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100天以上,最大冰厚可达80-100cm,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地区渔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鱼类越冬池常因缺氧而造成鱼类大批死亡,所以,越冬池溶解氧的测定和增氧的方法是冬季安全生产的关键。鱼类越冬池溶氧的测定和增氧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在黑龙江省安达市氧化泡2^#越冬池进行移植菹草对鱼类安全越冬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透明度增加了58cm,达到170cm;溶解氧(DO)增加了2.4mg/L,达10.3mg/L;鱼类安全越冬成活率在80%以上.越冬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封冰期长达150~180天,冰的厚度高达80~100cm,鱼类安全越冬至关重要。2009年由于冬季雪大,2010年春季开冰时间晚,造成鱼类越冬成活率低,全省越冬灾害损失鱼类22115吨,经济损失达2.6亿元。为了提高今年鱼类越冬,下面谈一下加强鱼类安全越冬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讷河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5个半月,冰层厚度90cm—120cm,鱼类越冬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有鱼种和成鱼越冬的场户,越冬密度高,稍有不慎,疏于管理,便可造成越冬鱼类的死亡,不仅经济上遭受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到下年渔业生产的进行。因此,在整个越冬期间必须尊重科学,依靠技术,以水为基础,以氧为前提,做好管理工作,确保鱼类安全越冬。一、补水是鱼类安全越冬的基础越冬池的水应在封冰前注满,越冬期池水如能保持一定深度可不必注水。但对一些渗漏比较严重的越冬池要定期灌注新水,以保持越冬必要的水深,避免冰层凹陷。如果…  相似文献   

5.
黑龙汀省养鱼池塘每年封冰期达5个月之久,冰层厚度在70-110cm,而且越冬池透光率低,水质差。因此,鱼类越冬一直是本省渔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成败直接关系养鱼户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一龄鲤、鲫鱼种越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第二年的渔业生产。下面把鲤、鲫鱼一龄鱼种越冬前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鱼类越冬池溶解氧含量过低会使鱼窒息死亡,但溶解氧含量过高是造成鱼类气泡病的主要原因;尤其在越冬中、后期池塘水质较肥的池塘,水中浮游植物含量过多,光合作用产氧能力高,使水中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气泡病一般发生在越冬中期和后期,由于前期一般  相似文献   

7.
由于鱼类养成后集中上市造成市场鱼价低,一些渔民为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往往进行鱼类越冬,在次年淡季上市。精养高产池塘和鱼种池塘为提高越冬成活率就要对越冬池塘环境条件如水温、水位、透明度、溶解氧、底质、生物状况等做深入了解,通常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2年冬季是多年来少见的降雪量超大的一年,尽管有些越冬池是明冰封冻,但是整个冬季多云寡照、降雪的天气很多,几乎是每三五天就有一场中到大雪,池塘冰面很少有长时间的光照,直接影响着越冬池内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难以发挥其产氧能力,造成池内水体中的溶解氧长期处于低含量状态,给鱼类的安全越冬带来危害。在本人下乡指导、检查越冬工作的同时,对越冬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和了解,从中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现在总结出来,希望能为今后的鱼类越冬工作给予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鱼类安全越冬,避免因越冬池缺氧而大量死亡,设计了越冬池溶解氧含量无线监测和增氧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鱼类越冬生产的安全性,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部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给鱼类越冬造成很大困难。东北地区一般从11月下旬开始结冰,到第二年4月中下旬才能解冻。冰封期达5~6个月之久,冰厚可达100~120厘米。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必然引起鱼类生活环境条件和鱼类机体的巨大变化,给鱼类的安全越冬带来很大的威胁,常造成大批的鱼死亡,从而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养鱼事业的发展。因此,认真搞好鱼类的安全越冬工作,已成为发展北方地区养鱼生产重要措施之一。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1.鱼体质差养殖鱼类越冬期间能量的消耗主要是靠越冬前体内脂肪的积…  相似文献   

