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富贵六号’番茄为试材,通过测定分析第1花序着生节位、始花期、坐果期、始收期和果实膨大速率5个早熟性以及番茄开花数、坐果数、坐果率及单株产量等9个产量性状指标,探索传统栽培和半免耕栽培2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番茄的早熟性及产量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半免耕栽培番茄较传统栽培早熟,番茄生产力较强,且产量显著高于传统栽培。  相似文献   

2.
半免耕栽培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半免耕栽培对番茄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富贵6号为材料,通过测定传统栽培和半免耕栽培番茄的株高、茎鲜质量、叶片数及叶鲜质量等地上部营养生长和根系生物量、根的分布情况、根冠比等7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定植至摘心期间,半免耕栽培番茄的株高、茎鲜质量、叶片数及叶鲜质量在各阶段均优于传统栽培番茄相应阶段的表现;摘心后,半免耕栽培番茄的茎鲜质量、叶片数及叶鲜质量与传统栽培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半免耕栽培优于传统栽培。(2)半免耕栽培番茄的根系生物量以及0~20 cm土层的根系生物量均高于传统栽培,根系分布明显偏于浅层。  相似文献   

3.
以嫁接番茄品种烟粉207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基质袋培、基质槽式栽培、土壤栽培3种栽培形式对嫁接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槽式栽培的嫁接番茄总产量比土壤栽培的增加了25.8%,前期产量增加了150.0%;基质袋培嫁接番茄总产量比土壤栽培减少4.6%,但前期产量增加了214.8%。2种基质栽培处理的嫁接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均低于土壤栽培,但果实硬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明显高于土壤栽培,显著提高了番茄的品质;二者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基质袋培形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宜京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标准化椰糠栽培方式,以番茄品种金冠28号为试材,研究了支架式、槽式、袋式3种椰糠栽培方式对番茄植株长势、果实发育、产量、品质、水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槽式栽培的番茄植株长势较强、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水肥利用率及生产效益较高,整体优势明显,适合作为番茄日光温室椰糠栽培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嫁接具有植株长势好、光合能力强、抗逆性强等特点[1~3],因此我国栽培面积逐年在扩大.但砧木和接穗选择不当,容易造成番茄果实品质低下,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选取2种砧木和2种接穗分别进行嫁接,探讨不同砧木嫁接对亲和性和果实品质影响,为番茄嫁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弱光区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措施,以番茄品种心里红为试验材料,在椰糠栽培条件下设置6种不同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同施肥水平(T1、T2和T3)、顶补光(T4)和单杆整枝(T5),研究水肥管理、补光措施、整枝方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的单穗果质量在不同施肥处理(T1、T2和T3)下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在常规施用范围内变化不影响番茄产量,但适宜的低施氮量时果实的糖酸比更大,口感更佳;T4、T5处理与CK处理相比番茄品质无显著差异,但T4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7.39 kg·m-2)显著高于CK处理(6.93 kg·m-2),说明补光能有效地提高番茄产量。综上所述,补光是弱光区栽培提高番茄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中药厂甘草废渣为原料,通过堆肥式腐熟发酵制成甘草渣有机基质,研究甘草渣基质栽培对番茄品质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草炭基质栽培相比,腐熟甘草渣基质栽培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类黄酮、番茄红素、蛋白质、总糖、总酸含量,增加了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了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以Grodan新岩棉基质为对照,研究了使用1年和2年的岩棉基质对番茄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岩棉栽培基质重复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使用2年的岩棉基质对番茄植株长势及产量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植株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坐果数、单株产量及折合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而使用1年的岩棉基质对番茄植株长势、产量无显著影响,番茄糖酸比增加,VC含量提高,风味较佳,有利于提高果实风味品质,可以再次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优质番茄品种京采6 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3.8、5.0 株 · m-2)与离子处理(K+、Na+)对基质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构建了番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指数TQI。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液中的K+ 浓度,能够在不影响产量的同时增加番茄第2 穗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VC 含量;栽培密度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栽培密度× 离子互作显著影响了第1 穗果实有机酸、亚硝酸盐含量与糖酸比;第2 穗果是生产高品质番茄的关键,其在3.8 株 · m-2与高K+ 营养液条件下可获得最高的TQI。综合来看,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控制栽培密度为3.8 株 · m-2,同时采用高K+ 营养液灌溉,可在稳产条件下获得高品质番茄。  相似文献   

