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肖伦 《种子世界》2004,(4):31-33
“质量形成于生产全过程”,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和ISO9000族标准(简称ISO)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种子质量管理和杂交玉米制种的经验,着重从可操作性入手提出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系统化管理的途径,即亲本的选用、基地的管理、种子的收贮、种子的抽检。  相似文献   

2.
兴黄单892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勋  王国富  姜紫勤  石明 《种子》2001,(4):59-59
1997年 ,贵州省科委把“兴黄单系列杂交玉米制种及高产栽培示范”列为星火计划项目 ,加速了该组合的开发利用 ,同时也探索出了一套兴黄单 892高产、优质制种技术。1 制种基地的选择及基本情况制种基地选择兴义市桔山镇永兴、新建、普子、信浩四个村 ,连片面积 334余公顷。四周森林环抱。隔离条件良好。基地位于北纬 2 5、0 0 3′东经 10 40 5 5′,海拔 12 0 0 m,年均降雨量 130 0 mm、年均日照 16 12 .4h、年平均辐射 10 6 .89大卡 /cm2、年均气温 15 .2 0℃、土壤黄沙壤、土层深度、肥力中上等 ,雨热同季、极有利于玉米生长。经多年试验 ,…  相似文献   

3.
任建忠 《种子科技》2006,24(4):34-34
在种子质量的四项指标——纯度、水分、净度和发芽率中,最重要的是纯度。如何在生产环节提高纯度,从源头上保证种子质量是广大种子专业技术人员的一项最重要工作。笔者通过近几年在玉米制种田建立“三证”纯度管理体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证”是指“苗期去杂合格证”、“花期抽雄合格证”和“穗检合格证”。依据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方案和植株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完成相关技术工作,经驻点技术员和基地村负责人共同检查验收合格的制种户签发“三证”。一户一证,经驻点技术员和基地村负责人签字后生效,作为种子收购时的依据。“三证”不全者依据制种田田间记录和种子室内检验结果,按照“缺证制种户种子处理方案”执行。  相似文献   

4.
1990~1991年度,我县进行了杂交油菜“蜀杂一号”核不育两用系的试制工作。在育苗期高温干旱、开花期低温阴雨严重自然灾害条件下,仍获得成功。38亩制种,产种9945公斤,最高单产46.9公斤,最低单产21.3公斤,平均26.2公斤。经夏繁鉴定种子纯度为97.3%,达到一级标准。现将制种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组织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组织措施山东省德州市种子管理站(253016)张功礼近年来,杂交玉米种子质量滑坡,引起有关部门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提高种子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们在制种质量管理上强化了组织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坚持“统繁、联供、县制”...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市杂交玉米制种产业的快速发展,杂交玉米制种面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因自然灾难、环境条件及制种技术等原因造成的种子减产减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制种单位和制种农户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杂交玉米制种单产刻不容缓。我场通过多年的制种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杂交玉米高产制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使玉米杂交制种的基地管理规范化、种子质量标准化、检测程序制度化,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高台县种子公司在长期的制种实践中,制定了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正>1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现状大理州的杂交玉米制种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发展,制种面积、生产水平、种子产量、质量都在省内名列前茅,所产种子不仅满足州内玉米生产所需,而且大量供应州外、省外,乃至国外(泰国)。特别是实施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种子公司(站)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后,民营种子企业陆续兴起,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连年大幅递增,达到了近年的每年3 333.3~4 000.0hm2,约占全省的30%,一直是云南省杂交玉米制种的骨干基地。2014年在我州辖  相似文献   

9.
提高杂交玉米种子纯度的对策陕西省洛南县种子公司(726100)田振海商洛地区种子管理站(商州726000)江虎琳杂交玉米种子纯度是衡量其杂交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多年玉米制种实践看,要提高杂交玉米种子纯度,除选择安全的制种隔离区和使用标准的亲本自...  相似文献   

10.
周军 《种子世界》2000,(7):31-31
多年生产实践证明,使用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单产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玉米杂交种使用面积的不断扩大,种子本身的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从玉米杂交种生产制种的主要环节分析,造成杂交种子纯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1)用于生产玉米杂交种的自交系统纯度达不到标准;(2)制种田“去雄、去杂”质量差;(3)隔离条件不严格;(4)机械人工混杂及人为掺杂使假。为了保证玉米杂交种的纯度,真正发挥其品种本身所具有的增产潜力,必须认真把好玉米制种主要环节的质量关。  相似文献   

11.
为使玉米杂交制种基地的管理规范化,种子质量标准化,检测程序制度化,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实现敦煌新科种业的名牌战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在长期的制种实践中,制定了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影响我国北方玉米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干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方出现干旱的频率和干旱程度随之也不断增加。如何采取得力措施抗旱保丰收,已成为北方玉米制种成败的关键。笔者根据我县玉米杂交制种的实践,参照甘肃河西走廊部分地区玉米制种所采取的抗旱措施,认为在关键时期浇关键水已成为玉米制种生产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从实践看,在播种前、拔节后期和灌浆期三个时期浇三次水,可以实现玉米杂交制种稳产、高产,提高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中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子企业抓住全国玉米制种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逐年扩大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制种企业、面积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也凸显出来,使许多种子企业和制种农户蒙受损失.在分析影响玉米杂交种质量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优质生产措施,将对把甘肃河西走廊建设成全国玉米杂交制种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玉米杂交种质量的环境因素 1.1 气候环境 尽管河西走廊为玉米杂交制种适宜种植区,但年度间的气候变化也会给玉米杂交制种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在河西走廊恶劣的天气已经成为影响玉米杂交制种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杂交玉米的制种环节出现的恶劣气候环境主要有冻害天气、干热风、降雨、沙尘等.  相似文献   

14.
所谓杂交水稻制种“一一对应质量监控法”是指杂交水稻制种从亲本来源到杂交种子生产、入库整个过程中,对各个保证质量项目、规范一一对应的措施,明确一一对应的责任所形成的一整套的系统的质量监控方法。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在杂交种生产利用过程中,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子整齐度差、纯度差、芽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杂交制种各个环节把关不严,质量意识差,以及市场管理不得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新乡市农科院、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在长期的制种实践中,制定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实践证明,按照此规程操作,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配制玉米杂交种子,在土地承包到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种子纯度,是各制种工作者不断探讨的中心问题。我公司经过多年的制种实践,总结出一套“五统、一割”的规范化制种技术措施。 1 五统所谓“五统”,就是对制种的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五项主要措施实行统一管理。 1.1 统一划隔离区。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很容易  相似文献   

17.
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杂种优势利用最充分、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其杂种优势利用最主要的体现是利用人工去雄进行杂交制种,其制种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维系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只有严格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确保所制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种子质量,更好地保护制种单位和用种者的利益。本文就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的产量和种子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玉米杂交制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用途很广,其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质量和农民朋友的收入。现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一、确定玉米制种播期只要地表温度达到12.5℃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制种“三低”的原因与对策陕西省宜川县种子站冯慧民玉米杂交制种目前存在着达标率低、产量低、效益低的“三低”问题,造成“三低”的原因是什么呢?1原因1.1种子受捂受冻,致使质量下降。玉米种子收获后晾晒脱水这一段时间是决定玉米发芽率高低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杂交玉米制种的田间管理及收获脱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忠 《种子科技》2007,25(1):55-55
在耕地分户经营的灌溉农业区进行玉米杂交制种,管理技术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制种产量和质量,影响着制种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决定着基地乡、村的制种产业能否持续发展。杂交玉米制种田间管理关键是把好“三关”,发好“三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