11.
黄权  刘翠英 《淡水渔业》1996,26(1):13-15
鲤鱼越冬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研究黄权,孙兆和,夏艳杰,田建遥,赵文(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刘翠英,赵忠武(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吉林省永吉县水产站)我国东北地区,年封冰期长达150余天,越冬的鱼类要在越冬池中生活4—5个月,因此,越冬是北方地...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封冰期长达150—180d,冰的厚度高达80—100cm,鱼类安全越冬至关重要。2009年由于冬季雪大,2010年春季开冰时间晚,造成鱼类越冬成活率低,全省越冬灾害损失鱼类22115吨,经济损失2.6亿元。为了提高鱼类越冬成功率,下面谈一下加强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技术问题。一、越冬前的准备1、清理淤泥和杂物过厚大量淤泥会消耗水体氧气,有时还会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危害鱼类,应在鱼类越冬前进行清理。同时除掉池坡上的杂草,以防杂草在越冬期间腐烂,耗氧恶化水质。  相似文献   

13.
鱼类越冬是渔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009年入冬以来,黑龙江省降雪量较大,有的地区还出现了“雪封泡”现象,给鱼类越冬增加了难度。如不加强鱼类越冬管理,很容易出现死鱼,造成损失。针对目前鱼类越冬形势,建议养鱼户在越冬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鱼,每年都有漫长的封冰期,尤其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冰封期高达150天左右,冰厚在60—120cm。有近200天不给鱼类投食,因此鱼类越冬一直是北方养鱼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养鱼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由于秋季商品鱼价格低,部分养鱼场户把秋季销售改为春季销售,这样就增加了鱼类的越冬量。越冬密度增大了,鱼类越冬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大,在佳木斯地区及周边县(市)区每年都有个别池塘越冬成活率低,甚至有绝塘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群众养鱼积极性。因此,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的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可从每年11月中上句持续到昱年4月中下旬,对水体中高密度的越冬养殖鱼类极为不利。因此,为了确保鱼类安全越冬,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并为昱年开展渔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有越冬水面的渔场和养殖户要加强鱼类越冬管理,做好预防,在鱼类越冬前和越冬期间做好如下几项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勋业 《中国水产》2009,(11):40-40
青海地区鱼塘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溶解氧低,特别是越冬期间气候寒冷,结冰厚,冰封时间长,造成鱼类越冬比较困难,给水产养殖带来不小的损失。经作者多年的实践,做好青海地区鱼塘越冬有以下几点管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地区鱼塘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溶解氧低特别是越冬期间气候寒冷,结冰厚,冰封时间长,造成鱼类越冬比较困难,给水产养殖带来不小的损失。经作者多  相似文献   

18.
鱼类越冬是北方高寒地区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苗种及亲鱼的越冬成活率对发展养鱼生产起决定性作用。我地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150~180天,冰层厚度在60~100cm之间,漫长的冬季给鱼类越冬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近几年,以鲤鱼为主的驯化养鱼技术在我地区全面推广,在提高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鱼种越冬期间大量死亡的现象普遍发生,其死亡之严重,损失之巨大,已严重影响了养鱼场户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文蛤稚贝室外网箱越冬技术研究,解决了文蛤育苗产业化生产中稚贝在北方地区越冬难度大越冬成活率低等技术问题,找出一条适合北方特点的有效越冬方法及途径。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在盘山县双良育苗场2个室外越冬池,放入20个越冬网箱,稚贝2.0亿枚,稚贝越冬密度44万枚/m^2,平均壳长1000μm,进行了室外越冬试验。在盐度25.8—28.8,pH值7.5—8.5,DO7.0mg/L以上,用直径5.08cm潜水泵在池内间断性循环水,自然水温条件下,越冬后稚贝共计1.612亿枚,平均壳长1095μm(最大l650μm),成活率达80.6%。试验结果表明,其越冬方法在北方地区是可行的,为文蛤苗种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利用温泉水越冬罗氏沼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温泉水,在土池塘越冬罗氏沼虾,历经197天,平均水温21.7℃,水质状况,一般溶解氧4mg/l,PH7 ̄8,氨氮0.5mg/l,透明度30 ̄40cm。经常投饵,越冬期平均尾日增重0.06g,性腺发育正常,成活率达66.6%,试验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