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棉秆和竹材为原料制备颗粒成型燃料,采用成型燃料密度为评价指标,进行成型温度、压力及时间为影响因子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两种原料颗粒的成型工艺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型温度和时间为颗粒成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棉秆和竹材颗粒燃料挥发分、灰分、固定碳及热值的测定,优选成型工艺参数为:成型温度190℃,热压压力32 MPa,成型时间90 s。  相似文献   

2.
对砂光粉进行工业分析,测定其热值和灰熔点,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砂光粉压制成的颗粒状燃料进行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砂光粉水分为6.4%,灰分2.97%,挥发分79.44%,固定碳11.19%;砂光粉热值为16 800 kJ/kg,成型后的砂光粉密度为1 158 kg/m3;砂光粉的含水率为30%利于颗粒成型。对砂光粉颗粒燃料的电镜观察表明,砂光粉成型后其微观组织致密均匀,孔隙大大减小。砂光粉成型燃料挥发分逸出速度与散状相比大大降低,延长了燃烧时间,提高了热效率。砂光粉的变形温度为1 366℃,软化温度1 392℃,半球温度1 425℃,流动温度1 430℃,为生物质燃烧炉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木屑、竹屑及玉米秸秆等生物质原料,采用棒状成型机将原料压缩为棒状成型燃料。试验测定了成型燃料的松弛密度、抗跌碎性、抗渗水性和吸湿性等物理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生物质原料纤维排列形态对成型燃料的密度有影响,原料纤维形态结构排列整齐与零散结构相比,成型后成型燃料的密实度更好。生物质原料固定碳含量影响成型后成型燃料的表面颜色,固定碳含量低的生物质原料,成型后成型燃料的表面颜色较深。试验结果也表明了原料纤维形态和原料特性对成型燃料的抗跌碎性、抗渗水性及吸湿性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曾光 《辽宁林业科技》2014,(1):30-31,41
该文利用热重分析仪对以农业、林业生产剩余物的混合物作为原料成分的固化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测量,由测量结果可知:以农业、林业生产剩余物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的高致密固化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过程分为水分析出、挥发份释放燃烧、固定碳燃烧和燃尽4个阶段,水分析出的时间段较集中。固化生物质燃料的挥发份含量很高,整个燃烧过程比煤要迅速,燃尽特性要优于煤,燃烧阶段更加的稳定和持久。  相似文献   

5.
采用缺氧状态下进行热解,以水蒸气法提取精油的山苍子核渣为原料,测定不同热解温度下生物质炭的炭得率、灰分、挥发分、pH、固定碳、亚甲基蓝的吸附值,研究不同炭化温度对山苍子核渣生物质炭的特性影响。热解实验表明:随着炭化温度从300℃升温到600℃,炭得率和挥发分均逐渐降低,灰分和固定碳则逐渐升高,pH值逐渐升高。在温度为300℃时,山苍子核渣生物质炭的炭得率为(52.49±2.14)%、挥发分为(46.45±0.55)%、灰分为(3.37±0.47)%,通过计算得到固定碳为(50.18±1.02)%、pH值为6.68±0.10;在温度600℃时,山苍子核渣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值最大,为56.08 mg·g~(-1)。实验结果表明炭化温度为600℃时,山苍子核渣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最好,可作为一种新型潜在的生物质炭材料。  相似文献   

6.
木质压缩固型燃料是以木材废材为原料,包括枝丫、树皮、截头、板皮、刨花、木屑、木粉等,用适当方法处理加工压缩而成的固型燃料,也称燃料棒、人造炭.木质压缩固型燃料的燃烧值一般在15800~20900kJ/kg,含水率7~13%,密度1.0~1.3g/cm~3,灰分1~3%,硫含量<0.1%,易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屑为原料制备木屑炭化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及原料含水率对木屑炭化得率及炭化物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对木屑炭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和热值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原料含水率对木屑炭挥发分含量的影响呈显著水平;木屑炭化物的最佳炭化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450℃、炭化时间2.5 h、原料含水率高(即31.26%以上),制备的木屑炭化物挥发分含量19.62%、灰分含量4.15%、固定碳含量76.23%、pH值9.46、吸光度0.2510、热值31550 J/g,炭化得率可达32.11%。  相似文献   

8.
再生木纤维制备成型颗粒燃料物理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纤维板所制再生木纤维为原料,采用环模制粒机把原料压缩为成型颗粒燃料。通过试验测定了成型燃料的密度、抗跌碎性、抗渗水性和吸湿性等。结果表明:原料的纤维形态和特性对成型燃料的密度、耐久性有显著影响。实验中,再生木纤维所制颗粒燃料的密度均为1.21 g/cm3,略小于再生木刨花所制颗粒燃料密度;两种再生纤维形态成型后的跌碎率分别为0.36%和0.59%,吸水率相差不大,约为7.90%,与再生木刨花和贴面再生木刨花所制颗粒燃料相比,其抗跌碎性较好,但抗渗水性能略差;吸湿率为1.03%,抗吸湿性较好。纤维比表面积越大,纤维间填充度就越高,结合越紧密,其成型燃料的密度就越大,抗跌碎性也越好,但抗吸水性越差。  相似文献   

