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创制可免除人工授粉的转基因罗汉果雌性品系,利用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Gus,构建幼果实特异启动子2A11与单性结实相关基因rolB的嵌合基因表达载体pBAR (pBI121-2A11-rolB)。以罗汉果雌株叶盘为材料,以EHA105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经PCR扩增,鉴定出阳性植株,对阳性雌株进行扩繁、生根,最后移栽大田,并观察转基因植株的单性结实性状表现。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单性结实相关基因的pBAR嵌合双元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根癌农杆菌EHA105后,进一步转化雌株叶片,经过对叶片分化苗的检测,得到7株阳性植株,转化率为14.29%。为提高成活率,扩繁7株阳性植株,获得37株转基因单性结实植株株系,其中有8株正常开花,占总数的21.62%,正常开花的植株,未经人工授粉,发育成幼果,表现出单性结实性状。本实验在克隆单性结实相关基因和果实特异启动子的基础上,构建嵌合基因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获得了转基因罗汉果单性结实雌株系,为后续研究罗汉果单性结实性的遗传、生理、品种综合改良和深入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自噬相关基因ATG8g在香蕉中的潜在功能,以及在过表达植株中对植株形态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获得MaATG8g拟南芥过表达植株。结果发现,MaATG8g对植株的外观形态不产生影响。同时将MaATG8g启动子连入pGreenⅡ0800-LUC载体,并对MaATG8g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该启动子片段含有生长素应答元件、脱落酸响应元件、抗氧化反应元件、低温胁迫相关元件、水杨酸响应元件、赤霉素应答元件和其他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推测目的基因具有胁迫相关性,可以进一步研究MaATG8g胁迫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乙醛脱氢酶基因(ALDH)为目的基因,构建了pBI-ALDH 植物表达载体,番茄品系03HN31子叶为外植体,经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s)介导采用共培养法转化番茄。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PCR、Southern杂交、RT-PCR)和抗逆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转化番茄植株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乙醛脱氢酶基因( ALDH )导入并整合到番茄的基因组中,在转录水平上可以稳定表达;在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番茄植株和对照株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有差异,证明转化番茄植株的质膜受损程度有所降低,抗氧化胁迫性能有所提高,转化率为10.78%。  相似文献   

4.
农杆菌介导热激转录因子8基因转化大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factor 8,HSF)是一类在热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在热休克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与相应热激元件结合,启动基因的转录过程,最终促进热休克蛋白(HSP)基因的表达.本文将热激转录因子8(hsf8)基因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中,以大豆子叶节作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hsf8基因导入品质性状优良的两个高产大豆新品系哈交5337和哈交5489中,最后获得转基因植株.在开展大豆遗传转化过程中,探讨了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的影响因素,优化了转化条件.在共培养后,采用延迟筛选的方法来提高选择效率.并确定草胺磷筛选浓度为3.5 mg/L.获得转化质粒pCAMBIA3300-HSF8的转基因植株,其中T1代PCR阳性植株17株.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对T1代抗性植株进行hsf8基因的转录水平的相对定量分析,确定9株较非转基因植株哈交5337表达量明显提高.有1株明显低于哈交5489的hsf8基因表达量.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新品种T431、1911、0701为材料,以9天苗龄的叶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Ri质粒介导,将几丁质酶基因和?-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番茄。共获得再生植株100株,经PCR技术检测,导入几丁质酶基因和?-1,3葡聚糖酶基因的植株分别为27株和13株,转化率为27% 和13%;两个目的基因同时导入的植株10株,转化率为10%。PCR-Southern检测呈阳性,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对9株双转化的植株进行RT-PCR检测,几丁质酶基因和?-1,3葡聚糖酶基因的阳性植株分别为5株和4株,证明转化的基因已表达。  相似文献   

6.
转il-4基因番茄的分子检测及田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花粉管通道介导il-4基因转化番茄L402、中疏4号、强力米寿和大黄4个品种.利用PPT抗性筛选、PCR扩增、PCR-Southern杂交和Western技术,对il-4基因转化番茄的后代进行检测,并对il-4基因在T3代番茄中的传递规律、T3代植株的田间表现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T3代植株中il-4基因的分离情况不符合阳性植株数:阴性植株数=3:1的孟德尔分离规律,转il-4基因阳性植株数偏低.与非转基因植株(对照)相比,转il-4基因阳性植株的开花期延迟、田间抗病性下降、植株高度变矮、结实数/株减少、单株结果数减少,生长势和结实能力等综合农艺性状明显降低.而转基因阴性植株的综合农艺性状与非转基因植株(对照)相比,则差异不显著.花粉管通道法可以介导il-4基因转化番茄,il-4基因可以在转化后代中遗传.  相似文献   

