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粉末与横切面显微方法鉴别中药材威灵仙的3种基原,完善威灵仙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对市场上采购的14批威灵仙药材分别采用横切面和粉末制片,考察并优化制片方法,观察比较不同批次药材的显微特征。结果表明,横切面的外皮层细胞排布、韧皮部、木质部显微特征显著,粉末的木纤维、韧皮纤维、石细胞、导管、非腺毛、木栓细胞、表皮细胞、皮层细胞显微特征显著。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可根据横切面的外皮层细胞延长方向鉴别威灵仙;根据粉末的石细胞和韧皮纤维特征鉴别棉团铁线莲和东北铁线莲。采购的14批威灵仙药材中3批为威灵仙,2批为棉团铁线莲,9批为东北铁线莲。说明粉末显微可有效弥补横切面显微鉴别的不足。将粉末与横切面显微相结合,可快速高效地鉴别中药材威灵仙的3种基原,操作简单,显微特征明显,判别直观准确,具有很高的专属性和耐用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有显微鉴别方法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白及(滇产)与2种常见混伪品进行对比鉴别,建立白及真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应用性状与显微鉴别方法,着重对药材的表面特征及横切面和粉末等显微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白及与混伪品云南独蒜兰、滇黄精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形态、纹理、断面、气味等性状特征及横切面和黏液细胞、针晶、纤维、导管及淀粉粒等显微特征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应用性状与显微鉴别方法能有效鉴别白及真伪品。[结论]建立了一套利用性状和显微特征鉴别白及真伪品的方法,为准确鉴别白及的真伪提供依据,也为市场监督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海江  周浓  白志川  韩晶  侯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12-8513
为建立玄参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从玄参的药材性状、根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各方面进行生药鉴定特征的研究。对玄参的显微特性鉴定表明,该玄参根横切面近圆形,后生皮层细胞微木栓化,最外层呈棕黄色,石细胞多角形、类圆形或类方形,韧皮部较窄,形成层呈环状。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色谱图基本一致,均在对照品相应位置显同样斑点,但斑点大小和色泽深浅不一。薄层色谱法结果比较直观,斑点清晰,色谱分离好,无背景干扰。其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玄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粪箕笃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对粪箕笃的根、茎、叶横切面及粉末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根韧皮部外方有纤维群,导管旁围绕纤维;茎表皮外方有石细胞环,维管束外方具有凹凸相间的纤维环;叶下表皮可见许多具乳突的细胞;粉末中可见淀粉粒、石细胞及具乳突的叶表皮细胞。[结论]该研究对粪箕笃进行了显微鉴别,为粪箕笃的真伪鉴别及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田辉  张志  宁小清  李雪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92-18793
[目的]研究赤仓藤的显微结构特征。[方法]通过制作切片,观察赤仓藤茎、叶片及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结果]赤仓藤茎横切面无明显特征;叶横切面下表皮有气孔,栅栏组织细胞1列,不过主脉,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分化不明显;药材粉末中多见晶鞘纤维,细胞梭状,有多数细小淀粉粒。[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赤仓藤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主要采用经典生药学方法对菊科民间草药麻花头的全草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分别建立其性状鉴别特征,根、茎、叶的组织构造以及全草的粉末特征,发现冠毛、导管、石细胞、分泌细胞为主要显微特征。研究结果为麻花头药材的鉴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及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鸡树条荚蓬药用部位茎、叶的生药学特性,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结果]较为系统的描述了鸡树条蒾荚茎和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论]实验结果可为鸡树条莲荚茎、叶的生药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鸡树条荚蒾药用部位茎、叶的生药学特性,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结果]较为系统的描述了鸡树条蒾荚茎和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论]实验结果可为鸡树条蒾荚茎、叶的生药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乌腺金丝桃(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的显微特征,采用显微鉴定方法对乌腺金丝桃茎、叶横切面及全草粉末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表明,乌腺金丝桃茎横切面维管束为外韧型;叶为异面叶,栅栏细胞一列;全草粉末石细胞众多;导管为螺纹、具缘纹孔,少为网纹;花粉粒长球形;气孔为不定式或不等式。  相似文献   

10.