9.
城市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性质及其应用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城市园林废弃物树皮、树枝、树叶和残草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质热解炭化工艺制备生物质炭,分析评价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及用于改善土壤和环境的潜力,为园林废弃物炭化处理及其产物的循环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C、H、O等元素分析和物理分析,Pb、Cd、Cu、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表面形貌分析及可溶性组分气质联用(GC/MS)分析等方法,表征生物质炭的有机物质组成、颗粒吸附特性、活性有机质丰度以及环境风险物质的存在等。【结果】4种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的有机碳含量介于46.8%~76.1%之间,树枝类高于草本类20%以上,且热值高达30 MJ·kg~(-1);残草和树叶生物质炭N、P、K等养分含量高于树皮和树枝,且孔隙度和比表面积较高; 4种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介于2.86~31.20 g·kg~(-1)之间,检测出177种化合物,主要是有机酸,其次是醇类和糖类等。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尽管满足直接农用,但均符合非农地土壤限值。【结论】城市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有机质丰富,物理结构良好,活性有机组分和养分含量高,环境风险极低,资源化利用潜力突出。木本类生物质炭可用作燃料炭或土壤覆盖吸水材料,树叶和残草生物质炭宜作为土壤改良剂和营养基质利用,且因丰富的可溶性有机-无机养分,有望进一步开发用作园林绿化植物叶面调理剂。  相似文献   

10.
森林中的细小可燃物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文章选用广东省5种典型常绿阔叶林树种的枯枝和枯叶共10种样品,通过元素成分分析、工业分析和热重分析研究了细小可燃物的燃料特性和燃烧特性,计算了每种样品的着火温度,并引入着火温度和可燃性指数两种可燃性指标对各样品的可燃性进行量化。实验结果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叶具有最高的挥发分含量,杧果叶的挥发分含量最低;杧果Mangifera indica枝的着火温度最低,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枝的着火温度最高。在细小可燃物的燃烧过程中,挥发分的燃烧比焦的燃烧更加剧烈,反应速率更快。综合燃烧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可燃性排序为杧果叶<香樟枝<枫香叶<枫香枝<杧果枝<香樟叶<马尾松叶<洋紫荆叶<马尾松枝<洋紫荆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林枯落物在不同燃烧状态时的气态及颗粒态污染物排放特征,并提取、测定细颗粒物(PM 2.5 )污染物的化学成分,揭示林火及林地清理等对杉木枯落物分解、养分循环和大气环境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杉木人工林枯落物中的叶、枝、皮、干4种主要组分为研究对象,运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模拟燃烧系统,采用室内模拟燃烧试验,分析阴燃和明燃2种不同燃烧状态不同枯落物组分释放的气态污染物和PM 2.5 特征及差异。采用德国Elementar元素分析仪,测定PM 2.5 中的碳质成分;采用超声提取-离子色谱和ICP/MS技术,测定PM 2.5 中的水溶性离子和水溶性无机元素。【结果】基于杉木枯落物燃烧时的实时测定,CO 2、CO、NO x 、C x H y 、PM 2.5 的排放因子(EF,单位质量燃料在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质量)变化范围在阴燃条件下分别是1 001.4~1 364.5、202.3~358.8、0.53~3.09、23.17~53.07、5.11~38.37 g ·kg -1 ,而明燃时分别为1 092.4~1 520.7、115.1~242.6、0.16~1.96、1.21~41.50、2.58~21.07 g ·kg -1 。此外,提取测定PM 2.5 成分的结果表明,颗粒物主要由碳质组分、水溶性离子及少量水溶性无机元素等组成。其中碳质组分含量最大,占50%以上,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3.29%和12.91%;PM 2.5 中测定出6种阳离子(Li +、Na +、NH + 4、K +、Mg 2+、Ca 2+)和5种阴离子(F -、Cl -、NO 2 -、SO 4 2-、NO - 3),总水溶性离子占10%~33%,阴燃以Cl -、K +、Ca 2+、SO 4 2-为主要组分,明燃以K +、Cl -、SO 4 2-、Na +为主;PM 2.5 中提取测定出16种无机元素,分别为K、Ca、Na、Mg、P、Zn、Al、Cu、As、Ba、Cr、Fe、Mn、Cd、Li、Pb,含量极少,仅占PM 2.5 的0.04%~0.58%,其中K、Ca、Na、Mg、P、Zn为主要元素成分,占总无机元素的96.8%~98.8%。【结论】在不同燃烧状态下,杉木枯落物释放各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存在显著差异,除CO 2外的其他污染物排放因子在阴燃时显著高于明燃;在同一燃烧状态时,杉木枯落物不同组分的CO、CO 2、NO x 、C x H y 和PM 2.5 等污染物的排放因子也存在显著差异。杉木枯落物燃烧排放的PM 2.5 主要由碳质组分、水溶性离子及少量无机元素等成分组成,阴燃时的各成分排放因子整体表现为高于明燃时。  相似文献   

