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LB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Cd2+后,促生菌Ⅳ8R3、Ⅱ2R3不仅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且具有较强吸附、积累Cd的能力。在不同Cd污染水平的土壤上,单独接种促生菌Ⅳ8R3或Ⅱ2R3均显著促进了第一季玉米的生长,但在Cd添加量为1 mg·kg-1或5 mg·kg-1的土壤上,同时接种Ⅳ8R3+Ⅱ2R3反而抑制了玉米的生长;然而,单独或同时接种促生菌Ⅳ8R3或Ⅱ2R3对第二季玉米的生长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接种促生菌Ⅳ8R3、Ⅱ2R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升高土壤pH和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在Cd污染水平较高的土壤表现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能高效溶磷的促生菌菌株,研究不同溶磷菌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SRSM培养基及改良Belimov方法从平凉市化肥施用冬小麦土壤中筛选溶磷菌株,利用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对筛选菌进行鉴定、分析其促生特性,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溶磷胁迫下玉米幼苗抗逆性等。【结果】在初步分离得到8株溶磷菌株中,筛选出1株ZX-2020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RNA 鉴定ZX-2020为Pseudomonas sp,GenBank登录号为MT084758。玉米幼苗生长试验表明,接种ZX-2020菌株的玉米与不同溶磷菌处理相比,其幼苗根、茎长度和叶面积均有显著提高,分别增加54.49%、26.96%和36.06%,产IAA量为6.71 mg/L,溶磷量为198.26 μg/mL。【结论】Pseudomonas sp.ZX-2020在施用化肥土壤中能更好地定殖,保证促植物生长能力的发挥,并为化肥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原位修复提供优良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3.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缓解水稻受土壤锌胁迫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来缓解农作物受重金属胁迫的科学设想.研究从大宝山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pb2+、Cd2+、Cu2+、Zn2+耐性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DBM),菌株DBM具有产吲哚乙酸(IAA)和ACC脱氨酶能力,但无产铁载体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BM在水稻受重金属Zn(600 mg· kg-1)胁迫时能有效保护并促进水稻的生长,使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分别提高97.8%和77.2%.另外,菌株DBM可以增加土壤中Zn的有效态含量,但不能增强水稻对土壤Zn的吸收能力.相反,在Zn600处理下,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Zn浓度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减少15.1%和19.9%.但由于促生效果也极为显著,其地上部和地下部Zn总量仍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增加74.2%和48.6%.  相似文献   

4.
土壤施锌对不同镉浓度下玉米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施Zn量对不同Cd浓度下2种基因型玉米吉单209、长单374吸收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Cd浓度由6mg·kg-1增加到20mg·kg-1,2种基因型玉米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16)。Cd6mg·kg-1处理时土壤施Zn提高了玉米生物量,Cd20mg·kg-1处理施Zn240mg·kg-1对生物量有所抑制。随添加Cd浓度的升高,2种基因型玉米植株对Cd的吸收呈线性增加。土壤施Zn降低了玉米植株中的Cd含量,2个品种玉米植株Cd含量在80或160mg·kg-1Zn时达到最低值(P<0.05)。添加Cd含量由6mg·kg-1增加到20mg·kg-1,土壤施Zn使地上部Cd含量降低幅度增加,而使根系的降低幅度减小。土壤外源Cd浓度的升高促进了2种基因型玉米地上部分的Zn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低氮磷肥料配施促生菌PGPR对土壤微生物环境与间作大豆生长的影响机制,为推动化肥减施增效和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接种根瘤菌属菌株R325-3(Rhizobium sophorae)与菌株R287-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组合菌剂,研究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大豆-玉米间作不同种植模式和无菌剂(NM)、复合菌剂(M)不同处理方式,对植株的株高、叶长、根长、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低氮磷条件下大豆单作地上干物质产量处理4(大豆单作+复合菌)显著高于处理1(大豆单作,未施加复合菌);间作处理6(大豆玉米间作+复合菌)的地上生物产量极显著高于处理3(大豆玉米间作,未施加复合菌)。处理6(大豆玉米间作+复合菌)与处理3(大豆玉米间作,未施加复合菌)相比,大豆植株的株高极显著增高;玉米植株的株高、叶长显著提高,植株磷含量极显著增高。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处理4(大豆单作+复合菌)极显著高于处理1(大豆单作,未施加复合菌),同时极显著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玉米根际土壤中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玉米单作+复合菌组极显著提高。处理6(大豆玉米间作+复合菌)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处理3(大豆玉米间作,未施加复合菌),脲酶活性降低极显著。大豆根际土壤NH_4~+-N的含量间作极显著高于单作处理,而土壤中NO_3~--N的含量相反,处理3(大豆玉米间作,未施加复合菌)土壤NO_3~--N∶NH_4~+-N为4.76∶1,处理6土壤NO_3~--N∶NH_4~+-N为3.58∶1,促生菌缩小了NO_3~--N和NH4+-N在大豆-玉米间作土壤中的差距。【结论】低氮磷条件下,接种促生菌剂可优化间作大豆在群体中的空间分布,提高系统干物质产量,增加土壤中蛋白酶、脲酶活性及NH_4~+-N的含量,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少NO_3~--N的含量,改善土壤微环境。  相似文献   

