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通常是指移栽胸径在15 cm以上的常绿乔木,且要求带冠移栽。园林工作者普遍认为大树树龄过大,移栽成活率过低,移栽后其长势也较差,难以恢复生机,不主张大树移栽。针对这一观点,在多年基层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了香叶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环境,为提高香叶树大树的移栽成活率和保护野生香叶树大树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与杉木人工林生长和生物量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香叶树是一种生长迅速的阔叶树种,其人工林蓄积量为421.88m^3/hm^2,比杉木人工林高7.09%;香叶树人工林分生物量为305.43t/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59倍,其生物量乔木层是杉木林的1.68倍.  相似文献   

3.
香叶树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香叶树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的测定表明:香叶树人工林木材在1~3 a间木纤维长度属短;在3~18 a间木纤维长度属中等长度。香叶树人工林木材在1~5 a间木纤维长宽比较小,在6~18 a间木纤维长宽比大于45。  相似文献   

4.
贵州喀斯特山地灌丛香叶树群落及种群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贵州省现在的喀斯特山地灌丛香叶树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该群落的结构和组成、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其分布格局,群落所处的小生境状况以及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演替;结果表明,群落中有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而香叶树种群有较宽的生态位宽度;由于喀斯特小生境的严酷性,土面零星,土层浅薄,石漠化比例大,植物种群主要以集群分布和无性繁殖来适应这种小生境;采取封山育林是恢复该地区森林植被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腾冲县香叶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腾冲县香叶树资源数量、分布范围、收购及加工利用等情况。分析香叶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缺乏对其功用的认识,缺乏保护,开发利用不足,没有发展项目支撑等。藉此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5种配方基质进行香叶树育苗试验,结果表明,V(泥炭土)∶V(谷壳)∶V(珍珠岩)=7∶2∶1的基质配方,香叶树1 a苗龄苗木生长量最佳。对香叶树2~5 a龄苗木进行生长分析,结果表明,田间栽培的香叶树生长迅速,胸径年均生长量超过5 cm/a、树高年均生长量超过3 m/a,二者的生长速度均超过大多数的乡土阔叶树种。至5 a林龄时,胸径、树高的生长速度仍未有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香叶树育苗和森林恢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林  陆阳 《林业调查规划》2015,40(1):138-141,153
香叶树是具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的优良乡土树种。为进一步掌握香叶树在高黎贡山地区的育苗和造林技术,通过种子贮藏、播种基质选择、幼苗生长监测、种植后的野外存活率和生长状况监测等一系列试验,初步掌握了香叶树的育苗和造林技术,有利于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福建省三明莘口教学林场香叶树人工林的木材物理性质。结果表明:香叶树人工林木材生材密度0.826 g/cm3,基本密度为0.529 g/cm3;木材径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系数分别为0.235%,0.337%,0.603%,收缩大,木材不易开裂和变形,是良好的家具及室内装饰用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香叶树天然种群及其个体天然下种更新的成苗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香叶树成熟个体生长存在显著差异,个体间性状变异为胸径冠幅树高;香叶树具有较强的天然更新及自然传播能力,苗木分布最远处为37.3 m,投影区外苗木的平均密度、地径、苗高分别为35株·m~(-2)、0.31 cm、34.76 cm,分别是投影区内的1.4倍、1.55倍、2.15倍;单株母树的成苗量45~1 384株,平均为287株,母树间差异极显著(变异系数为1.019 2),成苗量受树高影响;天然下种苗的苗高与主根长的比例为1∶0.43,地径与苗高、苗高与主根长的相关系数为0.840 5、0.716 80,达到显著性水平,各因子变异系数大小为侧根数地径苗高主根长;可将苗木划分为大苗、中苗、小苗3种类型,分别占比6%、66%、28%。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培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林相比,营造香叶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土壤密度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和水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层土壤养分得到富集,香叶树具有比杉木林更好的培肥土壤功能;香叶树叶的最大持水率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是杉木纯林的1.21倍,同时由于香叶树人工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的蓄水能力增强,使得香叶树人工林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1.
沈立新 《林业科技》2002,27(3):53-55
香果树在我国西南地区均有分布,但大多为野生状态,经营极为粗放。为开发野生香果资源,对野生香果树人工繁育及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蚬壳花椒受威胁程度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英姿  王平 《经济林研究》2008,26(1):108-112
为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依据量化评价标准,从药用价值、分类意义、分布与生境要求、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减少速率、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和综合利用现状等8个方面对芸香科花椒属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的受威胁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蚬壳花椒受威胁程度的总评分达9分,属于渐危种类。并就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蚬壳花椒野生资源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观察檫木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的开花过程,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TTC的方法测定檫木花粉活力。结果表明:柱头具可授性时间为8 d,檫木的花粉活力持续时间为32 h。根据测定时间发现柱头可授期和花粉活力较强期重叠较长,通过后期观察到檫木有结实,说明檫木具有正常的传粉机制和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地理区位特殊,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野生动物养殖业却严重滞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十分突出。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了产业开发的思路、方向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药用石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斛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林下资源,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文章阐述了石斛在国内的分布及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野生资源的状况,着重论述了云南省对石斛的人工培育、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并就石斛产业发展的思想和对策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97个核桃种质开花结实习性、植株产量、坚果品质等分析测定认为,云南核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其花型、结实期、成熟期、坚果三径值、出仁率等均有很大差异,为选择优良类型和杂交亲本提供了条件。通过对97个种质综合分析评价认为:云南泡核桃、三台核桃、细香核桃三个品质优良,是云南核桃的主裁品种,可大力发展。丽3号、杂交14号等9个优良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弥渡纸皮核桃等可作早熟品种;铁核桃和野核桃是优良品种核桃栽培品种的砧木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使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数据得到系统科学的管理及应用,在全面分析调查数据管理应用需求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ASP.NET、B/S结构和Microsoft SQL Server2008的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录入、数据检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报表输出等模块,以ASP.NET为系统平台,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为数据库后台,采用B/S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构建起一个科学、高效的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怒江州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怒江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是云南省野生植物保护和管理的重点地区之一。怒江州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对列入调查的20种目的物种进行全州范围内的实地蹯查,基本掌握其资源现状和地理分布情况,通过对资源现状和致危因子的分析,对如何有效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