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频发的气象灾害对茶叶生产造成比较严重影响,茶叶生产急需专题气象服务。本文利用2012-2020年泰顺县罗阳镇三垟平茶场的连续9年开采期记录资料,结合泰顺县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30年(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课题组研究影响茶叶开采期的关键气象因子,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分析,揭示出泰顺三杯香茶叶开采期与气象因子的深层次关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三杯县”茶叶开采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开采期预报模型,在预报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三杯香”茶叶采摘气象指数服务。  相似文献   

2.
论提高泰顺县“三杯香”茶叶品牌的个性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泰顺县"三杯香"茶叶的特点以及产业规模,介绍了"三杯香"茶叶品牌建设的建议,以为提升茶品牌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2014~2018年婺源茶叶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方法,并引入不断变化的气象条件,对婺源常规的春茶开采期预报模型进行了改进;然后以2019年为例,对改进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型和常规的预报模型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月平均气温和1月雨日数是影响婺源春茶开采期的关键气象因子;1月平均气温越高、1月雨日数越多,则春茶的开采期越早。与常规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型相比,改进模型对2019年婺源春茶开采期的预报结果与实际值更加接近,预报效果更好。本文建立的婺源春茶开采期预报模型具有较好的时效性,能够满足春茶开采期预报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婺源春茶开采期的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2014~2018年婺源茶叶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方法,并引入不断变化的气象条件,对婺源常规的春茶开采期预报模型进行了改进;然后以2019年为例,对改进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型和常规的预报模型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月平均气温和1月雨日数是影响婺源春茶开采期的关键气象因子;1月平均气温越高、1月雨日数越多,则春茶的开采期越早。与常规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型相比,改进模型对2019年婺源春茶开采期的预报结果与实际值更加接近,预报效果更好。本文建立的婺源春茶开采期预报模型具有较好的时效性,能够满足春茶开采期预报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根据茶叶生产中对气象服务的需要,利用C#编程语言开发茶叶生产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气象灾害监测和识别、影响天气分型、开采期预报、数据管理、产品制作和短信一键式发布,减少了气象服务中的人力成本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可为提升茶叶生产气象保障服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湄潭县有“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茶叶是湄潭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利用湄潭县茶叶生育期资料和1951年-2016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湄潭茶叶生产的农业气象指标,主要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分析茶叶种植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生育期制作茶叶专题气象服务产品,为茶叶生产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7.
潘东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184-186
选用黄梅县国家气象站近30年(1991—2020年)和北部山区1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近5年(2016—2020年)气象资料,分析黄梅县禅茶生长期间的气候资源;同时利用2011—2020年禅茶开采期资料和同期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黄梅禅茶开采期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禅茶开采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黄梅县热量资源和水资源丰富,适合禅茶生长,北部山区比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偏低0.9~2.0℃,禅茶春季开采偏迟7~10 d;禅茶春季开采期与2、3月平均气温和1月降水量呈负相关,其中与3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气温升高,开采期提前,反之,开采期推迟,同时前期降水量、后期气温对开采期影响较大;建立的开采期预报模型经2021年验证,效果较好,预报误差1.5 d左右,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茶农适时组织劳力、合理安排禅茶采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锦屏县1970~2008年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日照、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对锦屏县香橘种植气候适宜性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锦屏县气温、日照、降水、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均能满足香橘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条件。并分析了影响香橘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乐山市茶叶生产气候特点、主要气象灾害因子,总结了乐山市茶叶各生育期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和服务重点,提出了趋利避害的为农服务对策,以期为乐山茶叶生产制定科学合理的气象服务方案,规范市县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茶叶市场的需求,提早春茶开采期,提高茶叶生产效益,从1994~1995年春茶开始,在泰顺县稔乡春阳村茶叶重点户进行了茶树喷施微肥复合晶的试验。微肥复合晶由安徽省岳西县撞钟化肥厂提供,纯度达到工业标准质量95%。供试茶园为三年生本地群体品种,缓坡密植茶  相似文献   