张可锋  高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12-1414
[目的]研究火炭母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分别对火炭母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火炭母进行生药鉴别研究。[结果]火炭母根横切面皮层狭窄,韧皮部成环;茎中柱鞘纤维波浪状排列成带状;叶主脉维管束2~6个排列成环,2侧均有木化纤维束;叶上表皮具类圆形分泌细胞与多细胞腺毛;下表皮具多细胞腺毛,不等式或不定式气孔多见;粉末中腺毛、分泌细胞、花粉粒、晶鞘纤维、棕色条块和淀粉粒各异;紫外-可见光谱在200~800 nm扫描,发现5种不同的提取液都有吸收峰。[结论]试验研究了火炭母生药学特征,为鉴定、开发利用和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防风(Siler divaricatum)属伞形科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以根部入药,具有解热发汗,祛风镇痛的作用,为常用中药材.在我国中药材市场中,防风的药用品质以黑龙江省的药材为上品,具有质地坚实紧密,根皮呈红棕色,横断面菊花芯明显,称为红条货.而其他地区生产的防风质量较差,其质地疏松,根皮呈灰棕色,横断面菊花芯不明显,称为白条货.所以防风是我省的特产药材之一.但是,由于近年来过度开荒,草原面积减少,加上掠夺性的采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使野生防风植物群落逐年减少,资源日趋枯竭.因此,遏制采挖,扩大栽培面积,对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药用品质,栽培防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以4种野生钩藤包括(JHGT)、施秉钩藤(SBGT)、开阳钩藤(KYGT)、湄潭钩藤(MTGT)和家种钩藤(GT)为研究对象,观测不同产地野生钩藤农艺性状指标,对其采收期带钩藤条进行药用成分检测,探讨了不同钩藤农艺性状与药用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野生钩藤的钩藤碱含量均大于家种钩藤,且钩藤的枝条长、节数、双钩数、双钩率4项农艺指标与钩藤药材中成分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直接决定了钩藤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甘遂和醋甘遂饮片的快速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甘遂和醋甘遂的饮片性状与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山西产甘遂多为细长圆柱状,且纤维性较强,陕西产多为粗短连珠状;山西产甘遂乳汁管和纤维较多,厚壁细胞壁微木化,而淀粉粒明显少于陕西产甘遂;醋甘遂饮片较生甘遂颜色深,可见焦斑;醋甘遂粉末中的木栓细胞、导管及纤维的颜色深于生品.[结论]该研究对于鉴别区分不同产地的甘遂和醋甘遂饮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给民族药果上叶的生药鉴定提供依据,采用徒手切片及光学显微镜观察方法,对果上叶的生药性状及不同入药部位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上叶根状茎和假鳞茎中的维管束均为有限外韧型,外侧有新月形或者半圆形纤维束,且假鳞茎横切面薄壁组织中存在清晰横格状细胞,粉末中可见针晶束等显著特征.果上叶药材的外观性状和内部构造可作为该药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5.
谈远锋  原鲜玲  丘芬  莫芳  黄茂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48-11250,11391
[目的]对壮药石上莲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生药知识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壮药石上莲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结果]石上莲根状茎的维管束约18个排成1个间断的环,间距宽疏不等;根状茎、叶柄、叶和粉末均含草酸钙砂晶;叶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大,且下表皮细胞较上表皮的大;气孔环式,副卫细胞3环,每环3个细胞。[结论]该研究对壮药石上莲进行了性状和显微鉴别,可为壮药石上莲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刺头复叶耳蕨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从基源、性状、显微特征方面对刺头复叶耳蕨进行了系统的鉴别研究.[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态特征、药材性状特征、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刺头复叶耳蕨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丹  赵雪  蒋谦  胡成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78-12080
[目的]研究光叶海桐、狭叶海桐、海金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采用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对光叶海桐、狭叶海桐及海金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山栀茶3个种在显微鉴别上存在相同点及明显差别.在组织鉴别上,光叶海桐主要含草酸钙簇晶,木纤维单个或数个相聚;狭叶海桐皮层含石细胞,木栓层与皮层分离不完全,偶见草酸钙方晶;海金子不合草酸钙簇晶,草酸钙方晶易见,呈单个散在,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在粉末鉴别上,光叶海桐粉末木栓组织细胞较薄,木纤维呈梭形、较短,可见破碎的油室及黄色挥发油;狭叶海桐粉末可见螺纹与少数孔纹导管并列存在,木纤维较长,挥发油颜色为淡黄色;海金子粉末中偶见梯纹导管,木栓细胞排列较厚、颜色较深,挥发油颜色较深,并可见少量石细胞.[结论]该研究为山栀茶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宁夏六盘山区野生和栽培秦艽的质量。[方法]对宁夏六盘山区的秦艽的3种栽培品与野生品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宁夏六盘山区栽培秦艽与野生秦艽的质量基本一致。[结论]宁夏六盘山区秦艽栽培品与野生品之间无明显质量差异,为人工栽培秦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宁夏人工种植黄芩与野生黄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宁夏人工种植黄芩与野生黄芩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主要黄酮类化学成分含量的特性。[方法]从形态学角度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来比较人工种植黄芩药材与野生黄芩的性状特征的异同;从细胞学角度观察人工种植黄芩的组织构造、细胞特征、细胞后含物等显微特征来比较人工种植黄芩药材与野生黄芩之间的差异;用RP-HPLC法对人工种植黄芩和野生黄芩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宁夏种植黄芩的性状、显微特征与野生黄芩有细微的变化,但基本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描述;3个不同栽培基地的栽培品中黄芩苷含量分别为16.90%、15.26%和15.47%,均高于野生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9.84%),均大于《中国药典》2010版中要求的9.0%的最低限度。[结论]宁夏六盘山人工种植黄芩的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可以大力推广规范化种植和实现产业化发展,为缓解黄芩市场需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喻樊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0):22-22,66
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方面对荔枝草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显微鉴别方面主要围绕茎横切面、叶片表面观进行了观察,以期为荔枝草质量标准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