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3,40(1):15-17
试验背景:“两广二号”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东蚕业研究所于1992年育成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一直是两广的当家品种。“桂蚕一号”是我站2000年来新推广的又一对强健性高产型新蚕品种。笔者从事蚕种生产和销售十余年,耳闻目睹着广西多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蚕种生产销售及蚕茧生产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如有的蚕农不愿养新品种“桂蚕一号”,认为新品种不好养,抵抗力差;有的地方收茧站收“桂蚕一号”蚕茧时压级压价,比“两广二号”蚕茧低1.0元/kg左右,认为茧层较薄;有的蚕农不愿饲养反交种,认为反交种难养,蚕茧比正交种小个;2002年广西大多数蚕种场生产的“两广二号”正交种可以说供不应求,而反交种却严重“过剩”而报废;“桂蚕一号”正反交种都出现低价倾销的现象,蚕种场损失惨重,致使有的蚕种场不愿繁育“桂蚕一号”蚕种;饲育原种时,中系与日系比例差距悬殊,大的有2:1,目的是多生产正交种,少生产反交种,结果造成雄蛾严重不足,影响正常交配,出现多次交配现象,给蚕种产量、质量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为纠正这些不良现象,笔者在同一农户做了上述两品种及其正交种和反交种的对比饲养试验。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7,(1):50-52
<正>家蚕品种的种性保持是指蚕品种固有性状在繁育继代过程中的延续。蚕品种的种性能否保持,关系到该品种的推广使用寿命,更关乎蚕品种在蚕桑生产中的经济价值。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是我省唯一的地区级选原普三级蚕种场,蚕种的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在原原种繁育中既要为原种繁育提供所需的原原种,同时也要选留原原母种继代,因而担负着蚕品种的种性维持工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2月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河池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学习宣贯暨制种技术交流会。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李标站长、潘志新副站长出席会议,河池市蚕种场、总站蚕种管理科、原种繁育科、普种繁育科和河池市蚕种场技术人员共40多人参加会议。座谈中,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蚕种管理科、原种繁育科、普种繁育科和河池市蚕种场技术人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分别从广西蚕种管理条例解读、加强蚕种生产管理、提高蚕种质量和蚕种成本控制等方  相似文献   

4.
甘正义 《广西蚕业》2003,40(1):28-29
“桂蚕一号”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培育出来的新的桑蚕一代杂交种,于2000年通过国家鉴定,并在广西开始推广。该品种适合广西春秋两季饲育。由于该品种具有茧形大、产量高、抗性较强等特点,所以一开始推广就深受广大蚕农欢迎。尤其是在桂中北地区,该品种的使用量迅速增大。柳州地区蚕种场在2000年至2002年这三年中,就繁育了112,399张“桂蚕一号”杂交种供应柳州地区蚕农。我们在这三年繁育“桂蚕一号”的生产实践中,在生产上如何提高该品种的制种量,作了初步的探讨,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桂蚕一号”和广西现行的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一样,同属于四元杂交种,但和“两广二号”相比,该品种有一些特点,即:茧形大、蛹体大、卵粒大、卵粒重。要想提高“桂蚕一号”的制种量,  相似文献   

5.
我省蚕种是以销定产计划生产。各级原蚕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生产计划都考虑到二、三年以后的蚕种供需要求。各级蚕种场的任务由省统一安排。蚕种场必须按品种、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制种计划。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于原原母种是从生产原原种的优良蛾区中选留优良的个别蛾区制成。它确保了蚕品种纯正,并通过蚕种场职工精心饲养和卵、蚕、蛹、蛾的严格选择淘汰,进一步提高了蚕品种的优良性状,使蚕种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家蚕品种“桂蚕2号”主要性状和饲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新品种"桂蚕2号"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强健性春秋用四元杂交蚕品种,该品种具有强健、优质、高产、易繁等优点,适合在广西春秋季节生产优质原料茧。2009年5月18日,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该品种主要性状及饲养技术要点,供蚕种生产、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薪杭、白云是杭州蚕种场近几年来重点繁育原蚕品种。其一代杂交种不仅强健易养、产量高、丝质优,还具有抗氟性能强等优点,为杭州市夏秋用主要蚕品种,在部分氟污染严重的县市,春期也多选养该品种。近几年来,杭州蚕种场原蚕饲养繁育中该品种占春期出库蚕种的50%左右,2014年春期占  相似文献   

8.
“蚕品种芙桂×朝凤与桑品种桂桑优12的示范”,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为了加快项目的实施,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3年8月2日在南宁市主持召开了该项目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项目承担单位及18个协作单位:南宁地区蚕种场、来宾市蚕种场、玉林市蚕种场、钦州市蚕种场、邕宁县蚕种站、贵港市蚕种场、河池市蚕种场、宜州市蚕种站、环江县蚕业站、上林县蚕种场、贵港市经作站、横县蚕业站、象州县蚕业站、忻城县蚕业站、鹿寨县蚕业站、宾阳县蚕业站、蒙山县蚕业站、柳城县蚕办等单位的代表,共28人。…  相似文献   