6.
Cd Zn交互作用对金针菇富集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金针菇为试验材料.在基质中分别单独添加和同时添加不同浓度的Cd、Zn,采用栽培袋接种培养法研究了食用菌富集Cd、Zn以及Cd、Zn交互作用对食用菌累积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1mg·kg-1)、Zn(<600mg·kg-1)能够促进金针菇的生长,但是高浓度的Cd、Zn对金针菇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栽培基质中Cd、Zn处理浓度的增高,金针菇子实体中的Cd、Zn浓度也随之增加.Cd-Zn之间表现为瓦相拮扰作用,金针菇子实体内的Cd含量随着培养基质中Zn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Cd浓度降低比例与Zn/Cd比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在Zn处理浓度为600 mg·kg-1,Cd处理浓度分别为1 mg·kg-1和10时,与不加Zn相比,金针菇子实体Cd含量分别降低29%和11%.Cd对Zn也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但是除在Zn为0和Cd为10mg·kg-1处理时拮抗作用显品著(P<0.05)外,其余处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在10mg·kg-1Cd和600mg·kg-1Zn处理条件下,金针菇生物量显著下降,可能是由于Cd-Zn协同作用,造成毒害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 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 d后比较不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7个接菌处理对甘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Ⅶ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该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5.23%和60.79%;植株总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Ⅳ,比对照增长45.79%;含磷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处理Ⅶ,比对照增长76.29%。【结论】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生长、氮磷元素的累积和生理生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对甘蔗的促生效应有显著差异;多菌株混合接种的促生效应不一定会比单菌株接种高,具体效果因固氮菌种类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8.
锌对烤烟漂浮育苗中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漂浮育苗法对不同施Zn处理烟苗生长和生理特性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施Zn处理较对照烟苗生长量大 ,根系活力显著提高 ,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 ,NR活性提高 .其中以 10 0mg·kg-1和 2 0 0mg·kg-1Zn处理最佳 .当Zn含量超过 30 0mg·kg-1,成苗期对烟苗根系吸收面积有不良影响 .不同Zn用量处理间烟苗的烟碱、Cl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对照的还原糖含量低于施Zn处理 ,总N和K2 O含量高于施Zn处理 .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陪伴阴离子条件下,土壤不同Zn含量对2个品种玉米吸收Cd、Zn的影响。不同阴离子NO-3、Cl-、SO42-以Zn(NO3)2,ZnCl2和ZnSO43种不同Zn化合物形式添加,添加Zn浓度设0、80、160和240mg·kg-14个水平,土壤Cd浓度为10mg·kg-1。结果表明,土壤中Zn添加促进了玉米生物量,其中NO-3陪伴下增加幅度最大。与对照相比,不论何种阴离子陪伴下,土壤中Zn的添加都明显降低了2个品种玉米地上部分的Cd含量(P<0.001),最小Cd含量出现在Zn80mg·kg-1或Zn160mg·kg-1处理。3种阴离子相比,NO-3比SO24-和Cl-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01)。不同阴离子陪伴下2个品种玉米体内Cd浓度大小分别为(吉单209)SO42->Cl->NO-3,(长单374)Cl->SO24->NO-3。SO24-和Cl-处理下Cd浓度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地上部相反,Cl-陪伴时根系Cd浓度较低,而SO42-陪伴下Cd浓度最高。Cl-利于玉米根系对Zn的吸收及向地上部分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外源Cd、Zn复合污染对小麦根系植物络合素(PCs)和谷胱甘肽(GSH)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外源较高浓度Cd(3~27mg·kg-1)抑制了小麦的生长,而单Zn处理(80~720 mg·kg-1)对其生长无影响,Cd Zn复合处理减缓了Cd的毒性,但Zn的缓解作用有限;单Zn处理小麦根内未检出PCs,仅检出GSH,但GSH并没有随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Cd处理浓度(≥1 mg·kg-1)的增加,小麦根内PCs和GSH的含量显著增加,Cd Zn复合处理降低了小麦根内PCs和GSH的合成水平,并随Zn浓度的增加降低作用更趋明显.回归分析显示,Cd及Cd Zn复合污染下小麦根内PCs和GSH的含量与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的抑制率保持相当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PCs和GSH对Cd的暴露表现出很强的专一性,可用于指示土壤环境中Cd及Cd和Zn复合污染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草坪修剪费用,将化控技术应用于草坪,通过对盆栽黑麦草分别施用25,50,75 mg/L的烯效唑,200,300,400 mg/L的矮壮素,200,300,400 mg/L的缩节胺和1 000,1 500,2 000 mg/L的比久,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草坪草生长速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以50 mg/L的烯效唑,400 mg/L的矮壮素,400 mg/L的缩节胺和2 000 mg/L的比久均能延缓黑麦草生长,减少修剪次数.烯效唑能明显促进黑麦草分蘖,增加密度和根冠比,加深绿色,使叶片缩短加宽.  相似文献   

