湿害、花期冷害、抽穗至乳熟期阴雨寡照和灌浆至成熟期高温逼熟是本地区麦类作物高产优质的主要生态气候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菟丝子在我国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苜蓿、三叶草、沙打旺、胡枝子等牧草,对牧草种子田影响更加严重。作物被菟丝子寄生后,使植株变得矮小,生长不良。轻度受害可降低产量,严重受害时植株全部被菟丝子的丝状茎缠绕,直致植株枯死,大幅降低牧草产量,同时在饲喂动物时,还会引起动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豆病害种类很多,我省以大豆灰斑病、孢囊线虫病、根腐病危害较重,致使子粒变小,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一、大豆灰斑病1、危害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我省东部地区开始蔓延,至八十年代此病已遍及全省。该病在苗期开始发生,8月份进入盛期,主要危害大豆叶、茎、荚、子实,以叶和子实受害最重,使产量降低,受害严重的可减产20%~30%;品质变劣,含油  相似文献   

15.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1危害症状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花期发生受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机器视觉在设施育苗作物生长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视觉是利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对目标物做模式识别、测量与判断的一项综合技术,其在农业各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发展迅速。从作物育苗的特性、机器视觉在苗期管理的作用、苗期作物视觉信息采集设备及叶片提取方法的发展3个方面分析了设施育苗对基于机器视觉的苗期作物监测的需求;总结了苗期作物视觉信息的主流获取技术,即成像传感器的成像技术、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的特点;回顾了机器视觉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苗期作物中的应用情况,从苗期作物关键生长参数监测检测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对比、总结苗期作物关键生长参数的提取方法,最后概述我国现阶段机器视觉技术在苗期作物的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 1、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花期发生受害最为严重. 1.1苗期症状 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幼苗倒伏、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地下害虫有的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它为害作物的地下部位及近地面部分。如蛴螬、金针虫。有的有一固定时间生活在地下,在地下为害,另一固定时间可到地上生活为害,如地老虎,还有一种随时可到地上、地下为害,如蝼蛄。地下害虫可造成农作物缺苗、垄断,对农作物造成损失。据统计,在安庆市经济损失可达30~40%,严重时可达80%。地下害虫为害时间主要是春、秋季,因为此时农活忙,防治不及时;它主要在作物的播种期及苗期为害,此时作物无耐害性及补偿性;它主要为害作物的根部及近地面嫩茎;虫量大,虫口密度高,且早期为害隐蔽,不易察觉,故作物受害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南宁市瓜类作物蓟马种类和发生动态,为更有效地进行瓜类蓟马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于2009~2010年连续两年对南宁市瓜类作物上的蓟马种类、为害程度、主要作物生长期重要蓟马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南宁市瓜类作物上蓟马共14种,分别隶属于锯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3属13种)和管尾亚目(Tubulifera)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1属1种),其中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my)和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 Morgan)是瓜类作物上的优势种,花蓟马和黄胸蓟马主要停留在各种作物的花中,偶见在作物的其他部位停留;棕榈蓟马则大部分停留在作物的嫩尖上,少部分停落在叶片充分展开但偏幼嫩的叶上,花上数量稍少.在几种主要瓜类作物中,节瓜和南瓜受害最重,丝瓜受害最轻.[建议]苗期及时防治瓜类蓟马,以降低种群数量;加强水肥管理,使作物迅速生长,避过蓟马为害高峰期;拔除病株,减少病毒病传播.  相似文献   

20.
磁处理土壤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处理土壤可以促进番茄、黄瓜和水稻的苗期生长,提高作物对氮磷钾主要养分的吸收能力,影响最大的是氮。在磁处理的土壤上黄瓜和小麦叶面积与叶绿素含量增加,黄瓜的品质提高。对油菜、小麦和黄瓜的研究证明磁处理土壤对作物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