9.
广西蚕区饲养的桑蚕品种当前主要是推广“桂夏二号”。蚕种场繁育该品种的蚕种有多年的经验。但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茧丝质量和经济效益,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春季及中、晚秋季,逐步推广象“三新×5091”等这类多丝量桑蚕新品种,必将取得增产增值,提高茧质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安康市蚕种场针对新时期家蚕一代杂交种在生产过程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地方实际总结集成出一系列蚕种优质高效繁育技术,提高了蚕种生产质量、效率和效益,呈现出原蚕基地稳定化、养蚕布局多样化、蚕种繁育高效化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1.
曾庆宇 《广西蚕业》1994,31(2):40-43
我区桑蚕繁育种应用低温调节开展较迟,这除了制冷工业比较落后之外,还与50年代养蚕较步,农民养的蚕品种是多化性品种。南农七号”和土种,蚕种不需冷藏有关。随着桑蚕生产的发展,加上推广二化性白茧种,蚕种繁育任务增加,平南县武林蚕种场和梧州、钦州地区蚕种场先后建成投产.原来的“南农七号”靠温汤浸种;  相似文献   

12.
《广西蚕业》2021,58(3)
正桂蚕8号(锦·绣×壮·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具有多抗高产优质的桑蚕新品种,2020年6月通过广西省级品种审定,是广西计划重点推广的家蚕新品种。据初步统计,截至2021年6月25日,广西共计推广该品种50万张左右,售茧收入8.5亿元左右。据小蚕共育户和广大大蚕养殖户反映,桂蚕8号蚕体大、食量大,龄期比两广二号多0.5~1.0 d,在高温季节饲养该品种具有脓病少,蚕茧大、茧色白、产量高的优点。养得好的1标准张(广西)蚕种的家蚕产茧量普遍在47.50 kg以上,比同期饲养的两广二号增产增收5%~10%。  相似文献   

13.
繁育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广二号”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广东蚕业研究所于1992年育成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1992年至今一直是“两广”的当家品种。“桂蚕一号”是我站2000年育成并开始推广的一对强健性高产型新蚕品种,该品种比“两广二号”茧形大、产量高、茧丝长、丝质优、抗逆性强,最适宜“两广”地区春、秋季饲养。我们通过这几年农村较大面积的饲养及丝厂丝质调查,结果表明“桂蚕一号”主要经济性状已全面超过“两广二号”。因此“桂蚕一号”蚕种深受蚕农欢迎。然而200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桂蚕一号”蚕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严重制约新品种“桂蚕一号”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了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自2005—2014年在家蚕育种方向、育种技术、育成品种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十年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家蚕育种最突出的特点是家蚕品种多元化研发;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创新家蚕品种资源,在抗病家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选育、转基因家蚕品种选育、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活蛹缫丝技术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做了大量的探索,先后育成"桂蚕2号"、"桂蚕F95"、"桂蚕H9"、"桂蚕N2"、"桂蚕3号"、"桂蚕4号"等6对家蚕品种,并通过了广西省级审定;为广西蚕业今后的多元化发展储备新品种。随着产业逐渐向多元化、省力高效转型,对家蚕品种的需求将提出更多的要求,强抗病抗逆性、优质高产、高效易繁等将成为选育的重点目标。为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要加强与国内外家蚕育种单位的交流合作,促进品种资源的交换与流动,培育适合亚热带省力高效的强健、多抗、优质、高产、易繁的优良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5.
海盐县雄蚕种在农村原蚕区繁育中,通过对基地的选择与扶持、与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提高群众繁育雄蚕种生产技能、增加投入、开展试验等措施,使基地的雄蚕种繁育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建议继续加大对原蚕区农户的反哺力度,进一步挖掘雄蚕种繁育潜力,加快雄蚕品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鄂蚕4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于长江中下游蚕区中、晚秋蚕期和局部地区春蚕期使用的强健性春秋兼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4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繁育和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该品种在蚕种繁育单位饲养,表现出种性稳定、原蚕好养、蚕种繁育系数高等优点;农村饲养鉴定,表现出孵化齐一、抗病力强、产茧量高、丝质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桂蚕一号”是广西育成的适合亚热带气侯条件下饲养的高产优质的蚕品种,该品种的推广,对于广西打造桑蚕强省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推广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掌握品种特性、良种良法相结合、各部门协调推广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桂蚕2号的原种性状、原种饲养和制种成绩,并总结了繁育桂蚕2号一代杂交种的关键技术。根据该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合该品种的季节饲养;管理好桑园,提高桑叶质量;掌握好对交品种出库日差及饲养比例;控制饲养量;蚕座宜稀;小蚕精养,大蚕良桑饱食;加强蔟中保护,加强养蚕期的消毒防病,控制好发蛾室、产卵室的温度与湿度等,只要掌握好以上措施,就可以充分发挥桂蚕2号蚕种的优质高产特性。  相似文献   

19.
原蚕区雄蚕品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系列品种在浙江省繁育推广多年,由于该系列品种在繁育过程中的特殊要求,一般选择在专业场场本部饲养,近年来由于专业场场部饲养规模缩小,制约了雄蚕品种在我省的繁育和推广。目前我省饲养的雄蚕一代杂交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山东调入的。为解决雄蚕一代杂交种繁育问题,必须探索在原蚕区繁育雄蚕一代杂交种。近年来已有省内多家蚕种繁育单位在原蚕区试繁。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春期在原蚕区试繁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饲养原种180g,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20.
陈曦 《蚕学通讯》2015,(3):31-33
杭州蚕种场从2012年开始,在淳安原蚕区进行雄蚕品种"秋华×平30"试繁。通过三年实践,逐步掌握了原蚕区基地雄蚕繁育的技术要点,实现了雄蚕繁育的稳产优质。本文介绍了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发育经过、饲养标准和在原蚕区繁育该品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