12.
重组虹鳟生长激素酵母对罗非鱼的促生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表达重组虹鳟生长激素的酵母工程菌Y33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喂奥尼罗非鱼鱼种。结果表明,酵母胞内表达的虹鳟生长激素具有生物活性,能够经口服被鱼体肠道吸收,对罗非鱼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甘草喷施1 000倍液爱多收、1 000倍液植物动力2003、500倍液多效唑、0.4%的精肥王和200倍液钾天下进行田间试验,旨在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草干物质积累、株高、根长及芦茎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草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综合评价最好的是0.4%的精肥王,其次是1 000倍液爱多收,而500倍液多效唑基本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盆栽一品红生长及观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onora Red和Sonora White Glitter两个一品红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一品红生长及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清水处理相比,各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对植株的株高增长速率和株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均使花头直径和苞叶面积减小,使植株的干重和鲜重降低,但品种间有一定差异. 总体来说,质量分数5.0×10-4的乙烯利喷洒2次(前后约1个月)处理和质量分数5.0×10-4的乙烯利喷施1次后约1个月再用质量分数5.0×10-4的矮壮素+质量分数1.0×10-3的B9喷洒1次处理的效果较好,两处理均对一品红的株高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不影响其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5.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木瓜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处理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种子,结果表明,GA3、IAA、NAA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50ms/L的GA3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3.7%,发芽势最强达82.3%,种子活力指数为245.26%;100mg/L的NAA对幼苗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LAA浸种处理能矮化番木瓜植株,并能促进根系的生长,易获得壮苗.  相似文献   

16.
几种植物生长物质对底栖硅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原位光密度测定法探讨了三十烷醇(T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对盾卵形藻小形变种、柔软舟形藻生长速率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物质对两种底禁硅藻的生长速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TA对两种底栖硅藻促进生长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mg/L;IAA对盾卵形灌小形变种、柔软舟形藻促进生长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mg/L;GA3对盾卵形藻小形变种、柔软舟形藻促进生长的最佳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施不同水平的多效唑(PP333)、稀土(XT)、高乐(GL)组合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节锥栗Castanea henryi营养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枝条的粗度、长度、节数和节长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叶片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对营养生长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叶面喷施PP333,经济而有效的生长调节处理应为PP3334.95 g.L-1 XT 2.64 mL.L-1 GL 1.00 g.L-1 比久(B9)2.00 g.L-1 硼砂(PS)2.00 g.L-1。表3参18  相似文献   

18.
以石蒜(Lycoris radiata)为研究材料,采取10种不同的叶面喷施处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叶片生长、鳞茎直径及地下须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GA3、KT-30均会显著促进石蒜叶长、叶宽的增加及鳞茎的增大,但地下根系量与CK无显著差异;叶面喷施浓度为50mg/L以上的NAA虽也可显著促进石蒜地上部叶长、叶宽及地下部须根量的增加,却会显著抑制地下鳞茎的膨大及相对叶绿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雷州黑鸭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等3种生长曲线模型对雷州黑鸭公母鸭0~16周龄体重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生长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雷州黑鸭生长曲线,公母鸭的最佳拟合模型都是Von Bertalanffy,分析得到公鸭曲线的拟合度为0.995,母鸭的拟合度为0.998;公鸭的拐点周龄和拐点体重分别是5.17周、506.76 g,母鸭的拐点周龄和拐点体重分别是4.66周、458.01 g,最佳上市日龄可在10周龄左右.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满足雷州黑鸭前10周的营养供给,最大限度地提高雷州黑鸭的体重,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杏梅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5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金光杏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赤霉素、6-BA、2,4-D能促进杏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最适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范围是赤霉素25~100mg/L、6-BA12.5~25mg/L、2,4-D0.5~5mg/L。NAA和多效唑对杏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其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多效唑在0~50mg/L浓度范围内对花粉管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