12.
将杨木、杉木、毛竹、稻草和汉麻杆芯这5种生物质原料在微波辅助多元醇中进行单一液化和混合共液化,研究生物质原料种类对微波辅助多元醇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木和杉木容易液化,其次为毛竹和汉麻杆芯,稻草最难被液化;稻草液化产物的羟值最大,杉木液化产物的羟值最小,说明苯/乙醇抽提物和灰分含量对生物质的多元醇液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由于稻草液化效果不佳,只将杨木、杉木、毛竹和汉麻秆芯4种生物质混合,在液固比值为2.5和3时,混合生物质的共液化率分别为91%和95%,显著高于毛竹和汉麻杆芯的单一液化率;羟值居于4种单一生物质液化产物羟值的中间;混合共液化产物的化学组分与汉麻杆芯液化产物区别明显,表明混合生物质在多元醇共液化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可以促进难于液化的单一生物质的液化反应。  相似文献   

13.
开创性地利用采伐废弃的自然风干杉树枝叶为原料,并适当加大原料粒度,以提高原料与模具的摩擦力(阻力),适度延长原料在模具内的滞留时间,使原料能在机模内温度较低(120℃以下)的状态下成型。生产出的产品低位热值4 228 cal/g、灰分1.56%~1.99%、热效是吉安天河煤矿产原煤的163%,是现市场中最优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  相似文献   

14.
以红松球果脱种剩余物和木屑为原料,利用成型设备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筛分粒径、原料混合比例、含水率和环膜压缩比等因素对成型燃料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确定加工生物质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筛分粒径1.4,混合比例1∶7,含水率12%,环模压缩比5.5∶1,在此工艺条件下,颗粒燃料密度为1.201 g/cm~3。  相似文献   

15.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探究相同炭化工艺下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等因素与竹炭热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竹炭热值与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为竹材工业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4种竹材以及安吉县2~13年生毛竹,在相同炭化工艺条件下烧制成炭,采用控制变量法测试24种竹材中部炭化料、2~13年生毛竹中部炭化料以及毛竹材不同竹龄(4、5、6年)和不同部位(梢部、中部和基部)炭化料的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分析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软件对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鉴定和分析,根据竹炭热值与竹材炭化料固定碳含量和炭化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结果】24种竹材竹炭热值为27.94~32.98 kJ·g~(-1),平均值为31.10 kJ·g~(-1),标准差为1.11,固定碳含量为75.35%~92.59%,平均值为85.87%,标准差为3.65,灰分含量为3.34%~15.98%,平均值为7.21%,挥发分含量平均值为6.91%; 2~13年生毛竹竹炭热值为30.93~33.81 kJ·g~(-1),固定碳、灰分和挥发分含量的标准差均在5以下; 4、5、6年竹龄毛竹炭化料各部位热值绝对差异在1.38 kJ·g~(-1)以内,相对差异在3%以内。竹炭的高位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负相关,通过试验以及整理归纳大量竹炭炭化温度与热值、理化性能的测试数据,推导出竹炭热值(Q)与其炭化温度(T)和相应的固定碳含量(C)之间换算的经验公式。【结论】1)不同竹种炭化料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取决于不同竹种各自的结构特性,相同竹种炭化料,木质素含量较高的基部热值高于中部和梢部,竹龄和生长部位对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变化无明显影响; 2)竹材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灰分含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其中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热值(Q)与固定碳含量(C)的经验公式以及固定碳含量与其相对应炭化温度(T)的经验公式为Q=0.001 8C2-0.111C+28.099 (R~2=0.72)、C=26.934ln T-93.122(R~2=0.88)。  相似文献   