10.
任波 《蔬菜》2018,(6):20-24
综述了栽培季节、栽培方式、遮阳网、LED灯、合理施肥等不同栽培措施对番茄风味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其中栽培方式主要包括土壤栽培、水培和气雾栽培;肥料包括氮、磷、钾肥,微量元素肥,有机肥等。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对番茄果实风味品质主要指标的影响,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番茄品质、降低化学肥料用量、促进番茄生态循环生产,探索了养殖蚯蚓后茬种植番茄的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养殖后种植番茄,一方面可以促进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坐花坐果并提高果实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抑制番茄土传病害的发生,使枯萎病发病率降低69.78%,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生态循环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基质袋式栽培番茄的施肥方案,以圣罗菲为试材,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CK:经验型施肥量,F1:标准施肥量(参考以色列番茄营养液配方和施肥方案制定),F2:低于标准施肥量20%,F3:高于标准施肥量20%〕对基质袋培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2处理的番茄植株长势较好、最粗壮,植株生物量和单株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肥和K肥的利用率亦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品质与其他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可以作为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培的推荐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风遮光对大棚越夏番茄温光环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和谐"为试材,研究了通风量(通风口开度分别为100%、75%、50%)和遮光率(遮光率分别为0、50%、75%)2个因素组合处理对青岛地区夏季高温期大棚环境及番茄生长的影响,通过温光环境和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筛选大棚番茄越夏栽培的适宜温光环境调控技术。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随通风量的增大温度随之降低,番茄果实单果重和总产量增加,但通风处理对番茄品质无显著影响;相同通风条件下,降低遮光率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但适当的遮光更利于番茄总产量的形成。青岛地区越夏茬大棚番茄栽培的最佳温光环境调控技术是覆盖一层遮阳网和风口全开,即遮光率50%,通风口开度100%。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品种'阪砧1号'和砧木'齐达利'为试材,采用劈接双断根和贴接双断根嫁接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嫁接方式的双断根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以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番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嫁接方式的双断根处理均显著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了番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糖含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较小;劈接双断根处理降低了果实贮藏期的失重率,而贴接双断根提高了果实失重率.双断根嫁接处理可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而劈接双断根较贴接双断根处理的番茄储藏时间更长.综上所述,双断根嫁接均能提高番茄的生长和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蔬菜》2014,(4)
试验以自制和市售育苗基质为栽培基质,采用定期浇灌营养液的方式来栽培番茄,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其植株长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浇灌条件下,体积比草炭︰蛭石︰珍珠岩=2︰1︰1栽培基质有利于植株生长,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单果质量和单株平均产量均最高;糖酸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炭︰蛭石︰珍珠岩=2︰1︰13︰1︰1市售育苗基质;维生素C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12︰1︰1市售育苗基质。综合3种栽培基质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草炭︰蛭石︰珍珠岩=2︰1︰1为番茄基质栽培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露地栽培方式,进行了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的产量高于对照,增产幅度为5.21%~14.73%;;同时显著改善番茄的品质,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明显提高番茄果实的糖/酸比。明显提高了番茄果实的商品性和营养性,腐植酸有机肥在番茄上应用的施用量为450~67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营养液扦插苗为试材,以穴盘苗、基质扦插苗为对照,研究了番茄营养液扦插苗移栽后的生长情况、开花结果情况和果实品质,以检验番茄营养液扦插苗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番茄侧枝营养液扦插育苗再生调控技术培育的幼苗在株高、叶色指数、着花数等植株生长、开花结果指标上显著优于穴盘苗和基质扦插苗,果实品质与穴盘苗和基质扦插苗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番茄营养液扦插苗生长势强,栽培效果好,品质和产量符合设施栽培要求,适合于进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生菜和番茄为材料,采用城市屋顶气雾栽培温室和普通蔬菜大棚两种设施种植,比较两种栽培方式下生菜和番茄的根系生长特性、生物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气雾栽培方式相比普通蔬菜大棚有土栽培方式在促进生长、提高生物量和提升品质方面有显著的优势,适合在城市屋顶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金抗1号”番茄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利用腐熟的玉米芯、作物秸秆、牛粪、河沙、蛭石组成7种栽培基质配方,以酒泉生产应用的商品基质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基质栽培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番茄有机基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 表明:1)在番茄整个生育期间,各处理的pH和EC值均有所变化,但其变动值始终没有超出番茄生长所需的范围;不同配比基质在栽培前各理化性状均在番茄正常生长的理想范围之内.2)通过对番茄株高、茎粗的比较得出,定植后的整个生育期内,配方T6、T2的栽培效果较好,株高、茎粗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植株健壮.3)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产量及品质有较大的影响,T6、T2的667 m2番茄产量均达到7 600 kg以上,与CK相比,超出CK产量的21.58%~24.54%,单果质量较CK高23.07%~23.87%;与CK相比,T6、T2的综合效果最好,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较高,糖酸比适宜.综上,T6、T2配方栽培下的番茄植株长势良好,果实品质佳,且基质原料丰富易得,成本适宜,可以在酒泉地区非耕地番茄基质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雷喜红 《蔬菜》2014,(4):15-18
试验以自制和市售育苗基质为栽培基质,采用定期浇灌营养液的方式来栽培番茄,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其植株长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浇灌条件下,体积比草炭∶蛭石∶珍珠岩=2∶1∶1栽培基质有利于植株生长,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单果质量和单株平均产量均最高;糖酸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炭∶蛭石∶珍珠岩=2∶1∶1>3∶1∶1>市售育苗基质;维生素C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1>2∶1∶1>市售育苗基质.综合3种栽培基质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草炭∶蛭石∶珍珠岩=2∶1∶1为番茄基质栽培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