7.
苹果PGI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番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苹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基因表达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获得转基因植株,培育抗病新品种,本研究用限制性内切酶SalⅠ、BamHⅠ将已克隆的苹果PGIP基因从克隆载体pMD-18T上切下,定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WR306的ED35s启动子和TNOS终止子中间,成功构建了苹果PGI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WR306-PGIP及工程农杆菌,以番茄中蔬四号叶片及茎段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获得了8株PCR检测阳性的番茄植株.  相似文献   

8.
利用qPCR技术,对茄子单性结实SSH-cDNA文库中的109条EST序列进行表达量分析,研究其在单性结实品系和非单性结实品系中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EST序列有48条,其中上调表达的EST序列有21条,下调表达的EST序列有27条。通过NCBI对EST序列进行BLASTx比对,得到与其同源性高的序列信息。其中,8条EST与植物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相关、4条EST与低温胁迫相关、5条EST与植物代谢过程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合成相关、5条ESTs无比对结果,可能为新基因。差异表达序列可作为研究单性结实和耐低温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探究茄子单性结实的形成机理,挖掘和利用茄子单性结实相关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根据OsPIP2;7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三叶龄叶片RNA反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克隆OsPIP2;7。采用嵌套PCR的方法,将3×HA标签的碱基序列连接在去除终止子OsPIP2;7基因序列的3′端,然后将此核酸片段插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HB中,构建pHB-OsPIP2;7-3×HA载体。以中花11成熟胚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经过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和分化,获得阳性转化子。提取转基因植株的DNA,进行潮霉素阳性植株的筛选。将阳性植株进行RNA表达检测,获得OsPIP2;7基因表达量上升的转基因阳性植株。为了检测转基因植株中OsPI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提取OsPIP2;7基因表达上升的转基因植株膜蛋白后,用HA抗体进行杂交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OsPIP2;7-HA蛋白在转基因阳性植株体内过量表达。获得的过表达OsPIP2;7转基因新材料,将为研究OsPIP2;7基因的生物学新功能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过量表达棉花GhACO2基因增强拟南芥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ACO基因对于细胞内乙烯的合成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乙烯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方面的功能有很大的未知性。研究通过PCR方法从棉花基因组中克隆获得GhACO2基因,构建了植物过量表达载体p35S::GhACO2,通过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用卡那霉素对转化植株进行初步筛选,进一步对阳性植株进行PCR和GUS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有很强的GUS活性,茎和根有微量表达;GhACO2基因已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成功获得转基因拟南芥。经过纯合筛选后获得转基因T2代拟南芥植株,利用NaCl和PEG6000对T2代植株进行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处理,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GhACO2基因拟南芥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显著性的增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GhACO2的生物学功能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转基因育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农杆菌介导法将热激转录因子8基因转入大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转化是开展基因工程育种和鉴定基因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向大豆受体导入热激转录因子8(heat shock factor 8,hsf8)基因,以加强目的基因hsp70的表达和增加转基因大豆的抗逆性,同时探索提高大豆转化率的途径。本文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hsf8基因转入栽培大豆品种科新3号中,获得了13株抗卡那霉素的转化植株。PCR检测表明,其中的9株呈阳性反应,证明hsf8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本实验获得的实际转化率为2.39%。文中讨论了选择适宜的种子灭菌方法和大豆受体品种对提高转化率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盐是限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提高作物的耐盐性已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研究课题。将含有AtNHX1基因的表达载体pFYC-AtNHX1和含有bar基因的质粒pCAMBIA3300等量混合,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共转化番茄。经PPT抗性筛选后,PCR扩增获得12株导入了AtNHX1基因的番茄植株,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通过RT-PCR检测到了AtNHX1基因的表达。在150 mmol/L NaCl处理下,转基因植株T1代对NaCl耐性显著增强。对转AtNHX1基因番茄T2代进行80 mmol/L碱性盐NaHCO(3pH 8.25)胁迫,以此评价转AtNHX1基因番茄对碳酸盐的耐受性。叶片相对电导率检测结果表明,AtNHX1基因的导入确实提高了番茄对碱性盐NaHCO3的耐受性。培育并栽种转AtNHX1基因的耐盐碱番茄将会降低盐渍化环境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Genetics of parthenocarpy in line RP 75/59 was tested under natural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only seedless fruits were produced.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three recessive genes with additive effects are responsible for parthenocarpy. Linkage studies, using 40 morphological marker genes located among all tomato chromosomes except chromosome seven, revealed linkage of one gene to diageotropica (dgt) located on chromosome 1 L site 152, and a second gene to yellow verescent (yv) located on chromosome 6 L site 34. Location of the third gene involved in parthenocarpy could not be determined. To calculate the power of the linkage tests, a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three genetic models;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graphically in two figures.  相似文献   