16.
【目的】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林火干扰严重。研究该区域树种阻火性,可为完善树种阻火性评价方法、筛选适宜的生物防火树种提供依据,并为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市喀斯特山区的云南杨梅、珍珠荚蒾、小叶女贞、粉叶栒子、椭圆叶越桔、茅栗、杜鹃、火棘、杉木等9种常见树木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11月底(该区防火期为10月至次年5月)采集植株阳面的健康叶片(按树冠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采集),测定叶片的苯-醇抽提物含量、灰分含量、着火时间和燃烧热值4个理化性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分析法研究叶片在防火期的阻火性。【结果】珍珠荚蒾和茅栗的抽提物含量分别为云南杨梅的2.12和1.97倍;云南杨梅和珍珠荚蒾的灰分含量最高,而茅栗、椭圆叶越桔和小叶女贞最低;小叶女贞、茅栗和粉叶栒子的着火时间最长,而火棘、杉木和杜鹃最短;燃烧热值最高的是茅栗、椭圆叶越桔和小叶女贞,其次是杉木、粉叶栒子和火棘,最低的是云南杨梅。着火时间对阻火性影响最大,抽提物含量次之,再次是灰分含量,而燃烧热值的权重最小。9种树木叶片的阻火性大小依次为:云南杨梅>椭圆叶越桔>小叶女贞>粉叶栒子>茅栗>珍珠荚蒾>杜鹃>火棘>杉木。【结论】云南杨梅、椭圆叶越桔和小叶女贞的阻火性比较强,适合作为毕节喀斯特区的防火植物。主成分分析定权结合加权TOPSIS法适合对植物的阻火性进行合理评判。  相似文献   

17.
陈德荣  吴波 《绿色科技》2013,(8):271-272,275
以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硫分等为指标,分析了黔东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C1煤层煤质特征,结果表明:其煤类以瘦煤为主,含少量的焦煤、无烟煤3号;属中灰、低挥发分、中等固定碳、中热值煤;灰成分以SiO_2、Al_2O_3、Fe_2O_3、CaO为主,具有低度沾污;工业用途为动力用煤、民用煤、火力发电、一般工业锅炉用煤;煤中的有害元素以S、F、As为主。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南平第1代杉木成熟林中设置固定标准地,采伐前测定每个标准地碳储量,采伐后采用5种方式处理采伐剩余物:全部收获(移走地面上全部有机剩余物,包括树木、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全树收获(收获树木的全部地上部分)、树干和树皮收获(仅收获树干与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仅收获树干和树皮,将全树收获处理的树枝和树叶移到这个处理中)、炼山(仅收获树干和树皮,然后火烧采伐剩余物),随后采用常规方法营造第2代杉木林。试验后12 a,对不同处理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年生第2代杉木林乔木层碳储量大小顺序为:加倍采伐剩余物(61.03 t·hm-2)>全树收获(57.57 t·hm-2)>全部收获(55.64 t·hm-2)>树干和树皮收获(54.38 t·hm-2)>炼山(49.00 t·hm-2);土壤层(0~40 cm)碳储量大小顺序为:加倍采伐剩余物(99.49 t·hm-2)>全树收获(95.63 t·hm-2)>树干和树皮收获(94.81 t·hm-2)>全部收获(91.55 t·hm-2)>炼山(91.23 t·hm-2,与第1代杉木林采伐前相比,第2代12年生杉木土壤层(0~40 cm)碳储量除了全部收获处理降低0.04 t·hm-2外,其他处理均有少量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第2代12年生杉木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大小顺序为:加倍采伐剩余物(162.80 t·hm-2)>全树收获(155.56 t·hm-2)>树干和树皮收获(151.24 t·hm-2)>全部收获(149.14 t·hm-2)>炼山(142.29 t·hm-2)。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全树收获处理、树干和树皮收获处理、全部收获处理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比炼山处理高14.41%、9.33%、6.29%、4.81%,但差异均达不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9.
对江西安福林区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矿化态碳(MC)含量季节变化和剖面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以杉木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竹林MC含量差异较大,0~60 cm土层MC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竹阔混交林(73.53 mg/kg)>毛竹纯林(59.07 mg/kg)>竹杉混交林(51.68 mg/kg)>杉木林(38.48 mg/kg);各林分类型MC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林分类型MC含量平均值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0~40 cm土层间达到显著差异;毛竹林类型MC占土壤总有机碳(TOC)比率在0.42%~0.51%,高于杉木林的0.38%;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的MC与TOC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88,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竹柳的固体能源利用价值,采用一体化程控高温炉(SXC-1.5-10C)对不同树龄竹柳进行工业分析,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对不同树龄竹柳进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的竹柳,随着树龄的增大,其灰分含量和固定碳含量降低,挥发分含量增高,燃烧发热量降低;(2)不同树龄竹柳热重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分为脱水阶段、挥发分释放与燃烧阶段和固定碳燃烧与燃尽阶段;(3)4年生竹柳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最低,分别为280.2℃和567.7℃,可燃特性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最大,分别为5.2×10~(-4)℃-2·min~(-1)和33.6×10~(-7)℃~(-3)·min~(-2),燃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