11.
靖江香沙芋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栋梁  李志军  姚珙 《农技服务》2010,27(1):124-125
利用1978~2007年靖江气象资料,对香沙芋生育期各个阶段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进行分析,总结了香沙芋在靖江大面积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以及影响香沙芋优质高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2.
皖南茶叶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皖南地区茶叶生长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为皖南地区茶叶生产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安徽省皖南山区1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皖南山区茶叶生长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资源及开采期变化特征。【结果】近50年安徽省皖南山区茶叶生长热量资源呈极显著增加,其中年平均气温、≥10 ℃活动积温和适宜生长日数增幅分别为0.29 ℃/10年、111.7 ℃/10年和2.7 d/10年;光照资源极显著减少,年均日照时数降幅为57.5 h/10年;降水资源变化不一,其中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幅为13.7 mm/10年,相对湿度极显著降低,降幅为0.5%/10年。【结论】气候变暖造成皖南山区早生种和中晚生种茶叶开采期极显著提前,提前幅度分别为4.2、3.6 d/10年,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皖南山区茶叶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预测油菜普花期,更有效地开展气象服务,笔者选取安徽省宣城市1990—2019年油菜观测资料和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基于Mann-Kendall法,利用SPSS和Excel软件对油菜普花期特征、普花期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宣城1990—2019年油菜普花期平均是3月20日,年际间变化较...  相似文献   

14.
选取崇州市2007—2017年气象观测数据,将温度、日照时数以及降水量月平均值与茶叶生长过程中所需气候因子分析比较,得出崇州市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茶叶生产,但茶叶生产期间会出现高温、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对茶叶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避免或降低气象灾害对崇州市茶叶生产造成危害,提出气象服务保障对策,以提升崇州市茶叶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15.
选用莱州市1971—2013年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和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对影响盐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气象因子变化对盐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变化对盐业生产利弊皆有。其中气温升高对盐业生产有利;而降水量增多、蒸发量及日照时数减少对盐业生产不利。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可以为盐业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柯桥区茶叶气候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茶叶种植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各种植区提供不同类型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做准备。利用浙江省区域气象自动站2004—2016年的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对柯桥区茶叶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气候风险区划。结果发现:柯桥区南北地势不同带来了气候的明显差异,针对茶叶生长发育的需求,对柯桥区南北气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南部虽然易发生气象灾害,但在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上更适合茶叶生长。因此,本研究有助于为当地茶叶风险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整体上优化茶叶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7.
柑橘气象产量和实际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飞  劳晓璨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6):1119-1122
利用浙江省龙游县2010—2019年的气象资料和柑橘产量资料,用龙游柑橘气象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与多项气象因子(2010—2019年逐月和逐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逐年≥10 ℃积温、≥11 ℃积温、≥12 ℃积温,各物候期的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并建立各自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与实际产量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子个数远多于气象产量,逐步回归系数实际产量比气象产量更显著,实际产量的预测模型检验明显优于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因此,用柑橘实际产量来分析和预测龙游柑橘产量比用气象产量更适合。  相似文献   

18.
陈彦虎  顾宁  刘静  金伟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08-13511
利用石嘴山市历年枸杞产量资料和气温、日照等常规气象资料,通过因子筛选,研究了气象因子与产量的关系,分析了各因子的生物学意义,构建了石嘴山市枸杞产量气象预报统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相关气象因子分析,结合惠农区各地土质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对枸杞生长与产量形成过程中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加以分析,为农民种植枸杞提供帮助,为相关部门开展产量预测服务,为当地政府种植、收购与销售决策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掌握影响奈曼旗地区玉米产量的气象因素,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业气候区划和防灾减灾工作,利用奈曼旗气象站1986—2015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蒸发等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温、降水、日照、蒸发4个气象因子对奈曼旗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奈曼旗在"十三五"期间的玉米稳产高产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20.
运用相关分析,研究了茶叶产量和质量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因子之间关系的重要程度,对茶地坡度高低与茶叶产量以及茶叶质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