14.
TCP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细胞生长和增殖调控,本研究构建海岛棉GbTCP10基因沉默和过量表达植物表达载体。以GbTCP10基因pGEM-T Easy-GbTCP10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连接至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中,再利用冻融法和热激法转到农杆菌GV3101菌株中,通过农杆菌浸染法转化拟南芥植株,初步证明已获得海岛棉GbTCP10基因的拟南芥。利用重叠PCR方法替换拟南芥At-MIR319的成熟链和互补链序列,构建含有amiRTCP10前体的植物表达载体amiRTCP10-pCAMBIA3301,本试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海岛棉GbTCP10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棉花纤维发育机制。  相似文献   

15.
棉属野生种旱地棉蛋白激酶基因GarCIPK8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IPK (calcineurin B-like calcium sens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是植物钙感受器钙调磷酸酶B类似蛋白特定靶向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前期的研究中, 我们将棉属野生种D亚组旱地棉(Gossypium aridum)盐胁迫前后RNA混合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 发现一CIPK相关基因存在较高的转录丰度。盐胁迫下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根部表现诱导上调表达, 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植物在高盐胁迫下的生理调控。利用电子克隆及RT-PCR方法从旱地棉中克隆了一个ORF全长为1350 bp的蛋白激酶基因GarCIPK8。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449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51.12 kD, 理论等电点为8.13, 其N端催化结构域包含一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域, C端具有植物CIPK蛋白家族特有的24个氨基酸组成的NAF保守结构域; 与水稻OsCIPK8蛋白的相似度为73.95%。为进一步验证其功能, 利用组成型高效强启动子CaMV35S和拟南芥逆境胁迫启动子rd29A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 经PCR和RT-PCR分子检测, 证明GarCIPK8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 并正常表达。T1代转基因植株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GarCIPK8基因对提高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有较明显的作用, PEG干旱模拟试验也证明GarCIPK8基因可增强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验证GhWRKY44(登录号:KJ801807)基因在烟草异位表达后的功能,构建了Ca MV35S启动子调控、Nos为终止子的棉花抗枯萎病相关基因(GhWRKY44)的过表达载体;电击法将其导入农杆菌GV3101,菌液PCR筛选鉴定阳性菌株,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T0转化植株经卡那霉素筛选、PCR检测后,随机从转基因T0中选取5株进行RT-PCR检测,均为阳性株,说明GhWRKY44基因不仅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而且还能正常转录。对过表达GhWRKY44基因的转基因烟草T1株系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情况下,PR5和NPR1的表达量在转GhWRKY44株系中明显增加,枯萎病菌侵染后,在转GhWRKY44株系中,PR1a、PR2和NPR1的表达量迅速增加,明显高于野生型株系,而PR5的表达量则低于野生型株系,说明该目的基因能在烟草中异位表达并能激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但其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阐明miRNA在番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在果实成熟阶段的调控途径,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的cDNA克隆出miR172基因核心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以及pCAMBIA1300-221载体通过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然后将miR172片段正向连接到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Trans5α,鉴定重组质粒正确后,利用冻融法将重组载体转入农杆菌EHA105中。再次回转大肠杆菌验证获得的重组载体,通过PCR以及双酶切鉴定是否符合预期结果,将测序结果与NCBI上的基因序列相比较,同源性高达100%。结果成功构建了适用于番茄农杆菌遗传转化的植物表达载体,接下里进行转基因植株的培育和鉴定。为通过miR172基因进一步研究果实成熟衰老机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磷酸蔗糖磷酸酶(sucrose phosphate phosphatase,SPP)是蔗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二磷酸尿苷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为底物,蔗糖磷酸合成酶催化生成磷酸蔗糖,磷酸蔗糖在磷酸蔗糖磷酸酶作用下水解形成蔗糖。为了系统梳理SPP在植物基因组中的状况,我们对SPP基因进行了全面的挖掘、鉴定和进化分析,并重点分析该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首先,针对SPP的基因序列,挖掘得到2个蛋白结构域;其次,对该基因进行全面鉴定,构建其进化树,可发现SPP是从高等植物开始登陆的;最后,将番茄CDS序列比对到各探针,从数据库中提取组织中的表达数据,表明野生型番茄的表达量较高。本研究为磷酸蔗糖磷酸酶提供了基因信息,为植物中蔗糖合成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其进化机制提供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